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5 章

2025-04-03 04:30:18

王安则在得到明确回复后, 便告诉了王云鹏和王孟芸。

爹、娘,可以准备成亲的事情了。

王孟芸追问道:这回该告诉我们是哪家的姑娘了吧。

搞得神秘兮兮的,让他们好奇了半天。

王安则笑着说:是大理寺卿方昱白大人家的女儿。

大理寺卿?王云鹏失声道:真的是大理寺卿?王孟芸可能不清楚官员的品阶, 但王云鹏很是清楚,那可是正三品的京官。

是一般人见也见不到的大人物。

而现在他要和这样的大人物成为亲家, 王云鹏简直感觉自己在做梦。

先是自己的儿子成了状元,现在他要有个正三品的亲家。

不要管你爹了。

王孟芸嫌弃的看他一眼,怎么到了京城越来越活回去了。

不是、那可是大理寺卿。

王云鹏为自己辩解。

不要管他是谁了,我们还是先说说纳采的事情吧。

王孟芸高高兴兴的说:纳采最好能找到一个全福的人做媒, 则儿你有认识的吗?全福之人是指上有父母健在, 下有儿女双全,又有夫妻美满的人, 据说这样的人会给新婚夫妇带来福气。

王安则摇摇头, 他连妇人都不认识几个,更不认识什么全福之人。

那我这些日子多打听打听,你也不用过于担心。

王孟芸说:只是既然亲家身份比较高, 这媒人就不能随便找, 需得找个同样有身份的。

全福之人不难找,或者说大部分媒婆都是全福之人, 但是有身份的媒人却不好找了。

不若我托人问问师娘。

王安则的师娘一开始还和韩孟阳一起去各个地方,后来身子受不住,这些年也一直住在燕城。

燕城离京城较近, 不到一天便能联系上。

听说师娘当年也是京城里有名的世家小姐,应该认识全福之人。

这事总不好再问方家, 让外人知道, 凭白惹人笑话。

这感情好, 我们多打听打听, 多问几个人,总会找到的。

王孟芸高兴道。

王安则当场写信让人送给师娘,不过一天便收到了回信。

信上如何说的。

王孟芸好奇道。

王安则复述了一遍,师娘说她久不在京城不知道其他人的境遇,但她有个好姐妹一直住在京城,她已经都打点好了,让我们自去寻那位便是。

那位是哪户人家,趁着你还没上任,我们现在就去吧。

王安则面色古怪,是镇安候的李老太君。

他是真没想到师娘说的好姐妹是这位,这位都能当他祖母了。

王云鹏跟着听了一遍,震惊道:又和镇安候有关系了?他感觉来京城的短短数日,他已经快要和京城有名有姓的大人物都要扯上关系了,更准确的是他儿子要和京城的大人物都有关系了。

王孟芸心中一跳,喃喃道:镇安候?李老太君?似乎有所耳闻。

我们走吧。

王安则激动道,马上就能和方听珺定亲了。

王孟芸收回心神,拉住王安则,怎么莽撞了起来,先备下厚礼,免得别人说我们没有礼数。

王孟芸派人到库房取了些东西装好,两人才踏上去镇安侯府的路。

至于为什么是两个人。

王孟芸按住王云鹏,你在家里等着就好了,我和则儿去就行了。

哼,我又不想和你们掺乎。

王云鹏恼怒道,他也想看看镇安侯府是什么样子的。

行了行了,则儿还在呢,回来告诉你。

王孟芸宽慰王云鹏。

王安则和王孟芸到了镇安侯府门前,下人听他们是王安则,连忙让开,老夫人已经在里面等你们了。

两人跟着下人进来,遇到了侯府的管家,管家看着王孟芸一愣,您是?像,太像了。

王孟芸说:我是王安则的娘。

王安则?管家想起来了,是韩夫人写信给老夫人说的那个小公子。

他连忙将两人带过去,你们先去吧,我去叫老夫人。

安顿好两人后,管家深吸一口气,那位夫人和老夫人年轻时候简直一模一样,不知情的怕是会以为是母女两人。

老夫人,王安则他们到了。

管家欲言又止。

李老太君看着他,还有什么事,利索的说了就好,这样扭扭捏捏的做什么。

管家看了一眼李老太君的脸,那位王夫人,像极了您年轻时候。

什么叫像极了我年轻时候?李老太君笑着问,突然她愣住了,你是说她长的像我年轻时候?是的,简直一模一样。

李老太君嘴唇微颤,她多大了。

具体年龄不知,瞧着倒是三十多岁的样子。

管家小声说。

果然。

李老太君闭上眼睛,又马上睁开站了起来,快,随我一起去看看。

此时,王孟芸正和王安则说着悄悄话,镇安侯府果然是气派人家。

你就是王安则?李老太君虽然问的是王安则,但眼睛一直看着王孟芸。

王安则有些奇怪,下官王安则见过李老太君。

王孟芸也跟着行礼,李老太君单独扶起王孟芸,拍拍她的手,好孩子,好孩子。

王孟芸微微偏头,老太君?李老太君收回手,对,全福之人,我们坐下说。

王安则感觉更奇怪了,这位李老太君怎么像是认识娘,但是不应该啊。

全福之人我已经打听好了,礼部尚书的周夫人正是这位全福之人,我与她有些交情,一会儿就托人告诉她。

她惯爱给人做媒,一定不会拒绝的。

李老太君慈祥的看着王孟芸。

管家端来些点心,李老太君递到王孟芸前面,你吃吧,都是你爱吃的。

王孟芸觉得可能是李老太君口误了,她拿起一个本来打算礼节性的只尝一口,一吃却觉得很是熟悉。

她笑着说很好吃,谢谢您。

好吃就行,你多吃点。

王安则古怪的看着这一幕,怎么感觉她们才是母女,自己有点多余。

难道不应该他和王孟芸才是母子吗。

不知道你家里是什么情况,我也好和周夫人说。

李老太君突然说道。

王孟芸点点头,我家夫君是个秀才,开着一家私塾。

家里共三代九口人,分别是夫君的娘,我和夫君,大哥和大嫂。

大侄子和王安则。

现在大侄子已经成亲,还生下了一个小姑娘。

秀才啊,倒也算可以。

李老太君松了一口,韩夫人的信里没有写明白,她还以为王孟芸嫁给了个庄稼汉。

说了这么多,怎么没见你说到自己家里人。

李老太君试探性的询问。

王孟芸一愣,这个也要说吗。

李老太君掩饰性的笑笑,多了解些总是好的。

这倒也是,我没什么好说的,我是被夫君的娘买来做童养媳的。

李老太君心里一紧,追问道:是家里人卖了你吗?王孟芸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之前的事情都不记得了。

李老太君顿时泪流满面,她现在确定了,这就是她的女儿。

王孟芸和王安则一惊,王孟芸递过手帕给李老太君擦拭眼泪,老太君,你怎么了。

囡囡。

李老太君抓住王孟芸的手说:我是娘亲啊。

王孟芸愣在原地,王安则仔细看看两人,似乎真的有几分相像之处。

两人的五官仔细看其实极为相似,只是一个更加年轻,一个更加苍老。

这才让人一下没有将两人联系在一起。

王孟芸回过神,勉强的笑笑,声音微微发颤,老太君,莫要打趣我了。

囡囡,我真的是你的娘亲,你问问管家他是知道的,你长的和我年轻时候一模一样,我不会认错的。

李老太君极力辩解。

管家证明道:是啊,大小姐,我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像是看到了老夫人一样。

王安则想到了管家初见王孟芸时候的举动,原来是这个原因。

若是按你说的,为什么其他下人见我没有反应。

王孟芸抓住这一点似乎想要证明什么。

管家解释道:大小姐,这是因为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后来才来的府上,他们不清楚老夫人的样子。

若是大小姐不相信,我可以叫来府上的老人。

怎么会这样?王孟芸茫然道,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下意识的拒绝,下意识的逃避。

好像这样就能逃避开那段不耻的过去。

她一开始也是期望自己的亲生父母能找到她的,后来她便知道了,像他们这种被卖了的人大概率是回不去了。

谁能想到就在她要给儿子定亲的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是她的娘亲,上天简直用半辈子和她开了个玩笑。

李老太君拉着王孟芸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你看这里你是不是很熟悉,你以前最爱在这里玩。

这里是你的闺房,我们一直给你留着。

你刚才吃的糕点也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王安则跟在身后看着李老太君一个劲的在和王孟芸说她小时候的事情,王孟芸迷茫的听着、看着,却一点都想不起来,不觉有些心酸。

虽然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才让事情到了今天的地步,但是这错过的半生终究是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