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如春的冬日,徐州城显得非常宁静和明丽,王爷向李遇春谈论起徐州城,向皇上请求增兵的圣旨刚刚送达出去,大军还没有到来,难得的休闲。
大厅内,王爷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向李遇春谈论着:徐州城是个好地方,地处南北相交之处,历史上有众多英雄美人的传说。
湖光山色,刚柔相济,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
李遇春面带微笑,点了点头仔细的听着。
王爷看了看李遇春继续讲:这里依山带水,岗岭四合,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水特色十分明显。
故黄河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
向来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素称‘五省通衢’。
李遇春是来问消息的,见增兵还没到达,即和王爷聊起徐州来,听王爷兴致勃勃地讲得津津有味,伸出大母指夸奖道:王爷对徐州的历史研究得挺深刻的。
徐州的古文化多的很,王爷您知道吧?王爷把左腿放到右腿上,因心里高兴,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道:徐州有两汉文化景观,还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
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
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你概见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能让你领略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子房祠的晨钟暮鼓,会令你对张良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浮想联翩。
所有这些,又为徐州的两汉文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李遇春听王爷讲的好:象徐州这样的城市,荟萃两汉文化如此丰盛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是啊!‘两汉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实。
王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道。
说话间,一路探马手拿令旗慌慌张张跑来道:报!西南大军摄政王多尔滚部下,在夜间带领十万大军,现已来到徐州城外驻扎。
王爷招招手:知道了,下去继续打探。
扎!一路探马站起,告别王爷走出大厅。
刚刚走出,另一路探马手拿令旗慌慌张张跑来道:报!东南大军英亲王阿济格部下帅九万精兵,于半夜三更到达,现驻扎归德府附近。
王爷又摆了摆手:知道了,下去继续打探。
扎!另一路探马站起,告别王爷走出大厅。
隆亲王听了探马来报,各路大军陆续到齐,立即站起,向门外卫兵大喊一声:通知全军各部将领,统统到徐州大厅商议大事。
各部将领接到王爷命令,哪敢怠慢,不一会儿全部来到大厅聚齐。
王爷听了各部将领的一个个回报后道:经过统计清点,再加上自已原有兵马,目前我部已有大军二十多万人马。
大厅内,各部将领们列排左右两边,隆亲王坐在一头中间,桌前放着令箭,他两只手按着桌子,站起来讲道:各位将领!奉皇上玉旨,追缴‘紫金’。
接到密探报知,史可法把紫玉玺从归德府手中已经抢走,致于金文曲星驸马李玄,我不太清楚关在哪里,还是听仙格格所讲,关在归德府大牢里。
目前,我大军只有从归德府继续查起。
现对大军调动安排如下;抽出一半以上的兵力,重点放在归德府东南方向,以对付史可法援军。
特对大军命令如下:这时,众将领全部起立!隆亲王道:大将李遇春听令!大将李遇春即刻出列,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末将李遇春听令!命你带领十二万人马,堵住东南方向,避免史可法象上次那样从背后杀入。
随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将李遇春弯腰捡起令箭,双手抱拳;末将李遇春得令!遂带领十二兵马朝归德府东南方向安营下寨。
隆亲王继续道:大将巴哈纳听令!。
巴哈纳即刻出列,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末将巴哈纳听令!命你带令五千人马,从西门攻打。
随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将巴哈纳弯腰捡起令箭,双手抱拳;末将巴哈纳得令!遂带领五千兵马朝归德府西门方向安营下寨。
隆亲王继续命令:大将李成栋听令!大将李成栋即刻出列,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末将李成栋听令!命你带领五千人马从北门杀入。
随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将李成栋弯腰捡起令箭,双手抱拳;末将李成栋得令!遂带领五千兵马朝归德府北门方向安营下寨。
隆亲王继续命令:大将石廷柱听令!大将石廷柱即刻出列,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末将石廷柱听令!命你带领五千人马从东门杀入。
随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将石廷柱弯腰捡起令箭,双手抱拳;末将石廷柱得令!遂带领五千兵马朝归德府东门方向安营下寨。
隆亲王继续命令:大将叶臣听令!大将叶臣即刻出列,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末将叶臣听令!命你带五千人马,从南门攻入。
随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将叶臣弯腰捡起令箭,双手抱拳;末将叶臣得令!遂带领五千兵马朝归德府南门方向安营下寨。
隆亲王按照四门同时攻城布阵。
说话间二十万大军陆续开往归德府城外,把个归德府围得如同铁桶一般,一切布置停当。
王爷心想;这一次我倒是看看你卢知府还能从哪里搬来救兵?还是采取先喊话,尽量不动刀枪,劝其投降的办法。
让传令兵城门前大声高喊:哋!归德府听令!王爷吩咐!命你速速打开城门,交出国宝‘紫金’赦你死罪,否则大军攻城,格杀勿论。
连喊数声未见回话。
过了一会儿,只见归德府城门大开。
隆亲王见状心里疑惑,卢知府是见大军害怕要投降了还是另有原因?怎么那么顺利?不,绝不可能,其中必有诈,即刻吩咐大将李成栋:带领五千人马进城探看虚实。
不一会儿大将李成栋回来报告:王爷!城内没有埋伏。
这时,隆亲王带领众将领直奔归德府大堂。
到了大堂,四处搜索,未见卢知府踪影,正在胸中纳闷?忽闻手下将领,在大堂案桌上搜出卢知府的官衣、官帽领带花羽,还有一封书信。
隆亲王即刻打开观看,只见上面写着:隆亲王殿下:下官自认罪孽严重,无脸面对王爷。
不是下官有意对抗朝廷,纯粹是受人威逼协迫,下官无耐,下官无能,未能保护好国宝‘紫金’。
史可法用刀架在下官脖子上,强迫夺走了‘紫’玉玺以后,又听说文曲星李玄在府内,本来下官忠心耿耿,为大清保护好国宝‘紫金’。
为了大清,为了当今皇上,下官尽一点点忠心,想不几日把国宝呈送于皇上。
没想到史可法趁机而入,在府内驻守兵马,日夜坚护。
不得脱身,早盼王爷发兵来救,免得下官一天到晚担惊受怕。
后来见王爷发兵要接回文曲星李玄,没想到史可法又安排大军,里应外合,逼下官做了替死鬼。
史可法取胜后,带着文曲星李玄回扬州去了。
现在‘紫’和‘金’都被史可法掠去了,下官感到无法向王爷交代,无脸面对皇上,保护国宝不力、失职。
故卸去官服官帽,下官已是一名草民百姓,带着家眷远走故乡---陕西老家。
敬请王爷谅解!草民提议王爷速速攻打扬州城,夺回国宝‘紫金’。
为我大清国效力,否则夜长梦多。
草民卢少吉敬上。
王爷看过书信以后心想;嗷!原来归德府伊是被逼无耐,是我错怪他了,待我秉报给皇上,为你免除死罪。
即刻吩咐各部将领,整装待命,继续向前追根溯源,下一步攻打扬州城,追缴国宝‘紫金’。
王爷心想归德府卢大人辞官卸任走了,府内不能一日无主,随即喊来传令兵,把睢阳鲜知县传来。
不一会儿,鲜知县奉命来到。
隆亲王即刻把早已备好的圣旨拿出宣读:鲜知县接旨!大清呈运,皇帝召曰:鲜文彬勤俭于民,治理有方。
保护国宝‘紫金’可佳有功。
特升任为归德府伊。
鲜知县赶忙拍了拍袖子,即刻下跪接旨,口喊:谢主龙恩!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鲜知府自上任勤奋于民,确实在归德府治理有方,到百年之后。
康熙帝儩于他金头玉臓,归德府所辖七县都埋,同样的墓葬,同样的石马石人,包裹他的家乡连寨集,这是后话。
隆亲王把归德府后事安排好之后,又带领大军朝扬州城城挺进,继续追缴史可法从归德府手中强迫夺走的‘紫’玉玺,及‘金’文曲星李玄……欲知后事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