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至了十二月, 萧索的隆冬时节。
今岁京都的冬天有些怪诞,冷风呼呼地刮着,刀子似的吹在人身上。
光是冬雨便接连下了好几场, 却久久不见飘雪。
昨日夜间也落了雨, 至了夜半,雨才停了下来。
晨间, 时候尚且还早着,天边还有未来得及褪去的一片灰沉的阴暗。
京都城的街道还带着湿漉漉的雨水痕迹, 举目望过去, 半天瞧不见一个行人, 冷冷清清的。
国公府的瓦檐上还残着昨日夜里的雨珠,滴滴答答地落下来。
廊檐下, 小厮和仆妇们来去的步履匆匆,是与外头截然不同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嘈杂又吵闹。
老太太早前半个月便开始为着今天这宴准备了,足足从十一月底一直忙到了十二月中旬,只恨不得能将整座府邸都给重新翻新一遍。
四更天时,管事的又在后照院里点了一遍名, 拎着耳朵教训了一番。
府上每个小厮和丫鬟的心都提了起来, 生怕自己会在今日的宴上出了差错惹了老太太不快,半点也不敢马虎。
青梨今日也特意起了个大早,一路从沉香苑先回到了椿兰苑。
天还没亮透, 窗边泛着一层朦胧的浅青颜色。
屋内的光线昏暗,为了方便, 小鱼还特意燃起了烛火, 暖黄的光线映照在那张檀木雕花的旧妆台上。
小鱼手上拿着青翠的石黛笔, 稠浓的颜色在修得齐整的眉上洇打开, 细细在那妍丽的面庞上晕出了两道匀称的远山眉。
姑娘,好了。
听了这声,半阖着的眸子这才徐徐睁开,眼底眸光流转,烁烁生辉,衬得那两道远山眉好似也活了过来一般,添了几丝神韵,瞧来多妩媚。
青梨轻扫了一眼立在台上的那一方菱花铜镜,里头照出一张倾城的脸来。
云鬓乌黑,眸子潋滟,唇上一点轻红。
瞧着却好似还少了一点什么。
美目微凝。
青梨思索了一瞬。
揭开台面上的那一盒红妍的胭脂,白腻的指尖伸到里头,轻点了点。
少顷,便用胭脂在额间绘出了一朵半开的、纯洁的蔷薇花。
青梨本就生得极美。
平日她很少妆扮,身上是自带的清水出芙蓉的本真颜色。
今日特特妆扮了一番,便将她的美与艳全都释放了出来。
纯与欲交织,最为惑人。
即便什么也不做,光是站在那儿,也自成一道惹眼的秾丽风景。
头上的那根青玉雕花簪子在昏沉的光线里泛着莹润的光泽,一眼望过去,晃得人眼睛直发酸。
待青梨收拾好了,天上却又开始飘起了细雨。
望着窗外朦胧的雨丝,她面上的笑意淡了一瞬。
她不喜欢下雨天。
但今日也不得不出去。
冬雨冻人,身上裹上了披风,青梨手上又再多揣了一个取暖的手炉。
临出门时,小鱼问了一句:姑娘,咱们还要再回到沉香苑去等世子爷吗?青梨点头:自然要等兄长。
今日这场宴,俞安行才是主角。
不跟在他身后,哪里能见到京都各府的好儿郎呢?小鱼应了,撑着伞护着青梨出了院子。
不想才过了月洞门,迎面却见到了男人高大的身形立在不远处。
他负手站立着,朦胧的天光下,可窥见他线条分明的侧脸。
即便被寒风凛冽地吹着,挺拔的身姿也岿然不动,风度似是刻进了骨子里。
他似乎已等了有一会儿了,元阑虽在一旁替他撑着伞,但他的肩头仍被斜飘进去的雨丝打湿了一片。
听见了身后传来的脚步声,俞安行回身。
目光直直落到青梨面上。
她身上是一袭赤色的裙裳,半掩在珍珠色的披风之后。
浓郁的颜色,愈发显出她艳丽夺目的姿容。
俞安行第一次见到她这般明艳的装扮。
饱满的唇上被殷红的口脂润色,娇艳欲滴。
就像是话本上能勾人精魄的女妖精。
青梨才刚想要抬脚走过去,就见俞安行接过元阑手中的伞,挺拔的身形穿过雨幕,一步一步,缓缓朝自己走来。
停在青梨面前,俞安行抬手,手中的伞将青梨遮盖了个严实。
朦胧的水雾中,伞下的两人相互对视着。
远远望过去,恍若一幅美好的山水画卷。
妹妹,走吧。
俞安行温声开口,长指抬起,指腹顺势擦去了青梨鬓发上沾着的几点雨珠。
青梨点头,跟上他的脚步,又抬眼去看他。
……我是第一次参加国公府的宴会……有些害怕,待会儿在宴上,我能一直跟着兄长吗?但我在宴上要去见的都是男……话说到一半,目光落在她今日格外妍丽的面庞上,俞安行突然意识到一些什么。
他低眸去看伞下的女子,对上她格外善解人意的笑。
……我没事的,只要能够跟在兄长身后就行了。
青梨笑着,眉眼上扬的弧度灿烂。
俞安行见了,眼底的眸光却是一寸一寸冷凝了下来。
他盯着她唇上嫣红的口脂,只觉分外碍眼。
我看妹妹今日的妆扮,似是格外看重这一场宴席?这可是祖母特意为兄长办的家宴,自然重要。
捏着伞柄的手用力,俞安行于唇齿间送出一声极轻极柔的浅笑。
这么说来,妹妹是为了我,今日才这般大张旗鼓……倒还真是令我、有些意想不到。
他一字一句地说着,语调缓慢。
目光沉沉地落在她额间的那朵蔷薇花上。
正厅里。
游廊上,手上捧着茶壶和糕点的小丫鬟们鱼贯而入,阵仗颇大。
时候还早着,但已有三五宾客过来了。
老太太起不得这般早,扈氏正带着俞青姣在一旁招待着。
而俞怀翎在十日前接了圣令,已随着押送李归楼的队伍一道北上幽州去了。
说起来,这小王爷本是因着生辰庆典上圣上被刺杀一事而被软禁在了京都,眼下却又是因着贪墨之名而被押送回幽州,倒是让京都城的百姓议论了许久。
幽州和京都两地之间隔着的路途遥远,且此时天气又冷了下来,沿途一路的风雪,莫说是此次宴会,即便是到时除夕之夜,俞怀翎怕也还赶不回来。
青梨跟在俞安行身后缓步进了正厅。
听见动静,众人的目光往二人身上望过去。
男人颀长的身形端正,不起眼的素色袍衫,偏偏被他穿出了一身清冷的贵气。
身后跟着的女子低垂着头,面容看不太真切,但端看那隐约露出的一点眉眼轮廓,已是姿容无双。
两人甫一走进来,连黯淡的天光都好似被点亮一瞬。
俞安行名声在外,旁人不难猜出他的身份。
但至于跟在他身后的那位女子是何人,众人便不知了。
有宾客向扈氏打听,扈氏往青梨的方向看去,眼神冷了一瞬,再回过头来,面上又挂上了热络的笑。
这是府上的二姑娘,胆子小,往年跟着她姨娘,从来没有在宴上见过人,你不认得也正常。
一旁的俞青姣跟着抬眼望过去,目光却也禁不住在青梨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待反应过来,又有些着恼地移开了视线。
她才不会觉得俞青梨好看。
俞安行才刚到正厅,便陆陆续续有人上来同他攀谈。
只是谈着谈着,目光却总是若有似无地往他身后的青梨身上飘过。
唇角笑意遮掩着微沉的面色。
俞安行牵过青梨的手,将人又往自己身后藏了藏。
青梨站在俞安行的身侧,视线却几欲被他给完全挡住,只能勉强看到站在他对面那人的一个稀疏的发顶。
她想再往前去看一看,可俞安行的手臂一直紧紧横亘在她腰侧,将她护在他身后,她半分也动弹不得。
看不清楚来人,便也只能听着他们交谈的声音。
谈的无非是什么诗啊书啊的,青梨也听不懂。
几番下来,难免觉得有些无聊又憋闷。
转头看向窗外,细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下来。
滴滴答答的雨珠顺着木质的窗棂渗进来,打湿了上头的雕花。
又有一人走过来同俞安行见礼。
趁着俞安行抬手回礼的间隙,青梨拎起裙角,从他身后离开。
对面的人说得兴起。
俞安行回头。
身后已是一片空荡。
那个口口声声说要一直跟着自己的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长指摩挲过腰上的蔷薇花,指腹轻捻。
俞安行唇角的弧度温柔,面色却是黑沉一片,恍若风雨欲来。
往正厅里来的宾客渐趋多了起来,青梨特意绕到了隔壁的小门,出了正厅。
厅后有一道小小的短廊,偏僻又逼仄,甚少人行。
在这里,可以看到角落里栽种着的那几株小小的腊梅。
枝头已缀满了半开未开的花苞,是灿烂的明黄颜色。
青梨倚在一旁的雕花木栏杆上,仰头看着。
耳畔突然响起一声迟疑的轻唤。
……姑娘……青梨没想到在这儿还能遇见人,回头去看时,脚上不慎踩着了地板上残着的那一小滩雨水,有些打滑,身形有些不稳,拿着的帕子也堪堪从手中掉落。
那人见了,正欲上前。
却有大手先于他接住了那方精致的香帕。
青梨抬眼看着面前突然而至的熟悉身形,还未反应过来,腰间便被俞安行揽住了。
他手上的力气用得很大,她整个人毫无缝隙地、紧紧地贴上了他。
长睫在脸上埋下一团深深沉沉的阴霾。
俞安行抬目,看向对面的人,瞳色幽深若子夜,带着迫人的锐意。
开口时,徐徐的语气却分外温和,近似宠溺。
舍妹的手脚不太灵便,见笑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