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68 章

2025-04-03 04:41:36

韩老将军并没有耽搁多久, 一得到军令之后,便立马叫人通知下去, 整备队伍, 准备出发。

运粮官也已经选定好,这人将会在户部调配好物资之后,带着备好的物资以及粮草, 紧随其后,为军队做好相应的后勤支援, 及时将粮草运到。

而这一人选倒是有些出乎旁人的预料,宣文帝最终居然还是听从了太子的劝告, 选择了那个一向不得他喜, 十分板正面无表情,总是直来直去的硬梆子, 莫御史。

毕竟粮草乃军机大事, 同样对战况影响极大,若是出了什么问题, 即便稍有延误, 那恐怕也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大错,实在是马虎不得。

而莫怀虽然是个烦人的古板性子,但是宣文帝也不得不承认,他这样的人才是最适合做这些事情的。

这人性子认真严谨, 又十分守时, 做事向来谨慎, 押运粮草之事,交于他手上, 宣文帝也安心许多。

莫怀也的确不负他的期待, 一接到旨意之后, 没有半分质疑,而是立马就去了户部督促着他们快些准备,不要延误了战机。

户部的人也都听过他的大名,知道这人确确实实是个正直古板,又极其严谨认真的家伙,心里暗暗叫苦,手上也没办法,加快了手脚将各种粮草物资的调令签发下去。

他们只想着快点把这个门神一样的家伙送走,不然这些日子他们可真的是,每天上值都能看见这个比他们起得还早的家伙了。

……姜虞那边,自从韩统领向她请辞之后,很快便有负责继任的人前来报到了。

那人也是宫中禁卫统领,毕竟宫中占地如此之大,连宫门都分了八处,里边巡值的禁军自然也不少,分成了三卫六旗,羽林卫,骁衣卫,豹韬卫,每卫都有一个主掌的大统领,以及两名左右卫统领。

来人则是与韩楚清同职位的周统领,看上去年纪也不大,相貌俊朗,第一次来参见国师的时候,姜虞还暗自在心里胡乱想着,宫中禁军统领是不是也要看脸选拔的。

韩统领毕竟将门出身,不仅蜂腰猿臂,长相也很出色,这个新来的周统领,虽然比之瘦弱了些,但是看上去身材还是挺不错的,不过旁人一见到他,恐怕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脸上去了。

这位周宴周统领,与韩楚清性子截然相反,是个爱笑活泼,让人一看上去就显得十分亲近的样子,不太像姜虞所认知的那样,身为统领一定要有威严,不会一直带着笑模样的。

这让她感到新奇之余,心中也有了几分好奇,不知道这个周统领,是否武力也很出色,才能做到如今这个位置的呢?不过这样的话她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并不会真的开口去问,这样实在是有些失礼了。

不过,在见识到对方的武力之前,她倒是提前知道了对方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话痨,而且亲和力极强。

就这么短短几日的功夫,他就摸清了国师府上下所有人的背景,而且和大多数人都能聊上两句,还能清楚地记得对方上一回说过的话,适时关切几句。

这实在是让姜虞感到佩服不已,如此人才,不是很适合去做间谍或是打探情报之类的事吗。

亲和力这么高的人可真少见,或许他本身武力值一般,靠的就是这个才能,才坐到如今统领的位置呢?姜虞不得而知。

不过对方倒是很会察言观色,见姜虞对这次打仗的事情感兴趣,他便能适时地为她介绍起那些事情来。

西戎王膝下子女不少,不过最得他意的,还是那个长相酷似西戎王的二王子,扎克南。

这一回领兵的也是他,据说西戎王似乎生了重病,今次才让自己最得意的二儿子和小儿子前来。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西戎王最看重的文臣,图卢也来了。

这人似乎并不是西戎人,不知是哪儿流落到去的,不过短短十数年就成了西戎王的心腹臣子,是个棘手又狡诈的家伙。

周宴说起这些人来头头是道的,似乎很了解这些人,曾经同他们打过交道一样。

说完之后侧目一看,见姜虞神色间依然没有波动的样子,他又不着痕迹地将话题转移开了,又说起了本朝的将领来,言语中倒是对那位韩老将军颇为追捧。

韩家可是世代的武将,祖上也出过不少名将,如今这一位韩将军,也曾领兵击退过不怀好意的北方强敌,骁勇善战,曾带着几千骑打败过一只几万人的队伍,甚至自己这边伤亡都不过百。

这样的人虽然如今已经有些日子不曾上过战场了,但依然是他们这种武将心中的英雄,渴盼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建功立业,像他那样名扬天下。

说着说着,他又提起了一些其他曾跟随着韩老将军,如今也已功成名就的将领,其中一位旁人或许总是容易忘记他的名字,但是说起这人的武器来,那么大家便能立即反应过来说的究竟是哪一位将军。

此人擅使一杆长.枪,这并不稀奇,但是这长.枪却有个名字,唤作梨花枪。

此枪正是由于矛头下,枪杆侧安置着一个药筒,点燃之后筒中会喷射出有毒的火药,其中正含有形似梨花的铁蒺藜、碎铁屑而得名。

听到这里,姜虞才来了点兴致,在脑海中想象着这个形象的时候,不禁感觉有些微妙,如果小一点,好像就有点像过年时候拿在手上的那种窜天猴哎。

当然,在周宴的介绍下,她还是明白这是不一样的,毕竟里面装的东西可不是用来玩耍取乐的,里面的东西不仅可以喷射燃烧,散发出来的也都是毒烟。

而且使用之人还会携带数个药筒,随发随换,即便最后全都用尽了,它也依然是一杆长.枪,依旧可以发挥自己武器的功用。

姜虞默默听着,注意力又转移到这个药筒身上,虽然听上去不是炸药,但是能燃烧能喷射,这东西里肯定有火药的那些成分。

哦,可还有类似的兵器?她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火药已经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应该不会是还用在炼丹炼药上吧?见国师难得对什么事生了兴致,周宴也十分上道地开始介绍起来。

军中此种长.枪其实较为少见,而是火箭较多些,实战较广,无论是攻城抑或是水战,都广为用之。

将火药施于箭首,或弓或弩或床子弩,度远近放之。

姜虞点点头,这种确实不少见,在很多影视剧里面也见到过,主要用来烧毁粮草房屋,打乱阵型之类的。

若再说来,那便是火炮火球,或是铁蒺藜之类了。

周宴仔细想了想,他虽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但是因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他曾经还是仔细了解过一番的,还央求过父亲,主动跑去了军器监见识过的,因而也能说出一番见解来。

用各种材料成分捣碎,调和成球状,再用五层纸和麻绳包裹好,用松脂涂抹外层,最后用投石机将其投射出去。

其声响动如霹雳,火花四溅,迸射而出,人马皆惊,着实是个不错的东西。

言语间,周宴对这些火器倒是颇为喜爱,不过他还是藏了些话没有说,其实军器监里还有那种用硫磺,乌头,狼毒制成的毒药烟球,这些东西在战场上其实功效也挺好,但是说来却是有些残忍了些,他自然不好开口。

姜虞听到他说的这些,其实就已经挺震惊的了,毕竟这些东西听上去,不就是可以用来投掷的炮弹吗?不过仔细听了对方的话之后,她极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时候的这些火球火炮,似乎爆炸性并不强。

听他的话语描述,好像重点都在于燃烧上面,即便有爆炸,但好像只是用来震慑人马,造成慌乱而已。

在周宴接下来的讲述中,她也确定了,的确如同自己猜测的那样,这个时候的火药虽然已经用于实战了,但是依靠的主要还是它的燃烧性,用来烧毁粮草,或是用响声来震慑对方。

她有些好奇,不由得开始细问起来,那火炮是如何制成的?难道是配方不对,所以效果才会差这么多吗?听到这话,周宴也没有卡壳,这番话的确是问对了人,他还真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做的,以前还试图在家中搞出那些东西来,不过被父亲发现之后狠狠教训了一顿,还把那些东西全都没收了。

便是用硫磺、窝黄、焰硝等捣碎研磨,再将砒黄、定粉、黄丹、粗碳末一块研碎,将竹茹、麻茹微炒之后加入,用黄蜡、桐油等熬制成膏状拌和调匀。

他说得倒是颇为细致,看样子好似自己亲自上手调制过一般。

姜虞听着却是有些无言,黑.火.药三元素,硫磺、硝石、木炭倒是有了,但是怎么还加了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听起来不像是在做火药,倒像是在做菜一样。

其它的不太清楚,黄丹她好像听过,应该是一种有毒的铅化物,桐油同样毒性不小,这么看来,也像是方士在炼丹一样。

想着想着,她不由得露出一个微不可察的笑来,这倒是被周宴十分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开口问道,不知国师可是有什么见解?姜虞看了他一眼,语气倒是十分轻巧,像是随口一说,若想要发挥出十足的威力来,无需加那些旁的东西,只需硝十五两,硫二两,炭三两即可。

如此成形,功效倍之。

作者有话说:关于火药的内容主要参考宋代的《武经总要》。

其实宋初的火药已经有了各种类型,但是因为除了最基础的硝石硫磺木炭以外,还夹杂了各种辅助易燃物和毒物,比如各种砷化物,铅化物,增强了燃烧性,但是爆炸性不强,到了宋金后期,这些辅助成分开始减少,直到元代,火器里才没有任何一种辅助成分了。

还有关于硝石硫磺木炭的配比问题,宋初的火炮火药法比率是48.66%,17.03%。

17.03%,按照这种比率制成的火药,依靠的主要还是燃烧性能,只是兼有爆炸作用。

和现代的75:15:10的工业生产标准还是相差比较大。

基本在明清时期才达到了相对成熟的火药配比。

以及经常在书里看到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其实不是1:2:3,而是按照民间的口诀,一斤硝石,也就是十六两,以及二两硫磺和三两木炭,基本和上面那个配比差不多了。

当然,火药有了准确的配比,没有其它辅助材料之后确实效果会好很多,但是其实还有提纯和制作工艺的影响,这里就不管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