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勉强科举日常 > 第114章 龙门金榜

第114章 龙门金榜

2025-04-02 01:20:45

大殿上, 二百多名进士依次唱名,持续了很长时间,长到第三个跪下的方瑜都从狂喜中找回了镇静。

我们的新科探花郎神采奕奕, 哪怕是跪了许久, 膝盖都没疼, 腿也不麻。

他的身体很明显还处于兴奋状态,各种增益buff加身。

方瑜感受到全身的血液中仿佛混入了美酒,刚巧到达微醺的状态,头脑还十分清醒。

他就调用这六分清明,又在心里默默过了几遍之后繁琐的礼仪流程。

方瑜清楚地知道, 现在他可是受众人瞩目的探花了,一举一动都有人在暗中观察和估量, 他必须要做到无懈可击。

待到唱名结束后, 状元张之青出列代表所有进士叩谢皇恩,众进士在其后跟着一起拜谢。

进士们依次退出大殿,再进行下项活动, 俗称跨马游街。

其实就是进士们按照规矩去长安左门外观看张贴金榜和回住所的路程。

进士们每人都要骑一匹高头大马,前三名披红挂彩, 状元头戴金质银簪花, 其余进士头戴彩花。

一甲三人由鼓乐仪仗簇拥从正阳门,二甲三甲分别从东华门和西华门出。

等到了长安左门, 也就是所谓的龙门外,进士们按照规划的依次站好, 围观金榜。

看过金榜后, 再由状元打头, 在京城最繁华的街上缓缓骑马。

每到这时候, 京城里位置好的茶馆酒楼雅间都会被抢购一空。

今年也是如此, 街道两旁人山人海,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文人士子,大家都很热衷于围观新科进士。

大姑娘小媳妇更是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哪怕是幼稚蒙童也会被家人抱着举着,让自家孩子可以沾沾喜气和文气。

方瑜此刻心潮澎湃,正所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他在这一刻才真正体会到科举出来的进士在古代会得到如何的礼遇和崇敬。

众星捧月,不外如是。

看啊,那是状元郎,比三年前的那位年轻多了!哎,那是探花郎,好生年轻俊俏!脸好白,皮肤好好,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吧!人群的欢呼声填满了方瑜的耳朵,偶尔才能分辨出几句清晰的话语。

他听到别人夸他脸白皮肤好,心中就很得意。

嘻嘻,这全赖于他今生的努力。

天天坚持锻炼护肤,还早睡早起,平时很少吃甜食,想吃辣的也没处去吃。

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

方瑜面上端着儒雅的笑,实际上却又在走神,想些七七八八、古古怪怪的东西。

等终于走完全程,回到冯家,方瑜和冯晋一点都不累,还神采奕奕,心情激荡。

方瑜平生头一次有了不醉不归的念头,他和冯晋聚在书房里喝酒,也不用人服侍,就这么笑着吃菜喝酒,十分家常又快活。

冯晋的排名下降了两位,但他不在乎,反正都是同进士,就算是考到一百五名也一样。

两位新科进士很有节制,慢慢品酒,从黄昏喝到月上中天,待到两人都半醉时,才各回各屋睡觉。

明天还要参加荣恩宴呢。

荣恩宴是天子赐席,用来奖赏犒劳新科进士。

前朝时也称琼林宴,不过本朝宴会并不在琼林苑举行,并不再叫此名。

方瑜倒在床上,还在半梦半醒间想着明天荣恩宴上的事。

荣恩宴上,一甲三人还要领头作诗写赋呢。

尤其是方瑜这个探花郎,必定要写出佳作,这也是荣恩宴的保留项目。

一想到这,方瑜就爬了起来,想借着酒意,再借借太白大诗人的灵光,看能不能写出几首好诗来。

哎,压力山大,眼皮沉沉。

方瑜最后挣扎着写出一首诗来,然后就倒回床上,打算在睡梦中继续创作。

等到天光刚亮,方瑜一激灵坐起身来,抓过纸笔,着急地磨墨,记下梦中做出来的诗句。

原来门捷列夫做梦梦出元素周期表的故事真是有可能发生的。

写好后,方瑜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发现这绝对是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创作的最佳水平了。

虽然方瑜已经牢牢记住这几首上佳之作了,但他还是将这几张宝贵的纸折叠好,收到胸口处的衣襟里压好,以防到时大脑短路。

草草吃完早饭,方瑜和冯晋都穿戴整齐,早早来到宴会上。

其他的进士们也都是同样的想法,就没有卡点来的。

状元独坐一席,榜眼和探花两人一席,其余进士皆是四人一席。

方瑜和榜眼柳恩差了有十多岁,柳恩的长子都有十七岁了,这二位穿着一色礼服坐在一处就很像一对父子。

柳恩本人是很好说话的,方瑜和他之前虽然不熟,但两人席上说了不少话,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柳恩看着方瑜的眼神中还带着那么多一丝慈爱。

他本人还在心里暗叹,这小子要真是他儿子该有多好啊!听说你已娶妻了?柳恩笑着问。

方瑜点点头,想起妻子和两个孩子脸上就带着幸福的笑意,是的,我在十六岁就娶了妻,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柳恩捋着胡须道:那京城可要有许多大家闺秀为此遗憾了。

方瑜说:有状元郎珠玉在前,我这里便没有多少遗憾了。

张之青原配夫人早两年难产而亡,留下两子一女。

张之青还未续娶,如今高中状元,婚事肯定会立刻提上日程的。

荣恩宴正式开始,先叩谢皇恩,奏雅乐,规矩地宴饮。

酒过三巡后,从状元张之青开始朗诵个人的诗作。

方瑜紧张地偷摸拍拍腿,再回忆两遍梦中诗,等柳恩归座,他才端正地起身背诵。

众人克制地称赞叫好,方瑜功成身退,和前两位比总算是没落了下风。

荣恩宴后,这套流程还没完,再隔几天,进士们还要去午门前领赏。

一日后,状元还要率众进士上表谢恩。

下一步是去孔庙举行仪式。

凡此种种,不在细表。

刚开始,方瑜还能靠着考中探花的喜悦撑着,等过了头十天,他真是疲于应付,整个人又瘦了两斤。

这时,方瑜一举夺得探花的消息传回乐平县,方家和冯家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一次沸腾起来。

方老太太直接激动地晕了头,在炕上躺了半天才回神。

冯婉也是愣在原地反应了一盏茶的时间。

知县冯骞使劲锤着桌子,乐得都找不到北了。

等到消息传遍宣北,全省的读书人都觉得与有荣焉。

我们省出了个探花郎呢!京城冯府中,方瑜忙于应酬各路关系,冯晋急着翻书温习,准备朝考。

两人都很羡慕彼此。

宣北会馆背后的几个大商人家族对于结交本省出来的进士和举人都很有兴趣,特别是对方瑜那是更加的热情周到。

本朝起,宣北还没出过探花呢,方瑜是头一个,以后弄好了都能进中枢当宰执的。

前途那是极其光明的。

这几个家族备下厚礼,有金有银,有人有地,不算太显眼地送到方瑜暂居的客院中。

方瑜随大流收了下来,并没有推辞。

就连那五个美貌婢女也一并留了下来。

当然了,方瑜并不是想收通房开后宫,只是觉得把这些可怜女子送回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还不如他先养着,等过了这段时间他再想办法安置一下。

他这应该不算圣母心发作了吧?方瑜算了算多养个女子一个月要废多少粮米后,觉得他现在有了此等实力。

等到第二天,方瑜还亲自去拜托冯晋的夫人,让大嫂替他管教约束这五个美貌婢女,别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再白费了他的心意。

冯晋那里也收了不少礼,只是和小舅子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方瑜现在归心似箭,想快点回到乐平县,接上亲人来京城定居。

只是还等着冯晋朝考完,确定好官职,才能一起回去。

朝廷会给新科进士放假,让进士们可以衣锦还乡,再带上家人赴任。

他只好耐着性子,一边交际,一边在京城看房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首都的房地产价格从古至今就没有低过。

方瑜知道京城的宅子贵,但也没想到会这么贵,正经小官聚居的地段,一个小院子都要上百两。

如此看来,冯家在京城的大宅子真是豪奢,他老丈人这知县当的也是着实赚钱啊。

冯晋听了方瑜的感叹,笑道:你不用着急这事,可以先住我家嘛,都是一家人,这院子我就留给你和婉儿了。

方瑜谢过大舅哥的好意,可住在别人家里终究是不方便。

他还是多走走多看看,先租房子住也行,等他想到安全的赚钱方法后再买大房子。

又过了一个月,冯晋朝考的成绩才公布,他下放到淞县做知县,就在宣南,离乐平县不算太远,坐马车在路上需要走二十天。

冯晋挺满意这个结果的。

方瑜也很高兴,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早就收拾好的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

作者有话说:卡文了,整好三千字,多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