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勉强科举日常 > 第95章 思考婚事

第95章 思考婚事

2025-04-02 01:20:45

冯家和方家现在差出来的门第都够填平如意湖的了。

哪怕这位冯小姐比方瑜大了四五岁, 还死了一位未婚夫,这样的官宦小姐也不是现在的方瑜可以肖想的。

冯骞也不是个霸道性子,虽然他现在身在高位, 也不想以势压人, 他想让女儿觅得良婿, 不是想结仇家。

方瑜反应了一会儿,知道自己没有听错,冯大人也是说得认真,他赶忙道:大人能看得上小子,实在是小子的荣幸。

只是小子自知才疏学浅、家境平平, 令爱下嫁我家实属委屈,小子怕辜负了大人的看重。

冯骞见方瑜知趣, 满意地捋着胡须, 抿了一口酒,缓缓说:我这一辈子得了五个儿子,养大三个, 女儿就只有这一个,我不免多疼爱些, 不舍得她早早嫁人, 就想多留两年。

可没成想,连着几年我家父母和夫人相继病逝, 我家女儿就在家依礼守孝。

我家女儿今年已经十九岁了,等明年开春出母孝就是整二十了, 唉。

女儿被我这个做父亲的私心耽误了青春。

冯骞唉声叹气的, 但也把之前订亲的事告诉了方瑜:我女儿之前也订过亲, 是我同窗家的儿子, 本打算在两年前成亲, 只是我家里丧事耽搁了,那边就着急了,最后商量好要退亲。

可还没等礼数走完呢,那个人就得急病去了,也是可怜,只是不知道外边人怎么传的闲话,倒叫我家女儿背负了不好的名声。

方瑜见冯大人期待地看着他,他就善解人意地说:大人疼爱女儿的拳拳之心实在难得。

世人多愚昧,随便发嫁女儿,又随意嚼舌根中伤他人。

我方瑜虽不是什么聪明人,却也知道是非曲直,并不会人云亦云,我家对待姑娘也都是珍之爱之,同冯大人的爱女之心一样,断断不肯轻嫁女儿。

好,还是你明理懂事,你家里人也是宽厚亲和。

冯骞含笑道:婚姻大事还是要慎重一些,你回家还要与长辈多商议商议。

方瑜举杯敬酒,郑重其事地说:大人说得是,学生回家后再与祖母和父母详谈婚事。

说完正事,冯骞和方瑜都没有心情再吃饭了,就在酒馆门前分手。

方瑜心事重重地回到家,进了卧房,躺在床上想成亲这事。

对于娶妻生子这种事,方瑜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古代与现代不同,这时候除了和尚道士或是太贫困的人家,哪里会有不娶亲嫁女的人家呢。

更何况他现在是个男的,属于享受着夫权父权红利的性别,结婚以后既不用洗衣做饭,也不用伺候公婆,还不用生儿育女,可以说他结婚就是来享福的。

方瑜是打算娶妻生子的,但没打算这么早,也没想到能娶如此好的妻子。

他现在只是个秀才,哪怕是明年考上举人,他也娶不到一县之长的女儿啊。

当然了,要是能直接金榜题名,考上进士自然就是另一番说法了。

可他能考上吗?不是方瑜不自信,只是身处在古代,他才真正感觉出层层科举的难度。

考上举人都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更何况进士了。

就算是顺利考上了,他被京城里的人家榜下捉婿了,这样娶回来的妻子就一定比冯家的女儿好吗?方瑜仔细回想,想起两次与冯小姐的偶遇,第一次是中秀才后去给冯大人请安,那时的冯小姐还很活泼轻快。

第二次是去年秋天,冯小姐从外面回来,方瑜在外院路上遇到,两人也是依礼回避,不过方瑜还是在眼角处瞥见过她的侧影,看起来稳重了许多。

也不知道冯小姐真正的性情如何,方瑜左想右想,最后也就是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他要娶正经人家的姑娘,婚前肯定是没有什么相处的机会,都是盲婚哑嫁,也没什么区别。

还有就是年龄问题了,方瑜是打算晚婚晚育的,就是二十岁左右,最起码要十八岁之后再来想什么繁衍大事。

只是他也知道这不太符合古代这边的常礼。

他也不能拿现代的一套来评说古代的婚嫁之事--------------/依一y华/,毕竟现代人的平均寿命都是六七十岁,而古代人活到三十就能自称老夫了。

别说了古代了,就连建国初期,咱们国家的人均寿命都只有四十岁左右。

所以古人十六七岁结婚生孩子很正常。

方瑜这么说服自己,可心里还是感觉有点怪,所以他就换了个角度想,明年冯小姐就二十岁了,她等不及了。

那就结婚吧。

反正他也不能拒亲,这可是知县大人家的女儿,要是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体面拒绝理由,方瑜就不能不答应。

更何况,方瑜也不想拒绝。

先不提冯大人这一年来对他的提携和指导之恩,就算是为了冯小姐好,他也要娶。

这样想多少有点圣母那味儿了。

可方瑜就是想多救一个年轻女孩嘛,最起码他可以保证不纳小妾不欺负老婆。

冯小姐要是嫁给别家还有可能被暗暗嫌弃,方瑜可以保证,他绝对不搞那一套,以后和妻子好好过日子。

方瑜闷头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把娶亲这事就和老太太说了,把老太太吓了一大跳。

福娃啊,那可是知县大老爷家的姑娘啊,人家真看上咱们家嘛,那姑娘嫁过来不得让我和你娘倒过来伺候她啊。

老太太是想给大孙子娶个好姑娘,可这姑娘也太好了吧。

奶,你就放心吧,这是冯大人主动提出来的,想来冯小姐也是愿意的。

方瑜笑着说:大家小姐都是懂礼的,嫁过来之后咱们对她好,她自然也就会对咱们好了。

那神仙给你托梦了嘛?老太太想起方瑜之前忽悠她的话,有些忧心忡忡地说:要是没有托梦,这位就不是正主儿,那咱们家可要怎么回绝呢。

方瑜想起这事,连忙自圆其说:当然是做了梦,要不然我也不会和您说要娶亲这件事了。

这便是神仙所说的贵女,咳,知县大人家的千金,要不是被家里的丧事耽误了青春,怎么可能会让我娶回家呢。

这都是天意,是老天爷替我安排好的。

方瑜没把冯小姐之前还订过亲的事情和老太太讲,更没提未婚夫早亡的事,反正这事也没几个人知道,何必要给古代老太太说,再徒增她的烦恼,还会给家庭埋下不和谐安定的种子。

我孙子嘛,还有神仙保佑,自然是能娶到好姑娘嘛。

老太太嘀嘀咕咕的,私心里觉得她家如此优秀的大孙子就算是配天上的仙女也可以。

方瑜随便吃了一口早饭,就早早去了知县府上报道,用以展现出他的良好态度。

冯骞挺高兴,看方瑜这个准女婿也是越来越满意了。

他把省城的二儿媳妇叫回来,让她过来操持女儿的婚事。

方家老太太和方瑜他爹也来冯府商量过几次婚事,双方都很有诚意,想谈得自然也很好。

两家人都有默契,这婚事现在还要捂着,毕竟冯小姐还在孝期,消息传出去于名声有害。

方瑜现在天天被准老丈人带在身边,得到的指点和教导更多了。

冯骞还对方瑜提了冯婉嫁妆的事,让方瑜不要有什么压力。

方瑜自然是没有压力的,他说嫁妆是妻子的私产,是岳父给女儿准备的一生依靠,他只有感动的份儿,并说以后有了女儿也要像岳父疼爱关心一辈子。

这话说得有水平,很对冯骞的心思,对方瑜就更好了几分。

冯骞给女儿准备了许多嫁妆,有县城周边上好的田地六十六亩,还有一个离家里很近的两进精致住宅。

冯骞手里当然还有更大更好的宅院,只是怕方家人有别的想法,就没有陪送。

冯骞平生最疼这闺女,两个嫡子又都在外面读书做官,剩下一个庶子也不成器,天天在家里气他,他就不想让闺女离他太远。

要不是怕方瑜面上不好看,他都想让女儿女婿成亲后住在家里了。

只是想到这不利于女儿在婆家生活,就歇了这份心思。

毕竟关系是要靠好好相处的,女儿还要和方瑜过一辈子呢,他们家虽然势大也不能不顾及女婿家的感受。

唉,这就是嫁女儿的难处了,哪怕是下嫁,也要想东想西,各种小心,生怕婆家人对女儿生出一点看法来。

方瑜现在也能和未婚妻子偶尔见上几面了。

这也是冯骞安排的。

每次见面,冯婉都是面上有红云,方瑜被带的也有几分紧张,不过他到底还是把握住了主动,先抛出话题,先和冯婉谈谈喜欢吃的菜色,再和冯婉说说平时看过的书,外面发生的有趣事。

几次下来,冯婉也开始唤他瑜郎了。

方瑜也喜欢上了这个女朋友。

他知道冯婉很向往乐平县以外的世界,就去书铺甄选了一本有趣的游记,送给冯婉,还保证以后去哪都带上她。

见了有十次面后,冯婉壮起胆子对未来小夫君说:明年嫁给你后,我想跟着你一起去省城,到时候你学习考试,我也不打扰你,等你考完了,你再领我出去转转看看呗。

好啊!方瑜一口答应下来,他喜欢这样有活力的年轻女孩子,他想带着冯婉一起去看这广阔世界。

作者有话说:我今天好棒啊,这么早就写完啦!给自己鼓个掌!话说,我家边边从前不敢接任何飞到她身边的东西……就很奇怪啦,你给她扔个鸡腿,她也怕有危险,特意躲开,等确定这玩意不是炸弹后她才会小心翼翼地过来。

我根本就没法跟她玩扔球接球的游戏,据说这是边牧们最喜欢的游戏了。

可最近一个星期,她突然转性了!开始接飞盘了,玩得还特别嗨皮,就是十次里才能接到三次,有点废材,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