池信的医疗援助平稳进行,医院的工作忙碌也尽在掌握之中。
上午,她到旁边小卖部买牛奶,回来经过一楼挂号处时竟然看到了之前跟随赵海的男孩儿。
他身边还有一男一女两位看着像父母的人,挂完号往楼上走的时候和池信正面相对。
男孩儿明显紧张了,在认出池信那一秒。
但池信没有立即上前质问,而是装作不认识,朝他对面走去,错身之后,男孩儿带那两人走进电梯。
池信第一反应是问挂号处男孩儿的挂号信息,看病的是那个女人,名叫赵义香,挂的是神经内科。
掏出手机,池信给柏晓天打电话,让他留意一会儿到神内看病的一个叫赵义香的病人,有什么结果一定第一时间通知她。
交代完,池信回到办公室,想来想去她觉得还是稍等看看情况再联系王建军,期间柳山南发来一条消息,说这两天有点忙,出任务要离开市区几天,信息、电话可能都没法及时回复,让池信不要担心。
一个小时后柏晓天打电话过来,说赵义香的情况不太好,头部长了个瘤子,至于良性恶性还要等待进一步检查确认,但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帕市的医疗条件恐怕没法治愈。
挂断电话,池信下到一楼,在楼梯口见到赵义香三人,大人脸上虽然悲伤,但还算冷静,只是那个小男孩儿坐在楼梯上泣不成声。
池信在医院见过各种生离死别的场面,每一段拿出来都足以让人泪目,可今天,她如此近距离地感觉到一股无力。
赵义香看到池信,靠墙的身子站直,点了点头,眼里闪过一丝光亮后又马上消失,变得灰暗。
她和身旁的男人都穿着朴素,衣角还有点脏。
怎么了?池信双手拄着膝盖,矮下身,看着男孩儿,他长得很端正,就是皮肤粗糙了一点,面色黝黑,穿的衣服有点大,像是捡别人不要的。
听到问话他抬起头,眼神闪躲,抹了两下眼泪,又倔强地别过脸去,不说话。
男人替他回答,大夫,孩子他妈得了病,可能不太好。
看来是一家人没错了。
池信点点头,又问男孩儿,你叫什么?缓了好几秒他才回答,丁竹。
池信看向男人手里拿的塑料袋,说:把片子给我,我看看。
啊,给。
池信打开片子看了眼,肿瘤长得位置不算坏,但要是恶性就难说了。
大夫,这个病要是治好得花多少钱呐?家里一共就两万块钱,还是孩子前些天外出打工赚的,我和他妈身体都不好,不能干重活,家里种了一些苹果树,勉强维持。
男人说完叹了口气。
池信把片子还给他,说:建议你们还是去省会三甲医院看看,以目前帕市的医疗水平只能保守治疗,拖时间久了对病情也不好。
丁竹这时站起身,说:爸,妈,我找医生有点事,你们先去外面吃点儿东西,我一会去找你们。
他父母点点头,离开了。
等他俩走了,丁竹看了看池信,说:我知道你记得我。
有印象。
池信这么回答是为了降低丁竹的警惕性。
他冷笑一声,来看我家的笑话吗?池信站直身子,首先你刚才的问话很不礼貌,其次对医生来说,不论患者的伤痛大小,都是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件事情。
丁竹张张嘴,有些语塞。
如果我能立功,政府可以给我妈免费治疗吗?这不是等价代换。
池信不知道丁竹所说的立功到底指什么,但也没法骗他。
你怎么不上学?,池信问。
家里没钱。
高中念了吗?念到高二就不念了。
不管知识是否能改变命运,多念点书总不是坏事。
你这个年纪,还是要回学校学习。
丁竹目光沉下,我家连我妈的医药费都拿不出来,还上什么学。
我可以资助你,如果你想的话。
丁竹明显惊讶了,你和我就见过一面,为什么要资助一个陌生人?今天是第二面,足够了。
丁竹看着地面沉默了好久,他站起来显得上衣更不合身,袖口快把手盖住了。
姐姐,我……有个秘密想告诉你。
池医生变成了姐姐。
这句话脱口而出的时候,池信从丁竹眼里捕捉到一丝坚定,虽然渺小,但终归真诚有感。
她点点头,带丁竹回办公室。
……丁竹所谓的秘密是一个地方,也是他家所在的村子。
从有了辍学的想法开始,丁竹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怎么去学校了,经常和以前的初中同学混在一起,这位同学早早就不念书了,又通过他认识了赵海。
刚开始赵海对他俩还有几位辍学的孩子都很照顾,给钱花,带他们到处玩,酒吧、KTV,见识不少新鲜事物,后来从他们这群孩子里选中了丁竹帮他做事。
你知道都做什么吗?赵海跟我说是粮油生意,主做面粉。
池信惊讶,你信了?刚开始信了,后来才发现不太对。
丁竹坐在池信对面的椅子上,长睫毛被眼泪浸湿,脸上还有孩子的稚嫩气。
上次赵海中枪,我送他来医院,当时我手里拿了一袋面粉,赵海说是给客人看的样品,进医院前他告诉我,找个厕所天花板藏起来就赶紧走,别让其他人看见。
六楼的公共卫生间对吧?你怎么知道?池信没解释,让他继续说。
藏完我就走了,那之后赵海一次都没联系我,听别人说他也很久没回村子了。
你打开看过吗?没有。
丁竹身子前倾,小声问:姐姐,我是不是犯法了?能别把我的事儿告诉警察吗?我还想给我妈赚医药费。
犯不犯法的,池信给不了定论,但听他的描述,应该不知道那袋东西到底是什么。
赵海在你们村子里有住处吗?有,我前几天路过看了一眼,大门锁着,没人。
如果那真是赵海的老巢,一定会留下什么线索。
想了想,池信心生一计。
……下午,借了雷希的车,池信开车送丁竹一家回到村子。
医院那边给出的诊断结果为良性,但建议还是一样,希望患者能去省会三甲医院治疗,治愈几率大一些。
丁竹家所在的村子是多民族混居,以汉族和维吾尔族为主。
池信在南京出生长大,从没去过农村,只是在电视里见过,来之前她有心理准备,但当她真正看到丁竹家的时候,还是和想象得差了一点。
家电倒是不缺,电视、冰箱都有,就是房屋没有菜园大。
姐姐,你坐。
站在屋里,丁竹有些拘谨。
池信在床边坐下,赵义香递过来一瓶矿泉水,医生,你喝水。
谢谢。
这瓶矿泉水从帕市出发的时候赵义香手里就一直攥着,或者是吃饭的时候小吃部送的,或者是知道家里只有白开水,怕池信过来没得喝,所以留到现在。
看着手里的水瓶,池信眼睛有些湿润,你们家的苹果树今年收成好吗?丁竹爸爸回她:还行,已经卖了一些,剩下的也有批发商定了,这几天就运走,等全卖完结了钱,我就带孩子他妈去省城看病。
这时丁竹从厨房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新洗的苹果,姐姐,你吃。
谢谢。
池信接过来,放到手里,没动。
每一个苹果对这个家庭来说都很重要,让她吃也舍不得。
在家里坐了会儿,池信按照约定好的,跟丁竹提议去村子里转转。
……为了不引人注意,池信特地穿了件黑色外套,裤子也是黑色,全身上下素气得很,另外为保险起见,她还从医院拿了两个医用外科口罩,跟丁竹一人一个戴上。
姐姐,你慢点儿走,我先过去看看有没有人。
好。
来之前丁竹就告诉他父母,如果有人问起门口的车子,就说是市医院有医疗扶贫政策,但要医生来家里实地了解一下情况。
当然这些都是池信告诉丁竹的。
从出他家门开始,池信就和他保持一前一后的距离,直到丁竹说完刚才那句话,两人之间拉得更开了。
……过了几分钟,丁竹给池信打电话,说赵海家没人,让她放心过去。
池信加快脚步,到跟前的时候丁竹正从门缝往里张望,看到池信,他勾勾手。
这座房子很偏,挨着路边,左右都没邻居,院子里光秃秃的,有种荒废的感觉,在不远处还有一片林子,这个季节树叶金黄一片,不知道是不是胡杨林。
怎么进去?,池信也从门缝往里望,只看到上了锁的房门。
后院能翻/墙。
丁竹说着看了眼池信的身板,貌似有点儿担心。
走。
池信要以实际行动证明特警的女朋友也不是吃干饭的,虽然丁竹不知道她男朋友是谁。
绕到后院,站在墙根底下,丁竹先一步跨过去,给池信打样,因为院墙不高,她也没费什么力气。
踩着园子里的砖路,一前一后走到房前,池信猛地想起来,把锁头砸开痕迹太大吧。
我有钥匙。
丁竹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说:大门钥匙我没有,房子我有。
他挨个窗户趴着看了一遍才开锁。
门打开,屋里涌出一股许久没住人的霉味,混杂烟草的味道。
地上散落着烟头、啤酒瓶,还有饭盒,里面剩下的饭菜已经烂尽,水分蒸发,干巴巴的像羊粪球。
往里屋走,池信看到一张床,被子没叠。
桌上也都是些生活垃圾,她扫视一圈,没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正要出去的时候,丁竹车开窗帘,露出一丝光线进来,池信瞥眼,在桌边看到一小戳白色粉末。
要不是下午阳光西移,还真不容易发现。
池信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透明塑封袋,刮走那一点点粉末,封好袋子,又拍了几张照片,叫上丁竹赶紧离开。
就在他们锁门的时候,门口传来车辆碾压石子的声音,紧接着车停下来,有人开门。
三个男人,其中一个就是赵海。
不好!池信拉住丁竹赶紧朝后院跑,危机时刻,运动鞋起到决定性作用!可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运气。
他俩翻/墙落地的时候,赵海带人追过来,因为赵海看见了门口的脚印。
池信对丁竹说:你先跑,别让他们看到你,直接回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