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宴的前几月, 赵枝东也特意前来叮嘱:则弟,最近没事情不要出去。
王安则猜测道:莫非是因为最近的藩王进京?正是。
赵枝东点点头,这次进京的藩王有四位, 淮南王,安西王, 楚东王和燕北王。
淮南王你应该清楚,和方昱白有许多渊源,你尤其需要小心这位。
安西王是四人中最年长的,行事极为圆滑, 若是遇见他还需要小心谨慎, 莫要着了他的道。
楚东王倒是听说极为安分。
燕北王年岁比这几位年岁较小,不知其品性如何, 就怕他是小孩心性, 还是莫要随便招惹。
王安则记在心上,原来如此,林兄你也莫要担心我, 我现在在工部任职, 怕是撞不上他们。
也是。
赵枝东笑着挠挠头,我在兵部想来也与他们没有交集, 这样看来咱两是杞人忧天了。
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想来不会发生什么。
赵枝东点点头,的确, 则弟你想的没错。
同时,工部尚书也叮嘱他们要最近多注意, 少去酒楼花楼这些地方。
各地藩王也陆陆续续开始进京, 王安则仔细观察了来往的人, 似乎更加热闹了, 尤其是各种商铺。
听说会有藩王来。
爹爹,藩王是什么样的人,我还没有见过。
你爹也只远远的见过一次,你要是想看,咱们这段时间就多出来逛逛,指不定能在京城遇到。
好。
怀着这样的心思的人很多,街上尤其热闹。
而各家官员反倒关起门户,收敛自己。
方听珺听了王安则说的场面纳闷道:不是说要躲着吗,他们怎么上赶着去看。
王安则笑着说:咱们躲着是因为怕招惹上藩王,这段时间要是招惹到了藩王,怕是陛下也不会给你做主。
而那些百姓们只远远的看着,尤其他们聚在一起人多,倒是不怕了。
方听珺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难怪世人常说做官也是学问,原来这么小的事情上也需要考量。
是啊。
王安则感慨道:小心驶得万年船,万寿宴时我们不招惹他们,他们也惹不上我们,两者相安无事便好。
但若是他们一定要来招惹,我们也不需要全部忍让。
王安则早有猜测,那两股势力其中必然与皇子有关,只是这藩王有没有在其中做手脚就不好说了。
若是真有不安分的藩王做了手脚,只怕皇帝还想着先拿他们开刀,所以遇到事情也不需要百般忍让。
方听珺赞同道:正是如此,若是百般忍让就落了下乘。
好了,快些吃饭吧,莫要多想了。
王安则给方听珺夹菜。
方听珺吃了一口,蹙起眉头干呕:呕——王安则放下碗筷,轻轻拍了拍方听珺的背,这是这么了,难道早上吃坏了什么。
他给方听珺递过一杯水,方听珺接过后否认道:都是以前吃过的,怎么会吃坏东西。
找个大夫来看一看,莫要耽误了。
不一会儿,大夫便到了,他先观察了一下方听珺的脸色,又垫着帕子给方听珺把脉。
王安则着急问道:老先生,可是因为什么原因,以前从未这样过,这还是第一次。
大夫站起身,给王安则拱手道喜:大人莫急,是好消息,尊夫人这是有喜了。
王安则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是怀孕了。
不怪他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
原来是这样,多谢老先生跑这一趟。
王安则叫下人给些赏银。
方听珺也愣愣道:这是有了?王安则高兴的点点头。
方听珺惊奇的摸摸自己的肚子,这里竟然已经有了一个孩子,明明还是自己的肚子,但是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她仿佛感觉到了不一样。
王安则小心的扶着方听珺,先回房坐着,让下人重新做些饭菜来,直接送到房里。
方听珺好笑道:不用这么紧张,它还小,我还不用这么仔细的照顾着。
王孟芸听到大夫来的消息急忙赶过来,怎么了,怎么叫了大夫,是谁的身子不爽利了。
王安则笑着应道;娘,不要担心,是喜事。
王孟芸是过来人,一听是大夫和喜事,一下就反应过来了。
她提起心来,小心翼翼问道:可是有喜了?王安则点点头,方听珺脸色微红的坐在旁边。
王孟芸心落在了实处,她露出笑容,的确是大喜事,可得仔细照料着,照顾的人也得找几个有经验细心的在旁边跟着,还有吃食也得换一换,不能和从前一样了,也不知道你是想吃酸的还是想吃辣的……王孟芸恨不得一下将所有的事情都问完,她里里外外的想了一遍,确保不出现任何差错。
王安则和方听珺对视一眼笑了笑,王安则觉得自己刚才根本不算太大惊小怪,没看见他娘比他想的还要久远,这都要说到孩子的衣服要准备什么了。
方听珺把消息告诉方府,长公主沉思片刻后派了两个年长的婆子过来一起跟着照看。
消息传到镇安侯府,李老太君恨不得现在就到王安则府上看一看。
虽说她已经有两个孙子了,但这两个孙子可没一个争气的,现在都没有一个孩子。
李夫人也很感兴趣,想到自家两个皮猴子,她便忍不住摇头。
只是,今日怕是去不成了。
爹,您怎么回来了。
李晙浩诧异道,他还以为他爹会最后才回来,没想到竟然今天就回来了。
镇安候皱眉,你这是不欢迎我回来了。
李晙浩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他连忙摇摇头,没有没有,爹您回来的正是时候。
镇安候瞧着府上似乎和他离开前有了些区别。
这是个什么地方。
镇安候疑惑问道,他怎么不记得府上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个屋子。
李夫人一看心里咯噔一跳,因着她们最近也常叫来其他夫人一起打牌,索性干脆空出一个屋子,没想到被镇安候发现了。
她这位公公最是严肃,也不知道能不能容忍得了这样的事情。
她站在旁边,谨慎道:这里是各府夫人们来时坐的地方。
镇安候皱眉道;为何不去正厅要来这里。
李夫人抿唇道:这里和正厅不一样,虽都是各府的夫人,但来往有所不同。
镇安候紧皱眉头,他看了看这个屋子拂袖作罢。
李老太君因着病下了,便没有去外面接镇安候。
镇安候看了看李老太君,可请了太医。
李老太君笑着说:已经请了,只是受了点寒,好好养一养,不碍事的。
镇安候见她无恙,便考校李晙浩和他的两个儿子。
李夫人说:娘,长宁郡主有喜了。
李老太君让李夫人扶着微微坐起身子,这是好事,给王家送些东西,只是可恨我这身子现在不爽利,不能前去看看,你替我去看一看。
儿媳正有此意。
而被镇安候留住的李晙浩正回答镇安候的问题。
京中可有什么大的动向。
大的动向?李晙浩想了想,前段时间吴老爷高寿韩孟阳和韩夫人回到了京城。
镇安候不满意道:还有呢。
李晙浩又想了想,若说大的动向,最近最大的动向怕就是王安则研究出的那两样东西,那可是让朝廷争议许久。
王安则最近研制出的水泥和《数字算术》,这两个算吗。
水泥是什么?镇安候问道,他对一听就是算术的东西不感兴趣,倒是这个从未听闻过的水泥不知是何物。
水泥就是一种可以取代糯米糊墙的东西,其中妙用不知如何说。
李晙浩有些心虚,他也没有完全搞懂水泥是什么东西,只能把听来的一耳朵说给镇安候。
镇安候摇摇头,不再关心这两样东西。
你之前信中提到的雪雁呢,给我瞧一瞧。
镇安候之前从李晙浩信中知道他得到了一个宝贝的海东青,十分通灵性,喜爱至极,如今回来他倒是有兴趣看一看这小家伙。
李晙浩面色古怪,看不上了,已经送人了。
送给谁了。
镇安候好奇道,这么长时间没有回来,他这儿子已经有了相处这么融洽的挚友了吗,连他喜爱的新宠都舍得送出了。
王安则。
又是王安则。
镇安候皱眉,听着似乎是最近京城的风云人物,以前倒是从未听说过。
正说着话,瞧见了李夫人似要驾车离开。
镇安候叫住了李夫人,你又是去哪呀。
他还以为李夫人又要回到娘家,因着李晙浩的不在意,李夫人可算是京城里少有的经常回娘家坐一坐的人了。
李夫人走到两人面前,长宁郡主有喜事,我去给她道喜。
长宁郡主?镇安候知道,是方昱白家里的小丫头,只是这与李夫人又有什么关系,不要说他们家与方家没有什么来往,光说李夫人和长宁郡主就是差了辈分。
镇安候觉得,这次回家,大家都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