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私塾的大门, 方瑜有些为难,这两个人都是说来祝贺他的,那他要怎么招待这两个中年男人呢?总不能把他们往正院领, 要不就领到他自己的院子去。
刘勤书对方瑜笑笑, 示意他会陪着方瑜一起待客, 让小师弟安心。
方瑜这才长舒了一口气,他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和赶着送礼的陌生人交际应酬的。
他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形。
方瑜的院子就挨着前院,领人进去也不算往后院进,于礼法也无碍。
在堂屋分宾主坐好,唐妈麻利地端茶端点心。
方瑜礼貌地微笑, 谦虚地听着这两位中年人对他的吹捧。
刘勤书在一旁帮腔,说出了这两个中年人的孩子在他们家私塾学习的情况, 当然还是往好的方面去夸。
方瑜接收到刘勤书的提示, 也开始说他自己和这俩中年人儿子的同窗友谊,然后也跟着师兄一起夸。
其实,方瑜都没和他两家的儿子说过几句话, 因为压根就没在一个班里上过课。
人类虚伪的交际大抵如此。
彼此都不熟还非要装得很熟,没话还硬要扯话, 没什么可说的就互相瞎夸, 反正就是要场面热烈,说到口干舌燥。
双方尬夸了大概有一盏茶的时间, 然后大家都默契地觉得时间到了,访客就起身告退, 主人家就挽留两次, 最后欢送客人。
等这两位客人走后, 方瑜赶紧喝茶润喉, 他嘴巴都说干了。
刘勤书笑着说:干得不错, 就是这么应酬人的。
唉,我实在是不善交际,而且也不大喜欢。
方瑜更喜欢一个人待着看书。
怎么啦,你不喜欢收礼吗?刘勤书指指那两个大礼盒,快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收礼物嘛,谁不喜欢啊。
方瑜欢快地跑过去,先打开杜家送来的礼盒。
最上面放着的是礼单,上面写着:礼金十两雪花银,上等胭脂六盒,上等珍珠香粉六盒,上等桂花头油六瓶,上等玉兰面脂六盒,铜黛六盒,青雀头黛六盒,蔷薇水六瓶。
这杜家是做化妆品生意的。
方瑜把礼单收好,把银子单拿出来放好,然后再看钱家送的礼盒。
钱家是开酒楼的,县城里最大的酒楼就是他家开的。
他们家送给方瑜二十两纹银和五匹绸缎。
哇哦,他发财了。
怎么,这就看傻眼啦?刘勤书看小师弟双眼放光的模样,真是被逗到了。
大哥,我好幸福。
方瑜摸着这三十两白花花的银子,一脸梦幻地说:大哥,我要在县城买房子。
嗯,哈哈哈,用不用大哥帮你去问问行情。
刘勤书一向是个文质彬彬的公子,平时就算是笑那也是淡笑,很少像现在这样捧腹大笑,主要是这傻师弟的模样实在是太好玩了。
方瑜看师哥乐得都流眼泪,也跟着笑了起来,使劲地点头道:那必须要拜托师哥帮忙啊,越快越好,最好能离你家里近点,也方便小瑾来上课。
这事好办,你不用多操心。
刘勤书办事,方瑜自然放心。
等这两人笑够了,方瑜就把杜家送的化妆品拿出一套,然后又在钱家送的绸缎中挑出两匹合适的颜色,送到正院去孝敬先生和师娘。
收到方瑜的礼物,吴氏特别受用,倒不是她缺这点东西,她就欢喜方瑜这个孩子心里想着她。
她笑着说:哎,师娘不缺这些,你快拿回去吧,你家里不是还有好多姐妹呢嘛,带回去给她们用吧。
方瑜客气道:师娘这么照顾我,我以前没法孝敬您,现在好不容易手里有了好东西自然要第一个想着送过来给您了。
其实我这也是借花献佛,您不嫌弃就好了。
你知道孝敬我,师娘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嫌弃呢。
吴氏搂着方瑜,像亲母子一样亲近。
这时又有下人过来通传,说有几家过来给方小秀才道喜的,吴氏让方瑜赶紧回去待客。
刘勤书又赶了过来,陪着方瑜一起待客,直到天要黑时,才把最后一波客人送走。
估计还要忙上两天。
刘勤书有经验地估算了一下,然后领着方瑜去正院吃晚饭。
最好明天就让我父亲带你去寺庙算卦,今天有两家就在打听你的亲事了。
就是送银子最多的那两家吧。
方瑜点点头,又谢了师哥一回。
唉,我原本还想休息两天就回家的。
方瑜稍微有点苦恼,不过还是欢喜居多。
家里还不知道我考上秀才了呢。
刘勤书说:我父亲今天已经派人去送信了,还说你大概六天之后就回去,让他们不用着急。
那他们明天中午就能赶过来了。
家里人得知他考上秀才的消息会很激动,肯定是等不了六天就要快牛加鞭地赶过来了。
不会的,父亲给师祖写信说明这边的情况了,他们会在村子里等你回去的。
刘家父子在方瑜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就提前帮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方瑜很感动,刘家真是把他看成了自家的后辈去照顾。
这种时候,你家长辈不在才更好,就算是想商量亲事也找不到人,这种事又不好直接和你提,你就不用想办法拒绝他们了。
刘勤书怕方瑜不懂,就细心地给他解释着。
他们看你家里是乡下种田的,不免就会看轻你家里长辈,觉得只要把嫁妆抬得高些,你家里人就能同意,他们就能捡个大便宜了。
在正院吃过晚饭,刘勤书和父亲去书房促膝长谈,方瑾跟着方瑜回到他们的小院里。
方瑾看着堆在他们屋子里像小山似的绸缎,还有各色礼盒,直接迷花了双眼。
我的个乖乖啊,怪不得人人都说读书好,小爷我今儿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方瑾转头问堂弟:我能摸摸这些绸缎吗?少见多怪。
方瑜倒是忘了他之前财迷的模样了,快去看看,喜欢那个颜色,就留下来给你做衣裳。
嘻嘻,那为兄就多谢小鱼弟弟啦。
方瑾欢快地去挑选衣料,没有假模假式的客气。
方瑜把知县大人赏的小银麻花拿出一半,塞给小瑾同学:这是知县大人赏下来的,分你一半,给你讨个好彩头,祝我们方瑾小爷早日考中秀才。
方瑾乐了,放下那些绸缎,把小鱼弟弟扑倒,呵呵傻笑道:小鱼小鱼你真好,哥哥有你真幸运,小鱼小鱼继续好好学习,然后考中举人我就管你叫哥。
哎呀,你齁沉的,压死我了,快点给我下去!方瑜扑腾,对小瑾同学的耍赖行径进行猛烈批判。
这一晚,方家兄弟两个蹲在屋里守着财物各种快乐。
书房里,又是另外一种画风了。
刘勤书把他想的都和父亲讲了,刘秀才自然相信他的儿子。
这个吴氏,要不是看在你弟弟的面子上,我早就应该收拾她了!刘秀才使劲拍桌子,心里的怒火又开始聚集。
我看她就是欠收拾,都是我刘家妇,还想着吃里扒外。
刘勤书真不是想给继母上眼药,这种事其实很正常,女人想多帮帮娘家又有什么错,其实都是人之常情,只要不过分,没必要揪着不放。
爹,这究竟还是我的揣测,母亲她也没有和方瑜提这件事,咱们先防微杜渐,明天去寺庙算上一卦就可以了。
刘勤书劝说道。
刘秀才心里窝火,咬牙骂道:多亏是你警醒,要不然这个混账妇人真和方瑜他奶提了这事,人家该怎么想我们家,我又该如何向师父交代。
刘勤书其实反感的是吴氏的弟弟,他替继母说情道:母亲是个后宅妇人,成天就是照顾家人打理家务,哪有时间想这许多事情。
依孩儿看,这些都是吴老爷撺掇出来的,搅得咱家不和睦。
那吴老爷总想着挖我们家的墙角,这也不是个事啊。
那以后咱家就和吴家少来往,维持个面子情就够了。
刘秀才看了眼长子,知道吴家是碍他的眼了。
刘秀才下定决心,以后也不给吴家分享人脉了,这个家以后还是要交给长子的,该和原配的娘家走得更近些。
第二天一大早,刘秀才就带着两个儿子和方瑜方瑾一起去了山上的寺庙。
来回不过一个时辰,刘秀才速战速决,连他上午的课都没有耽误,回来后就开始宣传刘勤书和方瑜不宜早婚的算卦结论。
方瑾跟着刘秀才在前院上课,刘勤书陪着方瑜在小院里接待送礼的访客,顺便说说今早的寺庙算卦。
刘家私塾热闹了几天,方瑜接礼物接到手软,他把礼单登记成册,又把送礼的这些人好好认识了一遍,不禁感叹,刘家私塾的家长真是本县豪富,他先生可真厉害啊。
忙乱之中,方瑜也没忘了给家里看房子。
他打算花上三十两左右,在县城买个两进的宅子。
刘勤书和几个交情好的富户少爷打听一下,就问出了三五个待售的宅子,这可给方瑜省下了不少的时间和中介费。
方瑜和刘勤书抓紧时间看了一遍,又把优劣比较一番,最后选定了一个最齐整的宅子,就是离刘家稍远一些。
也不算远。
刘勤书对方瑜讲:县城一共才多大的地方,再说了多走走对身体也有好处。
方瑜也是这么想的,这宅子不错,价格也公道,他必须拿下。
作者有话说:今天居然下雪了!!!都三月份了,我早上一起床,就看见外面白茫茫一片,现在外面还飘着雪花呢。
不说了,我先出外面感受一下春天的雪。
又及,我家傻边趁我不备,啃了半块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