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王安则的及冠之礼。
众位官员纷纷前来捧场, 要不是怕来得过早坏了礼数,恨不得早早起来就来。
王安则身着玄衣,立于堂前东阶, 韩孟阳也身着玄衣,立于洗东。
王大人, 恭喜。
其他人见着不免感慨英雄少年,年纪轻轻便身居要职,受皇帝喜爱,料想少年天才大都如此。
李超雄心中暗骂, 谁能想到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都能压在他们之上, 被称为一声大人,真是何其不公。
宾客鱼跃而入, 好不热闹,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在娶亲。
先加缁布冠,这是一种太古之冠,寓意为已经长大成人, 能够独立做事。
韩孟阳对王安则读祝辞。
令月吉日, 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寿考惟祺, 介尔景福。
完毕后,王安则回到原位,众人请王安则回到屋中。
王安则换下缁布冠, 重新整理如初,才又出来。
次授以皮弁, 这是用白鹿皮缝制的帽子, 是一种军帽。
寓意为从此要保卫疆土社稷。
吉月令辰, 乃申尔服。
敬尔威仪, 淑慎尔德。
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如一加冠一样,王安则整理好回来。
最后授以爵弁,这是一种由红中带黑的细麻布做的,寓意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礼的活动。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
兄弟具在,以成厥德。
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韩孟阳走到下堂,王安则随他一同来到下堂。
《诗经》有言,君子是则是效,故为你取字效之。
是,效之多谢师父。
及冠之礼后,王安则也拥有了自己的字,他写信告诉众人。
郡主,王大人来信了。
哼,还算他有点良心。
方听珺笑着打开了信。
小春远远的站着,探着脑袋张望,方听珺见她样子好笑。
你这是做什么。
郡主,奴婢也好奇么。
小春委屈道了,她也和方听珺一样很少出去,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不知道王大人是不是又和以前一样,写了什么好玩的。
那你站那么远干什么。
小春缩着脑袋,这不是怕您生气么。
行了。
方听珺无奈道,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小春到底是如何想的。
他取字了。
字?小春恍然大悟:这个奴婢知道,是男人们都会取的。
就是这个字。
方听珺想起一个主意,要不要我也给你起一个字。
奴婢才不要,那都是男人们的东西。
小春皱起鼻子,再说了,女子才没有取字的先例呢。
你既然不要,那就只能给我自己取一个了。
方听珺笑着看着她,这小妮子一定受不了这种诱惑。
小春想了想道:既然郡主也要,那小春也要陪着郡主。
方听珺笑道:不过我们只能自己悄悄叫,可不能让外头的人听到了。
她是觉得这个行为很有趣,可不想给自己惹上麻烦。
奴婢晓得的。
小春点点头。
好,你既然叫小春,我听过一句描写春天之景的诗,很是喜欢,现在念给你听。
小春迫不及待道:郡主快说吧。
方听珺站起来,边走边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真美的诗啊。
小春痴痴的听着,她虽然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听起来就是一个很美的句子。
是啊,不如你就字锦官吧。
好,奴婢以后就字锦官了。
小春点点头。
至于我吗。
方听珺走来走去,突然停下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便取倾之。
方听珺害羞的想,和王安则的效之是对应的。
真好。
小春指着她们两个人,倾之,锦官。
念着念着,就要去找笔写下来这两个字。
郡主,我们贴身放在香囊里,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傻丫头。
方听珺点了点小春的脑袋。
*真是好消息,不日后,你怕是就能回去了。
谢石高兴道。
他们已经检查了好几遍堤坝和水流,现在已经没有问题了,只待来年涨水时候看是否可行。
不过在检查中还真让他们发现了以次充好的和偷工减料的,被王安则雷厉风行的压了下去。
过了几天再看时候,就发现有新的痕迹,想来是有人怕王安则不讲情面的直接将他们抓了,便偷偷补上了。
王安则对于这种情况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若是想杜绝这种现象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做的事,他也总不能将所有人都抓了去。
李超雄摇头看着这些人,他早就从张孙磊的事情中发现了他们这位王大人就是个不懂官场的愣头青。
像这种横到不怕丢官,甚至看起来不要命的,他们还真没办法。
早和他们说了不要做手脚,他和以前的人不一样,偏偏不听,这下可栽跟头了。
王安则放松些,越到这时候越要仔细,以后定期派人来查,谁查了当时出事便找之前来查的人问罪。
谁查没事后发生意外,便找查那人问罪。
唯有将每件事落到每个人身上,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其中的利害,他们才不敢随意轻视。
谢石笑道:我算是知道你为什么能做的了咱们大理寺卿的女婿了。
王安则皱眉,莫要瞎说,我们还没成亲了,会坏了人的名声。
知道了,这不是只有咱们我才说的。
谢石暗骂小古板,也许日后你可以去吏部,想必能整治好一些人。
去哪里还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还是先做眼前事吧。
王安则摇摇头不再多想。
终于到了雨季,王安则不放心的来到附近看,他站在亭子里看着在暴雨下仍然屹立的大坝,又看分流出来的河道也没有发生满溢,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看来是成了。
王安则笑道。
我就说没有问题吧,你还要出来看,这么大的雨,回去也是麻烦。
谢石不高兴道。
好好的雨天,正适合坐在家里,偏偏要出来乱跑。
也就他们是大人,这若是个小孩,这怕被这雨给冲走了。
既然一时回不去,就去徐老爷家坐一坐吧,不知道他还在不在家。
王安则倒是心情很好。
谢石想起那个徐老爷的做派就直皱眉头,但看了看天气还是勉强同意,也罢,走吧。
到了徐老爷府上。
叨扰了,徐老爷。
王安则笑着扶起他。
徐老爷满脸笑容,果然他在王安则搬走后也没有搬走是正确的做法,这不又撞到他回来了。
王大人哪里的话,您来真是让我们这简陋的屋子蓬荜生辉。
徐老爷注意到他们身上都湿透了,忙积极道:快来人备好热汤和衣物,给王大人和这位谢大人换上。
真是麻烦徐老爷了。
王安则正觉得湿衣物穿在身上难受的荒。
大人这话就生份了,我们怎么也一起住了许久。
幸好大人在这里还留下了些衣物,都在您原来的屋子里放着,没有人动过。
当初王安则本想着取了衣物一起离开,谢石制止了他,说没有官员会亲自做这样的事情,等他们回去派人来取正好。
谁料到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就慢慢忘记了。
现在想来一切皆有缘法,当时忘记了,现在正好用上了。
谢石也才想起他们还有衣物落在了徐老爷这里,幸好这徐老爷还识相,没有给他们仍了。
王安则借了纸笔,给皇帝斟酌着写信提他回去的事情,之前他也写过很多封信给皇帝暗示,想来这个也不显得突兀。
陛下亲启,臣王安则已经完成陛下派给臣的治水大任,用的也正是之前提过的法子,臣认为此法妙在可以省些东西,若日后有人如陈一样,概可以用此法……尤其是臣之前说的水泥之法更是良策,若能促成定能有益陛下……这些日子臣有许多心得,想要当面禀明陛下,望陛下同意。
王安则怕皇帝觉得他都已经禀报完了,所以干脆就让他留在这里,于是决定先祭出水泥的制作方法。
按他原本的想法,是想着等做出来再告诉皇帝。
毕竟空口说一个谁也没见过的东西一定会受到很多质疑,但是当面见到就不是这样的反应。
可惜他现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只得先告诉方法,再慢慢研究。
也不知道韩孟阳研究的如何,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个消息,惹人担忧。
几日后,王安则收到宫中来的回信,准。
王安则欣喜大望,立刻就开始收拾东西打算启程,堪堪被林春禾拉着火急火燎的参加完践行宴后,便匆匆的离开了。
亲眼看着王安则离开,李超雄松了一口气,多月来阴沉的表情也终于迎来了笑容。
这个煞星终于走了,自己也能过几天不再担惊受怕的好日子了。
林春禾笑了笑,他也收到了皇帝的信。
虽然前半段多是斥责和问罪,但后半段可是让他好好将功补过,就先从松洲开始。
作者有话说:及冠之礼的祝词主要出自《仪礼.士冠礼》这个及冠之礼我只写出了重要的加冠和取字,其实他本身还有好多流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找一找。
关于女子取字,古代是有的,就是比较少,但是这里采用的是女子不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