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7 章

2025-04-03 04:30:18

后面的纳吉就不需要王安则亲自参与了, 纳吉是指将男女双方的姓名八字带到庙里卜筮,卜得吉兆才定下婚约,卜得凶兆就取消婚约。

说是这样说的, 但其实主要为了讨个彩头,除非双方的八字真的极为不合, 否则僧人们都不会再多提一个字。

若真的八字不合,僧人们也只会隐喻的说一下,至于结果如何还是看男女双方自己。

王公子和方小姐的八字真真是天作之合,堪为良配。

得了好的八字彩头后, 王孟芸便找僧人们又推算了几个好日子。

若是今年就定在了六月初八、八月甘四、九月初九、十一月甘一。

若是明年就定在八月初十, 十月甘七。

六月时间恐怕太赶,九月初九偏偏撞上了踏秋节, 也就是重阳节。

八月倒是个好日子, 就怕亲家他们又不舍女儿这般早嫁。

可明年又偏偏到了八月之后,算来算去竟然是十一月甘一最为合适。

不过还需告诉方家一声,请他们一起定夺。

王孟芸跟着周夫人一起拜访方府。

长公主见她微微一怔, 复又回过神来, 原来是王夫人和周夫人,快快请坐。

王孟芸一时有些拘谨, 听说这位是当朝皇帝的妹妹,贵为一国长公主。

王孟芸暗自心惊,好一身贵气十足, 打眼一瞧便知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小姐。

光说起来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直到真正见了才知道原来这就是雍容华贵。

与这样的人做亲家, 王孟芸一时有些自卑。

长公主察觉出她的拘谨, 亲自递上一杯茶以示亲近, 王夫人快喝上一口, 爽爽嗓子。

周夫人见暖场也差不多了,便见缝插针的提到了婚期。

长公主微微皱眉,顿住沉思半天。

她与王孟芸想的相似,但是这样的话,今年就要将方听珺嫁出去,长公主有些不舍。

最终长公主还是松口:便定在十一月甘一吧。

王孟芸和周夫人松了一口气,她们刚看长公主迟疑许久,还真的怕长公主临时反悔。

王孟芸高兴道:晚些时候就将聘礼送过来。

长公主沉闷的点点头,好,有劳二位夫人了。

周夫人见此场景心里发笑,原来即便是长公主也不能免俗嫁女儿的不舍。

王孟芸回府后,兴致昂扬的又清点了一遍聘礼,虽说前几日就已经准备好了,但临到这时总是要更加小心。

尤其她和王云鹏并不是像京城里的正经人家这样三媒六聘,甚至可以说村子里就没有人家是这样讲究的。

因此,他们才要更加上心,若是出错了,怕是会叫京城的人嘲笑一辈子。

就这些,周夫人,你看还用不用再加些东西了。

王孟芸询问周夫人。

不用了,这些就够了。

周夫人心里啧啧做奇,若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拿出这样的聘礼倒也是正常,没想到王安则这样的人家也能拿出这样的聘礼,倒是小看他们了。

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镇安侯府送过来的。

不会这个聘礼下去直接掏光了他们的家底吧,不过这倒也不用她过于担心,长宁郡主的嫁妆绝对不会算少。

到时候大不了再拿长宁郡主的嫁妆填补,这种里子面子的事情就不关她的事情了。

其实与周夫人想的有些相似,王安则的聘礼的确有许多是镇安候府上次送来的东西。

但更多的都是靠王安则这些年存下的银钱买的,他早早的就让谢石去到各个地方买些用作聘礼的物件。

这也是这段时间谢石没有出现在王安则身边的原因。

等聘礼送到方府上的时候,方听珺躲在后面偷偷看着。

小春艳羡道:郡主,王安则能筹齐这么多聘礼一定是真心实意想要娶你。

方听珺心中得意,那当然,本郡主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长公主也一时惊疑不定,这都是王夫人送过来的?管家迟疑道:的确是从状元府来的。

怎么会这么多。

长公主惊讶道,她还以为王安则真的是个穷小子,现在看起来不全是这样。

本来她都已经做好了他们需要给王安则填补些聘礼,面子上好看一些,现在看来倒是不用了。

路上的行人也议论纷纷,这是状元府送来的吧,怎么都送到方府了。

肯定是状元郎不知道京城嫁娶的规矩,还以为只要下了聘礼就行,没有提前和方府说过。

等着吧,马上这些东西就会被扔出来。

有人信誓旦旦道。

有人迷茫道:难道不是每个地方都是这样的吗。

肯定不是,状元郎听说是村子里来的,不懂规矩也很正常,这次也让他好好知道知道我们京城的规矩。

其他人恍然大悟,他们宁愿相信是状元郎不懂规矩,也不愿意相信是方府看上了状元郎做女婿。

*娘,我今日看到有人来了。

方听珺等人走了,笑着撒娇道。

长公主知她意思,故意不主动告诉她,是有人来了,是礼部尚书的周夫人。

方听珺拉着长公主的手轻轻晃一晃,还有一个呢,我听说是王安则的娘。

你呀你。

长公主点点她的眉心,都说女儿外向,你倒是格外的更是外向。

哎呀,娘,你就不要卖关子了。

方听珺看着她道,定在什么时候了呀。

十一月甘一。

长公主没有再卖关子。

十一月份?方听珺愣了愣。

长公主轻瞥了她一眼,怎么,你难道还觉得太晚了?以她现在这恨嫁的样子是极有可能这么觉得的。

才不是呢,就是突然感觉不真实。

方听珺轻轻的说道。

十一月份,原来今年不能在家里吃团圆饭了吗。

长公主听她这样说才感到宽慰,儿女出嫁都是这样,你娘我当年也与你差不多的心境。

没有定下的时候,着急的催父皇母后定下。

定下了却觉得有些不真实,这样就好了吗。

若是快到出嫁的时候就更是茫然,这就已经要嫁人了吗。

你们在说什么?方昱白回来见两人一大一小露出沉思的样子,心道少见。

方听珺回过神,她高兴的说:娘在回想你们当时定亲时候的样子。

管他日后如何,现在反正定下婚期了,她很快乐。

怎么突然想起这些。

方昱白抓住长公主的手,微热的手捂暖了微凉的手。

长公主抽出手,今天王安则的娘和周夫人来了。

那院子里的是?方昱白有了不好的猜想。

长公主勾起嘴角笑了笑,就是你想的那样,是聘礼。

方昱白简直眼前一黑,他没想到像往常一样平平无奇的一天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虽然早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但是这也太快了。

婚期定在了什么时候?方昱白面含期望的看着长公主,希望可以晚一点。

是十一月甘一。

方听珺高兴的抢答。

方昱白听见这个日子就已经感到心在哽咽,再看方听珺高高兴兴像是明天就要出嫁的样子更是心在流泪。

十几年养育出来的果子,终究是被一个野小子摘走了。

尤其这果子还是主动跟着跑的,更郁闷了。

长公主见方听珺这么郁闷倒是心里没有那么难受了,也许这就叫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对了,我今日见了王安则的娘,她似乎有些眼熟,但细细想来又一时想不起何时见过。

长公主蹙眉道。

方昱白揉揉她的眉心,想不起就不要想了,左右不是什么大事。

长公主舒展眉头,说的在理。

*而外面的人在久等之后还没有看到他们想看的,状元郎的聘礼被扔出来的画面,不免失望良久。

看来状元郎真的和方府结亲了。

方府就只有长宁郡主了,倒是没想到今年的状元郎看着老实,实际上是个会巴结人的。

有人嫉妒道。

怎么就不能是方府看中状元郎的以后,这种事情不是常发生在高门身上。

你们懂什么,那些全部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庶女,长宁郡主可是方大人和长公主的独女,怎么能和那些庶女相提并论。

那个人傲然的说。

庶女怎么了?有道清脆的女声,高声问道。

庶女自然没有嫡女好。

那人下意识的回答,回头想看看到底是谁。

看到来人一愣,那个姑娘冲他福福身子,原来张公子是这样想的,那是我高攀了,还望张公子另谋高就吧。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被称为张公子的人愣在原地,直看着人走了还没有回过神。

其他人小声问:那是谁?这个张公子又是谁?你不知道吗,那是张公子的未婚妻杨家七小姐,她正是一位庶女。

但是她自幼长在祖母名下,不是嫡女却胜似嫡女,在杨家极为受宠。

这位张公子应该是宣抚使家的公子,虽是长子,但却是位庶子。

幸好他们家没有嫡子,不然张公子恐怕不敢说这样的话。

原来他也是庶子,竟然还嫌弃庶女,难怪杨小姐不要他。

你们在瞎说什么。

张公子回过神来大喊,才不是这样。

人群小声嘀咕,在张公子的赶人中,人群也渐渐散去了,只是张公子今日说的话却全部都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