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再看。
楚行天道, 似乎对买房不太感兴趣。
楚纯浅倒是感兴趣得紧,立刻扒上去:爸你到时候要不把奶奶接到C市?就在龙湖别苑附近买个房,距离你工作的地方也近。
楚行天笑道:嗯, 等会儿回去劝你奶奶的工作就交给你了。
OK!楚纯浅伸手比手势开心道。
那就不打算回这边了?听他们说话, 楚刚问。
C市那边工作方便。
行吧, 哥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绿灯亮起, 楚刚一脚油门缓缓踩出去。
舒月灵拉过坐下来的楚纯浅:你怎么对买房这么积极,还都已经想好在哪儿买, 难不成早就已经看过了?楚纯浅点头:对啊,我都已经高考结束, 是个大人了, 总不可能一辈子都赖在你们家啊,迟早还是要自己买个房子。
舒月灵压下心里的不乐意:行吧。
现在就先给我爸买一个,等以后我毕业出来当了你的特助, 我就要靠你养了。
楚纯浅反手把她拉过, 略带夸张的苦口婆心:到时候我买房可全靠你!舒月灵被她的表情逗得心里一松, 玩笑道:到时候我只给你开一个月9.9的工资,叫你一辈子都买不起房!楚纯浅睁大眼睛,捂住胸口: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哈哈哈。
两人在后座上笑个不停。
前面楚刚透过后视镜看着她们, 诧异于楚纯浅跟舒月灵关系居然这么好,忽然猝不及防与楚行天的视线对上, 他拉起嘴角嘿嘿一笑,以前还不太清楚楚行天怎么一门心思要在外面上班, 只是给有钱人当司机而已, 在哪儿不是当, 现在看着楚纯浅与舒月灵, 他忽然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而且这么多年他们父女俩居然一直都是住在主家。
这也让人出乎意料, 看来是深得主家信任。
其实一开始楚行天也是在外面租房,那时候楚行天好不容易在舒家找了个当司机的工作,但因楚纯浅还小,他上班一直带着楚纯浅心里过意不去,舒父便做主叫楚纯浅白天的时候放在舒家陪舒月灵玩。
楚纯浅自己也懂事,似乎是知道自己的爸爸在别人家上班,所以白天呆在舒家的时候不哭不闹的,明明与舒月灵同岁,就只比舒月灵大几天,自己还是个小孩儿却一直让着照顾着舒月灵,所以舒月灵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跟楚纯浅呆在一起,龙湖景苑里别的小伙伴都不如楚纯浅香。
某天傍晚楚纯浅要回去的时候,舒月灵不答应,一直哭。
据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差一点抽过去。
最后她妈心软,叫楚行天带着楚纯浅两个人就在舒家住下,反正本来家里的房间就多。
结果这一住就是十几年,现在说要搬出去,舒月灵心里都哽哽的。
车子一路又行驶大概半个多小时,从快速路的一个路口下去,拐进小镇。
小镇的房子与城市里面不同,中心街道上两边的房子都是民建楼房,没有统一标准,而且最高也只有三层。
看起来并不如大城市的房子那么干净整洁,也不如大庆朝一些镇上道路两边的房子统一。
见此情形大庆朝的百姓眼中再次流露出一点平衡,以自己挑剔的目光去挑这优秀的华国里面一点不好的刺,他们似乎极为在行。
看起来他们百姓的居住条件也不怎么样嘛。
这大街上的房子似乎也就那样,还没我们的好看呢!大人们的视线高高在上,看着那路边有些民房的二楼外表脏兮兮的。
可小孩儿关注点都在那些底楼的商铺里,那花花绿绿的大超市吸引着他们的眼球,还有那透明的玻璃里面好看的衣服。
娘,可是他们有琉璃。
小孩儿们前两天才被科普过什么叫做琉璃,这会儿就指着那玻璃开心说出自己已经记下来的东西。
想要得到大人们的夸赞。
他们可是只听过一次琉璃,就完全记下来了呢!却有不少大人闻言表情一顿,那什么,其实他们也看到了那晶莹剔透的琉璃,但就不能让他们挑挑不好的地方吗?!自欺欺人酸一下都不行?这华国怎么哪儿哪儿都那么好!一点点脏污根本就不成问题!看得让人心里不平衡极了!死孩子,尽知道瞎掺和!小孩儿们没得到大人的表扬,反倒挨了一顿臭骂。
这群孩子瘪起嘴,说话也不客气:爹你就是嫉妒人家有好东西!他们有好东西你吼我做什么!我又没说错,那就是琉璃嘛!就是你前天说得那个特别珍贵的琉璃!小孩们不服气,叽叽喳喳一顿无差别输出。
大人们面上生出一尴尬,被怼得无话可说。
他们不要面子的吗?!嚯!人家那里也有好看的房子!一名小孩儿忽然发现直播间里有一片看起来长得一样的楼房,里面的道路宽敞,看起来干净整洁,他立刻伸手指过去,仰着脑袋挑衅看向大人。
大人们扭头看过去,果然见那大路边有个小区,里面的房子以灰白色为主,看起来干净又敞亮。
人们对上小孩高傲的目光,哑口无声。
算了算了,他们已经是成熟的大人了,不需要跟一群小孩儿计较。
一群牙都没长齐的小破孩,懂个屁!直播间里的人开车走过小镇,更里面的道路与先前的路相比宽度便直接少了一半,可看起来依旧很大,有人看见那大路后面的一些小村庄,远远看去那些房屋与他们的几乎一般无二,不服输的大人们张嘴下意识想要出声呛一下,只是眼角的余光扫到还站在一边看得津津有味的小孩儿们,又立刻闭嘴。
大人被打脸次数太多,也很丢人的。
尤其是被自家孩子怼,这简直丢人丢到祖宗家。
还好他们没有出声,因为那楚家村就在大路边上,而且人家那些房子近距离看起来比他们的好太多了!那村子里有平房也有楼房,远远看着确实跟他们大庆朝的房子没有多大的区别,可走近了看区别真的大!首先他们用来糊墙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白白的一层,跟他们用的土砖完全不同,但是看起来比他们的土砖坚实多了。
其次人家村子的房屋窗户上安得也是琉璃!这华国是琉璃泛滥成灾吗?怎么哪儿哪儿都有?!不少大人微怂,庆幸自己刚才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不然这会儿又得打脸。
老脸都得被自家娃儿扯下来扔地上踩着耍!楚奶奶知道他们要回来,跟自己的老姐妹一起搬个椅子就在回家的路口坐着,大树下三四个老奶奶摇着蒲扇乘凉。
空中没有风,她们自己的扇子吹动额前的发,时不时探头往路这头看。
忽然看见一辆熟悉的车,虽然不认识车牌字母,但老奶奶们总有自己的方法。
哎,回来啦!车子还没停下,舒月灵就看见那四个奶奶里面站起来一个穿着花棉长袖衣裳的老人,朝着他们这个车子招手说话。
于是她立刻便知道这就是楚纯浅的奶奶。
楚刚把车窗打开,朝着楚奶奶说:对,回来了。
这头楚行天与楚纯浅两人都已经打开车门下去。
奶奶~!楚纯浅像个飞出去转悠一圈刚刚飞回来的雏鸟,张开双臂给楚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好想你啊~哎呦哎呦,我的乖孙孙!楚奶奶立刻回抱住,口里一叠声得叫着。
纯浅又长高了哦。
是不是高考完了?行天这次又挣大钱回来了啊。
其余的奶奶眼里盛着盛夏的闲适愉悦,夸赞着不常归来的人。
楚行天笑着一一作了回应。
舒月灵踩着软软的运动鞋轻轻跟着下车。
车子里忽然又钻出来另外一个女生,几个奶奶的视线看过去,只见这孩子皮肤白净,长长的黑发扎了个高高的马尾,嘴角挂着甜甜的笑容,看起来乖巧又精神,现场微微一静,舒月灵吐出一口气招呼道:奶奶们好。
又看向楚奶奶:楚奶奶好。
楚纯浅听见声儿才从她奶奶的怀里出来介绍舒月灵说:奶奶,这是我朋友,叫舒月灵!她叽叽喳喳炫耀:而且她也可喜欢看当年咱们华国抗脚盆鸡国的视频!昨天还躲在房间里面看了一整天呢!听她这么一说,几个本还在猜测舒月灵身份的奶奶们眼睛都亮了,惊喜道:你们这些小年轻也喜欢看战争题材的电视?你看的是啥?舒月灵笑着:我也是昨天在纯浅的手机里面看到才去搜得,看得不多,但也很喜欢。
怎么个喜欢法?有个奶奶眼睛亮亮的,问道。
里面都是咱们祖国的革命先辈,看起来就很亲切,而且没有他们也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安稳平静的生活。
虽然我们这一辈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些革命先辈的精神!几个老奶奶倒是没想学什么爱国精神,只是她们这些人小时候虽说没有经历过那抗战时期,但她们经历过抗战之后全民皆是伟人粉的时代。
回顾她们的一生,就是华国崛起的过程,从小时候的大锅饭到现在,百姓的生活条件突飞猛进,以前年轻的时候还能适应这蓬勃发展的时代,可现在她们已经搞不懂年轻人的玩意儿了。
什么手机,电脑,平板,她们都还没搞懂,现在又有什么直播,智能家居,ai对话,更是听着都一头雾水,很多都已经完全超出他们的学习水平。
时代的进展似乎将她们这一代人抛下,家里的小辈现在已经不稀奇电视机,每天抱着手机不离身,而现在电视机的操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远远不及以前那么便利,以至于她们在电视机上学会操作播放出来的,也就只有红色视频,别的都不耐烦学。
听见舒月灵的话她们非常开心,虽然这孩子说话有点像是在打官腔,但是她能喜欢她们曾经喜欢的那群人,且在她们面前表达出来,不管是真是假,这群老姐妹心里都舒坦。
小姑娘棒!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是哦是哦。
大庆朝的士兵们也在看天上的直播间,他们中的不少人是上过战场打仗的,现在还呆在身边的人,都是从战场上厮杀活下来的人,以前还有别的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大将军钟达听见那里面舒月灵的话,第一次直视这个直播间。
钟达本是草根出身,能爬到现在这个位置,都是靠着自己的命拼上来的,以前坐镇边关的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他活得自在,这入了京城,官位上去了,可宫里的那位忌惮他,那群文官也看不起他们这种行伍出身。
京城富庶的百姓似乎也忘了他们这群长年累月在外面保家卫国的军人,对他们言语相讽。
这群人现在看着直播间里面的少女,第一次对这个舒家的二小姐有了一定的印象。
他们听着舒月灵的话,甚至有点羡慕那曾经为国为民的华国士兵,真好,华国里过了那么多年,还有人记着他们。
寒暄总是几句话就说完,几人与其他奶奶告别后,楚行天一手拖着楚奶奶的椅子,一手拉着舒月灵的箱子往回走。
楚纯浅的手上也拉了两个,舒月灵没好意思去找楚行天要行李箱,就去楚纯浅的手里面接过她的箱子,两人一左一右走在楚奶奶边上一起回家。
楚家就在大路边两户人家的后面,从那两户人家的中间路口进去直走不到五十米的距离就是楚家大门。
入眼是一个乌凄凄的红色铁门。
大庆朝的人们伸长了脖子想要看看这房子里面是个什么样的构造。
会不会很不好?是不是跟他们大庆朝的一样?他们的视线跟着舒月灵而动,随着大门打开,叫大庆朝的人好一阵失望。
里面一片明朗,四四方方的院子结构跟大庆朝一些大户人家的房子一样,进去之后大大一个院子,穿过院子正对面就是堂屋,堂屋两边还有两个屋子,两侧也各有三个房间,虽然房子外貌看起来不怎么样,但这样大的房子,在他们大庆就已经是大户人家的标配了!人们顿时无话可说,人家一个几十岁老太太自己住的房子,都比他们现在一家人住的大,还有什么好说的?等楚奶奶打开堂屋的门,叫他们进去坐,众人看见那不起眼的门里面,装修得白白净净的屋子以及一个长长的沙发和干净的茶几,还有那大大的液晶电视机,他们立刻就跟哑巴一样不再说话。
而后看见楚奶奶拿出一块遥控器,朝着斜上角一按,滴一声那上面就有个东西发出乌拉拉的声音。
那上面的纸条条被吹起。
大庆朝的人们眼睛一睁,这东西竟然能吹风?!那岂不是大夏天也不用怕热了?!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这可能就叫做人不可貌相。
华国的房子也不可貌相。
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一个外面毫不起眼的房子,里面的装修是多么的高攀不起。
一回到家,楚行天就去收拾房间,楚纯浅问舒月灵说:今天晚上你跟我睡?舒月灵立刻点头:嗯嗯嗯。
行,那我就不给你收拾屋子了,我去放个行李。
好。
楚家两父女都离开后,堂屋里就剩下楚奶奶和舒月灵。
楚奶奶放下空调遥控器去冰箱端出几个水果盘:我昨天赶集刚刚买的水果,来尝尝。
好,谢谢奶奶。
舒月灵下意识接过,放下去的时候忽然发现她接过来的这盘水果是红艳艳的荔枝,上面还有点冰箱里带出来的水汽,看起来娇嫩欲滴。
她忽然想起当时在大庆朝皇宫里的情形,舒月灵微微一愣,继而在楚奶奶殷切的目光下回神挑出一颗剥开放进嘴里。
非常给面子连连点头:嗯,冰冰凉凉的,好吃。
大庆朝的百姓多数人都没有见过荔枝,毕竟这是个高档货,所以他们还不觉得有什么。
而皇宫里太后看着那老太太随手就能端出来一大盘荔枝,并且一点都不心疼全递给舒月灵叫她吃,人都傻了!她自己都舍不得这么糟践的荔枝!他们怎会有如此多的荔枝?!太后惊诧,看向旁边的王嬷嬷。
她的宫里唯有王嬷嬷与舒月灵接触的时间长。
自打舒月晴那日被曝出抄袭之后,王嬷嬷在太后面前便有些如履薄冰,不过全天下人都被舒月晴欺瞒,太后也只是象征性数落她两句后便丢开不谈。
给自己一点面子,把识人不清的帽子扣在身边的下人身上,也是皇室的一种特权。
可此时那荔枝出现,这就是直接在打她太后的脸了!当日在场的妃嫔们哪个不知道赏赐荔枝的事情是她决定的?那时候她还不想给舒月灵吃呢!最后还是在太子的言语下才赐下去,叫所有人都沾了舒月晴的光,对舒月晴感恩。
可现在,这舒月灵所在的华国一个农村老太婆的家里面,居然会有这么大一盘荔枝!那她岂不是比那农村老太婆还不如?!王嬷嬷知晓她是什么意思,想说这荔枝可能就只有这么一点,必然是舒月灵拿出来显摆炫耀的,吃完就没了,可想想这直播间的神奇之处,她又默默换了种说词。
太后娘娘,这一定是舒月灵的把戏!她知道您当日那么赏赐荔枝,所以今天才特意安排一个老太婆来气您,您可千万不能落入她的陷阱!王嬷嬷顺着毛劝她:不管她如何气您,可她的身份依旧不如您尊贵,现在才要去讨好一个乡下的老太婆!太后盯她一眼,虽觉得她的话没说到痒处,可仔细一看,那舒月灵在面对这农村老太太的时候确实是有几分殷勤的意味,顿时心里便舒坦了。
到底是个庶出的女子,对着一个村妇,也如此低声下气,尽做些上不得台面的事。
王嬷嬷见她表情松快下来,不再追究,心里松一口气的同时,又抬眼看去。
那舒月灵对待农村的老太太是真有耐心,与当初对待她完全不同。
若是当日她没有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去对待舒月灵,舒月灵是否也会对自己这么好?王嬷嬷敛下神思,默不作声。
一直给人当奴才,许久没被人平等对待,可能已经习惯,但当看到世上还有另外一种相处方式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不会心动。
只是他们都将这种心动埋藏在心里。
长期处于阶级社会的不公平中,许多人都已经麻木。
哈哈,好吃就行。
楚奶奶拿起一旁的遥控器,神秘兮兮说:奶奶给你看个好东西。
舒月灵微顿,看着楚奶奶不太熟练操作遥控器却又一脸开心的样子,有点没搞懂她在做什么。
这个遥控器还是上一次刚子过来教我的嘞。
楚奶奶转过头来向舒月灵显摆:我学三次就学会咯!舒月灵秒懂,颇为捧场:奶奶厉害!哈哈。
楚奶奶哈哈大笑,接着摆弄遥控器:前一阵儿我还给行天打电话,叫他给我买个手机,我一定立马就能学会!刚子都说我学得快呢!现在市面上有老人机,操作简单,也能看视频刷段子。
舒月灵笑着接话。
来了来了来了!楚奶奶捣鼓一阵儿,终于把电视机给弄好。
舒月灵凝神一看,微愣。
《华国70周年阅兵录播》。
怎么样,你也喜欢看这种吧?楚奶奶瞧着她眼睛里似有惊喜,便知道这娃是真喜欢。
舒月灵眉眼飞扬:喜欢,谢谢奶奶。
说什么谢不谢的。
楚奶奶把水果又往她这边推:多吃点,边吃边看。
好。
舒月灵好笑,捏起一枚葡萄,趁机看了眼自己的手表,嗯,超清直播正在进行中。
于是她扬起笑脸,挺胸直背,一脸骄傲的表情都不带收敛的,开始聚精会神观看。
楚奶奶:看这孩子炯炯有神的样子,是个好苗子啊!搁他们那个时代,怎么也得是个红色代表人物。
大庆朝的人看舒月灵这么兴致勃勃的样子,只觉周围的风似乎都喧嚣两分。
这咋有点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作者有话说:大庆人民造反的心日益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