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琦回到汴京之前, 皇城司的工匠们终于把水泥制造了出来。
水泥一弄出来,就先送到了江南那边,让江南南北巩固加强堤坝。
之后, 又送去了边境, 修补巩固的城墙。
这段时日,朝廷派人用水泥修补汴京城里的路或者破败的房子。
水泥的出现,自然也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得知水泥又是太子殿下弄出来的, 大臣们和老百姓再次被震撼到了。
因为水泥一事, 赵旸又在民间和朝廷上刷了一波好名声。
韩琦一回来,就见识到水泥的神奇之处, 当然是非常惊奇加惊喜。
他回到汴京休息了两三天,就开始上朝。
他这次回来被任命三司使, 还被任命为太子太傅。
对于韩琦的回来, 赵旸是十分欢迎的。
韩琦见他回来后,太子殿下还是和以前一样待他,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非常高兴。
三年不见, 他真的怕太子殿下跟他生疏疏离。
现在, 韩琦和晏殊,还有欧阳修他们一起教导赵旸读书。
他们三个每天轮流教导赵旸。
今日上午轮到韩琦教赵旸读书。
他一下了朝就来到东宫, 见赵旸正在看西夏的舆图,有些诧异地问道:殿下,您看西夏的舆图做什么?赵旸神色若有所思地看向韩琦:先生,我记得你曾经跟西夏交过手, 对吗?对啊,臣曾经和希文兄一起抵御过西夏。
别看韩琦温文儒雅, 其实他治军有方。
当年, 在陕西的时候, 他和范仲淹一起带兵对抗西夏的入侵。
先生,我还听说你在研究李靖的兵法,弄出来圆锐兵法。
赵旸是真的没想到韩琦在军事上也很有才能。
不止如此,他还恩威并施的管理将士,把北疆的将士管理地井井有条。
先生,没看出来你还有军事才能啊。
被赵旸夸奖的韩琦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殿下,臣是仿造前人的治理方式来管教将士的。
韩琦真的给了赵旸一个惊喜。
先生,你对西夏了解多少?殿下,臣对西夏了解的不是很多。
先生,把你对西夏的了解跟我说说吧。
见赵旸对西夏感兴趣,韩琦只好把他知道的一些事情跟赵旸说了说。
赵旸听完韩琦的话后,心里对西夏的实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干掉西夏一事充满了信心。
殿下,您问西夏的事情做什么?赵旸没有回答韩琦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先生,你觉得我们该不该收复西夏?收复西夏?韩琦一脸吃惊。
赵旸轻点了下头:对,你觉得我们能不能成功收复西夏?韩琦见赵旸神色非常认真地在问他这个问题,心头一凛,神情也不觉得变得严肃起来。
殿下,您问这件事情做什么?先生,你先回答我,我们有没有可能收复西夏,夺回被西夏抢走的城池?韩琦心中大惊,但是还是认真地回答赵旸的问题:殿下,如果真的要收复西夏,我们还是能成功收复的,不过付出的代价有些大。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我们要收复西夏,大辽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大宋、西夏、大辽这三国之间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关系,奇妙的平衡。
如果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那么这奇妙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殿下,您为什么会这么问?韩琦心里有了一个猜想,您该不会……先生,你老老实实地跟我说,你想不想收复西夏?赵旸说完,又强调一遍,必须跟我说实话。
韩琦看了看赵旸,过了半响后说道:臣当然想收复西夏,抢回原本就属于我们的城池。
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韩韩果然没有让他失望,韩韩,我接下来的话,希望你听了后,不要告诉任何人,尤其是晏先生和欧阳先生他们。
韩琦听了这话,心里大概猜到赵旸接下来要说什么。
殿下放心,臣绝不会告诉任何人。
赵旸对韩琦伸出小拇指:我们拉钩。
韩琦不觉失笑,伸出小拇指勾住赵旸的小拇指,轻轻地摇了摇: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对韩琦的人品,赵旸是信得过的。
韩韩,等过几年,我打算收复西夏。
果然是这样!虽然猜到会是这样,但是韩琦还是非常吃惊:殿下,您要收复西夏?赵旸双手抱胸,笑眯眯地说道:准确来说,我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什么?!韩琦惊得倒抽一口冷气。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不用我跟你说,你应该知道吧。
韩琦微微颔首:臣知道。
爹爹和祖父他们都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因为大臣们反对,一直以来都没有去收复。
赵旸的神情一瞬间变得非常肃穆,我要完成祖父他们的遗愿,收复燕云十六州。
殿下,收复燕云十六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知道,但是我是一定要收回来的。
赵旸目光直直地盯着韩琦看,我也知道大臣们会反对,但是不管他们再怎么反对,也改变不了我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决心。
明明太子殿下才六岁,可是在这一瞬间,韩琦看到了他的身上帝王威严。
殿下……韩韩,你跟晏先生他们不一样,所以我才把我这个决定告诉你,你可不要告诉晏先生,让我失望啊。
韩琦知道太子殿下因为看重他,因为信任他,才会跟他说这件事情。
他心中十分动容:殿下,您放心,臣绝不会告诉晏相他们的。
韩韩,在满朝的大臣们都是偏安一隅之辈,他们宁愿花钱买平安,也不愿意出兵抵抗。
赵旸说到这里,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声,花钱买平安不是长久之计,西夏和辽随时都会翻脸撕破契约,届时倒霉的还是百姓。
殿下,您说的是。
关于花钱买平安一事,韩琦也是不太赞同的,但是他人言微轻。
燕云十六州是保护大宋的一道屏障,只有把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大宋的老百姓才能在家睡一个安稳觉。
燕云十六州也是大宋的安全防线,西夏暂且不论,辽的野心越来越大,想必你也看了出来。
这些年来,辽一直效仿大宋,各个方面都在效仿。
如果说辽没有野心,那是骗人的。
这些年来,辽之所以没有南下吞并大宋,主要还是因为国力还不太行。
等过些年,辽被大宋的金钱养肥后,他一定会撕破契约南下入侵大宋。
除了西夏、大辽,还有两头狼也要对付,那就是蒙古和金。
赵旸打算先干掉西夏和大辽,然后再灭了金。
至于蒙古,灭肯定是灭不掉,但是必须把他们赶到西伯利亚去,让他们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敢再踏入中原地区。
殿下,臣赞成您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但是做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
韩琦微微皱着眉头说道,您也知道满朝的大臣反对。
韩韩,你反对吗?臣不反对。
如果殿下您真的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臣支持您!韩琦曾经在北疆待过,见过辽兵骚扰北疆时做的残忍事情。
韩韩,有你这句话就够了!赵旸满脸笑容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会支持我收复燕云十六州!在韩琦他们几人中,晏殊、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是花钱买平安的人,包拯和韩琦应该不是,果然被他猜中了。
被太子殿下如此信任,韩琦心里非常高兴:殿下,臣永远支持您!赵旸故意说道:韩韩你支持我收复燕云十六州,要做好和满朝大臣们为敌的准备哦。
殿下放心,臣会做好准备的。
韩韩,跟满朝大臣们为敌,你怕不怕?虽然文臣们的战斗力非常渣,但是在玩弄权术这方面,他们可是佼佼者。
到时候晏相他们肯定会骂你,甚至排挤你。
殿下,臣不怕!韩琦是真的不怕。
如果他怕这些,当年也就不会跟着一起推行新政。
再者,臣还有您。
等我长大了,会亲自带兵去收复燕云十六州,我需要你留在朝堂上跟那些大臣周旋。
他在外带兵打仗,不在朝堂上,不能第一时间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所以他需要有人在朝堂上跟大臣们周旋。
殿下,您要亲自带兵?韩琦被这话惊吓到了。
对,只有我亲自带兵,大宋的将士们才会有底气,有胆量地跟西夏和辽抗衡。
殿下,这太危险了……接下来,赵旸简单地跟韩琦说了说他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
韩琦听完后,心中大为震撼。
殿下,您……我既然决定收复燕云十六州,自然要做好各种准备。
赵旸对韩琦眨了眨眼说,我可不会打无准备的仗。
韩琦眼中一片灼热,神色非常坚定地说道:殿下,臣永远支持您!如果是殿下的话,说不定真的能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
您放心,臣到时候一定帮您守好朝堂!韩韩,我相信你能做到!到时他出门在外,把朝堂交给韩琦和包拯,还有苏辙他们,他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韩韩,我们先读书,中午你就留在东宫和我一起用午膳,我们再好好说说。
是,殿下。
赵旸看了一眼元松,元松立马会意。
他先去了御厨房,让御厨做一些饭菜,午时送到东宫。
然后,又去了坤宁宫,向曹皇后禀告,赵旸中午不来坤宁宫用午膳。
上到午时,上午的课程结束。
韩琦被赵旸留了下来用午膳。
在用午膳的时候,韩琦跟赵旸说了不少北疆军营里的一些事情,还有当年和西夏对抗的事情。
坐在一旁的曹许听到韩琦说的这些事情,惊得目瞪口呆。
同时,在心里改变了对韩琦的看法。
他原本以为韩琦跟晏殊他们一样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没想到韩琦在军事上这么厉害。
果然,人不可貌相。
用完午膳,赵旸和韩琦拿着西夏的舆图,认真地讨论起来。
在军事上面,赵旸肯定没有韩琦有经验,也没有韩琦懂得多。
他之前弄出来那么多的东西,也只不过仗着后世的一些东西。
跟韩琦讨论了一会儿,赵旸学到了不少东西,觉得自己懂的东西还是太少了。
虽然赵旸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很少,但是韩琦却不这么认为。
太子殿下才六岁,但是却熟知军营里很多事情,尤其是在兵法上面。
又聊了一会儿,韩琦就告退了,因为他知道赵旸每天下午都要午睡。
再者,他还有政事要处理。
殿下,韩琦真的能信得过吗?曹许有些不放心,我看他和晏相他们的关系很好。
赵旸打了个哈欠,又伸了伸懒腰说:信得过,他和包拯跟晏相他们不一样。
见赵旸信得过韩琦,曹许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其实,范仲淹和韩琦一样很有治军才能,可惜他和晏相一样。
赵旸想着,等范仲淹回来,他一定要劝说范仲淹支持他。
殿下,我是真的没想到韩琦竟然这么厉害。
韩琦看起来就跟个小白脸一样,没想到却有治军才能。
这叫人不可貌相。
赵旸又打了个哈欠,睡午觉了。
一个时辰,欧阳修来东宫教导赵旸。
欧阳修跟晏殊一样反对打仗,所以赵旸从来不会跟他说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
上到酉时四刻才结束,赵旸先带着曹许去福宁宫给宋仁宗请安,今天还没有来请安。
他来的不巧,宋仁宗去兰林殿了。
郡主病了。
梁寅向赵旸汇报道,陈美人一直没说,如今好像病的很严重,所以官家去看望了。
什么病?梁寅不说郡主,赵旸都忘了宫里还有一个郡主在。
风寒发热。
赵旸没有再说什么,带着曹许去坤宁宫了。
用晚膳的时候,赵旸跟曹皇后说了韩琦支持他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
曹皇后微微惊了下,她也没想到韩琦会支持赵旸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
不过,有了韩琦的支持,这对儿子来说是一件好事。
对了,上午你姨妈和你表姐进宫了。
曹许一脸欣喜地说道:滔滔姐上午进宫了啊。
说完,就瘪了瘪嘴说,姑姑,你怎么不派人来说一声,我都好久没有见到滔滔姐了。
你们不是在读书么。
姨妈她们进宫是有什么事情吗?赵旸之前跟高滔滔说过,如果没有必要,让她不要进宫。
如果她经常进宫,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是有一件事情。
曹皇后轻蹙眉头说道,汝南郡王有意向高家提亲。
汝南郡王?赵旸眉头一皱,忽然想到了赵宗实,王叔帮谁提亲,赵宗实吗?汝南郡王就是濮王,不过濮王是他死后被追封。
对了,汝南郡王是赵宗实的爹爹。
曹皇后微愕道:你怎么知道?赵宗实的年纪跟表姐差不多大。
当然这不是实话。
历史上,赵宗实的皇后就是高滔滔。
但是,这不对啊,现在赵宗实和高滔滔都没有被接进宫教养。
汝南郡王怎么会向高家提亲。
姨妈他们怎么说?你姨妈他们拿不定主意,所以才进宫问我。
曹皇后说道。
历史上,赵宗实跟高滔滔是一对夫妻,但是现在……嬢嬢,你怎么想?汝南郡王一家还是不错的,本本分分的。
宗室里其他郡王有不少都不老实,整天搞事情,唯独汝南郡王府非常老实。
不过,汝南郡王府的人比较多。
历史上的汝南郡王一共生了二十二个儿子,赵宗实也就是宋英宗,是他的第十三个儿子。
嬢嬢,表姐怎么说?如果高滔滔愿意嫁给赵宗实,那他帮她向爹爹求一道赐婚旨意。
如果她不愿意嫁给赵宗实,那就帮她拒绝汝南郡王府的提亲。
滔滔并不想嫁去汝南郡王府。
那就拒绝汝南郡王府的提亲。
只怕汝南郡王会向官家求赐婚。
曹皇后面露担忧地说道,官家和汝南郡王的关系不错,如果汝南郡王求亲的话,官家说不定会答应。
那我跟爹爹说,让他不答应赐婚。
按理说,汝南郡王王府向高家提亲并不奇怪,毕竟高家是几世的武将世家。
一直以来,王室都和武将世家联姻。
但是,他的直觉觉得这件事情不像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希望是他多想了。
曹皇后见儿子的脸色有些不太对,关心地问道:怎么了?表姐才九岁,汝南郡王王府就来提亲,我觉得有猫腻。
虽说汝南郡王府向高家提亲很正常,但是高滔滔才九岁,离及笄还有六年,现在就提亲有些不太对。
一般来说,会在女子十一、二岁的时候提亲,等到女子及笄就成婚。
你觉得有什么猫腻?赵旸摇摇头说:暂时不知道,但是总觉得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我会派人去查这件事情。
如果汝南郡王府真的有什么图谋,那就不能掉以轻心。
赵旸点点头说:最好查一下比较好。
希望是他想多了。
殿下,赵宗实是谁?曹许忽然问道。
是汝南郡王的第十三个儿子,在我没有出生之前,他曾经被爹爹接到宫里教养。
说到这事,赵旸看向曹皇后,嬢嬢,他曾经不是在你身边待过一段时间么,你觉得他怎么样?宗实这孩子还不错,很聪明,性子也比较温柔。
曹皇后道,跟官家的性子有点像。
赵旸一脸恍然:难怪爹爹当初会选他进宫教养。
也很听话懂事,不过终究不是官家的亲生儿子,所以官家对他不是太喜欢。
当初,曹皇后倒是挺喜欢赵宗实这个孩子的。
这孩子还比较感恩,这几年他都会让汝南郡王妃送一些东西给我,感谢我当初对他的教导。
我怎么不知道?曹皇后之前没有跟赵旸说过这事。
宗实这孩子就是怕别人误会,所以离开后,从来没有主动来给我请过安。
曹皇后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怕别人误会,也就没有提过这孩子。
毕竟这孩子曾经被当做太子,被接到宫里教养。
赵旸觉得不是赵宗实自己的意思,应该是汝南郡王或者汝南郡王妃的意思,然后打着赵宗实的幌子。
旸旸,你在想什么?曹皇后瞧着儿子的脸色有些凝重,心里不禁有些担心。
嬢嬢,赵宗实最后一次被送出宫的时候,年纪不小了吧。
赵旸一脸深意地说道,他应该知道他被接到宫里教养是为了什么。
他应该知道……曹皇后说到这里,脸色突然变了,旸旸,你的意思是……嬢嬢,如果换做是你,你甘心吗?如果换做是他,他虽然不会不甘心,但是肯定会有怨气,毕竟来来回回接到宫里好几次。
即使汝南郡王府不甘心也不能怎么样。
曹皇后安慰儿子道,这点,你不用担心。
嬢嬢,还是查一查比较好。
如果今天不提赵宗实,他都已经把这人忘记了。
如今提到赵宗实,让他不得不多想。
不知道是不是他之前监国的原因,导致他现在也染上多疑了毛病,明明还没有成为皇帝。
见儿子不放心汝南郡王府,曹皇后微微颔首道:好。
用晚膳吧。
用完晚膳,赵旸跟曹皇后说了一会儿话才离开。
在回东宫的路上,曹许问赵旸道:殿下,你不喜欢那个赵宗实?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我就是觉得汝南郡王府突然向高家提亲有些怪。
赵旸忽然想起来他一岁时,赵宗实看到他的眼神。
虽然他隐藏的很好,但是他眼底划过一丝冰冷。
就算汝南郡王府没有不轨的图谋,表姐嫁到汝南郡王府不是一个好选择。
曹许问道:为什么?人太多。
赵旸说道,汝南郡王的儿子太多了,你觉得他那些儿子就没有一点想法么?不可能一点想法都没有,更不可能都能做到兄友弟恭。
所以,表姐不适合嫁到汝南郡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