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1 章

2025-04-03 04:30:18

王安则回到方府后去拜见长公主, 长公主没有向往日一样和颜悦色的和他寒暄。

长公主端起一杯热茶,恭喜你中了状元,古言有云, 成家立业。

既然你已经立业了,可需要我做媒帮你寻户好人家的女儿?茶雾挡住长公主的神色, 王安则看不出来她到底是什么神情。

最重要的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是真心这样想,还是已经知道了,所以试探自己。

王安则跪地拒绝, 谢夫人好意, 但在下已有想要共度余生的人,怕是要拒绝夫人的美意。

说的倒是好听, 长公主笑了笑。

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 我若是认识也许可以给你做媒。

王安则犹豫片刻,突然想明白,这未尝不是个好的时刻。

王安则不卑不亢的说道:我想要娶长宁郡主为妻, 望夫人能够成全。

长公主一瞬间没有拿稳手中的茶杯, 站起来震声问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他怎么直接敢说出来。

夫人,您的手。

旁边的侍女心疼的望着长公主被烫红的手。

其他人赶快找些药草和冰块来给长公主敷手。

长公主坐下来平稳心情, 你知不知道长宁郡主可是从一品,你自己觉得我们会把长宁嫁给你吗。

学生自知身份低微配不上长宁郡主。

长公主心里认同的点点头,还算有些自知之明。

希望夫人能给学生这个机会, 无论夫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学生都会尽力做到。

长公主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等你在京城有了府邸再来和本宫说这话吧。

是。

王安则知道这是第一关。

幸好王安则以前跟在韩孟阳身边没有只读书, 他在闲暇时候还卖了许多现代的点子, 挣了许多钱, 要不然还真拿不出买府邸的银两。

就像给酒楼卖菜谱,给茶楼卖话本,给木匠卖点子……能碰上、能想到的他也就卖了,反正已经决定要做官了,这些卖了也不妨事,还能让自己舒坦些。

若是真的当了官之后才卖,被有心人发现,未尝不是一个把柄。

只是冠上了府邸的名义,这个宅子便不能随便买,需得好好挑挑。

王安则心想,看来是时候问问林春禾了。

他爹是户部的林侍郎,如果有多余的住宅,户部的消息最是灵通。

至于如何多余出来,自然是靠抄家、家道中落贱卖等等这些方式。

王安则写信给林春禾,林春禾现在被外放,来回写信要好几天,王安则打算还是先从他那里得到消息买下宅院,再将爹娘接回来。

也幸好殿试结束后,可以有两个月的时间休息。

不然王安则怕是都没有时间做这些事情。

*很快就到了琼林宴,专门用来宴请进士。

王安则在琼林宴上见到了几位皇子,大皇子看起来已经三十多岁了,据说陛下还是皇子时,由侍妾生下的孩子。

由于生母身份低微,虽然占了个长字,但也没有几个人主动找他搭话。

三皇子和四皇子不知道什么缘由没有来。

倒是年龄最小的五皇子竟然来了,这位五皇子瞧着不过七八岁的样子。

他的舅舅是户部尚书,周围倒是围了一堆人。

两番对比,看着有些可笑。

王安则身为本朝第二位三元及第的状元,也是极其受人关注。

你就是状元郎,好是年轻。

身着浅绯色朝服的男子端着酒杯冲王安则走来。

浅绯色也就是浅红色,是五品官员的朝服。

不敢当不敢当。

王安则举起酒杯,学生敬大人一杯。

那人见王安则如此上道,愉悦的和王安则干杯。

他不像其他文臣一样浅酌几口,反倒像个武将一口就喝完了杯中的酒。

见王安则也全部喝完了,满意的点头,你倒是和我那假惺惺的大哥很不一样,我还以为读书人都和他一样让人讨厌。

说完便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王安则也不清楚这人是来干什么的,好像只是单纯的和他喝一杯酒。

*皇宫内。

皇帝正在和沈正仪下棋,这也是他们多年来的乐趣。

陛下棋技精湛,老臣是比不过了。

哈哈哈,正仪何必妄自菲薄,这局还没有结束。

陛下爱下棋,也只有下棋的时候才能让他觉得自己还是那个能掌握整个棋盘的人。

沈正仪找准时间落下一子,陛下,您请。

皇帝皱眉沉思,突然,他仿佛想到什么,四皇子府旁边是不是王岩令那老东西的府宅。

回陛下,的确是他的府宅。

王岩令已经被押入大牢,现在那里是无人之宅。

善,那就将这里改成状元府,一甲三人中,唯他在京城没有住宅,朕自然不能寒了学子的心。

皇帝满意的笑笑,尤其他还是三元及第,这可是继你之后第二个三元及第了。

把三元及第的门匾也一起赐给了他吧。

沈正仪谨慎的询问:可否要再调查一番。

他知道陛下赐宅最主要的原因怕是在于四皇子身上,只是不知道四皇子能否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

左右不过一个宅院,且看日后他能做到哪个地步。

皇帝落子于棋盘中,正成包围之势。

*圣旨到,王安则接旨。

张公公笑容满面的宣读圣旨。

看来这王状元在陛下心目中可不一般,就连许多大臣们都难得陛下亲口恩赐。

这位王状元还没有做出什么功绩,倒已经得了陛下的亲眼,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臣王安则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安则震惊片刻,反应过来立马谢旨。

只是陛下怎么会突然给自己送宅子,难道对状元的优待吗,他怎么没听说过。

不过这样也好,倒是没想到能这么快就完成长公主提的要求。

王大人,快快请起。

张公公赶快将王安则扶起来。

王安则给张公公塞了些碎银,张公公捏了捏分量,更是笑开了脸。

王大人,三元及第的门匾,我们已经给您送到府上了。

多谢张公公。

长公主和方听珺在知道皇帝赏赐的消息后,也很意外。

方听珺得意的笑笑,娘,这可是陛下都在帮我们。

长公主一愣,这样看来倒真的没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了。

这事,我和你爹再商量商量。

方听珺不高兴的嘟起嘴,还商量什么呀,娘你都答应了。

长公主看着她恨嫁的样子,恨铁不成钢的说:这么大的事,不得先和你爹知会一声,你今天的花样绣完了?还没有,我这就去绣。

方听珺蔫蔫的说,又不放心的叮嘱道:娘,你一定要给我们说说好话。

知道了,快去吧。

长公主摆摆手,便去找方昱白商量此事。

而王安则在琼林宴结束后,便被宫人领着到他的新宅院。

王大人,就是这里了。

宫人低眉说道。

好,多谢了。

王安则看着眼前的状元府三个字脸色微红,又看了看别人的谢府、赵府、以及四皇子府?王安则暗自心惊,怎么会挨着四皇子府。

皇子府旁边不应该都是些达官显贵,怎么会和自己一个还没有正式迈入官场的人挨着。

正巧这时,四皇子从外面回来,看到王安则一愣,又看了看新换上的的状元府恍然大悟。

你就是这次的状元吧。

四皇子笑着说道:看来父皇真的很看重你。

王安则本来还在疑惑这个人是谁,听他这样说才反应过来,这应该就是四皇子本人了。

臣王安则见过四皇子。

不用多礼。

四皇子温和的说:听说你不是京城本地人,可要将家里人接过来?外地的京官能够在京城安身立命后,大多数都会将家里人接过来。

殿下怎么知道的臣不是本地人?王安则一瞬间讶然,但想到他毕竟是皇子,知道也很正常。

臣的确打算过些日子就回去,在外多年若是能将爹娘接过来团聚就好了。

其实事实上不是像王安则想的那样,四皇子偷偷动用关系查他的信息。

而是因为现在他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

四皇子惊讶道:你不知道吗?这些事情已经传遍了。

王安则迷茫的问:什么事情?四皇子见他真的不知情,便将关于他的传闻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主要说他一个农家出生的人却能拜入白鹿书院,又在默默无闻后能够登顶状元实在可疑,暗指他朝中有人,不知道投靠了谁。

王安则虽然觉得自己行事磊落,不怕人言。

但是这样胡乱揣测,还直接将他的经历泄露让他十分生气。

四皇子可知是何人传出这样的话吗?四皇子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况,我是昨日在酒楼听到的,当时好像是一些读书人在办诗会,一个身穿绿袍的人拿着酒壶的和其他人说你的事情,我听其他人叫他陆宁灏。

陆宁灏?王安则皱起眉头,竟然是他。

多谢四皇子告知。

四皇子摇摇头,不过是小事,不足挂齿。

王安则先看了看宅子,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填补的今日给填补好,再买些下人。

至于陆宁灏,他既然这么想说,便让他说个够。

王安则写下一个话本卖到茶楼,以陆宁灏的真实事件改编,虽没有指名道姓,但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

内容是,一个商人家的孩子在努力读书了一段时间后便取得乡试第三的好成绩。

在他人的吹捧下,他自命不凡,也不再认真读书。

觉得自己天生状元,每天做一些状元的梦。

谁知会试堪堪落了个榜尾,这人便觉怀才不遇,官场黑暗。

只等殿试一飞冲天,被陛下赏识。

不出意外的,殿试也不过是三甲同进士。

他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便开始频繁的诋毁其他人,途惹人笑料。

这出戏在王安则的安排下,已经开始在京城上演。

因为演的是科举的内容,倒还吸引了许多学子,慢慢的便传到了其他地方。

他们以戏中人为鉴,发誓绝不落到这种伤仲永的地步。

而陆宁灏一眼便认出戏中人是自己,又听其他人议论纷纷,羞愧难当。

竟然连朝考都没有参加,自己主动选择被外放,多年不再回京城。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作者有话说:大家有没有觉得那个敬酒的人很眼熟,之前出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