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2 章

2025-04-03 04:24:37

信中写了很多东西, 事无巨细都上报了,云嘉把东望州的书肆经营得非常好,APP上看报表, 是闻鼓羡慕不来的高度, 他还及时向各大合作商续了一年的约,可靠!不到下午, 霍聊已经把考生的住所都安排到位,云嘉送来的八名笔匠师傅,身有残疾,长途奔波到现在, 身心俱疲,已经各自歇下, 她一个人来了自然书肆。

符泉不来?卫竞左看右看不见第二个人来, 他回总督府了吗?霍聊坐下, 接过秦东篱递来的茶,表情不是很好,也没有很差, 大约是一种习以为常的麻木:年前就被召回去了, 来送信的士兵说,要出海。

出海。

是跟着方婕出海吧, 秦东篱也多了一份惆怅,支持古方婕出海,但也会牵挂她的安全,听说这一次不会出去太远,顺利的话, 半个月就回来了。

已经半个月了。

霍聊摆摆手, 不是什么大事, 我有钱有生意有女儿,有没有他一样过,符泉能回来,无非是锦上添花。

她堂堂东望州首富,白手起家,如今事业蒸蒸日上,又结交了功勋夫人和秦王殿下这样的人脉,顺风打入京城市场轻而易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能争取什么,便去争取什么,其它不能强求的,就交给别人来主动了。

芜~秦东篱星星眼:你看得开就好,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霍聊忍俊不禁:你说得在理。

第二天大早,秦东篱把准备好的野炊工具带上,符粱还带了她路上买的老鹰风筝。

出发前,秦老板向书肆里的伙计们说明:我们其实不是出去玩,而是去和霍老板拉近关系,让她指点指点我们书肆的经营方案,人家可是东望州的首富呢,做生意当然比我们这种门外汉厉害了。

哦!说得是呢!秦东篱走后,一个伙计觉得不对:老板是先决定去踏青,后来才遇上霍老板的吧?……伙计们能说什么呢,可怜巴巴地目送老板们离开。

卫竞让秦泰带路,到了城郊的小河边,河畔很宽的一带都是石头,近岸处一丛一丛的芦苇,还有日渐活跃的水鸟。

这种地方非常适合野炊,就地取材,拿脚下光滑的大石头垒出灶来,冬日刚过,附近的树林里木柴遍地都是。

霍聊对这些野炊流程毫不生疏,串串、搭灶,还从河边摸出来一块平整的石头做砧板,准备好后就和秦东篱去钓鱼。

你别下水啊秦东篱!卫竞去林子里做陷阱前,给往河边去的不受寒的对象一个警告。

霍聊坐在石头上,把鱼饵抛水里,嗤笑:他平时也这么管你的?管我?秦东篱也跟着嗤笑一声,天大的笑话!随后,也站在旁边的巨石上,芦苇丛边,甩出了鱼竿。

到底还是没敢坐下去,那石头摸起来就很凉。

没有人搭理符粱,符粱自己在石滩后面的草地上放风筝,秦泰在一旁看护着,看她的老鹰来来回回贴地飞行,最后走了过去:小符粱,风筝是这么放的。

小女孩清脆的笑声响起,秦东篱由水面擦过的影子向天上看去,春寒料峭,一只老鹰风筝掠空滑翔,薄翼扑簌。

远处从外地赶考路过的南方书生和书童裹紧了衣衫,看向远聚集了四人的河畔,哆嗦发问:才过了冬就出来踏青,这是闻鼓的习俗吗?公子,有些习俗就不要随了,书童顶着风走,捂住帽子,二月的事二月再做吧……虽然这里不比前面那一段山路冷,但是比起江南,还是冷太多了。

冰雪消融,浮冰底下鱼也活了,咬钩的不少。

东篱——卫竞老远的一声吼,把秦东篱杆下一只胖鱼吓跑了。

秦东篱恼怒地回头,见到卫竞手里的野兔,马上放下了鱼竿,跑过去抓住了它的耳朵。

野兔的皮毛在慢慢变成灰色,三瓣嘴高频抖动,让秦东篱想起了打点计时器。

好可爱的兔子呀,秦东篱把野兔拎起来,烧烤还是爆香?卫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一半一半呗!我去拿刀。

鱼也钓得差不多了,秦东篱抓住兔耳朵,和霍聊在石滩上坐着玩。

兔子蹬腿力道很猛的,不知道刚过完冬的有多猛?秦东篱看那兔腿一蹬一蹬,挺弱的,不知道大虞的野兔有没有他们实验课的兔子厉害。

霍聊掰着手里的枯枝柴火,含蓄提示:别吧,再弱它也是兔子啊!天上的老鹰还在盘旋,越放越高,符粱仰着脖子,手紧紧拉住秦泰的衣摆,欣赏他超高的放风筝技术。

卫竞跑去河边洗刀,指尖碰到水,被冷了一哆嗦,用干净的布擦拭刀身的水后,他往回走,很快听见了秦东篱的惨叫。

怎么了?!卫竞跑过去。

秦泰连孩子带风筝一起跑过来,看见秦东篱坚强地微笑,眼泪默默流出来。

她想知道野兔的腿有多厉害。

霍聊一面安抚秦东篱,一面拎起始作俑者——灰兔,不小心让它踩了一脚。

秦东篱张嘴:骨骨骨骨……骨折了。

她被踩到了脚趾。

卫竞、秦泰叹气,怎么会有这种事发生呢?你们先玩着,我送她去看大夫。

卫竞把人打横抱起来,很快就回来的。

主要是霍聊不太理解:都受伤了,还要来?秦东篱咬牙切齿:这点伤,算什么!我以为,这种事发生在古方婕身上才是最合理的。

卫竞又心疼又想笑,不断安慰她,很痛吗?怎么说呢?秦东篱啧一声,谁断谁知道。

骨头呢!那可是骨头呢!痛是肯定痛的,对于秦东篱而言,还没到需要痛哭流涕的地步,最开始的生理泪水不算的话。

闻鼓随便一家老字号里头,都是杏林高手,骨科大夫给秦东篱右脚的小拇指绑好了棍子:行了,过两天再来看看。

药都没开,只是绑之前涂了药酒。

不痛了。

秦东篱浑身舒坦,立马好了伤疤忘了疼,甚至有些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这也算是奇遇了,是吧?一般人可没我这种经历。

卫竞:那当然!回大本营的路上,秦东篱开始今天的自我反省:做人呢,好奇心,还是不能太强。

……卫竞无奈,这跟好奇心的关系真的不大,和脑回路的关系大一点。

秦东篱怒拍车板,发出强烈警告:你再组织一次语言!人的好奇心还是不能太□□竞慢慢地驾驶,生怕她再磕着碰着。

爆炒兔肉里放了油炸的芋头片和花生米,还有驱寒的大虞高山红椒,用的锅是书肆里的圆底铁锅,焖米饭炒兔子肉都可以,尺寸大小用来野炊很合适。

香……秦泰裹着红油三口干掉一碗米饭。

霍聊给符粱把她不喜欢的花生米挑出来:吃吧,小口吃,细嚼慢咽。

一排烧烤架上,卫竞撒上了西域的香料,让它继续受炭火熏烤,一半兔子烤的焦黄,刷上蜂蜜和香料后,表皮泛起了红色的油光,边边角角的地方已经焦了,看就知道是香脆口的。

鼎锅里的鱼汤很清,卫竞敲了两个鸟蛋进去,最后撒了一把葱花,盛在碗里,端给女朋友。

这是你的病号餐,别的就不要想了。

骨折被忌口,忌烧烤,忌红油,忌爆炒。

秦东篱冷漠地喝了一口鱼汤,心里暖暖的,胃里满满的,嘴里淡淡的:造孽啊!大家没忍住笑了出来,符粱挑了一块在家里炸干炸脆,又爆炒过,在她米饭里裹干净了红油的芋头,递给秦东篱:就一小块,不怕的。

秦东篱的眼泪要从嘴角流出来了:乖,你自己吃。

还好他们准备了年糕,和茶果,秦东篱不至于什么都吃不得,卫竞把没来得及烤的串串,放了一把进鱼汤里炖着,柴不够了就去添柴,忙碌好一顿,让秦东篱吃到了麻辣烫。

卫竞给她盛好:来,你的不麻不辣的麻辣烫,趁热吃。

噫呜呜噫,秦东篱喝一口汤,吃一根串串,不禁喟叹,这也很不错。

煮的年糕也好吃的,你沾上这些烧烤料试试。

卫竞把干碟放她面前,那里面是他注意好忌口后给秦东篱配的。

吃吃喝喝中,霍聊说起她的计划:闻鼓是一个很浓缩的圈子,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联系起来,自然书肆目前有些孤立,没有同行拉着一起玩,也不积极主动融入进去,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意,吃的东望州老本,地段好,进城后的第一家书肆,离国子监近,门前还有渡口,你们二人身份立在那里……霍聊昨天来的,今天就能把自然书肆的利弊分析全面,至于计划,那还没有,但秦东篱原来的计划已经被东望州首富全盘否定了。

我们听你的,霍老师!秦东篱拉住霍聊的手,与她深情对望。

生意讲究一个往来,霍聊跟她比划,你有消息出得去,还得有消息进得来,循环往复,才不至于形成一潭死水。

现在书肆的新鲜还在,一切都还来得及,你们不是拿到了司农寺的官府书籍么,不如直接去跟兴文署谈一谈合作,什么版本买什么价钱,只要是合作的,他们应该不会不给你和殿下面子。

兴文署印出来的书很贵,他们吆喝的是精品,买卖的对象是各大书肆,还有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

闻鼓的书肆,也以兴文署马首是瞻,我们擒贼先擒王,其它书肆自然会主动上门,跟你玩。

进入圈子了,自然书肆也算真正进入了内部市场,一起协商协调,商人向来讲究最大获利和至少一条退路,不到万不得已,大家就都是朋友。

其实自然书肆打不乱闻鼓的市场,其他的书肆,面向的客人最低等次也是能够自费的读书人,以你一贯的风格,价钱是不能高的,老百姓得买得起,何况还有借阅一说,他们买不起,也能看得起。

有圈内互相引导,久而久之,你的书肆就是没什么钱的普通人的首选。

百转千回,终于轮到秦东篱泪目了:霍老板,你是懂我的!救星!大救星!.总体上来说,这次野炊,不算圆满,但没有遗憾,秦东篱也吃得很香。

秦泰在前面驾车,符粱玩累了,躺在霍聊怀里小憩。

你笑什么?卫竞给秦东篱把帽子戴好。

高兴就要笑。

长空无云,一片晴朗,刚才卫竞费尽心思给她凑一顿好吃的,让她很难不高兴。

还有书肆发展上的一些阻碍,霍老板的话就像一个定心丸,好像有她出手,书肆就有无限的未来。

.第二天,全京城的纨绔都知道秦老板的脚趾被野兔蹬断了,现在去哪里都拄着拐杖。

现在书肆的经营都放手给了霍聊,兴文署不好进,卫竞直接把秦泰丢给她当手下。

用特权打败特权。

身残志坚的秦老板拄着拐杖,来到了游客集散中心——秦王府,去慰问千里迢迢跟随霍聊来投奔她的八名笔匠。

王府就是一座小园林,曲径通幽,过了层峦叠嶂,又有一片开阔地,不是湖就是楼台。

楼台上有一面鼓,那是擂台,秦王府兵会在那里玩打擂。

秦泰给笔匠们划的地盘在一处安静的小院,地方够宽敞,隐蔽性好,让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

其实对于从村里被资助到城里学手艺,还能有幸来一国首都给当朝王爷干活的八个笔匠而言,住在哪里都是从未见过的好。

他们当中,有的是哑巴,有的是天生畸形儿,还有干活伤了的……师傅说,当初送我们去学做毛笔的,就是这位秦老板。

有人很忐忑:我怕我做得不够好,要是耽误她赚钱,可怎么办?秦老板是正常人,唉,我当时不该来的,师傅好歹和我们一样,这里好像都是正常人。

大家越聊越失落,不能说话的更憋闷,一个人坐在台阶上自己和自己比划手势。

直到一队府兵过来,一看就是给人带路的,大家屏息凝神,在紧张地期盼中,终于看到了新东家的现身——嗯?嗯?嗯?那个被簇拥进来的姑娘,是秦老板吧,看起来是有点眼熟的。

怎么……大家往她身侧看去。

王府府兵也开口介绍:这是我们的秦老板,和王爷。

怎么拄拐了啊?秦老板的腿是怎么了?秦东篱拄着拐杖,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一蹦一蹦朝他们靠近,向他们热情的打招呼:你们好!!!!大家的紧张感瞬间消散,脸上的忧虑骤然消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都被秦老板的积极向上乐观开朗顽强生活的精神打动了。

众人脸上也带起了笑容:东家好!就连不能说话的笔匠,也笑着围上来,向秦东篱点点头。

我们还是做王孙笔斋的那种笔,师傅怎么教的,我们就怎么做,不用担心其它的。

秦东篱也知道他们行动不方便,这里住得还习惯吗?习惯习惯!这里可是王府,小人们何德何能。

秦东篱拍拍卫竞的肩膀:你们就安心住着,这里不会有人欺负你们的,只要在院子里做毛笔就好了,材料上,或者是生活上,找这些府兵兄弟,他们会转交给秦泰处理的。

想出门的话,得和府兵说一声,让他们带着些,闻鼓也有歹人。

比如那种碰瓷的!秦老板,有一个笔匠泪崩了,抹着眼泪哭着说,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怎么报得了?你们肯认真跟师傅学制笔,又肯背井离乡来这个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帮我,我也很感谢你们,这已经让我获得回报了。

秦东篱倚着拐杖,和他们说,因为你们,我会更加坚定、更加努力的去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也会踏踏实实做人的,秦老板您放心吧。

对,我们也会做一个好人的。

我还会努力攒钱,寄回去给我娘,万一有个病痛,不用不舍得花钱。

……不仅是笔匠们,连王府府兵也忍不住点头,侠义难得可贵。

头儿说得对,秦老板是大好人啊!怎么会有人不喜欢秦老板呢!虽然是个乌龙事件,但这不影响老板和员工之间深厚的感情。

秦东篱又问了大家一些困难的地方,笔匠们纷纷摇头,表示完全没有困难,这是来享福来了,怎么还有困难!那行吧,我先走了。

秦东篱不好久站,拄着拐杖,由卫竞带了出去。

路过卫竞家的豪华人工湖,在假山和水植见,秦东篱看见了湖中畅游的一簇簇红色锦鲤:哇!好多鱼!卫竞也惊叹,那一丛一丛的鱼,动起来像云一样聚散,在自己家还跟个外人似的,发出羡慕的赞叹,真好看。

正好府兵很贴心地拿来了鱼食,给他们喂着玩,秦东篱累了,整个人重量压在卫竞身上,一边喂鱼一边唱:小鲤鱼,真是有勇气,神出鬼没勇猛都赖皮~卫竞则是非常霸总地来了一句:看,东篱,这片鱼塘,为我承包了吧!……秦东篱重叹,现在压力给到富婆这里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众府兵:虽然听不太懂,但殿下要看秦老板脸色行事他们是看懂了。

作者有话说:小卫:用最霸道的语气,讨最软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