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5 章

2025-04-03 04:28:20

元衿的风寒没有好全。

她拒绝了胤祺送她回疏峰的心意, 也甩下了要和她热烈讨论舜安彦的两个姐姐,独自带着青山穿梭在畅春园的小道中。

妖异的早菊布满畅春园,尤其是墨菊与绿菊, 团团簇簇、纷乱交叉。

元衿目光扫过最妖艳的两朵,一株傲然挺立的墨菊和一株弯腰垂头的绿菊纠缠在一起的绿与黑分外扎眼,她弯腰想去折了, 可细弱的手指触及孱弱纤长的花茎时停了下来。

呵,我拿花出气干什么呀。

元衿拍拍手, 在后湖岸边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托着腮仔细回想过去三日的比赛。

那个舜安彦第一日骑马排第十名, 第二日射箭勉勉强强和三阿哥他们平手, 第三日射活靶他到射大雁时就脱了靶心, 按照这些成绩综合下来, 他应该差不多排第九或第十。

按照以前的规矩,三日全部赛完后, 康熙会让马场的骑射师傅排个位次, 前十名誊写在洒金红纸上送给太后观览。

太后则会根据红纸进行颁赏,以做勉励嘉奖。

——胤祺就是怕上不去那张红纸、拿不到奖励给太后念叨、被额娘指责,才千方百计躲着这场赛事。

其他书房的满洲子弟也以此为荣, 而这次有苏赫这群蒙古人在,名次竞争格外激烈,第九第十属于那种既能被夸两句, 但也不拔尖的位置。

精妙得很。

元衿从小知道的那个学长鄢洵事事第一,学校光荣榜上他的照片背后像涂过502一样牢。

而这三日的观察里, 舜安彦的表现非常佛系, 中不溜秋的功夫和躲避退后的姿态都一度让元衿怀疑他不是他。

直到最后那石破惊天的一箭双雕和刻意压下的小动作, 才暴露了一点马脚。

够会装啊, 这狗东西!人到清朝,竟能生生把那股天生争强好胜的脾气改过来,还真是不容易。

元衿冷着脸,忍不住又呸了一口。

青山站在不远处,瞧着自家似乎心烦意乱的公主良久,轻轻问:公主,您还好吗?不太好。

元衿拉着脸握了握拳头。

我想打人。

可八岁的身体,小小的拳头,一点力气都没有,就算是打也像隔靴搔痒。

上一次八岁的时候她就想快快长大,只有长大了才能保护自己和老妈,才能做许多梦想中的事。

英年早逝的时候,她刚刚给自己和老妈在元家争回应有的生活,其他的事都没有做完。

怪谁呢?元衿恨恨想,只能怪那个不长眼的鄢少爷。

青山今年十四岁,自上次宫内出事后,被太后与内务府选来陪伴元衿有半年时间了,向来觉得元衿是十分好相处和有趣的小主子,第一次见她如此气鼓鼓。

公主,刚才马场是谁惹您了?她抿着唇仔细想了想,把矛头指向了那位科尔沁贝勒,是苏赫贝勒吗?他若是老缠着您,您告诉五阿哥就是。

青山瞧着,书房里最不喜欢苏赫贝勒的莫若五阿哥,公主有时还能好声好气与贝勒说话,而五阿哥提起这人便想撸袖子。

可惜,打不过。

元衿仗着青山听不懂,说:不是,是只破燕子。

她由托着腮,改为了捧着脸。

青山笑了笑,她眼里公主真真是可爱,清清亮亮的眼睛和花瓣似得红唇,这样撇眉生气时都像个娃娃。

太后嘱咐过,公主不会胡闹,喜欢把事情憋在心里,她们要做的就是不让她藏事,得求着哄着小公主把不高兴的不顺意的都说出来,才能让她脆弱的身子不被累病了。

青山蹲在元衿身边,也捧着脸,问:公主,是不是湖上的大雁太吵了?要不我去找太后娘娘把它们都抓起来?湖上哪有大雁?元衿没好气地说,可顺着青山的手指向望去,畅春园素来平静的湖面竟然飞过一排大雁。

大雁通身灰褐色,只在尾部和长颈上有一片白,它们低空飞翔,橙黄色的鸟掌划过水面。

元衿颇为怕鸟类,前世也只有去动物园时才会见到几只,她认不出来这是什么雁。

这是什么雁啊?灰不溜秋的。

鸿雁。

不是青山答的。

元衿回头,那血红袈裟的喇嘛手上站着一只雁子立在五步开外。

是神童敏敏。

不,是神童喇嘛巴拜特穆尔。

对着这位颇有名望的塞北高人,元衿礼貌地站起来双手合十拜了一拜。

巴拜特穆尔抖了抖手臂,他小臂上的鸿雁随即振翅高飞。

他眼光追随着它,直到它消失在天空的尽头。

再回神来,也双手合十朝元衿拜了一拜。

五公主康安。

他的嗓音轻柔平淡,或许是常年念经的缘故,吐字发音竟然都透着股空灵的气息。

那是鸿雁,夏日的时候会停满草原。

巴拜特穆尔凝望着畅春园后湖不断飞过的成群鸿雁说:天冷了,京城便也能见到。

元衿问:天冷了?可问出口,元衿又笑自己问的太傻。

她赶忙找补:也是,冬天了,鸿雁要往南飞。

巴拜特穆尔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又说:到了春天,鸿雁终究还回北归。

到时还会看到成群的鸿雁飞啊飞,回到见翠的群山里,喝化开的第一汪山泉。

他的满文很好,说话时没有半点生硬,描绘着元衿没有见过的场景。

又一排鸿雁飞过,巴拜特穆尔举起手臂吹了一声口哨,一只幼鸟脱离队伍飞了下来,落在了他的血红袈裟上。

随即,那一群鸿雁都落了下来,散落在他周身。

元衿往后退了几步,拉住青山的手,闪过丝丝慌张。

他侧首问:公主怕鸟?元衿屏着呼吸没动作,只是咽了咽口水不说话。

他用白皙的手指轻轻挠了挠小鸿雁毛茸茸的头顶,又是轻笑了下,然后再度抖了下手臂。

这些鸿雁似乎会听他的指挥,他一动就如收到号令般集体振翅高飞。

一路向南。

元衿看见巴拜特穆尔朝天空的那一笑,又一次想到了四公主说的:青青子衿。

他满身高洁与淡然,半点不像蒙古人。

这批鸿雁都飞走了,畅春园的后湖重归平静,只有两三株残荷歪头倒在浅滩里。

巴拜特穆尔单手搭在肩上,朝元衿鞠躬致歉,抱歉,吓到公主了。

没有。

元衿抬头瞧了瞧复归平静的天空,不禁笑说,你和这些鸿雁好像很熟--------------/依一y?华/悉。

我从小看着一批批的鸿雁长大,每年送他们走,再等他们回来。

他也看向天空,抬起头时,脖颈处得白麻衣襟露出了一大片。

来来去去,看多了都会熟悉的,没什么特殊。

哦,这样。

元衿淡淡地点了点头。

巴拜特穆尔再度鞠躬,抱歉,我只是在住处看见鸿雁飞过,才走出来引它们的,希望公主不要介怀。

你是听见我说它们惹我讨厌了吗?他笑而不语,显然是听见了。

元衿噗嗤笑起来,用力摇摇头,不是不是,我说的燕子不是这些大雁,那只燕子不像它们,它们很纯净很可爱。

那就好。

他说罢便要离开。

元衿又叫住了他。

波光粼粼的湖边,金色夕阳的照应下,她笑语盈盈地问:敢问神童住在哪里?最近好像不怎么见您?这几日马场比骑射,这位神童没有出现。

但他自来京存在感便很低,便无人问起他。

小僧暂住在福君庙中,近日正为孝庄太皇太后写经,故而没有去马场观赛。

元衿目光沉了沉,这写经的事她在皇祖母跟前有耳闻。

太皇太后大丧时,康熙去信要求蒙古藏地凡地位崇高的活佛高僧皆要在百日之内手抄经书及开光陀罗经被送至京城,而当时正逢漠北准噶尔和喀尔喀闹翻,巴拜特穆尔跟随的法王当时颇有首鼠两端的意思,圣旨送到时法王以漠北纷乱战事频频贡物无法送出为借口,比所有高僧都送晚了一个月。

当时康熙没说什么,可如今准噶尔在大战后退后防线千里,喀尔喀诸部原有土地尽归大清,法王早已改了面貌成为漠北尊崇清廷第一人。

康熙于是顺着法王自己搭的梯子蹬鼻子上脸,要他座下最知名的神童给太皇太后补点经文。

这一点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遍。

元衿听说时,除了感慨帝王心思折腾人时的牛逼,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巴拜特穆尔最后朝她双手合十,念了句平安吉祥,转身离开。

元衿站在原地长吐了口气,青山来拉了拉她。

公主,你没事吧?那些雁子吓到你没有?没有没有。

元衿转转脑袋,脸上又挂上了笑容。

福君庙是不是离疏峰挺近的?她自住入了园子,还没有去过那地。

青山道:在疏峰以东,靠着园墙最安静的地方,不过那地方每间屋子都是供菩萨的,素来没什么人,这位喇嘛不知道在哪间屋子歇息啊。

元衿摇摇头,暂时不去想这事。

其实她也不用细想,有那九千九百九十九遍在前,康熙不会让巴拜特穆尔过得十分顺心如意。

青山又说:您生病这几日,太后还送来了几本新的佛经呢,说是神童新抄的。

是吗?元衿拉着青山赶紧回自己的住处。

最近她一心都在怀疑那舜安彦是不是鄢洵,又是生病又是发呆,拖下了许多功课和正事,而摹写神童佛经的事更是落下了快十日。

若舜安彦真是鄢洵,这点帐也要统统和他算。

可她怎么单独把舜安彦找出来,测测他到底是不是鄢洵,再和他算总账呢?难道找五哥哥帮忙?元衿觉得略有些困难,五哥这人平日里虽然粗线条,但对上她的事总是细心,若让他帮忙,他必然要寻根问底。

想到这里,她不由暖暖一笑。

以前她从不知道,有好哥哥是件多美妙的事。

正在此时,有个小太监悄悄擦过青山,掉了个荷包在她脚边。

青山弯腰捡起,连忙递给元衿。

公主,是九阿哥给的。

元衿打开看见了两枚宝石。

你等下把那叠论语放老地方。

奴才明白。

这是她和九阿哥做的小生意,她定时帮他作弊,他照点送上好东西。

她这位九哥是个纯正生意人,到货就付钱十分爽气,从来不生其他事。

他两已经这么交易小半年了,书房里从无人察觉这件事。

诶?九哥哥不就是现成的不多嘴的好哥哥吗?元衿突然有了个主意。

作者有话说:提示:前面说过前世元衿老爸是出轨再婚的哦~给忘记的小伙伴提个醒。

前面有人说九阿哥是心里明镜就是想偷懒,超级对hhhh。

谢谢大家的祝福!切了蛋糕吃了一桌好菜,我明天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