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是谁?启能随便玷污。
她是八仙女……猛一听有点惊讶,会说我胡说八道,自古以来只听说有七仙女,何曾有过八仙女?是真的,你看了以后自然就明白了……一日,天空瑶池内,歌舞升平,玉帝和王母娘娘坐在上方,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嗑着瓜子喝着茶水、聊着……旁边坐着太白金星、二郞神、赤脚大仙、及玉帝的八个女儿、等众位大仙。
他们是在庆祝七仙女下凡脱胎换骨的。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玉帝心里高兴,向众位大仙不紧不慢的讲:朕!今日心里高兴,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心里话。
王母娘娘满面笑容,看着玉帝的脸色道:玉帝这次到下界巡查收获不小,终于想通了,同意七仙女与董永的婚事,。
众仙女七嘴八舌的在一旁插话:父皇!那老一套制度早该废除了,把我们六姐妹害得好苦,一个个闲在天空守活寡,夫妻不能团聚,母子常年分离。
早该改一改规矩了。
赤脚大仙一面笑着,一面向玉帝提议:万岁!是要改一改规矩了,要向人世间学习,经常对天庭制度改革,要顺从民意。
王母娘娘也向玉帝添火加油:是呀!你听听大家的意见,不要太固执了。
经过众大仙、王母娘娘、及女儿们的劝说,玉帝对废除制度一事,开始犹豫了……心想自从七仙女私自下凡与董永成婚,虽然自己不同意,几经阻拦。
后来我和王母娘娘,一起到凡间察看,见到七仙女执意留到人间,又看到她和董永的恩爱,又连想到我的六个寡妇女儿,天天蛮愿,都是因我的干预,把她们夫妻个个拆散;再加上王母娘娘,赤脚大仙等众仙们的劝说: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人之常情,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后来才勉强同意了七仙女留到凡间。
现在他们又要提出改规矩废除制度之事:众卿提的意见,朕心里明白,这事应纳入到朝堂让大臣们来议。
太白金星把马鞕往后一甩,搭在肩上笑着讲:玉帝!这件事是家庭私事,不必纳入到朝堂来议,只要玉帝自己同意,我们在坐的众位大仙都没意见。
他讲完看了看在坐的众位大仙。
众位大仙都笑着齐声高呼:太白金星所讲在理,这件事情是玉帝的家庭私事,我们在坐的众位大仙都没意见。
王母娘娘趁机赶紧接话:是呀!是呀!就因为老规矩,小七没有提前到凡间脱胎换骨,现在脱胎换骨年龄大了,实在太受罪,整整退掉一层皮,我看了实在让人心痛,都掉了眼泪!要是规矩改了,等明天小八下凡,我即让她提前到人间脱胎换骨,不知不觉出生后逐渐长大成人,免得受罪。
二郞神听王母娘娘言讲小八,有些莫名其妙,在一旁悄悄的问太白金星:玉帝什么时间又生了一个女儿,成了八个女儿,多了一位八仙女呢?太白金星悄悄的向二郞神解释:你还不知道啊!天庭里大仙们都知道。
她是玉帝的亲侄女,是玉帝弟弟的女儿,玉帝为了图个吉利,常言道:‘要得发离不开八吗?’玉帝也信这一说法。
即把弟弟的女儿过继到自己名下,这样玉帝就成了八个女儿。
嗷!原来如此。
二郞神终于明白了,心想她可是正宗八仙女呀,她跟七仙女下凡时,带的丫环张巧嘴不一样。
张巧嘴虽被王母娘娘认为干女儿,但她与玉帝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能称义女。
八仙女就不一样了,她可是真正的仙女。
而且还是正宗的八仙女,因为她与玉帝有血缘关系,这件事情可不能小视,更不能怠慢。
玉帝今日心里高兴,慢慢腾腾地道:就按众位爱卿所言,听从众大仙的意见,改变政策废除制度。
玉帝表态废除制度,一字值千金,王母娘娘闻听心里高兴,赶紧顺着玉帝的话讲:我和玉帝要亲自为八仙女到下界挑选郎君,操办婚事。
让八仙女在人间出生,自小跟在凡间学习锻炼,先熟悉一下人间烟火,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
这时太白金星白胡老头用手缕了缕胡子,笑着向前奏道:玉帝、王母娘娘!老臣有个想法。
王母娘娘训责太白金星,刚才玉帝已经讲了,畅所欲言,有什么心里话只管讲来。
太白金星咳嗽一声为了防止八仙女学习她的姐姐,偷偷私自下凡。
老臣特来保大媒,让八仙女与前天下凡的文曲星配成一对,这样文曲星在凡间也好有个助手,贤内助吗!另一方面,也是借机给她找个好人家,免得将来私自下凡,仓促成婚,无吃无住地卖身为奴受苦受罪。
让她提前到下界锻炼,熟悉一下业务,免得夫妻二人生活不会料理。
王母娘娘闻听了太白金星所讲有理,即看了看玉帝,玉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王母娘娘遂吩咐太白金星速速草拟一道圣旨。
不一会儿圣旨写好,太白金星宣读:二郎神接旨!二郎神赶紧向前施礼:小仙二郎神领旨。
令你到下界察看,给八仙女找一户合适的人家落脚,最好是在当地爱做善事的善人。
让她脱胎换骨出生其家,逐渐长大成人。
而后再婚配人家。
二郎神手拿圣旨,哪敢怠慢,即刻腾云驾雾,到下界寻找人家。
飘落下来,首先变做一位教书先生。
说的也巧,正是当年惩治恶霸被大水淹没的地方。
二郎神抬头观看,眼前一片汪洋,好一派湖光景色。
正在观望,见来了一位老先生,即跟随老先生一起进城打探。
两个说着走着,不知不觉已到了柘县南关,大善人姓张。
老先生找到张善人说明来意。
善人把老人所讲的问题一个个安排解决,有的还安排人去办理。
这些,二郎神都看在眼里想到心里。
我是来找好人家的,为八仙女安家的,看来就是这一家了……二郎神正在自言自语的说着,抬头见一妇人挺着大肚子,即向前打听,竟然是张善人的夫人。
张善人已有两个儿子,现在很想要一个女儿。
二郎神心想咋这么巧,赶紧返回天庭向王母娘娘秉报;王母娘娘听后心中大喜,遂征求一下玉帝的意见,玉帝点头表示同意。
即安排在某一天夜里,欢送八仙女脱胎换骨到下界安家!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无边的黑暗,无边的寂静,忽然天空中那黑色的布幔拉开了一条逢,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布幔上划过。
闪电刚刚消逝,乌云笼罩下的县城南关,张善人的房屋,在一阵剧烈的震动下战栗起来,一声炸雷,仿佛把大地劈开,随着一道白光穿过屋顶,紧接着传来了哇啊!哇啊!的哭叫声……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生命来到世间,张善人家里喜添千金,高兴的迎接着周围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恭贺张善人事随人意,喜得千金。
小千金出生后八个月会走路,一岁多一点会说话。
她和其她女孩不一样,乖巧伶俐,天真活泼,十分可爱,有着一个逗人的小嘴巴,爱唱、爱跳、爱说、爱笑。
因她活泼好玩,周围的人都爱逗她。
到了四、五岁,家里为她一人请来老师。
学习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琴棋书画。
小千金十分精明,过目不忘,老师前面讲一遍,她能一字不错的背颂下来。
老师特别喜欢她。
到了十四、五岁已出落得婷婷玉立,杨柳细腰,樱桃小口,浓眉大眼,柳叶弯眉,长得好似一朵刚出水的芙蓉。
因长的漂亮,取名仙子,正好大善人也姓张,她即叫张仙子,因她爱花又叫她花仙子。
这时的花仙子小姐,正值豆蔻年华,琴棋书画已达到无所不精,特别是诗词出口章,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在豫东大地已是一位响当当地出类拔萃的才女。
到了舞象徘徊年龄,出落地如花似玉,小鸟依人,因她才貌出众,附近求婚的成群结队。
方圆几十里的小伙子她一个也看不上。
眼见一年年过去,已达一十九岁,盛开的腊梅花即将谢下,她也发愁自己的如意郎君在哪里?突然她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张贴告示对诗招亲,常言道:人怕出名,猪怕壮。
树大招风,她的举动惊动了整个豫东大地,才惹出归德府少爷抢亲这段事来。
欲知后事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