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静

2025-04-03 04:30:26

【三十一】老太太极力在俞安行面前谈论起俞青姣。

直到再无其他可说的, 才同扈氏提起了要办家宴的事。

安哥儿才从姑苏回来的时候,我就计划着要办个家宴好好热闹一下了。

可因着安哥儿前几次闹的病,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眼下好不容易将神医请进了府, 安哥儿的身子才好上了一些。

这天愈发冷起来, 依我看,最应该办个宴来热闹热闹。

也正好, 给安哥儿冲一冲这些日子来的病气。

扈氏点头应下。

母亲说的是。

我这几日便挑好个吉祥日子,马上开始操办起来。

到时一应请柬等事务, 还都要请母亲一一过目才是。

站着说了几遭话, 老太太才由着莺歌搀着她坐下。

又让莺歌出去喊人。

你去将秦神医请过来, 我想当面问问安哥儿现下的情况到底如何。

听着他亲口说了,我才能安下心来。

莺歌应下, 才要出去,被俞安行叫住。

我让元阑过去就行了。

门外的元阑听见了俞安行的吩咐,便要去偏院里找秦安。

看见仍旧站在廊下的元翠,叫了她一声。

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仔细说来,元翠其实并非景然亲自训练出来的暗卫。

不过是景府里的老太太不放心自家外孙,觉得景然给的暗卫虽武功高强, 但照料人未必能有女子上心, 这才找了个勉强有些身手的丫头塞了进来。

暗卫里头的人都是一些糙汉子,元阑对着一个元翠,只觉得有些无从下手。

她身上武艺一般, 自然不能跟着其他人一起去出任务,在刀尖上舔血过活。

在姑苏时, 也只让她管着院子里小丫头们的琐事。

这次回京都, 元阑本不想带着她, 偏景老太太说什么也要让元翠跟着, 他也只能作罢。

到了京都,老太太又送了一个心莲过来,思来想去,便让她去看管着偏院里的事情了。

平日里,元翠也只呆在偏院,暗中看守着心莲的一举一动,很少会出现在正院里。

……我在这里等一下二姑娘……我有事同她说……面对元阑的询问,元翠胡乱地搪塞了一句。

元翠同二姑娘什么时候有了来往?元阑心里奇怪,疑惑地瞧了她一眼,到底没有再多问什么,只一路往偏院里寻秦安去了。

秦安知道老太太要见他,面色说不上有多好看。

俞安行幼时在国公府里的事情,他也知晓了一些,委实对着老太太露不出来什么好脸色。

他故意在屋子里磨磨蹭蹭了许久。

再一想俞安行经了三次放血,才刚醒来没多久,还是得替他诊诊脉才能安心,又拖着步子跟着元阑过来。

老太太等了许久,仍旧不见秦安过来,难免生出了些不耐,让莺歌过来替自己按肩,好缓一缓身上的疲乏。

扈氏等得也有些烦了,小着声埋怨了一句。

这神医到底是常年在市井里混迹着,半点也不懂规矩,竟这般难请,还劳动母亲等他。

话才刚说完,房门打开。

元阑撩起毡帘,秦安抖着自己的小短须,踱着步子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谁说我老头子不懂规矩呢?扈氏不想秦安来得这么凑巧,刚好便听到了自己的那些话,一时脸上讪讪。

老太太先是乜斜了扈氏一眼,才起身上前,对秦安笑笑。

神医能屈尊到府上,还治好了安哥儿的病,便是国公府的贵人,哪有什么不懂规矩一说?秦安听了,朝着扈氏所在的方向瞪了一眼,却只是哼了一声摇头。

老夫人这话可折煞老夫了,老夫不过是个游手好闲的庸医,可治不好府上贵公子身上的病。

眼下也不过是用药把病情压下去了,若是想要完全祛除病根,老夫人可得要另请高明才是。

扈氏听了这一番话,只觉胸腔内憋着的一股气吐了出来,眉梢微扬。

她就说,兄长之前将这毒给她时,明明就说着无药可解。

且这姓秦的连俞安行中毒的症状都辨不出来,怎么可能就这样将俞安行给治好,不过也是像之前那样,用些药来给他吊着一口气罢了。

心里高兴起来,面上却仍要佯装出一副讶异的模样。

什么?已过了这么多日,安哥儿的病竟还没治好?你这神医,莫不是专门来坑蒙拐骗的?她话说得直接,老太太听了,面色也不由沉了下来,抬眼看向秦安,先道了句不是。

我这儿媳一心只放在我孙儿身上,她心里着急,一时有些口不择言的,还请神医莫怪。

秦安只是眯着眼笑。

老夫人说笑了,不过小事一桩,还不值得我放在心上。

他说着,目光越过扈氏,看向她身后的俞云峥。

呀,这可是府上的小公子?长得可真是……珠圆玉润。

他委婉地挑了一个好词。

扈氏伸出手臂,颇有些警觉地挡在俞云峥身前。

老太太出声应他:正是。

嘶——秦安捋着胡须,目光细细从俞云峥面上端详而过,似是在思索着什么。

老夫怎么觉得,这小公子身上看起来似乎也有体虚之症呢?闻言,扈氏和老太太俱是一怔。

扈氏护着俞云峥的手下意识便紧了紧。

老太太愣了一会,又笑起来。

……神医果真是医术过人,云哥儿刚出生时身上确实带了不足之症,不过好在当时的大夫及时用了药,如今云哥儿的身子已好起来了。

打娘胎出来时就带上的不足之症乃是世上少见的疑难杂症之一,老夫从医至现在,却是仍未找到根除的法子。

敢问老夫人,当时府上的大夫给小公子开的是何药方?他话落,屋内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死寂。

落针可闻。

老太太握着沉香杖的手微顿,下意识抬眼看向扈氏。

视线再一转,落到了一旁的俞安行身上。

恰好对上他面上温和的笑意。

见他一副什么都记不起来的模样,又放下了心。

俞安行目光紧紧盯在老太太身上。

看她紧张的眉眼一寸一寸松缓下来,唇畔扯出一抹讥诮的弧度。

他面上是苍白的。

笑意便也跟着失了颜色。

寡白而冷淡,不复往日里的温润,带着凉薄的意味。

他在天机阁里呆了整整八年。

十三岁时,他被接回了国公府。

接回他的人不是老太太,而是扈氏。

在俞安行的年岁中,对母亲的记忆是极其模糊的。

当时的他对扈氏说不上亲切,但也绝算不上讨厌。

被接回国公府的那一日,他心里甚至还隐隐生出了些喜悦。

原来府里还有人记得他。

直至,他的身子开始一日不如一日……大夫来了又走,无一人能找出病因。

他在床上苟延残喘了整整一年。

而后,俞云峥出生,身上也出现了同他一样的病症。

他理所当然地成了弃子。

长指抚上心口。

似乎还能感受到从其间渗出来的丝丝疼痛。

从天机阁里出来时,他还以为,他对疼痛一点都没了知觉……直到他被剜了心头血的那一日。

他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感官却无比清晰。

锋利的剑刃割破胸膛处的皮肉,他看到了在床边站着的老太太。

她的眼神无波无澜。

异常平静。

在那一瞬间,年幼的俞安行突然便想到了静尘苑正堂里摆着的那尊佛像。

漆黑的羽睫在脸上落下淡淡的阴影,恰到好处地遮掩住了俞安行此刻眼中的情绪。

宽袖下的手紧握成拳。

面上,他神情无甚异样,看不出其中的波澜。

长眸一一从老太太和扈氏身上划过。

这药方,他倒是熟悉得很。

俞安行呵然轻轻笑了一声。

眉尾起伏的弧度温柔。

咳咳——轻咳了几声,老太太收了脸上不自然的神色。

……当时的神医只是恰好开出了对症的补药……眼下若是要再找到当年的药方,也有些难……秦安目光在她面逡巡而过,不再说什么,直接上前去替俞安行诊脉。

他今天离开时,也替俞安行诊了一次脉。

彼时俞安行虽才刚醒过来,脉象却是平稳的。

如今的脉象却变得起起伏伏的,颇为不稳,且愈发虚弱起来。

收回了手,秦安沉着脸色,小声在俞安行耳边絮絮叨叨了许久,只叮嘱着他近日要好好躺在床上休整着。

又起身,提高了音量同老太太等人说话。

世子身上的病症如今已有缓解,但病根仍在,身子还是极为虚弱的,近些日子尤要注重休养,切记不可让人来打扰。

一阵语重心长的嘱咐,老太太听了,面色却是凝重了许多,老态的眉眼皱着,多添上了几分忧心忡忡的意味。

神医放心,我这些日子定好好依着嘱托,不来打扰安哥儿。

也令府上的小厮都好好看着,绝不让无关的人到沉香苑来扰了院子里的清静。

替俞安行诊完了脉,秦安离开了。

老太太记着秦安刚才说的话,也不再多呆,匆匆带着扈氏等人离开,又再三叮嘱了不可过沉香苑里来烦扰。

青梨抬眼。

看着俞青姣离开的背影,她偷偷抬脚想跟上前去。

不想才走上一步,手腕被人给牵住了。

她回头。

见是俞安行。

青梨试着用力,挣脱不开他的禁锢,开口同他解释。

我只是想去送送姐姐。

她说着话,一双眸子嫣然,有潋滟的波光在其间流转。

是流光溢彩的灵动。

让人移不开眼。

俞安行讨厌嘈杂的环境。

他不喜欢房间里有其他人的存在。

但是现在、此时此刻,他却并不想她离开。

……那……你还会回来吗?他小声询问着,直直望着她的眼睛。

牵着她手腕的力道又加重了些。

青梨只觉得他话说的奇奇怪怪的,皱着秀气的细眉,狐疑地上下打量了他几眼。

当然要回来啊。

她将手腕从他掌心抽离出来,指了指案几上还摆着的空碗和装着蜜饯的小碟子。

我还要回来给你收拾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