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8 章

2025-04-03 04:30:18

放榜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本来浮躁的酒楼立马热闹起来,众人探头看向窗外,似乎这样能直接看清榜单上的名字。

楼下的众人也争先恐后的往前冲, 生怕落后一步便晚看一会儿。

赵枝东和林春禾的几位小厮更是以强健的体魄挤占了较好的位置,几人分开看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你看前二十名,我看后二十名……力求以最快的速度能为自己主子和主子的朋友看上。

远处还有些看热闹的人站在原地听着他们喊谁谁谁第几名,似乎这样能沾沾喜气。

但没有人捣乱的冲上去,连小孩都在大人的嘱托下远远的看着。

这等热闹场面恐怕也就科举放榜才能看到。

还没等几位小厮看清楚名次后的名字, 榜首的名字便被传开, 正是王安则。

赵枝东和林春禾祝贺道:则弟,恭喜你, 十五岁的解元可是少见。

随着名字传开的便是大家下意识去寻找这位解元到底长什么样子。

赵枝东定的是包间, 外面的人看不清里面。

赵枝东打趣道:王解元,可要出去给众人饱饱眼福?王安则摆摆手,他可不要给众人当猴子看。

有心的小厮特意又看了一遍, 就是为了防止传错了名字, 让人空欢喜一场。

过了一会儿,几位小厮激动的跑进了酒楼, 公子,中了,都中了。

赵枝东和林春禾也抑制不住激动的站起来, 多少名?小厮衣衫被挤得乱糟糟的,但脸上带着笑容, 激动的说道:王公子是解元, 林公子是第十一, 公子您排第三十七。

他是按每个人的名次顺序说的。

好, 有赏。

赵枝东拍拍手,心情很是愉悦。

虽然他这次名次并没有林春禾高,但只要能上榜他就高兴。

小厮高兴的说道:谢谢公子,谢谢公子。

至此,乡试正式落幕,而王安则年仅十五岁的解元也传出了名头,引起一阵热议。

次日便是鹿鸣宴,专门设置来款待考官和新科举人。

设宴地点就在各省的布政司衙门。

主考官们身着朝服通各官先行谢恩礼,然后依次按照职位大小入座。

新科举人则按照名次入序。

王安则和赵枝东、林春禾两人分开入座,年仅十五岁的王安则坐在第一位总是情不自禁的引人注意。

也不是没有学子曾质疑他的学问,但是成绩出来后,前十的试卷都会公布张贴在红榜旁边,以示公正。

因此,更多的人便是诧异,这么年轻的一个小孩竟然能力压众人成为解元。

甚至有屡试不中的老秀才当场痛哭,痛恨老天不公。

第二名和第三名便比较符合大家的期待。

亚元也就是第二名,他看起来已经三四十岁了,据说这人曾是当地的案首。

但运气不是很好,连番守孝,耽误了整整六年,倒是让人倍感可惜。

而今又遇到了个十五岁的天才解元,更是让人吁叹不已。

经魁也就是第三名,他也不过二十多岁,在当地小有名气,取得这样的成绩似乎也不觉得意外。

诸位都是本次中举的才子,不如我们以酒为诗,把酒言欢,庆祝这难得的盛况。

众人也不意外,鹿鸣宴作诗并不是这次的个例,所以许多人为了取得良好的应下早已提前备好诗文,只待在鹿鸣宴一鸣惊人。

或许还可以得到各位大人的赏识,那才真的是从此平步青云。

只是按往常来说,鹿鸣宴的诗文并不限主题,怎么这次竟然不同。

这让很多人的算盘落空,只能硬着头皮当场作诗。

幸亏能中举人的肚子里都是由墨水的,倒也没有做不出来的人,不过是好坏有些区别。

让众人更期待的是王安则会作出什么样的诗呢?有人说他年纪尚小,怕是也不过只会科举,不懂这些风花雪月。

还有人说既然能成为解元,必然是样样比人强才能让他们信服。

总的来说,王安则已经在无意之中成为众人的焦点。

就连几位主考官和其他的大人也不免有些期待这位十五岁的解元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惊喜。

按照顺序,从后到前一个一个接着来,这也有些抛砖引玉的意思在里面,越到后面自然越让人期待。

不一会儿就到了王安则,王安则微微一笑,脱口就来:莫辞盏酒此中意,为君鼓瑟一长歌。

且看风光共流转,勿扰庸人共相赏。

端的是一派少年意气风发。

不错,的确不负解元之名。

主考官笑了笑,他很喜欢这种年少轻狂的感觉,让他也不禁回想起自己读书时的壮志凌云。

王安则这首诗虽然不算最是出彩,但可能是因为正巧应景,也可能是因为其中的意境对人口味,倒是误打误撞的得了主考官的喜爱。

这次的主考官是户部侍郎李彦铭大人,他与另一位户部侍郎林大人是同僚。

尤其在知道王安则擅长算学后,倒是起了等王安则考上进士后将人挖到户部的心思。

他当场解下身上的玉佩送给王安则,以示青睐。

至于王安则考不上进士的可能可就太小了,要是每一届的解元都考不上进士,那其他人更是无法考取进士。

只是他的年纪还是太小了,如果是明年参加会试,恐怕无法得到重用。

知府大人倒是没有多说什么,除了王安则引起他的侧目外,旁人都难以得到他的关注,毕竟这样的宴会每三年便有一次,对他来说不算稀奇。

众人热闹的赏诗、乐歌、吃饭,倒是一派祥和。

等结束后,三三两两没有尽兴的便继续约着一起出去,王安则也收到了很多邀约,但他一一推辞了。

倒是赵枝东接了好多邀约,没等和王安则、林春禾说上几句话便被拉着一起走了。

王安则戏说:这倒是符合他的性子。

林春禾不置可否,他向来喜欢凑热闹,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错过。

等出了地方,便有马车在一旁等着接林春禾,林春禾见状赶忙和王安则辞别,便上了马车。

隐约间似乎看到一道倩丽的身影,恐怕就是林春禾的那位夫人。

只剩下王安则一人走回去,倒让他此时倒有一种孤家寡人的感觉,王安则自嘲的笑笑。

王公子,我家大人有请。

正走着,被一个小厮拦住了路,王安则看着路对面停着的马车有些疑惑,你家大人是何人?那辆马车很是低调,没有明显的标志,一时倒是认不出来是谁家的。

但能用大人这个称呼的似乎只有为官之人,这倒是勾起了王安则的好奇。

大人说今天与你见过。

小厮不卑不亢的回答。

今天见的只有几位考官和大人,而明确对他感兴趣的倒只有一位,王安则心里有数,有劳。

说完,便和这位小厮一起上了马车。

马车里果然是李彦铭,李彦铭见王安则独自一人便催人来问,怎么王解元是一个人,没有和他们一起吃酒吗?李彦铭也是从乡试过来的,自然知道乡试后大家会结伴去吃酒赏诗,尤其是每一年的解元更是如此。

王安则这样的倒是少见。

大人,学生不胜酒力便不去扫兴了。

王安则不卑不亢的说道,一点都没有表现出被大人物垂怜的惶恐。

李彦铭眼前一亮,没想到鹿鸣宴上意气风发的解元倒是意外的稳重。

这样也好,不知道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学生打算游学,等四年后再考会试。

王安则将早已计划好的事情说出。

李彦铭点点头,四年后正正好,你有心了。

四年后王安则正好十九,算算时间也不算太早。

要知道首辅大人可是十七岁便考中状元,不过王安则自然不能和首辅大人相比。

要知道首辅大人可是当今圣上的伴读,简在帝心。

王安则有些迷惑,什么有心了。

他是真没有想过自己年龄的问题,毕竟他的心理年龄已经成年了,自然不会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也就没有考虑过如果他十六岁便成为进士会让众人很是头疼如何安排他。

李彦铭矜持的暗示:我想收一个弟子不知道王解元有没有推荐。

他自然不是单纯的因为欣赏王安则,更重要的是看重王安则以后的潜力。

王安则听懂了,他只能故作遗憾道:可惜学生已经拜韩孟阳先生为师,不然学生真的很想自荐。

韩孟阳先生?李彦铭有些诧异,要知道韩孟阳有个称号是半壁之师。

至于另外半壁,自然是和他同名的方世玉。

顿时,李彦铭看王安则的眼神就不一样了,原来是韩先生的高徒,倒是难怪。

看来自己这老师的名号的确响亮,王安则对日后和韩孟阳的相处倒是多了些期待。

倒是本官来晚一步。

李彦铭也没有很遗憾,毕竟他与王安则虽无师徒情,但也有座师的情谊。

今日天色已晚。

学生便先行告退。

王安则很有眼色的退下,他觉得李彦铭这个人很有意思,说话喜欢只说一半,不知道这样的性子是不是更受官场的喜欢。

等王安则回去,已是月明星稀,他便早早收拾睡下了,而赵枝东今夜没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