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清瑜生孩子的时候, 秦清澜和季氏都在平阳侯府候着,秦清羽本来也想来的,可惜上次回家两月之后, 她就被诊断出了有孕, 现下刚刚两个月, 正是不稳当的时候, 她来了也是添乱,这边顾忌一个孕妇就已经手忙脚乱了,可不能再添上她了,也就没来。
因为是足月生产,所以这边人手都是齐备的,接生的稳婆找了八个, 秦清澜这边两个, 季氏那边两个,秦清瑜这边四个,都是仔仔细细瞧过的, 身家底细至少到目前为止都是清白的。
到最后秦清瑜生产的时候再决定要用哪一个。
郎中也找好了,是京城中擅长妇人生产的一位名医,并两个医女、两个药婆两月前就已经住在平阳侯府了。
因为女子生产乃是难事,秦清瑜又是头一胎, 自然更是艰难了,秦清澜在外边已经等了三四个小时了, 从清晨羊水刚破到现在, 也不过是六七个小时左右,里边现在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声响, 说明还得等上好一会儿。
赵文成在外边等着, 急的团团转, 他是真的不知道妇人生产居然要这么长时间,等的他心里真的是着急死了。
但是产房他又进不去,只能干着急。
秦清澜从小厨房那里亲自看着厨师做了午饭,然后带着到了院子里,先是带去给秦清瑜喂了一点灵水,以及一点点细粥,确定她的状态无碍,这才出去劝道:妇人生产是场持久战,都吃些东西吧,娘、姐夫,你们也好歹吃点,才有力气为二姐打算啊。
季氏和赵文成本来因为太紧张了,是一点也不饿的,但是秦清澜说的话也是正理,且郎中也在旁边符合,于是坐下来吃了点东西。
等到晚上日落之时,屋内的叫喊声变大,这是孩子要出来了,从清晨太阳刚出来,生到日落西山,这孩子也真的是磨人。
秦清澜就在旁边轻声安慰着,脑子里想的却是这生孩子也着实不易了,这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妇人生产,当真是令人心急,这还是在秦清瑜算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要不然她差点都坐不住了。
随着婴儿啼哭声响起,季氏也终于放心了下来,只为女儿擦着汗,自己眼眶中也都噙着泪。
秦清瑜生了个大胖小子,七斤六两,可谓是刚出生就白白胖胖的。
赵文成在外边听着,妻子和孩子都看不见,比他刚刚在外边等着还着急。
等到秦清澜记起他了,差人说了声母子均安他才稍微放下心。
秦清瑜生完之后只看了一眼孩子,就困的直接睡着了,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孩子已经被包好在喂奶了,她也换了身衣服,还算清爽的躺在床上,旁边是抱着孩子的季氏,正在逗孩子的妹妹,以及趴在床前的赵文成,见她醒了,赵文成赶紧问了一声:醒了,可是饿了吗?厨房那里都备好了早膳的,想吃什么我派人去拿。
秦清瑜是真的有点饿了,昨天她基本上没吃什么东西,也就喝了一碗粥,然后才看了看她儿子,孩子已经被洗净,干干净净的包在被子里,看着喜人的很。
这是她的孩子,和她血脉相连的孩子,秦清瑜现在的感受很是奇妙。
之后季氏又在侯府呆了两三天才走,秦清澜就不能呆这么久了,第二天她就回去了,不过每天加了灵水的药膳汤水什么的是一日一日送过去的,派的她身边得力的丫鬟,仔仔细细的坐着马车送过去的。
又秦清瑜刚刚生产,娘家这个时候来看出嫁的女儿非常正常,所以三五日的,秦清澜也会过去一天。
有时秦清瑜还会觉得自己身体已经好了,不想坐月子,觉得坐月子简直太烦人了,殊不知她身体好的这么快是灵水的功劳,生产也是一次大手术,孩子要长大,吸收的母体的养分,平常人做个小手术还要十来天养呢,何况是生产。
古代也没有那么好的医疗条件,秦清澜也只能劝着:二姐,生在九月已经够有福气了,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也不热,这个时候坐月子算是好受的呢,要是在夏日,那热的更是难受了,若是出生在冬日里,那冷的,也不好受呢。
等到秦清瑜过完月子,办了满月酒,秦清瑜那边一切都好,秦清澜也就抽出手来打理顾承娴的婚事了,十月中旬,挑了个吉日,顾承娴出阁。
婚事秦清澜都是办熟了的,虽然这次礼仪要比往日里更周全些,不过也不是什么难事,嫁妆也是经过顾元武审查之后,秦清澜一项一项的说好了,就拿给顾承娴了,基本上庄子、田地、铺子、宅子全部都有,那一百二十八个箱子里甚至连寿衣都准备好了。
出嫁之日,秦清澜作为长嫂,从手上褪下来一个早就准备好的赤金环珠九转花开并蒂镯。
然后由顾承毅带着顾承娴出了门子。
韩家主母钱夫人看见那十里红妆一般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新娘子娇艳欲滴、如花似玉的姿容,以及端正优雅的规矩仪态,高兴的嘴角都放不下来。
顾承毅看着妹妹嫁了人,还是很后悔他没早点说,虽然侯爷打了他一顿,但是他还是觉得是自己说晚了,没有早点打算,只能讲究李统领,这才失了妹夫这门助力,所以他的婚事他觉得更得挑个好的了,好歹他也是侯府嫡次子,最近跟着司都尉,也升了正七品了。
谁知还没等顾承毅打听到什么权贵人家的女儿,顾元武就召他来了书房,说道:现在你妹妹也嫁人了,你也不用再打听了,你的亲事,我已经说好了,虎啸军我帐下正五品游击将军徐家嫡长女正是年龄,我准备求娶他家女儿,你就安安细心的别瞎打听了。
徐家人还是不错的,忠厚老实,能办事会办事,又是他帐下的人,知根知底,只消再让儿媳去看看,只要姑娘没有什么别的问题,亲事定是能成的。
顾承毅听闻此消息,简直就是跟天打雷劈了一样,游击将军,正五品,每一个字都打在他的心上,顾承远一个病秧子都能娶吏部侍郎的嫡女,他就不配了吗?秦家可是书香门第,清贵无比,不管是先皇还是现在的皇上,都对秦墨正十分看重,嫡长子如今更是在翰林院,他家子弟也都是出息的,吏部侍郎虽然品级不高,可谁不知道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权力几乎是等同的,在没有内阁之前,吏部尚书就是实打实的百官之首,吏部侍郎离尚书可就是一步之遥。
这徐家看家底,看门第,看出身,有哪一样能比的上秦家?顾承毅想笑,却笑不出来。
低着头出了书房的门,顾元武还以为他默认了,也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
其实徐家在顾元武看来是当真是不错的,虽然在他帐下效力的是三房只有五品,可眼瞧着是能往上挪一个位置的,徐家祖上也是出过大将军的,比之侯府也不差什么,徐家家大业大,宗族势力在他们老家也是不可小觑的,徐家大房在地方也是三品的总兵,二房在西北是四品的守备,当兵的自然也少不了钱财,打场仗,什么金银财宝没有?徐家三房有依靠有前途,还有万贯家财,这样的人家,除了不是勋爵,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了,他家的女儿若是真的放开了去挑,就算是侯府嫡长子,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他正好是徐家三房的上司,这才占了个便宜。
顾承毅回去之后就在想怎么把这婚事搅和了,再物色一位位高权重的岳家才是。
秦清澜这几天呆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就躺着,顾元武不在,顾承远去当值了,剩下的都是小辈,弟弟们一般没事不会到她这里来,即使来也是有通报的,顾承乐即使是看到了只会和她一起躺着,日子过的别提多惬意了。
时不时的再带着顾承乐去出席些宴会,烧烧香,拜拜佛祖、真人什么的。
虽然她不怎么爱听戏,但是去宴席吃个饭听个曲子还是很不错的,顺便也带人相看相看,顾承娴嫁出去了,可顾承乐也到年龄了,只不过这个就没有上一个那么急了,反正她俩年纪也差不多,就当给自己找了个玩伴。
上香什么的,更只是为了踏青找个借口而已。
可能就是因为日子太舒服了,日子一直舒服到了十一月,顾承毅在护国公夫人的宴会上救了魏国公家的嫡幼女的消息就显得无比的令人震惊。
护国公夫人十分喜欢宴会,时不时就有一场,这场嫌外边天冷就没去,谁承想就在她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的时候顾承毅突然给她来了这么一件事。
当即她就派人打听消息去了,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救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全部都要打听出来,细节一个也不能少。
顾元武如今在虎啸军营里,自然是不知道这事情,打听出来了之后也得派人个去给他说一声,虽然只是家中子女的事情,可一个是公府,一个是侯府,两家也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家,这事自然也没有那么容易掰扯清楚。
女儿家的名声也很是要紧,这顾承毅救了魏国公家嫡幼女,是怎么救的?若是落水这种,可就说不清楚了。
顾承远秦清澜自然也是通知到了,他也是派了人出去打听,等全打听出来的时候,夜色已深,看着已经是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