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勉强科举日常 > 第148章 大限将至

第148章 大限将至

2025-04-02 01:20:45

方瑜深深叹口气。

他如今在官场上形势正好, 突然要离京离职,中断手头上的计划,实在是让他措手不及。

之前替母守孝他是情愿的。

可为这有家暴历史还干过混账糊涂事的便宜爹守孝, 他真心觉得不值。

所幸还有一个人舍不得他离京。

和熙帝对待擅画的臣子一向呵护有加, 尤其是他治下第一位的探花郎。

和熙帝根本就无法想象在三年里没有璟画爱卿陪在身边作画赏画的日子。

犹豫片刻, 他便让丹青去传口谕,说让方瑜夺情,不用卸职回乡守孝。

方瑜为人臣子的,自然是要听皇帝的话了。

方瑜面上肃穆,把家里收拾出守丧的模样, 平时在外面也是不苟言笑的,天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里老实待着, 坚决不让京城里的御史挑出错来。

现在这个情况就很合方瑜的心意了。

他原本就不喜欢官场上的交际, 感觉十分浪费他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借着居丧守孝的名头就可以挡住了。

他还可以借此机会不和冯婉过分亲密,顺理成章地从正院搬到书房, 省得冯婉总是想缠着他再生一个孩子。

这几天,美臻有点犹豫, 想不好要不要回家奔丧。

最后她还是没狠下心肠, 去和哥哥说了,她要回去一趟。

方瑜尊重妹妹的想法, 赶紧和冯婉帮她准备行李,又趁此机会交待了不少事。

宜文母子也到了回乡出发的日子, 美臻也跟着一起走了。

方瑜送出了城外, 不放心地看着驶远的车队。

冯婉劝他:妹妹她现在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你又派了宴三娘的弟妹一路上贴身保护, 肯定很安全顺利的。

只希望她能快点回来。

几年的亲密相处, 方瑜也离不开美臻的帮助和陪伴了。

之后,方瑜的日子就有了些空闲,他也能抽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儿女和妻子,还可以继续他的人才培养计划。

只是,官场上的风言风语从来都不会少。

方瑜这几年来一直有皇恩加持,仕途上也是顺遂无比,只要是他能沾得上边的好事,皇帝都不会忘了对他加恩。

这落在大多数苦哈哈熬资历的普通官员眼里,实在是十分刺眼,所以一有机会便会在背后叨咕方瑜的坏话。

这也难怪,方瑜到底是庶民出身,又是单枪匹马来京城做官,身后也没有厉害的家族做靠山,哪怕如今是圣上跟前的红人,别人也敢在背后传他闲话,根本就不怕方瑜会报复的。

如今,方瑜该丁忧时却让皇帝为他破了例而夺情,这些人就又有可以说的话把了。

本来这夺情的恩典只能放在朝廷重臣身上,非得是一二品的大员不可。

更何况,大多数时候皇帝都不会下旨夺情,毕竟是以孝治天下的年代,朝廷里的官又是只多不少,缺了谁都能运转。

如此一来,方瑜算是成了官场上独树一帜的靶子了。

方瑜对外面的风言风语当然很清楚,他也有所准备。

先是在当下棘手的几件政事上建言献策,而后又对隽州出现的疫病规划出切实可行的防疫措施,还把猪油皂的配方献给朝廷,说可以让御医配比出防疫中药制药皂。

如此一番作为,让朝廷中实干掌权的大臣对他刮目相看,那些风言风语自然就压了下来。

当然了,消失是不可能消失的,方瑜也没有指望过。

忙过这一阵子,他又借着这段时间感触写出了念亲赋和思亲词,在本朝的文坛上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正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美臻写过来的信加急发过来,上面写着:大伯父在六月末病故,奶奶痛失两子,受不住打击,重病在床。

方老太太感觉大限将至,就一心想要在闭眼前见见唯一的孙子。

方瑜对老太太还是很有感情的,虽然老太太这一生干的好事和坏事要对半分,但她确实在早年时给了方瑜最大的助力。

美臻心痛写道:几个郎中对老太太的病情也束手无策,只是在维持罢了。

方瑜放下信,决心要回乡去见老太太,哪怕之后的舆论对他不利。

他先对冯婉和乐妍交待好家里家外的事,又让冯婉替他收拾出简单的行李。

然后去镖局预订了一队镖师,又把宴三娘叫来,吩咐她要带着家丁护住宅院。

等到第二天,方瑜入宫向皇帝陈情,说他自小是祖母一手教养长大的,如今祖母病重急着见他。

和熙帝也是有人情味的君主,闻言就批了假。

皇帝还嘱咐璟画爱卿,要他快去快回,路上要注意安全,还有就是,若在外面作了什么好画,直接送回京城来给他看。

方瑜拜别皇帝,出宫继续整理安排家事,然后就是睡个觉,在天不亮时就快马出京奔着回乡。

这次回乡,正好赶上最热的夏天。

方瑜身边带着三个会些拳脚的家丁,和这队镖师的领头商量好,晌午最热的时候歇息补觉,其余时候赶路。

这次轻车简从,方瑜也有一半时间在外面骑马赶路,因而走得比平常快了许多,只用了二十八天就回到了乐平县。

县城的守卫早就收到了上面的命令,要他们见到方大人就赶紧放行上报。

方瑜到城门处问守卫:方家老夫人可还好?守卫们见到京城的大官是既紧张又兴奋,连忙答道:老夫人好着呢,就等着大人您回来呢!方瑜这才放下心来。

他一路畅通无阻,跨进早几年扩建的方府大门,在家里下人的引导下直接向老太太居住的正院走去。

哥哥!美臻得到消息,走出来迎他。

奶奶病情如何?方瑜见美臻脸上带着哀伤和疲惫,心里一沉。

就等着你了。

美臻噙着泪说:奶奶现在清醒的时候不多,还很痛苦,郎中们也只能尽力拖着,又开了安神的药,让奶奶多睡少遭罪。

奶奶少数醒来的时候也都在念叨你。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进了卧房。

病房里都是苦味,方瑜看到床上消瘦的老太太,心中的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

老太太在昏睡中也在忍受身体上的疼痛,眉头紧拧着,嘴里偶尔会传出闷哼声。

方瑜的脚步沉重,慢慢走到床前,看着和他记忆中完全不同的奶奶。

他想起在现代时看过的一则报道,说人一辈子的积蓄有六到八成会花在离开人世的一个月内。

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

任谁来到这个世间,都要要**裸地啼哭,根本无法体面;而人离开时,大抵也是很难体面的。

方瑜回想起他刚穿越时老太太那矫健精明的模样,再看如今衰败的迟暮老人,实在是替老太太感觉哀伤。

他轻轻坐到病床边,温柔地替老太太捋好散乱的碎发。

老太太最爱体面整洁了,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面,那发型永远都不会有半丝乱的。

老太太好像也有所感觉,渐渐清醒过来,惊喜地看向孙子:福娃!我不是在做梦吧,你真回来了?方瑜握住老太太的手,温声细语道:孙儿回来了,用最快的速度赶回来的。

好好好。

老太太用无力发凉的手回握住方瑜,含泪道:奶的福娃啊,你可别累着,赶路累着了可怎么办才好啊,奶肯定会坚持住等你的。

去,去让郎中给你诊脉,开点补药喝,别真累着。

方瑜哭着答应下来,抱住奶奶。

孙子回来后,老太太的精神头好了不少,病痛仿佛也轻了些。

她现在常拉着孙子的手说她年轻时的事,方瑜认真听着,都记在心里。

全家人都知道,老太太这是进入弥留之际了。

府城的宜佳、佳慧和方瑾也早就赶了回来,大家都守在了老太太的屋里。

无论怎样,老太太对孙子孙女是真的好。

她的这些孙辈们也都很爱戴这个祖母,就算是隔房的方瑾,也是真心孝敬她的。

方瑜就在奶奶的病床前搭了个小榻,日夜陪伴,亲自照顾奶奶。

他还知道奶奶爱干净体面,特意为她选好一身鲜亮舒服的衣裳,再让姐妹们替她擦洗身体,然后穿戴上新衣裳。

老太太靠在堆放的软枕上,对屋里所有人说:不怪我最偏爱福娃,你们虽然也很孝顺,但都没我大孙子知道我心意。

大妮见奶奶回光返照一般地说笑,心中难过又不舍,还要硬装出笑脸来凑趣:是,我们都不如福娃呢。

奶奶,您这么说,我可要吃福娃的醋了。

老太太看向心爱的大孙女,笑道:你这个大姐最有大样了,从来都不让我操心,现在还来说笑话逗我。

宜文拿着铜镜和梳头的家伙事过来,温柔道:奶,我给您梳头吧。

好啊。

老太太摸摸二孙女的脸,心疼道:你可算是熬出来了。

见你这样好,还有明儿和花儿一双儿女孝顺你,我就放心了。

老太太让人把她的妆奁盒子抱过来,她打开来,里面都是她攒出来的金饰。

这对有莲花图案的金镯子给大妮,宝相花的金钗给二妮。

三妮过来,这对牡丹花的金镯子给你。

舒怡忍着泪水上前接过,她知道,奶奶这是在分最后的念想了。

老太太拉着舒怡的手说:你这丫头福运好,丈夫也好,孩子也好,一辈子就是个享福的命了。

作者有话说:我要歇一会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