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勉强科举日常 > 第103章 不负责任

第103章 不负责任

2025-04-02 01:20:45

快给我!冯骞的嫡次子此次回原籍参加乡试, 因为离得远,这消息现在才传来。

冯骞急不可耐地撕开信封,一目十行。

哈哈哈哈, 达儿考上了, 终于考上了!冯骞激动得不行, 瞬间就把女婿忘在了脑后。

冯家二少爷冯达今年二十有六,考了足有三次乡试,才终于过了这道通官门。

冯骞正和管家喜气洋洋地睡着话,外边又跑来一小厮,大喊道:老爷, 不好了!咱们大小姐晕倒了!方宅,冯婉跪了挺长时间, 在丫鬟的掺扶下起身, 还没站起身,就觉得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幸好她身边的方瑜和丫鬟都反应了过来, 一左一右扶住,没让她倒在地上。

方瑜抱起冯婉, 大步往卧房走, 头也不回地喊道:快去请郎中来!等冯骞赶到方家时,请来的郎中已经诊过脉了, 正在开药方。

怎么样?我女儿怎么了?冯骞爱女心切,快步冲到女儿身边。

冯婉现在还昏迷着, 方瑜向老丈人说明情况:婉儿她有了身孕, 最近又是太劳累了, 所以才晕了过去, 郎中说以后要让婉儿卧床安胎。

方瑜现在大脑有点空白, 他结婚了自然就能想到以后做父亲的时候,但也没想到孩子会来得这么快。

冯骞担忧地看向女儿,说:有孩子是好事,可之前婉儿一直在劳累,先是从省城回来在路上走了半月,回来后也没歇到,就忙着伺候亲家母了,然后又是跪了两天,她这身体能受得了嘛。

方瑜也是满脸担心,他转述了郎中的诊断:婉儿的身子底好,腹中的胎儿也还算强健,就是不能再累着了,要细细养胎。

方老太太也在屋子里,高兴又放心地看着孙媳妇,满眼慈爱。

后来见知县大人过来了,她就不敢轻易说话,生怕得罪了官老爷,可现在是方家表态的时候了,她只能壮着胆子说:亲家大人您放心,我们家一定会好好照顾孙媳妇的。

冯骞点点头,看一眼方家的环境,就想带女儿赶紧回家养着。

亲家老太太说话我自然是放心的,只是贵宅现在忙着办亲家母的丧事,人进人出的,也不利于婉儿养胎,不如还是把婉儿挪回和女婿一起住的小家去吧。

冯骞原本是想说让女儿回娘家养着的,可是又有些不妥,这年头哪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养胎的,除非是弃妇。

后来他又一想,反正陪嫁的宅子离得近,他也照顾得过来,所以就没提回娘家的事了。

方瑜立刻答应下来,把冯婉抱上马车,带着郎中一起回了小家,冯骞自然也跟着女儿女婿一起离开了。

方老太太恭送走知县大人,才擦擦头上的汗,回屋吃点心躺着缓缓。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冯婉才醒来,睁眼就看到了在床边守着她的丈夫。

冯婉心里暖暖的,握住方瑜的手,笑道:我没事了,现在感觉好多了。

傻样。

方瑜俯下身,轻柔地搂住冯婉,说:我们要有孩子了。

冯婉眼中升腾出纯粹的喜悦之光,她摸着还不显的肚子,身上已经有了母性的温柔。

我太高兴了,嘤嘤,我一直盼着这一天呢!冯婉喜极而泣,感谢老天爷让她现在就能有孩子。

方瑜温柔地帮怀孕的妻子擦拭掉喜悦的泪,又劝她不要哭了。

方瑜让丫鬟赶紧把吃食端上来,然后又派小厮去给岳父报信,再喂妻子吃饭。

等岳父过来后,方瑜就退了出来,留父女俩说话。

他回到方家,继续操办母亲的丧事。

王氏的丧礼极有排面,可惜只是身后事了。

方瑜买了县城里最好的棺木,又请了和尚道士过来念经,还准备了一个长长的送葬队伍。

等到所有的丧仪走完,方瑜身心一松,也病了几天,可把方老太太和冯婉给吓得够呛。

这下,方瑜和冯婉一起在家里静养身子,过得倒也安逸。

寒冬腊月一过,便到了年关,只是现在方瑜要守孝,所以小家里并不见喜庆的颜色,过年一应的鞭炮对联福字也是没有。

景徽二十三年来到,方瑜扶着冯婉在中午日头最好的时候出来慢慢地散步。

冯婉这两个来月养得不错,很少孕吐,什么都能吃,脸也渐渐圆了起来。

方瑜却怕冯婉营养过剩,再让胎儿长得太大,到时候苦得可就是做母亲的了。

方瑜在这方面的经验为零,但他在现代也听说过不少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知道要控制产妇的体重和胎儿的大小,要让产妇多走动,还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要平衡膳食。

令方瑜开心的是,在小家里是他说了算的。

有时方老太太和岳父也会过来按他们的意思指点冯婉的安胎事宜,什么要多吃肉多进补多躺着少动弹,方瑜都是当面答应得好好,在他们面前做个样子,之后还是按照平衡饮食来安排食谱。

冯婉是完全都听丈夫的,她丈夫这么关心她,为了照顾她和孩子都天天去看医书了,她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方瑜觉得很神奇,虽然天天陪在怀孕的妻子身边,但他现在也没有要当父亲的感觉。

他当然很高兴,可就是觉得一切来的太轻松了,没有多少现实感。

就好比吃香瓜时随便把籽甩到墙边,然后就没管,过两个月随便走过的时候就发现长出小苗来了,就有些期盼香瓜长成的时候。

嗯,他这是不是挺不负责的啊?不行,方瑜心里谴责自己的感觉系统,然后转过头来就加倍地照顾怀孕的妻子,试图赶快建立和肚子里宝宝的亲情联系。

方家现在正热闹着,因为家里有老太太这个长辈在,所以这里也不用给身为晚辈的儿媳妇守丧。

不过,方老太太还是很在乎孙子的看法,决定今年也不贴对联和福字了,不过这并不妨碍过年的气氛。

冬天时,方老秀才也病了,正巧在县城,方瑾也回来了,就陪在爷爷身边照顾。

方老秀才深感年岁已高,不放心最疼爱的孙子,就催促方瑾快点成亲。

方瑾现在可是举人老爷的堂兄了,还是知县大人的姻亲,本人又是个年轻秀才,所以想招他为婿的人家是很多的。

方家现在未婚的少爷小姐都很抢手。

小六方宜鑫就是在方瑜中举后定的亲事,对方是本县县尉家的小儿子,今年十七,比方宜鑫还小了两岁。

虽然是最末等的芝麻小官,可这也是官啊,哪里是寻常老百姓能结亲的人家呢。

这县尉家也是看重了方家和知县大人的姻亲关系,他们这些在知县手下做事的人,哪有比和上官结亲更划算的事呢。

方瑾也想娶个官家小姐,他还想在府城安家落户。

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俩,想是想,现实是现实,他分得很开。

最后他娶了一个府城大商人家的长女,得到一个府城三进的大宅子,那姑娘又陪嫁了许多东西,方瑾还得到岳家三百两的赠银。

春天时,方瑾正式娶亲。

他在县城买的宅子也收拾好了,就带着爷爷奶奶、他亲娘和媳妇住了进去。

方老秀才的病一直没好,方瑾这个孝顺孙子就没回府学读书,守在和他最亲的爷爷身边伺候。

梁珍珍这个新媳妇就更要孝顺了,天天不是在太婆婆、婆婆跟前立规矩,就是陪着丈夫伺候太公公。

她太婆婆吩咐道:你去熬药去,要亲手熬,这样才是孝顺呢。

等梁珍珍熬完药,端到太公公房里,她丈夫又说:我爷爷不爱喝蜂蜜水,去拿蜜饯来。

她脚步飞快地去外面拿来,并不敢指使陪嫁丫鬟去替她做事。

她的陪嫁丫鬟已经被婆婆和太婆婆要走了,说她一个年轻媳妇用不着人来伺候。

等端过来一碟子蜜饯,方瑾又命令妻子给他爷爷捶腿,梁珍珍跪在脚踏上捶腿,锤到太公公睡着,方才起来。

好不容易忙到天黑快歇息的时候,她太婆婆对她说:快把这符水喝了,东边钱家的媳妇就是喝了这个生下大胖小子的。

喝完给我孙子打盆洗脚水,你给我孙子洗脚。

记住了,以后每天晚上都要给我孙子洗脚。

梁珍珍从府城嫁到县城,娘家离得远,也够不上,婆家人又厉害,她就只能当个受气小媳妇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天可以外出,是丈夫的堂弟邀请他们夫妻过去吃饭,梁珍珍高兴极了。

方瑜现在天天忙着读书练字和胎教,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守孝也不能总往外跑,方瑜现在外出去的地方都有数,不是回家看望亲人,就是去岳父家看看邸报和文书,要不就是去探望大爷爷一家和刘秀才一家。

就是这短暂的拜访,方瑜发现新嫁的堂嫂过得很不如意,每天像个小可怜似的,就想着要在有限的范围内多照顾一下。

他和冯婉说了这事,冯婉对梁珍珍的印象也很好,就商量好以后隔几天就派人去接梁珍珍过来玩半天,就说是冯婉孕中无聊想要找堂嫂陪着说话。

作者有话说:我今天真是出息了,溜完狗就写小说了,嘎嘎嘎,这么早就写完了更新,嘻嘻。

不说了,我要去吃早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