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 虽然胤祥答应出题的时候看着很勉强,但效率还是很快的,而且一整套的科考卷答案写得十分详尽。
东西还是白管家拿来的,此后的几天, 兆佳氏发现胤祥好像异常的忙, 连个人影都见不到, 不过没关系, 她也有一大堆的事要做呢。
自从得了康熙的恩典, 她能去太医院待半个时辰学习,每天只有有空, 兆佳氏就会去,雷打不动。
金娘子那边她已经学的差不多,袁娘子回来后倒是还没去拜访过, 所以今天兆佳氏上午将白管家送来的科考试题收拾好,中午陪嘉和吃了午膳便出了府。
袁娘子和金娘子不同, 她的夫君死的早, 现在是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 家里也没有能帮衬的人,是以每次袁娘子出诊都会带着两个孩子。
金娘子善妇科, 这袁娘子善小儿科,听说是因为早年间家穷,夫君离世后更是日子难过, 袁氏的两个孩子是双胎生下的, 先天便有些不足,所以两个都是体弱多病, 稍有不慎就会生病。
袁娘子是个不服输的, 竟跟着医馆的老大夫学了五年, 专攻小儿科,每天只睡三个时辰,其余时候均在研究医术,这才有了现在名满天下,两个孩子也总算身体底子强了些。
对于袁娘子,兆佳氏是佩服的,要知道现代单身妈妈带孩子都很难,更别说这古代了!不巧的是,今日袁氏带着两个孩子出诊还没回来,宅子大门都是锁上的。
主子,要不咱们改日再来吧?文晴问道,这会儿心里还有些自责,这事也是她没办好,没有提前来袁娘子家说一声。
兆佳氏抱着暖炉转身朝马车走去,等等看。
若是一个时辰还不见人回来,那她再去太医院,反正马车内垫了厚厚的一层兔毛,热茶、暖炉都有,呆在里面等着也不会冷。
文晴跟着兆佳氏一起进了马车,车夫却是不行的,兆佳氏不愿其跟着受寒,遂吩咐文晴让她给车夫拿了二两银子,去附近找个茶楼歇歇。
车夫拿了银子,感念福晋的宽和,想着自己皮糙肉厚扛得住冻,但马车不能长时间没有他,否则若是人家主人家回来,需要赶马车,他可不敢让文晴姑娘来干这活。
所以没过多久,兆佳氏和文晴二人便听离开的车夫在帘外询问:福晋,奴才去买了两碗羊汤,这家的羊汤在这片出了名的好喝,您与文晴姑娘喝了暖暖身子吧。
兆佳氏没想到这车夫这么忠心,外面天寒地冻的不去找个舒服地儿坐着,倒自愿来受苦,她给文晴递了个眼神,文晴会意,出去接了羊汤。
主子。
文晴将羊汤拿了进来,羊汤是用盅装好的,揭开盖子顿时一股浓郁的羊肉香气溢出,兆佳氏闻着倒有些饿了,便和文晴一人一盅喝上了。
一碗羊汤下肚,本就不冷的兆佳氏顿时出了一身汗,她将盅碗递给文晴,道:这应该是要还回去的,你和车夫一道去,顺便认认店,这家味道的确不错,有空了带闵容嬷嬷和文月一块儿去尝尝。
诶!奴才晓得了!文晴高兴地应了声,随后出去跟着车夫去找那家羊汤店。
马车内独余兆佳氏一人,她轻轻掀起帘子朝外看去,这条街道到袁娘子家便是个死胡同了,街口还能看家人,这边却是没人的,看来袁娘子还没回来,若是等文晴和车夫回来,还等不到人,她便不等了。
车夫忠厚,她却不愿意苛待下人。
过了一会儿,马车外响起声音,是文晴和车夫回来了,但却不见文晴上马车,兆佳氏正想询问,便听外面文晴道:主子,奴才们在店里正好碰上袁娘子,她回来路过带着孩子去喝羊汤,现在跟咱们一起回来了。
兆佳氏听完,忙起身出去,掀帘便见一位妇人打扮的娘子,身边一左一右各牵着一名六岁男童。
袁娘子却是本想到这十三福晋还真来找自己了,之前她带着孩子去了隔壁省的舅家,那时宫中贵妃传来旨意,说是万岁爷的意思,让她不吝赐教,她故意拖了些时日才回来,这些达官贵人哪会诚心求学,不过是为了在万岁爷面前挣个表现罢了。
她可没时间和这位浪费!这样想着,袁娘子和兆佳氏行礼,道:十三福晋吉祥,今日出诊耽误了些时日,现下还得带着两个孩子回来补功课,怕是无暇教您了,不如您改日再来吧。
兆佳氏听着这话,本来打算踏出马车的脚顿了一下,她仔细看着袁娘子脸上的表情,看似恭敬,但眼中却带着一丝倨傲。
过了一会儿兆佳氏才明白过来,这位怕是不愿意教自己。
既然人家婉拒,她也不是非要贴上去的人,本来要这份旨意的初衷就不是真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师出有名,袁娘子这份手艺她也不是非学不可,谁还不会自学成才了呢。
既然如此,那便不多叨扰了。
文晴,我们走吧。
淡淡地说完话,兆佳氏便缩回了马车内。
马夫心思玲珑听懂了袁娘子的话,再一看这位娘子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等着文晴上了马车,他也跟着跳上马车,临走前朝着袁娘子翻了老大个白眼。
才驾着车得得得地离开那条死胡同。
袁娘子被车夫那个白眼气得胸口发闷,见马车离去后才哼了一声:哼!这群贵人就会装像,奴才这个样子,可见主子也不是什么好的,说不得又是个内里藏奸的!随后还低下头对两个儿子叮嘱道:明儿,才儿,日后你们要是遇见这种人,也要躲得远远的,知道吗?千万别靠近,不然什么时候被算计了都不知道。
两个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敢说反驳的话,娘不喜欢他们质疑她,看样子刚刚那位贵人应该是惹娘生气了,他们还是少说话的好,不然今晚娘又得给他们加课业了。
善于算计的兆佳氏这会儿正在太医院和章太医聊得开心,兆佳氏时常来太医院,当初来府上帮瓜尔佳氏诊脉的李老太医就是太医院的元老,尤善内科,刚开始兆佳氏来时就认识一个李老太医。
其他的太医虽然恭敬,但却不怎么理她。
大概都是觉得她乃一介女流,合该在府内相夫教子吧,只有李老太医每次都笑呵呵地和她讨论病例,她在金娘子那儿学的,加上自己本来医学博士的墨水,渐渐地,让李老太医对自己另眼相看。
遂听说她对小儿科感兴趣,李老太医便推荐了三十多岁的章太医,章太医人虽年轻,却出自医学世家,三岁便跟着祖父识药材,其祖父更是太医院前院正。
因着李老太医的关系,章太医对兆佳氏还算客气,但凡兆佳氏问的问题也不会敷衍回答,渐渐的两人聊着,章太医发现这位十三福晋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而是真的对医术感兴趣,并且也真的有些东西。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兆佳氏不好多留,遂和章太医拜别,临走时李老太医似有深意地问了一句:说起来,福晋之前给大公主地那瓶保胎药甚是厉害,短短半月便能让大公主下床行走,老夫曾问过卢夫人,卢夫人说此药乃是京中一家药铺所买。
李老太医捋捋胡须,笑着继续说:可老夫去看了,根本不是一样的药丸,不知可否请福晋引荐一二,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见如今厉害的保胎药,真想和那位高人讨教一二啊!兆佳氏:…… 她没想到还真会有人去问她娘!看着李老太医的笑容,兆佳氏总觉得心里毛毛的,好似自己的伪装被拆穿一般,她正了正神色,那想来是那位高人喜爱清净吧,若有缘,您自会见到她的。
李老太医闻言也不声色,反而点头道了句:有理,有缘自会相见。
女娃子年纪不大,心眼却不小,打量他这个老头子看不出来那药丸是她做的?等着吧,总有那么一天,这小狐狸得露出马脚。
兆佳氏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太医院,那脚步多少有几分着急。
等马车到了府上,她下马车才走进府,就见闵容嬷嬷等候在大门处,见她回来,忙上前禀报:主子,您终于回来了!九公主来府上了,说是这几日都要住这儿。
兆佳氏惊讶地看着闵容嬷嬷,九公主?她什么时候跟九公主关系好到这样了吗?十三弟妹,你怎么才回来啊!我都等你好半天了!兆佳氏朝闵容嬷嬷身后看去,正是温宪公主,只见她牵着嘉和正朝这边走来,身后还跟着一人,胤祥。
啊,九姐姐今日怎么出得宫来了?说这话时,兆佳氏还看了眼温宪后面的胤祥,用眼神询问着他怎么回事。
却见胤祥摇摇头,无奈地看着她。
他怎么知道怎么回事,他下了朝,九姐便跟着他回来了,皇阿玛也准许她出宫到他府上小住几日,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说服皇阿玛的,大婚前夕还能被放出来。
嗨呀,你刚回来,走,我们进去说!九公主一手牵着嘉和,一手拉着兆佳氏便往后院走去,丝毫不管站在她身后的十三弟。
兆佳氏被拉走,也没来得及看胤祥一眼,是以等人走后,门房看着头上冒着极大怨气的胤祥,一个字都不敢说,为什么他觉得爷此刻有点那啥深闺小怨妇的味儿……正央院内,火盆烧得正旺,九公主满足地喝完最后一口奶茶,才赞赏地说:十三弟妹,你这府上的厨子手艺可真好,这什么奶茶我还是第一次喝呢!既有奶香又有股茶香,喝起来不腻也不清苦。
兆佳氏给才喝了奶茶的嘉和擦着嘴巴,九姐姐喜欢,随时都能喝,你这才被赐婚,怎么就出来了?说起这个,九公主就高兴!她挥退了众人,等闵容嬷嬷带着嘉和去休息,才换了位置,坐到兆佳氏旁边拉着她的手。
这都要谢谢你当初那番话点醒了我!此次出宫是她特意向皇阿玛求的,她觉得十三的这位福晋是个妙人,比老八老九的媳妇不知好了多少倍,兆佳氏帮了她,那她也要投桃报李才好。
要不然依她那个木鱼疙瘩般的十三弟,这两人还不知道要别扭多久呢!我听闻后两日民间好像有什么大灯会,便求了皇阿玛出来,明日你和十三弟一块儿随我去看看吧!兆佳氏听着还以为九公主出宫纯粹是为了玩,灯会她是知道的,好像是由九重天大酒楼和几家京城数一数二的大酒楼联合举办的,多半是为了宣传酒楼,不过灯会在古代很受欢迎,想必明日街上人应该不少。
去见识一番也好,九重天大酒楼屡次挖她墙角,这次她就看看这酒楼到底有什么底气,连一个月五十两的月钱都敢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