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60 章

2025-04-03 04:30:18

治水之事便按着王安则和韩孟阳的计划走上了正轨。

韩孟阳每日忙着监督手艺人们做活, 一点不对便能被他找出来。

王安则本来还派了其他人一起检查,又兼有张大人和李大人轮流看管,但都没有韩孟阳看的认真。

还因此, 让韩孟阳发了好一阵的火,又因为韩孟阳流传在外的名声。

一时间大家都噤若寒蝉, 不敢触韩孟阳的霉头。

而王安则带着谢石在河道附近巡查。

王大人,您又来了。

附近村民给王安则递过去一个果子,这是他家娘们给他带的,让他带上在做工的时候解解渴。

到了饭点他家娘们给他送饭。

王安则摇摇头没有接过这个果子, 我那里还有很多, 你吃吧。

他也穷苦过,知道对一个穷苦的人家来说一瓢一饮都让他们心疼。

更何况这种愿意做这些劳苦活的, 只要是有点家底的人都不愿意来受累。

也就是因着自己做了官, 还做这治水的利民事情,大家才愿意分给他。

大牛。

一个衣服上打着补丁的妇女走来,胳膊上挎着食盒, 高兴的笑着大喊走过来。

现在正是饭点, 家家户户都过来给他们送饭。

本来按照以前是应该州里准备好吃食一起等着他们来领。

但是王安则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一来这样一个一个怕是耽误了许多时间, 本来休憩时间就宝贵,又耽误下怕是效率不高。

二来就是做这么多吃食,又需要安排人, 还需要一起采买,吃的什么也不能完全保证中间没有贪污。

所以王安则和林春禾商量, 给每家每户一些铜钱让他们自己做些或者买些吃食送过来, 这样也能让那些家人每天见见他们, 不至于太过担心。

走近看到王安则, 那妇人笑开了花,王大人,看我这眼瘸的,远远的没认出您。

我要认出肯定第一个叫你,大人可要一起吃些。

这王大人可是好人啊,又给他们家男人找工作,中午还多给出一些叫什么饭补的铜钱,给王大人做事可比给前几位做事好多了。

尤其这王大人不像以前那些大人一样全部扔给他们,王大人还经常来看他们,他们和王大人熟悉了很多。

要不是这个原因,她也不敢和王大人这样说。

王安则笑了笑,你们快吃吧,我也先回去了,不打扰你们了。

大人慢走。

这王大人真是个好人啊。

谁说不是呢。

王安则也没有回到林春禾给他准备的屋子,而是在附近找了一个屋子。

因为林春禾给他准备的住处离这里有一段距离,王安则便让谢石找了个住处,那人一听是王安则,连钱都不算要。

还是谢石硬按着他收下。

林春禾知道后想要替王安则出这笔钱,被王安则拒绝了。

大人,您回来了。

租给王安则小院的徐老板听到王安则回来赶快跑过来。

他也算本地有头有脸的一个商人,自然不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但自从租给王安则后,他是日日都住在这里,还让他的儿子也一起住过来。

王安则抬头看着自己的房东,把他请了进来,徐老爷,快里面请。

徐老爷也是爽快人,那就谢谢王大人了。

徐老爷可是吃过了,要一起用餐吗?王安则询问道:再给徐老爷添副碗筷。

是。

王大人不用多准备了,我已经吃过了。

徐老爷局促的站起来。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徐老爷高兴的离开了。

谢石无奈的摇摇头,何必搭理他,烦不烦。

莫要轻视任何人。

王安则目不斜视,也许日后还有我们用徐老爷的地方。

你就是想的太远。

谢石评价道:对了,那个人又只吃了个干馒头。

王安则皱起眉头,那个人是谢石和王安则之前在水库附近发现的,自从王安则改成每日中午发放铜钱,而不是统一吃饭后。

他便发现有些人家由于家境贫困干脆少吃些,省了下来这笔钱。

那人算是里面持续时间最长,也吃得最少的人。

本来做苦力活就是容易饿,偏偏他还每日只吃个干馒头,对身体极为不好。

其他人还会省吃几天,吃一顿好的。

那个人却是从未如此过。

可知道他家里情况?谢石回答道:已经让人打听过了,说是家里有个读书人,每月入不敷出,也就更不敢多吃。

王安则若有所思,读书的确比较费钱,要知道一开始他爹没中秀才的时候,家里过的也很拮据。

若是读书能便宜一点就好了,就比如上辈子的公立学校。

谢石,你为什么不读书?王安突然问道,他从来不过问谢石的过往,但他记得谢石曾说过他也想读书的,又如何成为现在这样。

谢石一僵,他低下头,让王安则看不清他的神色,没读书不就是那几个原因,没钱读,读不进去。

还有什么不什么读的。

王安则知道谢石不想说,他也不再逼他。

也是,读不下书也只有那几个原因。

王安则点点头,你觉得我办一个族学如何?王安则想的很好,他现在还没有本事做到更多,但是他能够先做一小点,就从他的村子开始。

族学?谢石抬起头诧异问道,你怎么现在就想着办族学,按理说这要不是村长决定,要不就是为官多年的决定。

就差直接说王安则资历太浅。

王安则摇摇头,不能这样算,我可已经是六品官员了。

也是,你升的太快,我都要忘记这个了。

谢石思考其中的可能性,办族学的话需要你有足够的钱。

王安则点点头,我还有一些积蓄。

之前陛下赏赐住宅,让他省了好大一笔钱,后来家里还出了一些聘礼钱。

尤其又认回了姥姥,也给了一堆银钱。

你还得请几个教书先生,这可不好找。

谢石继续说道。

要知道现在都盛行自己开私塾,一人一份束脩,可比王安则请他们去要赚钱,也更加容易赚得名声。

要去帮别人教书,也是去大的书院,那待遇和名声可不是王安则能给到的。

王安则那小小的族学真的不一定能请到什么教书先生,而王安则又不可能自己去教他们学问。

王安则若有所思,这倒的确是个问题,我过会儿给村长他们写信问问可有人愿意。

再让人腾出一个空地就可以,其他的也就没有什么了。

王安则记在心中。

当夜,他先写信给村长,将自己的想法全部和村长说了一遍,只等村长来信同意,他便联系俞先生问一问可有人选。

过了几日,王安则收到回信。

大人想法甚好,草民自然万分愿意,只恐让大人破费良多。

草民已经派人打扫出一片地方充作学堂,草民的孙子张不琢,不知大人可还记得,他已经中了秀才,可惜再无增进。

听闻大人想法,他也觉得甚是好,自愿在闲余时间教导其他人。

张不琢?王安则思考良久才从记忆里找出这个人,还在柳树村的时候,他曾见过这人,当时自己还心想他一定能中秀才,没想到现在他真的是秀才了。

印象中这人虽然说话做事有些呆板,但也极为认真,是个可用之人。

王安则回信道:不琢兄能有此举甚为大善,我已经派人打听联系,你且等我消息,等找到人便写信告诉你。

这里面的银钱你且让不琢兄看着人去采买,若有不够便告知我。

王安则将一些银钱放在信封,连着信一起寄了出去。

王安则又给俞先生礼写信,多日不见,先生可安,学生有一想法……望先生能给学生推荐愿意的人选。

想了想,王安则又给自己的爹王云鹏也写了一份,内容和俞先生的相似,还写了治水的进度。

写完后,王安则干脆给方昱白和皇帝也写了一封,让他们安心。

至于方听珺,他俩常有联系,不用特意写这一封。

王安则派人将这些信件也一起寄了出去。

因为里面也没有写什么特别的,王安则也没有多加防备。

而王安则的信此刻被送到了张府。

舅舅,您瞧,这是王安则写的信。

张孙磊谄媚的双手递给张之良。

张之良将信摊开,这个王安则年纪不大,野心倒是不小,现在就想着办族学。

舅舅,可要放了?张孙磊不甘心道。

这有什么好做手脚的,放了吧。

张之良随口道。

张孙磊抓住给皇帝的信,不如我们捏造一些事情,天高皇帝远,老皇帝一不高兴指不定就直接废了他。

张之良定定的看着他,不言不语。

张孙磊迟疑道:舅舅,你、你在看什么?张之良单手扶额,我真是想不明白,一家人怎么生出了你这个猪脑子,你那是想让王安则降职吗,我看你是想暴露我。

张孙磊不明白道:舅、舅,这可不能乱说,我真的是为了咱们,这个主意不是挺好的吗。

本来我们在暗地里行动,你是偏偏要我们到明面上是不是。

王安则能这么快的升官,必然是被老皇帝极为看重,你这样做不是要招来更多的人,还可能招来大官。

张之良认命的给张孙磊解释,他已经对自己侄子的脑子不抱希望了,早知道就让姐姐好好挑挑,这生出来的什么玩意。

张孙磊恍然大悟,他招呼来人,派人放回去,小心些痕迹,不要暴露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