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2025-04-02 05:03:37

第二天一早,是个难得的晴天。

虽说墓穴位置是早已定了,但因这墓穴有多种埋葬方式,因而挖掘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埋葬方式不同,周围的土质就有所不同,因而还是要先用洛阳铲探看。

洛阳铲的发明者是民国初年的河南盗墓贼李鸭子,据说其灵感来源于卖煎包子小贩搭棚子用的棚柱。

棚柱脚下插进土里固定用的铁铲形物,就是洛阳铲的原型。

洛阳铲自发明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仍旧只有洛阳区区几家手工作坊内可一打造,从铁铲的弧度、到材质,都非常讲究,稍有差池,探下去的洛阳铲,就无法带土上来。

洛阳铲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却依旧变化不大,除了将以前的木质或竹质手柄换作可拆卸的钢管之外,没有其他变化。

商青从家里带来了一柄洛阳铲,在佟佳瀹的指挥下,分别在几个地方下铲取土,将带上来的墓土一看,却并无多大的特征。

既没有防潮的白膏泥,也没有封椁的青膏泥,虽是经人动过后又回填的熟土,但土质中并无任何陶瓷、铁、铜、金、木等质物的碎屑。

商青用竹钉拨弄着铲中的土,犹豫的问:土里什么都没有,这应该是砖结构的墓吧?可是为什么没有防潮防腐用的白垩的痕迹呢?佟佳瀹说:我听人说起过,这一带挖出过二次葬的墓,如果是二次葬,葬的都是烂干净的骨架了,自然不用防腐。

商青点头:二次葬大多数是家族大墓,师叔祖,我们这次可发了!佟佳瀹笑着点头:不错,而且如果真的是二次葬,里面全是干干净净的骨头架子,根本不会有粽子。

我看这附近水脉丰沛,风水虽好,但地脉属阴,可能是养尸地,也难怪会用二次葬了。

闻宣问:师傅,你说这会不会不是二次葬?也有可能不是。

如果不是,就要看看咱们有没有本事从粽子嘴里挖出东西来了。

佟佳瀹无所谓的笑了笑,又问商青:你怕不怕?商青天生胆子大,又出身盗墓世家,对于粽子,一直是非常好奇的,虽然有几分畏惧,但也早已被这第一次倒斗的新奇与刺激压下去了,喂,你不要瞧不起人,闻宣那个小鬼都不怕,我有什么要怕的?佟佳瀹大笑:你怎么知道闻宣不害怕?他现在恐怕吓得正在发抖呢。

闻宣被师傅一语说中,脸涨得通红,嘴硬说:我我我,我才没怕呢!几个人打打闹闹,边把挖掘用器械拿了出来。

这种挖掘器,俗称旋风铲,用三片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组成掘进器,样子很像电风扇的叶片,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

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运用螺丝钉的力学原理,打透墓砖。

现代的盗墓贼大多不再使用这种工具,而是用爆破的手段强行进入墓室,这种做法,大多是一些流窜的散盗,没有行规门派,即使对墓室产生的彻底的破坏,也毫不在乎。

淘沙官一派,虽然不像摸金校尉那样行规森严,但是行事也不算太过不留余地,此刻只用旋风铲,在墓室旁边打一道通向古墓后墙的斜洞。

砖结构的古墓,墓顶最为坚实,有的古墓墓顶砖层采用七纵七横、共十四层青砖砌起来,竟厚达两米,砖块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嵌,根本无法进入。

而墓室的后墙,则多为一座砖结构墓室的薄弱之处,一般只有两层砖墙,手中如果有旋风铲这样的利器,凿开它们,其实并不费力。

很快挖到了墓墙,青色的厚砖。

佟佳瀹一见这砖,不由奇怪的咦了一声,几个人连忙凑过来看,除了萨尔瓦多什么都不懂之外,都小小惊呼了一声。

这个不像是金代的宋人墓嘛。

佟佳瀹用手摸了摸墓砖。

那墓砖乌黑油亮,好像是浸了生桐油一般,不是寻常的青砖。

商青奇怪的说:这竟然是明代的金砖?金砖,其实就是精制澄泥砖的俗称。

明永乐帝朱棣将都城自南京迁至北京,兴建北京故宫,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其他殿堂内,铺墁的都是大方金砖。

这种砖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明清时期的金砖出产地主要是苏州,因为苏州位于大运河旁,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厚,容易澄浆,制成的金砖自然坚硬密实,在苏州取泥炼制,首先用谷糠煅烧六个月,之后还要花上三年时间才能制作成,烧制技术和材料现在都已经失传,金砖烧成之后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敲击此砖有金属之声,所以叫作金砖。

金砖极其珍贵,就算在制法尚未失传的明代,也是价格十分高昂的。

这座墓,竟用了金砖充当墓墙,可见必定是富可敌国的巨富之家。

几个人见了墓石后墙的金砖,又惊又喜。

惊的是得到的消息有误,只以为就是那一支遗留下来避世而居的宋人古墓,却没有想到竟是明墓,提前一点准备都没有;喜的是,墓主人豪阔至此,竟然用金砖造墓,可见内里陪葬品一定非常丰富。

可问题来了,金砖质地极其坚硬密实,仅靠一把旋风铲,说什么也不可能打穿墓墙了。

商青嘿嘿一笑,从包里掏出一小堆小巧的雷管导线之类的东西。

佟佳瀹点点头默认了。

半个小时之后,砰的一声巨响,一个小型且精确的定向爆破之后,墓室后墙砌的严严实实两层金砖被炸出了刚好可供一个人出入的盗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