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会试那天, 王安则早早起来。
方昱白担任长者的身份安顿王安则会试的事宜,王安则一一听从。
等人走后,长公主不放心的问道, 那孩子能行吗?不是她看轻王安则,只是年纪小到底会吃亏。
方昱白拍拍长公主的手, 你就放心吧,王安则虽然年纪不大,但学问很扎实,或许能争夺前三。
那孩子竟然这般厉害?长公主双眼微睁, 难以置信道。
他天赋很好, 又拜韩先生为师,自然进步神速。
方昱白一点也不意外, 毕竟初见时他便是案首。
没想到七年后再见都可以考会试了。
而被他们谈论的王安则已经坐在考棚等着鼓号声一响便开始答题。
只稍等了半刻声音便响起, 王安则聚精会神的开始作答。
会试分三场,每场考三天,共计九天。
现在考的是初场, 内容是帖经和经义。
经义就是以经文为题, 学子阐明其中义理。
本朝的科举在这两方面侧重背诵,只要学子认真温习功课少有答不上来。
但若是能有自己的见解才更是上乘。
尤其这此的题似乎曾经听韩孟阳提起过, 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思如泉涌。
王安则认真的将所有题在草稿上写了一遍,又斟酌着改了几个, 才开始誊抄。
时间差不多到了第三天,王安则才写好所有的题目。
非是题目有多么难, 实在是题量较多。
王安则检查良久便叫来衙役将试卷收走。
等收好试卷, 王安则才敢光明正大的看周围的学子。
没想到这一看就看到了个熟人, 正是和他乡试同年的第三名陆宁灏。
陆宁灏此人也算青年有为, 不到而立之年便成为乡试第三,而今又参加会试,怕是让许多人艳羡不已。
只是偏偏多了个王安则,这个比他年轻,也排在他前面的人。
有不喜陆宁灏的人便拿王安则攻击他,陆宁灏也因此对王安则很难生出好感。
他冷冷的看着王安则,这回冤家路窄,又是面对面。
王安则摸不着头脑的看着陆宁灏,这是怎么了,难道是没有考好?同房的考官要不是见两人都已经交卷了,必然要上前来警告他们两个。
第二场考的是诗赋和算学。
王安则向来不担心算学,凭他穿越前学过的各种公式技巧足够应付科举,更何况为了以防万一他把九章算术也读了许多遍。
至于诗赋,也多亏韩孟阳的指导,他现在的诗赋虽不能说有多么华美飘逸,但沉郁顿挫,很是写实。
若有专好这类诗赋的考官,怕是会更偏爱王安则的考卷。
第三次考的是策问、律法。
这两个算是王安则的长项,在韩孟阳的教导下,写策问对王安则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只是这道策问和平时写的不太一样,明面上似乎在说人口问题,但王安则总感觉在隐晦的指代牙行之事。
王安则不敢轻易动笔,他反复揣摩,越看越觉得像是这样。
早从师父那里便听说陛下似乎有意清算盛行的牙行,只是会试真的会让他们这些学子来讨论这些事情吗。
想不明白,眼见时间将近,王安则一咬牙打算从心而写,表面在写人口,暗指牙行害人之事。
至于成不成只看考官如何评判。
等全部答完,已经是汗流浃背。
等全部收完卷可以离开后,王安则脚步虚浮着顺着人流走了出去。
谢石眼尖的看到王安则,挤过旁边的人扶住他,难得没有和王安则拌嘴,你还好吧,是不是很累。
王安则点点头,他的累不光是在身体上,还在心中。
不知道自己这样答可否切题。
则弟。
王安则听到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的传来,回头一看原来是赵枝东。
王安则倍感意外,赵兄,这么巧。
的确,我还说会试期间就不去找你了,免得打扰你温习,没想到正好在路上遇到了。
赵枝东高兴的说道。
这四年他和赵枝东、林春禾也多有联系,林春禾在三年前便已经参加会试和殿试。
现在是被外调成为一地县令,每天忙得很。
赵枝东由于乡试发挥不理想,便又沉淀了四年,这次正好和王安则是同年。
赵兄和我心有灵犀。
王安则笑着说道,他也如赵枝东这样想。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
赵枝东感慨,你现在住在那里。
我住在城东的方府。
王安则没有隐瞒。
方府?赵枝东沉思,城东多官家子弟,而城东方府尤以大理寺出名,一时倒没有想到其他的方府。
赵枝东只以为自己孤陋寡闻,完全没有往方昱白身上想。
不说这个了,今日你我既然相聚,何不放榜之后畅饮一杯?王安则点头同意,自然是好的。
这回你不会一下就醉了吧。
赵枝东提前问道,上次王安则真的吓到自己了。
赵兄放心,我已不是吴下阿蒙。
王安则哭笑不得,看来上次给赵枝东留下了心里阴影。
不过他回去也的确苦练了一段时间,加上韩孟阳爱酒,更是连带着喝了许多。
两人叙旧片刻,赵枝东见王安则体态虚浮便让王安则先行离开。
等看不见人后,王安则感慨不已,赵兄的身体果然极好。
就连会试都这么活蹦乱跳,他本以为自己身体已经算好,没想到还是不行啊。
那是自然,他可是习武之人,你们这些病弱书生如何比得过。
谢石嗤笑一声。
习武之人?王安则疑惑片刻,这是如何看出的?你那位赵兄腿脚轻便,下盘扎实,若是穿劲装就会更容易看出。
谢石指点道。
原来是这样,这倒也难怪,赵兄的叔叔本就是武将。
王安则恍然大悟。
那看来你这位赵兄和他叔叔关系很好,以他的水平,看来是自幼习武,只是为何他没有考武举。
谢石有些不理解,要知道现在边关并不安稳,武将的地位和文官也大差不差。
也许赵兄只为防身,就如你志在给人当书童。
王安则笑着岔开了话题。
谢石哑口无言,他闷闷的想着如何反驳王安则的话。
他才不是志在给人做书童,不行不行,这样岂不是说自己在说谎。
他就是志在给人做书童,也不行,这样说总感觉低了他一头。
王安则见他不说话了也开始闭目养神。
马车里一瞬间就安静下来,只能听到马车奔跑在大街上的车轱辘声。
*小春,是不是今天回来。
方听珺心不在焉的绣着花样,平时半个时辰便能绣完的东西,今日足足用了半天。
哎呦我的郡主,您就放宽心吧,王公子今日便会回来。
小春无奈的说道。
方听珺被人点破心思羞红了脸,她恼怒道:谁说我是担心他,我是担心咱们家的马车。
小春心里嘀咕:是谁已经问了十几遍了。
不一会儿,方听珺又问道:怎么还没有回来,不是说是今天吗。
是今天。
听说科举很是熬人,很多人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方听珺咬唇担忧道:你说他会不会也是这样。
啊?小春想了想那个画面抖了抖,那可真是太恐怖了。
方听珺反复捏着绣布,不安的站起来,我要出去看看。
小春连忙拦住方听珺,郡主,你可千万不能这样做,外面人多若是冲撞了您可就不好了。
我难不成是个瓷娃娃。
方听珺不满的说道。
不行啊郡主,夫人、夫人说你得每天绣完才能离开。
小春忙找出一套说辞,但这也是真话。
长公主担心方听珺没有定性,每天给她布置下绣花的任务,还会检查。
回来绣也是一样,我又不是不会来。
方听珺着急的走到门口。
小春跪在地上大声说道:郡主,你这样会害了王公子的。
你这是说什么胡话。
方听珺的脚步停住。
小春说:大人和夫人若是知道您因为王公子私自外出绝对不会轻饶王公子的。
方听珺不安的在原地踱步,正如小春说所,到时候即便说是自己主动的,他们也只会以为是王安则故意引诱。
罢了,小春你替我去问一问。
方听珺坐回原位,对镜贴花。
要她放弃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换个方法。
是。
不一会小春便满脸兴奋的跑回来,她压低声音说道:郡主,听说已经到城东了。
方听珺一下站起身来,给我更衣,我要去见娘。
王安则回来后为了礼数也必然会拜见娘的。
既然我不能就山,就让山来就我。
到了长公主的屋子,方听珺左右看了一眼,失望的低头,原来还没有到。
长公主意外的看着方听珺,她这位女儿向来小孩天性,不知道这么早来她这里是要干什么。
长公主故意逗她,说罢,你又闯了什么祸。
娘,我才没有闯祸,我一直很乖。
方听珺反驳道,幸好王安则不在这里,要不然一定觉得自己很不温顺贤良。
长公主笑着说道:今日怎么转性了,以前娘这么说你可是一点都不否认。
方听珺心里一跳,见长公主神色无常才知不过是随口一说,反正你不能这样说。
尤其在王安则面前。
好,以后不说了。
来吃点玫瑰糕,宫里刚送过来的,还是你常吃的味道。
长公主笑着递给方听珺一块玫瑰糕。
谢谢娘。
方听珺接过玫瑰糕,就着甜甜的糕点,喜滋滋的等着王安则回来。
作者有话说:陆宁灏(hao)感谢在2022-06-17 14:11:13~2022-06-18 14:23: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霓霓 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