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铭和毛老他们都笑了起来,蔡老师此时说话的语气和在做电视节目的时候几乎一样,在面对那些鉴宝人的时候都是这种语气。
周老也点头笑了笑,他虽没有去做过节目,但这类似的节目还是看过一些的,知道蔡老师平时的表现。
只笑了一会,大家就都不笑了,白铭,毛老还有周老都愕然的发现,蔡老师的表情变的是越来越严肃,而且眉头也越拧越紧。
蔡老师,难道这砚台还有别的讲究不成?白铭急急的问了一句,他是个急性子,看一眼没看出什么特殊就问了出来,毛老和周老现在正在仔细的看着李阳拿出的那方破损的砚台。
你们看看这两个雕纹?蔡老师没有抬头,只是指了指那被李阳揭开露出来的一龙一虎两个雕纹,白铭微微愣了一下,急忙低头仔细的看了看。
毛老已经把眼睛带了上去,还特意的从蔡老师那边拿过砚台仔细的看了看。
不一会,砚台就在几位专家的手里过了一遍,白铭皱着眉头,略有些疑惑,毛老还有周老已经和蔡老师一样,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白铭还是年轻一些,钻研的又大都是瓷器的纹饰,对这种石刻不是特别的熟悉,不过他也看出这两个雕刻很不一般。
具体哪里不一般白铭就说不上来了,只能感觉到这两个纹饰的雕刻很精美,很不凡,不普通人雕刻出来的。
周老,您看出什么来没有?蔡老师突然转过头对周老问了一句,毛老和白铭他则没问,他们在一起的次数很多,早就很熟悉,知道两人擅长的领域。
这方歙砚,我暂时没出什么来周老摇了摇头,过了一分多钟才说出这句话来,他是比白铭是多看出了一些东西,但却不敢保证,所以并没敢说出来。
蔡老师,这龙虎雕纹是不是真的有什么讲究?白铭又问了一句,李阳也瞪着大眼睛期待的看着蔡老师,这上面的雕纹他看出的结果和白铭差不多,现在也是满脑子的疑惑。
现在还不好说,你们等等,我用电脑查下资料蔡老师摇了摇头,让工作人员送来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刚送来崔经理就回来了,见到蔡老师要了台电脑,崔经理的脑门上也满是问号。
问过旁边的工作人员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着这方残缺的古砚,崔经理的兴趣也被提了起来。
至于在这里帮李阳看东西,耽误了专家为他们鉴定古董的时间等等类似的想法,他根本就没有过。
能和李阳建立好关系,别说耽误一天,耽误三天也没关系。
此时李阳也顾不得和崔经理解释什么,好奇的看着蔡老师上网查着一些资料,现在的专家们也和以前的思想不一样了,很多专家都懂得电脑,而且很注重网络,不然也不会出现网上捡漏的事。
只是年纪大一些的懂电脑的还是少,他们大都还是只靠书本,需要什么资料都是看书去查。
过了足足有二十分钟,蔡老才猛然叫了一声:找到了,就是它周围的几个专家和李阳都急忙把脑袋凑了过去,愣愣的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东西,连站在门口的崔经理也忍不住好奇跑了过来。
神龙神虎砚?白铭叫了一声,毛老还有周老他们都把目光对准了蔡老师,眼中全都是怀疑,就连李阳也都是一样。
对,就是它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蔡老师居然又严肃的点了点头,然后拿起砚台仔细的看了看上面的龙虎雕纹。
蔡老师,您没看错吧?这,这是个神话故事啊?白铭呆呆的指着显示屏,毛老和周老都忍不住点了点头,李阳也是同样的表情。
蔡老师所找的这份资料,居然是一个神话传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唐伯虎。
这份神话故事中说,有一次唐伯虎和祝枝山游山,进了一个庙里,庙里的景色很不错,他们一时画性大发,想画出庙里的美景,可惜怎么画都不满意,让他们很是苦恼。
后来方丈听说了这件事,就告诉他们,他们用的是凡墨和凡纸,当然画不出仙景,于是方丈在他们的面前一挥手,天空就出现了飞翔着的一龙一虎。
方丈把这一龙一虎拉下来装进了桌子上的一个石块里,转眼间,那石块就变成了一方砚台,上面则有着一龙一虎的雕纹。
随后,方丈又是一挥手,天空再次出现了麒麟和金星,方丈如法炮制,又制作了一方麒麟金星砚拿给了祝枝山。
之后,他们面前的石板又变成了洁白的白纸,方丈折了两根柳枝变为了神笔,天空飘落的露水变成了仙墨,唐伯虎和祝枝山就用着方丈提供的这些东西每人做了一副画,这次他们终于把庙里的仙景全部展现在画中,画出的画如同活了一般。
后来,那方丈也喜欢这两幅画,就留了下来,但是把那两方神砚当作礼物送给了两人,这就是神龙神虎砚的来历以及传说了。
放在今天,专家们不可能相信这样的神话传说,所以都特别怀疑,蔡老师是不是在故意逗他们玩。
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蔡老师笑了笑,又摇了摇头,道:传说是被神话了的,不过这神龙神虎砚历史上的确有所记载,而且还是歙砚的一个代表作,不过并没有神话传说的那么夸张罢了相传,唐伯虎和祝枝山有一次外出游历,抵达歙城的时候,被歙城的美丽风光所吸引,就暂时住了下来,以卖字画为生蔡老师似乎讲出了兴致,又接着说了起来:有一日,买画的人很多,可他们的砚却始终磨不出墨来,两人都很着急,电]脑访问o。
唐伯虎更是急出了一头的大汗后来,有一个青衫壮士就问他们:你们用的是什么砚?唐伯虎答:绍兴越砚。
青衫壮士又说:难怪,不是名砚。
说完这壮士就跑到了旁边的一家古寺里,随后拿出了两方砚台,送给了唐伯虎和祝枝山那两方砚台,是不是就是神龙神虎砚和麒麟金星砚?崔经理突然问了一句,他现在完全被蔡老师的这个故事给吸引住了,倒是白铭撇了撇嘴,心里暗想着:又是一个传说。
没错,正是这两方名砚,唐伯虎拿着神龙神虎砚,摸了又摸感觉很细腻,呵气生云,磨起来发墨如油,随后唐伯虎提笔写了‘宝砚’两个大字,落款为‘唐寅’。
祝枝山望着金兴闪闪的宝砚,也是喜出望外,随笔写下‘歙砚甲天下’五个大字,落款为‘祝允明那青衫壮士一见是这两人,立即喜出望外,之后更和两人结为了好友蔡老师笑着点头,把故事给讲完,大家都点了点头,但并没有信服,哪怕是这古砚的主人李阳,也是半信半疑的。
蔡老师知道大家的想法,无奈的摇了摇头:我知道你们不相信,这个传闻虽然没有获得考证,但是这青衫壮汉却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个人物是谁?白铭立即问道。
汪肇是他?除了蔡老师外,几个人的眉头都皱了一下,蔡老师所说的这个人李阳和崔经理都知道,这是明代的一个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雕刻家。
熟悉历史名人是学习古玩的基本常识,哪怕不是专家,只要喜爱这行涉足这行的人都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
对,虽说这段故事没有考证过,但是汪肇和唐寅合作出了著名的《紫霄宫玄帝碑铭》确是不争的事实,这幅铭文也是《唐演诗集》唯一的一篇碑铭文蔡老师所说的《紫霄宫玄帝碑铭》是确有其事,这幅碑文就在齐云山紫宵崖,而古代的歙县也叫徽州,就是现在安徽省的黄山市。
那幅铭文我们知道,可根据这么一个传说,也不能断定这就是神龙神虎砚?周老也皱了皱眉头,他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传说是有,神龙神虎砚也是真的存在过,可谁又能保证眼前这方古砚就是那传说的神砚啊?我也没说一定是,只是我有种感觉,李阳所拿来的这方古砚,十有**就是那传说中的神龙神虎砚了蔡老师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周老和毛老他们又都愣了一下,一起苦笑了一声。
感觉,感觉这东西是很重要,但不是评断的标准,要只是说感觉的话,他们则无法信服,哪怕是蔡老师说出来的也不行。
菜老师,您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证明这就是那传说中的神龙神虎砚呢?李阳摸了摸鼻子,其实他很愿意相信蔡老师的话,如果这是传说中唐伯虎用过的神龙神虎砚,那他肯定赚了,等于又捡了一次漏,哪怕是残品,和名人扯上关系的东西肯定比原来的价值要高的多。
当然有,崔经理,能不能拿点墨来?还有,最好再拿个干净的脸盆和几瓶纯净水,可以吗?蔡老师再次点头,回头对崔经理说了一句,崔经理愣了一下,急忙走了出去,亲自吩咐这里的工作人员去准备蔡老师要的东西………………………………感谢朋友们,总榜十五,分类第五,比小羽想象的要强多了,小羽会继续努力的码字来答谢大家,朋友们月票请不要停,还差二十多票咱们又能创造一个记录了,看看今天能不能突破两百票的记录。
先不说废话了,继续码字去,回头在和大家好好的聊聊。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五二 从古至今的第一人第三五二从古至今的第一人第二更,还有三更,朋友们,咱们不和前面去争,只差十几票咱们就破纪录了,时间还剩下两个小时,小羽继续码字,朋友们把月票撑起来啊………………………………蔡老师,是不是这神龙神虎砚本身还有什么特点?周老眉头微动,他刚才只看出这龙虎纹雕饰为大师级神作,却没往神龙神虎砚上去想。
神龙神虎砚尽管是真的被当作歙砚的代表作,但却失传已久,加上过多的神话传说,让大家早已不在相信。
不过在座的这么多人,恐怕也只有周老以前就听说过这些传说,其他的人就是毛老都不太清楚。
喜爱古玩的人经常听故事讲故事是真的,但故事也要靠谱才去听,这种神仙鬼怪的故事放《聊斋》里还行,放在古玩上就没人相信了。
是有一些特点,我也是偶然得知的,我有一个过世的长辈,平生最喜收藏古砚,在他那里还有着很多古砚的古文记载。
我曾经看过一些,就有一篇详细的描述了神龙神虎砚的各种特种,所以我想试一下听蔡老师说是过世的长辈,大家都不在继续追问,在问下去就是很没礼貌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如何证明眼前这方古砚为神龙神虎砚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蔡老师能证明就行。
聚雅斋工作人员的速度很快,不到十分钟,就把蔡老师所要的东西都拿过来了,蔡老师所要的这些东西其实聚雅斋就有。
盆子拿来,还有水蔡老师把纯净水都倒进了盆子里,用随身带着的一个小手帕轻轻的沾点水在古砚上清洗着。
砚台本就是石头做成的,平时使用的时候也要清洗,只是若长时间没有清洗过的话不能一下子就泡进水里,那样会对砚台有一定的损害。
把整方古砚都擦拭一遍后,蔡老师才慢慢的往上滴着水珠,一点一点的让这些水珠流入垃圾桶里。
水珠一经过砚台的时候,就像在轻滑的玻璃板上滑过一般,一滴滴的掉落下来。
经过多次的擦拭和清洗,古砚外层的杂质似乎被清洗干净了一般,露出了漆黑如墨的砚台,这种古朴的漆黑色,再次让大家感到惊讶。
古砚的材质为石头,时间越久,颜色越深才对,眼下的古砚颜色是深了,但并没有失去那种明亮的光泽感,单单这点就足以让人惊奇。
蔡老师似乎有些激动,等洗净之后才把整个砚台泡在水里。
大家都情不自禁的把脑袋凑了过去,砚台一入水,又显出另一种清澈感,特别是那一龙一虎的两个雕纹,入水之后仿佛会动一般。
此时大家都不说话了,就算再笨的人,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也知道这方古砚并不简单,哪怕不是神龙神虎砚,也是一方非常精美的古砚,李阳花的三千多块钱绝对超值。
泡了几分钟,蔡老师又把古砚从水里拿了出来,放在手掌仔细的观赏着。
过了一会,蔡老师才把古砚周身全部擦拭干净,清洗过的古砚黑色淳朴,带有另样的古典美。
蔡老师点了点头,把桌子上的墨拿了过来,小心的放在了砚台里。
现场没有磨墨的工具,蔡老师也没找其他的东西,就用手指在里面轻轻的晃动着。
龙虎雕纹就在放墨凹平处的旁边,墨汁在里面晃动之后,周周所有的人立即都瞪大了眼睛,像是见到鬼似的的瞪着眼前的砚台。
放满了墨汁的砚台,在晃动的过程中,旁边的两个雕纹彷佛活了一般,龙在翻腾,虎在跳跃。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两个雕纹都有着不同的变化,龙身上的龙鳞似乎变的更为发亮,甚至那龙口内的龙珠也在隐隐转动,随时都有可能吐出龙珠仰天咆哮。
虎的利爪竟然给人一种明亮不敢直视的感觉,无论是龙还是虎,此时周身都带有一种黑色明亮的光彩,栩栩如生。
白铭还使劲揉了揉眼睛,墨汁只要晃动着,那龙和虎的身子就真的如同在动着一般,而且每次的动作都不一样,每个看到的动作也不一样。
不过墨汁只要停下来,这一龙一虎也会跟着停下来,仿佛根本就没动过的一般。
龙翻云,虎跃涧,传闻中的龙腾虎跃果然属实,我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这就是传说的神龙神虎砚蔡老师重重的叹了口气,此时,大家都没在怀疑蔡老师的话,这样神奇的效果显现在这里,即使这不是神龙神虎砚也差不到哪去。
龙腾虎跃,神龙神虎砚的传闻是真的周老的表情也有些激动,其实中国的很多宝贝都有非常多的传闻,特别是那些失传的东西,可有些效果大家都从没有见过。
就像月影灯和长生碗一样,见不到,传闻就变成了传说,再加上一些夸大的神话宣传,大家都不相信有这样神奇的效果了。
只有真正见到了,人们才会相信,才真的知道,咱们的老祖宗曾经是多么的伟大。
龙翻云,虎跃涧,蔡老师,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白铭满脸的叹服,神色还有些复杂,这样神奇的效果别说古代,就是现代的砚台也做不出来的。
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根据古籍的记载,龙虎雕纹下面其实有着很多空心的小洞,磨墨的时候,墨汁会进入这些小洞,然会才会出现这么神奇的效果,至于具体原因是什么,那就要好好的研究后才能得知了蔡老师苦笑着说道,说完又很是羡慕的看着李阳,这方古砚其实还另外有一个效果,下雨天的时候磨墨,不仅有龙腾虎跃的奇景,龙虎之上还有出现淡淡的白雾,不过现在是大晴天,这点只有让李阳回去之后,自己有机会在尝试了。
听了蔡老师的话,李阳猛然想起他在立体画面之下却是发现了那些小细α洞,粗点的只有筷子尖大,细点的甚至还不如针眼。
这些小洞在龙虎雕纹下有着很多,一开始李阳还以为是石质不好,没想到却是造成龙腾虎跃的关键。
想必是采用了某些我们想不到的技巧,真不明白,古人那么多智慧的发明,为什么现在大都没了呢?毛老摇头叹气,大家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带有一丝苦涩。
古代的智慧发明,为什么失传还不是因为封建思想的缘故,别说那时候了,就是现在还有很多人抱着同样的想法,家传手艺,传子不传女。
不过古代也不是没有古代的智慧成果保留了下来,如指南针,火药等。
这些在现代人看来极其普通的东西,当初若是保留而失传的话,现在也会成为让人惊叹的‘奇迹’了。
太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是个残器呢周老突然使劲的摇着头,还满脸的痛惜,蔡老师和他的样子也差不多,这可是神龙神虎砚啊,唐唐寅手上最喜欢的宝贝,名列中国有史以来的十大名砚也不为过,可惜就这么残了,残器毕竟会影响到物品的价值。
周老,其实也没关系,这件宝贝所代表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哪怕是残器也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崔经理轻叹口气,他虽是这么说,可看他的神色也知道他心里的真正的想法,恐怕此时也在为这件绝对可以成为国宝的古砚在惋惜,破损了的东西,就如同姑娘的脸上有了道疤,总不是完美的了。
李阳心中一动,急忙又把那两件残片拿了出来,说道:蔡老师,不知道这样的古砚能不能修复,我这有两块残片,就是从这古砚上拿下来的李阳刚把残片拿出来,蔡老师就急忙接了过去,还在古砚上对比着,比的时间越长,他们就显得越是心疼。
李老弟啊,这东西,不是在你手上坏的吧?白铭很是痛惜的叫了一声,边叫还边用力的摇头,其他几个人的神色也都差不多,惋惜,悲痛,什么样的神情都有。
李阳呆了一会,想了之后才明白,立即大声的叫道:白老师,您误会了,这两块残片本来是沾在了那两个雕纹上面的,我买回家之后才发现,揭开之后就是这样了李阳的声音还带着一点委屈,白铭还有蔡老师他们都愣了愣,不过几个人脸上复杂的神情都没了。
他们刚才也和白铭的想法一样,以为这方古砚是在李阳手上损坏的,那样的话实在太可惜了,这虽然是李阳的东西,但也是国家民族的财富,损坏它的人可就成了罪人了。
你也不解释清楚,你说是从上面拿下来的,我们还以为,还以为……白铭挠了挠头,说到这里也说不出话来了,不过好在他刚才问了一下,不然这个误会真存在的话,那李阳可比窦娥还冤。
其实是我们自己太在意了,大家也不想想,这方古砚要真是好好的,李阳他能用三千多块钱的价钱买下来吗。
还有,荣宝斋那里的人眼睛多贼啊,好好的,这个漏还能让李阳来捡吗?周老敲了敲桌子,慢慢的说道,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点了点头,关心则乱,加上李阳又没说清楚,刚才才引起了那么一个小误会,现在说开了,大家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崔经理的眼睛转了转,李阳在荣宝斋捡了漏可不是件小事,这事似乎可以利用一下,同行是冤家,有机会打压一下对手,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只可惜崔经理并不知道,这其实是李阳第二次在荣宝斋捡漏了,第一次捡漏来的月影灯只有少数的人知道,并没有散播开。
若是崔经理知道先前那次捡漏事的话,肯定会目瞪口呆,能一年内两次在荣宝斋捡漏的人,李阳是从古至今的第一人。
…………………………感谢rhonarong,小口袋,邪狂笑,qinger041911,60588309,无所谓498837062等几位朋友每人100币的打赏,感谢青龍社魁首燕鐵衣,书友100405011946082每人588币的打赏。
特别感谢岁月小勾再次1888币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推荐一本很不错的书:《玄黄》,书号196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