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最终名次共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俗称状元、榜眼、探花。
通常来说,探花会是三人之中最俊美的一个, 曾有帝王为了这个习俗,特意将本来应该成为状元的学子点为探花。
幸好当朝皇帝并不是这样的人, 不然王安则恐怕也会被点为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被称为传胪。
虽然按名次应该是第四,但终究落到了二甲,让人吁叹不已。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三甲虽说也有个进士二字, 但身份地位却大不相同。
不说别的,就是在进士中也比其他进士出身和进士及第的人凭白矮了半截。
更何况日后的前途, 也比一甲和二甲差上半截。
所谓一步差, 步步差。
这不止在说同进士出身的三甲,二甲也同样如此。
一甲三人是不需要参加朝考,便能直接被授予官职。
通常来说, 状元会被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便是一甲三人的起步就有了差别, 更何况其他人。
二甲和三甲中的进士们需要参加朝考,朝考第一被称为朝元。
这些人会再次被重新挑选, 有潜质的、表现好的人可以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子。
剩下的人,要不就是在京城当些散职,要不就是被外放。
外放的官员又不比京城的官员, 便是品级相同,京城的官员也会比外放的官员高上一些。
所以大家都愿意留在京城, 当然少部分家族势力大的人, 会选择外放, 这也算是实干经历, 对以后升迁有大的作用。
只是多数人吃不了这个苦。
所以对二甲和三甲的人来说,朝考便是他们二次决定命运的方式。
次日清晨,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立于太和殿两侧。
每位学子穿贡士服,按名次立于文武百官之后。
礼部鸿胪寺官在太和殿东放上一个黄色长桌,俗称黄案。
再由内阁学士捧黄榜置于黄案之上。
等皇帝身着礼服到来,众人便三跪九叩开始行礼,接着开始宣读。
这宣读有几分祭天告祖之意。
大致说某年某月某日,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宣读完毕后便开始唱名,按名次顺序,先唱一甲一名,也就是状元的姓名。
王安则出列跪地谢恩。
然后是一甲第二,一甲第三……直到三甲。
一甲三人皆传唱三次,并出列跪恩,以示恩典。
二甲和三甲只唱一次,且不出列。
三甲只喊头名,剩下的人就被归为等人。
王安则在等待中听到了赵枝东的名字,二甲第七,将将进入前十。
是个不错的名次,也只有前十才有入阁的希望。
他仔细听了许久,也没有听到陆宁灏的名字,想来若是他也中了进士,应该被归类为等人。
陆宁灏的确被归类为等人,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乡试的时候自己和王安则之间只差了一个人,怎么到了殿试结果就不一样了。
王安则既然能当状元,按乡试来看,自己怎么也应该是个探花。
可恨自己怕是要被外放,而王安则却能留在京城当他的从六品京官。
上天何其不公,竟让一个吃不惯细糠的人中了状元。
可惜,这些想法他也只能在心里私自抱怨,却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唱名结束后,皇帝回到宫中,各位大臣随黄榜到东长安门外张贴,共贴三天。
一甲三人在宫人的服侍下换上新衣,王安则身着状元服,戴红簪花,和其他二人共同骑马游街。
百姓们早就盼着这一天,热热闹闹的,看看今年的新科状元又是何人,长的是个什么模样。
今年的状元倒是比探花更加俊俏。
这状元郎真年轻,我家那小子要是能有他一半学问我都要笑醒了。
你家小子如何能比得了,状元郎可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那可是天生的读书人。
是极是极。
至于飞来的花,自然是没有停过,王安则一下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接到花。
甚至有人为了引起王安则的注意另辟蹊径,开始扔瓜果梨桃,差点直接砸到王安则。
探花酸溜溜的说:王状元真是好福气,只是你这样不好好坐着,可是挡住了我们的路。
本来他成了探花还挺高兴的,探花虽然不比状元,但由于自古以来美探花的名声已经传了出去,倒是让人们十分关注探花。
谁知今年出了个更适合当探花的王安则,偏偏他还是状元。
这下众人的注意可全在他身上了。
榜眼年纪比较大,孩子都快有王安则这么大了,因此他看王安则有一种长辈看晚辈的心态。
他摇摇头,此言差矣,幸而有状元郎顶在前面,不然你我恐怕也得遭受这么一遭。
探花讪讪的笑了笑,他敢直接说王安则也是因为他年纪小,至于看着就比较有阅历的榜眼,他是不敢回怼的。
王安则苦笑连连,这种掷果盈车的福气他可消受不来。
只是怎么没见方听珺。
要知道这一天未出阁的少女们也会三三五五的约着一起躲在酒楼里偷看。
以方听珺的性子,她若是来了,不会只是偷偷的看着。
难道是方家出了什么事情绊住了她?王安则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而此时的方听珺正被长公主拘在屋子里,方听珺无论如何说,长公主都不让她出去看,气的她直坐在床边生闷气。
小春也被长公主叫去问话,守在方听珺身边的人都是长公主身边亲近的人,这让方听珺感到孤立无援。
而长公主也从小春的口中得到了事情的经过,果然如她猜测的那样,这次还真是方听珺主动的。
她坐在原地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夫人,郡主说要见您,她有话对您说。
被派在方听珺身边的一个人回来告诉长公主。
这时候见我?长公主已经能想到什么事情了,无非是劝她放她出去,她要去见王安则。
她站起来,好啊,那走吧。
方听珺见长公主虽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她真正这样做的原因是她不想再僵持下去了,她要劝说她娘改变主意。
长公主看到方听珺不再胡闹,心里提高警惕,你想和我说什么?方听珺给长公主倒了一杯茶,娘,你先喝茶。
这是她专门找的,有凝神静气的效果,希望娘喝完后能听进自己说的话。
长公主端起茶喝了一口,说吧,有什么事。
娘,你为什么不愿意让我嫁给王安则。
方听珺怕长公主没等她说完就离开,快速的说道;王安则学问好、人品也好、样貌好、还是韩先生的弟子。
长公主嗤之以鼻,别的我也不和你争论,但是人品好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方听珺偏头说道:能在危难之际救一个陌生人,这难道还不算好吗。
长公主静静的喝茶不说话,她盯着茶水中的泛起的涟漪沉思。
怎、怎么,还有点道理。
方听珺见有戏,继续说道:娘希望女儿嫁的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长公主放下茶杯,他的家世太弱,高嫁低娶,他不适合你。
娘骗人,明明之前还说不在乎家世。
之前那个什么公子,家里也不比咱们家好,若是按娘的要求,女儿怕是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
方听珺撇撇嘴控诉道。
长公主心虚的又重新端起了只剩下茶底的茶杯,那他的家世也太弱了,不说别的,你们成婚后,要住在哪里。
方听珺倒没想过这个,他虽然家世弱了些,但女儿相信以他的才能和韩先生的帮助,一定可以平步青云,很快就能在京城安顿下来。
长公主心里好笑,她这女儿还是想的这么天真,平步青云那是多少个状元才能出一个。
至于韩先生的帮助,她可不觉得如果王安则不能自己成长起来,韩孟阳会真的不管不顾的帮他。
王安则真的能好运的成为那万分之一的状元郎吗,长公主保持怀疑态度。
你真是这么觉得?长公主想出了一个方法。
方听珺点点头。
长公主笑着说:那就等他能在京城安顿下来再看,若是可以我便不再拦着你们。
至于在这期间给不给方听珺相看人家,那就是她和方昱白的事情了。
方听珺皱起眉头,娘,你这不是强人所难,王安则再惊才艳艳也很难在几年间就安顿下来。
这个安顿自然是在京城有住宅,京城地价贵,宅子也就更贵。
许多京官都买不起宅子,只能住在他们做事的地方。
长公主自然不可能让方听珺跟着住在那里。
若是连安身立命的法子都没有,还谈何其他。
长公主轻笑道。
我得和他商量商量。
这个他自然是王安则。
珺儿,这就是我的条件。
长公主摇头拒绝了,即便你和你爹说,他只会提更多的条件。
长公主话音一转,而若是王安则拒绝了,那他便不值得你等他。
想要娶郡主如何能够不付出些代价。
方听珺知道事情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她点点头,好。
她也很好奇在这么大的困难面前,王安则还能不能坚持要娶自己,他又能为自己做到什么地步。
而且,娘又没有说不能偷偷帮王安则,方听珺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啪啪作响。
作者有话说:——预收——《被迫科举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文案:在知道自己穿越到古代的那一刻,沈怀江在脑中已经将自己代入曾经看过的小说男主角,迎娶高门贵女,走上人生巅峰。
可这一切幻想在得知原主身份时都被打破了。
谁家的穿越主角开局已经入赘。
这合理吗,这一点都不合理。
尤其是原主为了能够成功入赘还夸下海口,声称今年必定能靠自己的努力中榜。
沈怀江看了看守在门口凶神恶煞的小厮,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板,倒吸一口冷气。
中,必须中。
从此沈怀江走上了每天苦读考功名的道路。
多年以后,人们谈起沈怀江,总要从那场津津乐道的入赘说起,而当时的人们谁也没有想到走投无路的沈怀江竟然真的走出了一条通天大道。
感谢在2022-06-21 10:08:57~2022-06-22 23:03: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催更!!!!!!!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哩哩哩 5瓶;關我小曹什麼事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