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想下乡(一更)

2025-04-02 14:35:46

你怎么看?黄老拿着东西,看了几眼就对董凡说道。

呵呵,我看过不了民国了。

董凡笑着说了自己的想法。

眼力见涨了,不错不错。

这东西可以算是民国的五彩精品,可惜了,上面加了嘉靖的款,那就不值几个钱了!你家的?黄老听了董凡的话放下东西,点了点头。

恩,我都忘了家里有这么个东西了。

董凡接过小华递过来的茶,浅尝了一口。

行了,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吧。

我这边这几天就别来了。

黄老大发慈悲的让董凡放假了,这到是个好消息。

董凡自然乐的点头了,黄老也就这天圆地方葫芦瓶给董凡讲了下基本的东西。

天圆地方这个定义说起来很是广泛的,它指的不是单一的一种瓶和壶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它指的是一种造型。

在古代大家都知道古人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天圆地方的,这样的造型也是颇有意境的。

它可以是把茶壶,也可以是一个铜尊等等但主要是葫芦瓶,其他造型的并不多见,当然了现代的不算。

但总整体上来说,都是上面圆,下面方,或者圆口方身,这一类的都叫天圆地方。

这种造型是从明代开始的,但并不多见,特别是清朝,康雍乾三朝现在看到的只有乾隆朝有过,所以这类东西也是比较有意思的。

董凡家里的这个瓶上面是仙鹤,下面是云龙,一个代表长寿,一个代表尊贵身份。

在古代,图案是很讲究的,用最简单的话说: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这样说虽然笼统了一点,但一般来说都是取吉祥如意啊,福寿安康等寓意。

黄老也说了这个葫芦瓶是天圆地方五彩葫芦瓶,五彩是什么呢?其实五彩明是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它并不是指特定的五种色彩,因为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技术。

比如明代彩料中无蓝彩,需用蓝色表现之处,都用青花去替代,称青花五彩,成为独特的那个时代特征,主要是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

嘉靖、万历朝五彩施彩特点是:大量采用釉上矾红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线勾描纹样轮廓,画面浓重艳丽。

而到了清代,五彩则又有不同了。

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负盛名,除常用的红、绿、黄、褐、紫彩外,还新配制了釉上蓝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广泛应用,使之色彩更为瑰丽多姿、浓艳夺目。

康熙时期的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绘外,还在各色颜色釉器及各种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别开生面,别具一格。

雍正时期,粉彩盛行,五彩趋于衰落,所见多为小件器,画意较精细,不似康熙五彩粗犷豪放。

乾隆以后则基本上不见单独的五彩瓷器,而多与粉彩、珐琅彩等并用。

当然了,到了现代五彩花,就没这么多讲究了,一般都是泛指颜色多余五种的五彩瓷器了。

黄老的讲课很实在,每次都是结合东西给董凡讲,这样也让董凡有很深的体验,相信这样的课在外面是出钱也买不到了。

而小华自从董凡在这边后,基本上也是每次都和董凡一起听,到也不知道她的技术现在怎么样了。

回去吧,不早了,代我给你爸妈问好,我这糟老头子就不去,小华去吧。

讲完后黄老就让小华送董凡回去。

呵呵,那能让您去呢!那我先回去了。

董凡点了点头,从黄老讲解中也回神了。

在之前他看来,不就是一个小时候撒尿过的葫芦瓶么?虽然知道是老仿了,但依然没做多在意。

了解之后才明白,这东西要是真的话,那可就是不得了了,最起码十几万跑不掉。

不过,也被黄老的一句话给打击了,这东西很少,见到的一般都不是真的,遇到个老仿也能算运气...给黄老打过招呼,便同小华下楼了。

我给胖子打个电话吧,找个地吃饭去?董凡上了车拿出手机带了点询问的意思看着小华。

你决定就可以了。

小华还是淡淡的说着,不过董凡却从这丫头的脸上看出了点红晕?脸红了?没事吧?董凡也没深究,对小华他可没和对陈欣一样,啥话也来,陈欣那就是一个没谱的主。

小胖接了电话,也没含糊说去打电话订位置,让董凡先直接过去。

你们现在在哪呢?董凡追问了一句。

嗨,潘家园呢!就这样了啊,你们先去,我们马上到。

小胖带了点无赖的语气说着。

行,真行啊,带我爸妈去逛潘家园?亏你们想的出,不用说,肯定又是陈欣那丫头的鬼主意了。

怎么啦?小华见到董凡哭笑不得的样子,好奇的问道。

小胖他们带着我爸妈在逛潘家园呢?董凡很是无力的说着。

扑哧!小华听了这话,也笑了起来。

董凡看着小华笑起来,有点失神了,呵呵!其实陈欣还不错的。

小华见到董凡盯着她看,连忙个加了句也不再笑了。

嗨,就以疯丫头,这么大人了,跟孩子似的没谱。

董凡也假装刚刚的表现不是自己的,伸出手抱着脑袋靠在座椅上。

不过,要是董凡再看小华的话,就会发现这丫头,嘴角又上扬了...就在董凡快要睡着的时候,就到了吃饭的地方了。

还没停车就看到小胖在门口等着。

行啊,你真行,带着我爸妈去逛潘家园,你还真做的出啊!小华看到小胖就停车让董凡先下去,董凡下车就拍着小胖勒住他那快没了的脖子说到。

别介,别介,我们先去颐和园逛了圈,本来打算就在那边玩下,可陈欣这丫头给怂恿的,咱爸妈也答应了不是。

小胖连忙就挣脱着。

你小子真有意思,一口一口咱爸妈的,为了美女你就把咱爸妈给卖了不是?董凡可找到机会打击报复了,当然不放过对小胖的申讨了。

喂,怎么说话的。

小华停车过来却是听到董凡的话了。

就是,就是,还是嫂子好,什么叫把爸妈卖了,没知识啊!小胖见到小华来了,连忙也就闪到一边说着。

董凡一看这情形,得,哥还是啥也不说的好。

别乱喊!走吧走吧,点菜了没?董凡只好无视着家伙的话。

小华来了!董凡的老妈见到董凡和小华,到是直接起来和小华说到,一边就拉着小华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似乎就没看到董凡似的。

董凡见状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儿子,那东西怎么样?值钱吗?我今天去了你们说的那潘家园那边这东西好多,我感觉都比咱家的好看,你说说,怎么样了?到是老爸见到董凡坐到自己傍边就偷偷的问起董凡了。

爸爸,你怎么拿地方的董凡和咱家的比呢?董凡听了老爸的话恶狠狠的瞪了陈欣一眼,那丫头到也不甘示弱的张牙舞爪着。

我告诉你,你可别老欺负陈欣。

董凡老妈见到陈欣的样子,就转头对董凡训起来。

看到那丫头一脸的得意,董凡也懒得理她了。

你拿去看了别人怎么说?董凡的老爸对这个问题还是很关心的。

还行,是个老东西,但也值不了多少钱,几万块吧。

董凡见到老爸的样子也有点好笑的说道。

这么大人了,现在就感觉跟一孩子似的。

哦,那就好,那也不错了!来来来,大家吃菜啊!老爸得到消息也不在理董凡了,见到菜上了便招呼大家开动了。

接下来的几天的行程自然是陪两老了,当然了走哪都有陈欣,要么就时不时的胖子也跑来凑热闹。

董凡从卡了拿了五万块钱给老爸,老爸却让他自己留着花。

虽然没要董凡的钱,但玩的时候到也尽兴了,也没再有心疼钱的样子,那架势似乎就当用这葫芦瓶换了来旅游一样,董凡见到两老高兴,也自然是不在意花钱了。

什么看升国旗啊,登长城啊,圆明园啊,水立方啊什么的,反正说的上来的,基本上都去了个遍。

走的时候老妈还嘱咐董凡别欺负陈欣,让董凡好好对小华,还让那两丫头有时间就给自己打电话。

董凡只得在一边装作虚心接受的样子,这都什么世道啊这!嘿,有个事给你说说。

小胖见到两老过了安检,登机去了,便给捅了捅董凡的胳膊说道。

有事您吩咐!董凡还是一脸无力的说着。

想去下面收东西不?我认识一个说带我下去走一趟,怎么样?愿意去不?小胖的话却是让董凡意外了,这家伙还有这门道呢?不过一想也是,这不都在文物局上班了么?七弯八拐的关系认识点人到也不稀奇。

能成么?董凡有点心动了。

老听说去下面收东西有人收了什么什么的,值多少多少钱了。

虽然这些东西都不做数,也不能说下面的东西就是真的,但他还真想去一次。

第二十一将军罐(二更)应该错不了,再说,哥们这身份,他能把我怎么样不成?胖子听了董凡的话也沉思了一下回答道。

有什么回去再说吧,走吧。

小华在一边看到董凡在思考这事出声就说了。

恩,成,回去再说。

董凡也点了点头,便招呼陈欣和胖子走了。

要说起这下乡收东西,也是有门道的,不是随便找个村子您就跑去人家里问:大妈,你家有古董吗?这肯定不是行的。

经济的发展也带动收藏成为一种投资的热门,而下乡淘宝也是很多人都想去的。

这里面就有专门人带着人下去收东西,有这样的人虽然好,但一个你也不能保证他的东西就是真的或者是老的。

弄不好,就是一个套等着你去呢!有这样的人带路了,自然是轻松的很多。

因为他们经常去,乡下也有熟悉的人,门道也清楚,省了很多功夫。

这其中的利和弊大家都清楚,但依然有人去,不管是不是套,总有人愿意往里冲不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你是哪里的路子?回到家里,董凡就问起小胖到底怎么个情况。

这不是我在文物局吗?局里的老同志以前是我爷爷的朋友,有人找他下去看东西,这不是没空,让我先去走一趟看看是什么玩意。

你说,我能懂这些吗?但也不好不去,交情在那边不是?不过人也说了,就要去看看什么玩意,看清楚东西给拍照了,打电话传回来就成,他给看一下合适的话就让我把人给领回去,就这事。

我这么一琢磨,这我也能去不是?一想我顺便稍上你,你要是瞧上什么好的,直接拿了不就成了,反正我要看的也就那么一件。

小胖也不带歇的,一口气到也把话说了个通透。

要是这样的话,到也能去的。

董凡点了点头。

按照小胖这样说的话,那边就是有好东西要人看,而且肯定说明白了是什么了。

你要看的是什么东西?董凡好奇的问道。

据说是一对清朝的青花的将军罐。

小胖这短时间上班虽然东西没学到,但一些简单的叫法还是明了的。

这还真是个好东西啊,要是真的是精品官窑的,那可就值了,就是不知道到底怎么样。

想来拿位老同志也是有点怀疑这东西的。

我也去!陈欣一听到有好东西,就起哄了。

这丫头是哪里热闹就要往哪里去。

别瞎起哄,你去个什么,这次我和胖子先去,下次再带你们去。

董凡肯定不是让了,不是针对谁,毕竟是第一次下去,虽然说的是没问题,但难保有什么变故,都去可不成。

当然了,他这里说的你们是指陈欣和小华了,小华虽然没说要去,但董凡从她眼神就知道这丫头也想去。

对,下次再说。

胖子也点头表示同意,这到让董凡诧异了,原本他还以为胖子被陈欣一说就动了,看来这厮到也不含糊啊。

上班还真能锻炼下人,看人小胖,听话多了不是。

去去,别拿你那眼神看我。

下次我们自己去的时候都去都成。

小胖看到董凡那表扬的眼神连忙就说了自己的想法。

恩,这到也是,忘了你这次还是公事了,以权谋私啊,行啊你,班没上几天,这到学的挺快的啊。

董凡一听这话也明白了,去的人多了还真不好。

行,那就这么定了,什么时候?董凡见到陈欣虽然不乐意,但也没在反驳,当下就决定了。

明儿一早,快的话下午就能回来。

小胖看了看陈欣带了点讨好的神态,听到董凡问到也没含糊。

那就这么招吧,大家各忙各的吧,该干嘛干嘛去。

董凡听到不远,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丢下小胖和陈欣两人,董凡就和小华往黄老家去了,还得问问黄老这里面有没啥学问没有。

父母都回去啦?黄老见到董凡过来,到也有点奇怪了。

恩,都回去了。

董凡点了点头,就坐到一边。

董凡见到黄老在看书,到也没出声打扰,就在一边坐着看着。

有事?黄老见到小华一把拿过自己的手中的书,推了推看书用的挂在鼻梁上的眼睛抬头问道。

黄老一般这会都会看书或者写字,董凡到也是知道,在一边并没打扰。

小华却没这顾及了。

有事呢!小华小女儿态撒娇的对着黄老说着,一边说就一边把黄老从窗边拉的坐在书桌前。

董凡看着小华这样的神态到也觉得实在是赏心悦目,要是平常也能这样就好了。

呵呵,是件事想和您说说,没想到小华呆不住了。

董凡知道这个时候该自己出马了。

她哪是呆不住啊!黄老放下眼睛对着在一边的小华打趣的说着。

爷爷!小华一听这话,娇嗔的说。

好了好了,什么事?黄老见到她这个样子,到也不再多说,就问董凡什么事了。

董凡就接着把小胖的事给仔细说了边,也说了自己的想法。

去吧,没事,自己注意点,钱不要带太多,看上什么东西便宜买就是了。

黄老听了这事,到也没反对,只是说了几句嘱咐的话。

恩,这我知道。

董凡点了点头。

丫头,你的事呢?黄老见到就是这事,当下又回头对小华说道。

小华却是白了他一眼,转身出去说是拿东西去了。

刚刚小华在,我没说你。

本来你去也没什么,涨点见识嘛,我也不拦你。

不过,你要知道,下去后,多看,少动,少说话,少问价。

黄老见到小华出去了,便严肃的对着董凡说。

在别人的地方,小心小心在小心。

千万不要被什么东西给迷眼了,你要知道,没那么多宝贝在下面等你。

你以为别人都是不识货的?千万少动,有的就是套等你进呢,上手就会掉地上,到时候你不给钱都不行。

还有,少问价,真的决定向买才说,别人出了价你一定要回一个,越低越好,但不能不还!那怕是真的,你出的钱很离谱,被人看轻也比被宰的好。

下面的水,深着呢!应该说,现在收藏这行当也深着!不知道让你进来是错是对啊!黄老难得很严肃的给董凡说着。

看来这下乡里面的道道还真是不少,这些东西黄老不说,自己绝对会着道了。

恩,我会注意的。

您也别这样说,这是我自己愿意进这行,您就算不教我,我照样会往里面闯,呵呵!我这好奇心起来了,您怎么赶我,您就拿刀砍我都别想我再出去,嘿嘿!董凡见到黄老有点感慨,也打趣的说着。

胡扯什么呢!你呀,我别的都还放心,就是一个字,贪!这我还真不放心。

黄老听到董凡的话到也不在感慨了,气氛也缓和很多了。

你要记住,收藏,收藏,这行当是谁藏谁赢的,不是谁买谁赢的。

真正的好东西,不会到处都是。

就比如之前你家的那个天圆地方葫芦瓶,哪里都能见到,能是真的吗?当然了,有运气,但更多的是心态,不要老想着收了件什么好东西卖多少钱。

黄老还是叮嘱着。

从董凡想做古董商后,他就一直都在强调这些。

董凡虽然听的多了,但也没有不耐烦和反感,他是那种知道好歹的人。

其实可以仔细一想,换了别人,黄老未必给你说这些话呢。

黄老又说了将军罐的事,虽然是小胖他们下去,但也给董凡说了,见到实物也能对照一下。

将军罐,将军罐,顾名思义,自然和将军有那么点联系了。

主要是因为它的盖有点像将军的头盔,所以都称将军罐了,至于这个叫法叫了多少年就不知道了。

常见品种为青花、五彩器,此外还有黄釉、茄皮紫釉、三彩等。

最早出现在明末,那个时候的将军罐比较矮,到了清代顺治时期基本定型,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鼓腹。

腹下部渐收,多为平底无釉,通体浑圆,器型高大。

到了康熙的时候,就是将军罐广为流行的时期,这时候的造型,将浑圆的罐体展肩提腹,拉长颈部,收紧圈足,使得将军罐的造型显得挺拔向上,气魄宏伟。

我们一般见到的造型基本和这个时期的相差不大了。

将军罐的存世量相对来说吧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清代的时候,因为很受人们的欢迎,所以不管是官窑还是民窑都进行大量的烧造。

和官窑不同的是主要是民窑烧造的图案多为老百姓比较熟知的题材,什么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啊等等,加上将军罐也比其他同类的要高大,实用,故而很是受到追捧。

不但如此将军罐也深得欧洲皇室和贵族的喜爱,他们通常都喜欢吧这类东西放到家中做陈设用品。

在许多国外的博物馆还有以前沉船打捞都可以看的到将军罐的身影。

可以这么说吧,这东西部管是从科学和历史价值来说,还是从收藏的角度来说,都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

当然了,这主要是只官窑和民窑中的精品,普通的就不在收藏价值之列了。

虽然说的是相对存世量大,但通常有很多都是没盖了。

因为罐体比较好保存,但盖子就不一样了。

有些仿品就故意只有罐没有盖,以此来掩人耳目。

(我真抱怨一句,你们那些来刷分混精华的,好歹最起码也给个收藏吧!刷分都不敬业点,真是无语!看着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