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低吼出声,空旷的牢房内,却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姜星火静静地看着他。
姜先生!郑和语气低沉:未来的大明,真的会烧毁所有造船图纸、废弃辛苦建造的庞大船队,而后最终彻底把自己封锁在内陆里与大海绝缘吗?郑和的目光,带着几分希冀,他真的很希望这一切都是姜星火在骗他,这个对他来说过于残酷的未来不会发生。
让大明走向海洋,向海洋探索,乃是郑和一生夙愿,如何忍将其付诸东流?更何况,就在不久前,姜星火还告诉他,他未来一定会率领大明浩浩荡荡的舰队到达麦加附近的海洋。
郑和清楚地记得,那一晚,他是多么的欣喜。
可现在,姜星火却残忍地继续预知了他的未来,一个堪称两级反转的未来。
——他率领的大明舰队将止步于非洲东海岸,随后用尽一生时光七次下西洋的所有努力,在百年后都将化为无人问津的朽木与图纸库中早已看不见踪影的灰烬。
姜星火摇头道:很抱歉,在我预知的未来里,是这样的。
虽然,我也希望我看到的未来不会这样发生,但我无能为力。
郑和眼神一暗,他既然知道了这种情况,所以此时消化了情绪,倒也并没太过觉得失望,反而是问道:姜先生,那还会有其他的未来吗?看不到。
姜星火还是摇了摇头,我只能根据现在来预测未来,现在没有改变,那么未来就不会改变除此之外,我无法预言自己的未来,更没办法把握现在还看不到的其他人的未来。
至少在现在,我连你的未来都看不见,所以我也无法给予你任何承诺。
姜星火诚恳说道。
郑和听懂了姜星火话里的潜台词,在郑和的理解里,也就是说姜星火身为谪仙,并不是全知全能的.姜星火无法预测自己的未来,也无法预测一部分人的未来。
但饶是如此,这种恐怖的预知未来能力,再加上姜星火高高立于历史长河之上的视角,和他那明显不属于此世的知识,也足以让任何人心生畏服了。
这不是谪仙人,还有谁能称作谪仙人?当然了,对于姜星火来说,将错就错,顺着这些明代人认为他是谪仙人的思路,来让他们误解自己就是真正的谪仙人,也是姜星火为自己的行为合理性做解释的谋划。
毕竟自己的很多知识和预言能力,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根本就是让人一听,立马就会满心怀疑的。
但在这个习惯于封建迷信的时代,把谪仙人的身份按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绝大部分的奇特之处,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而如果对方真的是郑和,那么这个永乐帝的心腹之人,肯定会将自己自曝谪仙人身份的话语,传到永乐帝的耳朵里。
这边郑和不晓得姜星火的藉机谋划,只是心思百转千回,陷入了跟当初朱高煦一样的困扰。
姜先生,到底知不知道他的身份?而他,又到底要不要坦白自己的身份?跟朱高煦这个铁憨憨不同,朱高煦隐藏身份的动机并不是接受谁的命令,只是因为当初的朱高煦,一是想听完剩下的课程再坦白身份,二是之前想坦白但犹犹豫豫跎蹉到了最后也没坦白成。
但郑和不一样啊!郑和不是他自己想进诏狱,而是皇帝安排他接替李景隆听课,是怕有些东西朱高煦领会不到精髓,所以才让他进来。
故此,郑和必须要考虑,如果他自曝了身份,会不会影响皇帝的大计划(郑和不知道朱高煦已经暴露身份)。
毕竟郑和能有今天的权势和地位,皇帝给予的信赖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他提前暴露身份,坏了皇帝的大事,那么对郑和他自己,是有很大损失的。
可即便如此,郑和内心的天平,依然开始慢慢地向坦白的方向倾斜,隐瞒的那一端,开始越翘越高。
毕竟,眼下说白了只有一节课的时间了如果皇帝打算拜姜星火为国师,那么他提前对姜星火坦白身份,只要瞒住皇帝,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影响的。
虽然向皇帝隐瞒这件事一旦暴露,对于郑和的前途和地位,依然会有可能造成重大污点。
但眼下的郑和,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这便是说,在此时郑和的心中,没有什么,比挽救自己毕生梦想更重要的事情了。
郑和,迫切地想要知道那个答案。
而只有姜星火,才能予以他解答。
再者说,郑和还有一个猜度,那就是姜星火真的不知道他的身份吗?郑和觉得未必。
相反,郑和认为有很大的可能性,自己拼命掩藏的身份,早就在姜星火那洞察一切的视线下暴露无遗。
否则如何解释自己第一次向姜星火询问是否能抵达麦加朝圣,姜星火就很肯定地点出了郑和下西洋会有一次抵达麦加?故此,既然内心的天平已经倾向于坦白,而郑和又觉得自己极大可能早已被姜星火识破了身份。
此时姜星火所言的我连你的未来都看不见,所以我也无法给予伱任何承诺,在郑和的耳朵里,就变成了。
——你不坦白身份,我就不告诉你。
所以,哪怕郑和现在有皇帝交代的任务在身,可如果他必须坦白身份才能进一步跟姜星火对话的话,郑和此时觉得,他也必须坦白了。
只有这样,郑和才有机会看见自己不一样的那个未来,否则,恐怕郑和接下来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注定要被困于这个理想破灭的梦魇之中,寝食难安。
姜先生真的看不到,关于这件事的其他未来吗?郑和内心挣扎,做了最后一次不死心的追问。
姜星火叹了口气:这不是我能给你答案的。
郑和闻言,顿时陷入沉默之中。
良久,他缓慢站起来,躬身行礼:请恕在下冒犯,在下一直有一件事情,瞒着姜先生。
你且说罢。
姜星火微微点头。
郑和的姿态放的很低。
毕竟他也知晓,像姜星火这样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谪仙人,能力惊人且神秘无比,既然姜星火给了他这个坦白身份的机会,那郑和就下定了决心,要牢牢把握住。
姜先生郑和缓缓开口,将心中酝酿许久的故事,逐字逐句地吐了出来。
元朝末年,在云南昆明城,有一户姓马的人家,这家的家主,是一个身形魁岸奇伟,性格刚烈不肯枉己附人的男人,但他却好做善事、行侠义之举,遇见贫困以及鳏寡无依靠的人一定会加以帮助。
而且,他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信奉大食法的百姓尊称为‘哈只’,也就是朝圣者之意。
这个男人有两个儿子,大的儿子叫马文铭,小的儿子叫马三宝,小儿子打小觉得‘三宝’这小名说出去羞人,便央着父亲改成了‘三保’。
听到一开头,姜星火就已经明白了,眼前的男人,便是郑和。
而郑和,正在向姜星火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姜星火没有打断,选择了继续静静地聆听。
虽然,面对这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姜星火此时心绪难免复杂。
当年的云南,是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所统治的地盘。
洪武十四年,天下早已平定,大明太祖高皇帝为了消灭这最后一股盘踞在云南的元朝势力,派傅友德、蓝玉两位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发起平云南之战。
哦?姜星火目光闪动,似乎颇感兴趣地侧耳聆听。
郑和继续道:那一日夜里,姓马的男人带着几个护卫,想要保护梁王从王府中离开,出城刚刚逃到滇池,就被明军重重包围,最终战死,而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最终选择了举身赴滇池死自杀。
而他的两个年岁不大的儿子,作为罪将之子,被明军抓获,明军主将傅友德问了这两个孩子一个问题,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回答,答对了,他们都能活;答错了,他们都得死。
傅友德问:梁王自杀,是如项羽自刎那般的英雄末路,还是胆怯鼠辈的懦弱之举?姜星火看着郑和,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年幼的孩童,在披坚执锐的明军包围下,艰难地抉择着,谁来回答傅友德的问题,又该如何回答?郑和声音艰涩地说道:名叫马三保的孩童站出来回答说:梁王自杀,既比不得项羽,也不是什么懦弱之举,只是大明天兵一到,自知无法继续抵抗罢了。
傅友德将军沉默了片刻,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赦免了两个罪将之子的死罪。
然而。
郑和的神情有些低落,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马三保被罚以阉割,在军中做秀童,后来又进入南京皇宫中,没过多久,在十四岁那年被选到了北平的燕王府里。
郑和描述起他悲惨的前半生,明明命途是如此多舛,声音却没有多少起伏,就像是在平静地讲着别人的故事一样。
可姜星火却知道,对于一个男孩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父亲家庭破碎,随后又被阉割,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234章 你将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求月票!】姜星火的神情中,也有了几分触动之色。
郑和,这是当着他的面,撕开了自己内心早已愈合结痂的伤口,把那血淋淋的、注定要伴随一生的童年噩梦,讲述出了出来。
这是郑和,不,这是属于马三保的过去。
郑和的讲述,还在继续。
燕王是一个雄心勃勃而又坚毅果敢的人,他见这个名叫马三保的小宦官为人聪明伶俐,便把其留在身边,成为了自己的亲随。
燕王很舍得对身边的人花心思,虽然那时候的燕王只有二十几岁,但却已经有了王者之风,把马三保等一批亲随当做自家子侄看待,如果不是犯了他的忌讳,便极少打骂责罚。
除此之外,燕王还挑选学识丰富的儒生、官员来到王府中给马三保等亲随授课.不仅如此,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王府中继承自元朝大都藏书阁的大量藏书,这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马三保晓得,自己这是遇到贵人了,所以他拼了命地学习知识、练习武艺,努力成为燕王殿下最出色的亲随.而在王府的藏书阁中,马三保尤其喜欢阅读色目人留下来的,关于天文地理方面知识的书籍。
因为马三保,从小就有一个梦想。
说到这里,几乎是一瞬间,不知怎地,或许是积累的情绪太多太多,溢出了理智这座大坝的阈值,郑和忽然泪崩。
大滴大滴的泪水,从这个铁打的汉子眼眶里流下,顺着脸颊往下滚落,仿佛是受尽世间委屈的孩子,找到了一处安全之地后放声痛哭。
姜星火沉默地看着郑和,既没有安慰,也没有评价。
不经他人苦,莫论他人事。
或许对于郑和来说,能把压抑在心头多年的负面情绪倾诉出来,就已经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了,并不需要姜星火再画蛇添足地说些什么。
父亲告诉他,要像他一样,做一个朝圣者。
郑和用手揩净泪水道,马三保曾无数次幻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像父亲那样,跋涉万里,只为了心中的信念,前往麦加朝圣。
可现实是,马三保似乎只能被困在燕王府的高墙中,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很快,转机出现了。
郑和的语调,变得激昂了起来:黄口小儿朱允炆登基,意图对诸藩赶尽杀绝,燕王被逼无奈,起兵靖难!马三保,一直觉得燕王对自己恩重如山,他发誓要用性命去报答燕王,并且,也确实做到了。
马三保作为武官,在战场带领着部下追随燕王不惜生死,奋勇杀敌。
最终,燕王取得了胜利,戡平了战乱,成为大明新的皇帝。
皇帝认为马三保功劳卓著,对其封赏有加,但马三保却拒不受赏,只求皇帝不要忘记当初的约定。
在灵璧决战之前,燕王曾经与马三保有过口头约定。
若是燕王真的能够登临大宝,有心向海外探索的燕王,就赐予马三保代表大明驶向海洋的机会,让他率领水师将士纵横四海。
马三保的回答是,万死不辞!而现在,燕王做到了,马三保也该完成他对燕王的诺言。
郑和说到此处,停顿了下来,抬起头来看着姜星火。
郑和刚刚的语气,显示出了一股深埋在心底的豪迈与激昂。
隐忍等待数十年,只为获得这个机会。
而眼下看来,郑和,确实已经获得了。
皇帝允许他作为大明水师的主帅,代表大明前往未知的海洋。
可是凭什么?凭什么我要止步于那里?凭什么是距离新的大陆只有咫尺之遥的地方?!郑和很清楚,姜星火预知的那个未来,按照现在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极大可能成为他真正的未来。
换言之,他是真的有极大的可能止步于那里,而非姜星火的随口之言。
这个未来,不是假的。
突然间,郑和的双眸充血,变得猩红。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青筋暴露。
我不甘心!郑和满心不甘的怒吼着,整张脸都涨成了紫红色。
马家,家破人亡!周围的族人惨遭杀戮!我苟活下来,就是因为父亲说过,我还有我的使命,我要继续做朝圣者!可是长大后我知道,我的使命,不仅仅是朝圣者,更是替大明探索海洋之极限的先驱者。
可是到底凭什么,命运如此戏耍于我?!郑和的嘶吼,像是在质问苍天。
姜星火沉默着。
他能够感觉到,郑和身上散发出的滔天怨念与怒火。
我还不够惨吗?我还不够努力吗?为什么连老天爷都要惩罚我呢?为什么!!!郑和越说越愤懑。
他的呼吸粗重,胸膛剧烈起伏,额角青筋暴跳。
我,三保太监,郑和,不服!郑和,正式向姜星火坦白了自己的身份,撕开了自己血淋淋的伤口,展示着他不堪的过去。
只为向姜星火求一个结果,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姜星火的心,亦是被撼动。
姜星火很清楚,接下来他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和无数人的命运。
与朱高煦略有不同,其实二人如果真的细细比较,郑和,对于华夏历史走向的影响能力是更大的。
因此,姜星火必须慎之又慎。
未来啊,那个未来.姜星火喃喃一声,然后抬手指向了郑和。
此时,姜星火仿佛真的站在了历史长河之上,俯瞰着华夏在他的引导下,所走向不一样的未来。
现在,我看到了一个模糊不清的未来它是如此地捉摸不定,却又如此地诱人心魄。
新的未来?郑和平复了愤懑的心绪,声音带上了难以遏制的激动。
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郑和刚才也曾设想过,伴随着他的坦白身份,姜星火对他指点后,是否会有新的、不一样的未来出现。
但这也仅仅是他的设想,却没想到,姜星火真的会说,有新的未来出现。
事实上,姜星火这个谪仙人的预测能力,郑和早已深信不疑。
毕竟,无论是日本金山银山,还是万里石塘的鸟粪岛,根本就不是一个从未离开过宣城敬亭山的年轻读书人所能知道的事情。
而这些姜星火的预测的事情,现在却都已经清清楚楚地验证了。
所以即便再怎么不愿意相信姜星火这个谪仙人拥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也唯有相信。
对,未来,新的未来。
姜星火颔首道。
在新的未来里,你将获得一次逆转命运、颠覆所有人认知的机会。
姜星火脸色严肃的说道:但是,这需要你有无与伦比的勇气,去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之事。
到底是什么事?郑和紧张追问。
姜星火面上的严肃之色不减,但内心,却也紧张了起来。
他在干什么?他在以谪仙人的身份,忽悠郑和这个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太监,去完成一件震古烁今的伟业。
谁说华夏人,不可能开启大航海时代?谁说华夏人,不可能率先完成环球航行?这可是郑和!华夏最伟大的航海家!如果姜星火这个后世之人,凭借着近乎仙术的预知历史能力,来点拨郑和,给予其助力,最终都无法改变郑和抵达不了新大陆、无法完成环球航行的这两个结果。
那么恐怕这个世界的同胞们未来所面临的悲惨命运,就是真的不可避免的。
郑和不甘心,姜星火又何尝甘心呢?不管怎样,都要试一试!姜星火下定决心,亦是开口道。
抵达新大陆,随后完成环球航行,开始属于华夏的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郑和心头一震。
仅仅听到这个名字,就让他的灵魂都不由自主地颤栗了起来。
几乎一瞬间,郑和就意识到,这将成为他此生所追寻的崇高使命!郑和的心头默念:父母生我,让我成为自己,可是只有姜先生教我,如何才能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姜先生大恩大德,郑和,此生不忘!姜星火不知郑和心头所想,继续道:未来的事情,是基于现在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我,是没办法帮你时时刻刻预见未来的。
因此。
姜星火看着郑和的眼眸说道:我无法在伱远航的路上帮助你,你需要用你的智慧去战胜你的敌人,你的敌人,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动摇的信心、匮乏的淡水、糟糕的海况、内部的叛乱、缺少的粮食我不怕这些,姜先生只需要告诉我,抵达新大陆后,是否真的可以穿过这片浩瀚无垠的大洋回到大明?郑和的语调激烈起来,他的双眸紧紧盯着姜星火,仿佛要看透姜星火的内心深处。
可以。
姜星火郑重道。
非止如此,我还会告诉你,地球的洋流是如何分布的,如何更好地顺风顺水航行;该怎么样定位自己的经纬度,有一个名为六分仪的新器具;大明现在的船只不适合远洋航海,需要制造尖底船只.半晌过后。
这就足够了。
郑和喃喃一声,他闭上了眼睛,努力消化着姜星火给自己讲解的信息。
姜星火站在稻草堆前,静静看着他。
姜星火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自己彻底改变了某个历史知名人物的命运,自己这只蝴蝶,已经扇起了足以掀翻西洋人从大航海时代开始领先世界这个该死的未来的风暴。
你将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
——《姜圣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