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点+++++ > 第73章 一切都在算计之中

第73章 一切都在算计之中

2025-04-03 05:12:48

见几人不言,晓得话说的唐突,朱棣便也不再继续说下去。

如何安排姜星火的事情,今天中午听完‘白银宝钞’这节课再决定。

朱棣抿了口茶水,核桃苦涩的味道在唇齿间回味。

他放下茶杯,看向两个儿子认真说道: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正式在苏松嘉湖诸府开始‘摊役入亩’试点,明白吗?儿臣明白!朱高炽凝声答道,朱高燧同样肃然。

开个大朝会宣布‘摊役入亩’的政策,用雷霆手段平息百官的抗议,是一件不算难的事情。

可真正地把‘摊役入亩’这件事落实到实处,却是一件极难的事。

还是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哪怕是九五至尊,制定下的政策本意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可到了下面的小吏手里,有极大可能就被扭曲成了加重百姓负担。

所以历朝历代,任何更化,想要成功都离不开最高权力的支持,与执行层面极为酷烈的手段。

今天大朝会哪个官员没看到,被誉为永乐帝座下鹰犬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瑛,和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都是一副‘大活来了’的狂喜神情?朱棣沉吟道:朕希望你二人能将此次‘摊役入亩’试点办好,尤其炽儿他抬起头来目光落在长子身上,见朱高炽神态恭谨,缓缓说道。

此举不仅关乎国家社稷,亦关系到永乐一朝施政能不能开个好头。

更化藩王制度,是皇帝的家事,而这摊役入亩,便是国事了。

朱高炽很清楚,这无疑是对他的一场重要的庙堂考验,也是朱棣选择储君的一次关键测试。

自己的站队和表态,一定要坚定不移且坚决无比。

朝堂斗争不是请客吃饭,‘摊役入亩’这是触动了浙江士绅阶层,乃至全体士绅阶层利益的大事!必然会引起整个文官集团的激烈反对!而这些文官集团中,以江南地区为主……而如今满朝文官,大多来自江西和浙江。

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可不是一句虚言。

毕竟浙江和江西紧邻,是江南士绅集团的两大组成部分。

一旦浙江的苏松嘉湖诸府被率先开刀了,江西籍贯的文官们,可不觉得皇帝会放过他们。

毕竟所谓士绅,便在于四个字——耕读传家。

没有田,拿什么读书?把徭役并入田赋,增加了田赋,那就是刨他们的祖坟;让这些原本不用服徭役的读书人,突然知道泥腿子也不用服徭役了,那就是扇他们的耳光!所以这一次,朱高炽清楚,非常艰难!若成功,将进一步获得父皇的信任;可一旦失败,那恐怕自己就与储君大位越来越远了。

自己本来打仗就跟二弟朱高煦压根没有任何可比性,如果在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长处治国这方面都失利了,还谈何争储呢?但朱高炽并没有退缩的理由。

因为他本就是燕王世子,现在按照规矩该立为太子了!如果他现在怯懦、逃避,等过段时间朱高煦在姜星火的教导下懂得了庙堂和管理,他再去争夺,就更加困难了。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说道:父皇,儿臣愿意为此竭尽全力,绝无半分懈怠。

朱棣颔首,又看向老三。

你二人也要齐心协力才好。

父皇放心,儿臣必不辱使命。

朱高燧忙站起来拱手道。

很好。

朱棣欣慰道,你们三兄弟之中,就数老大性格稳妥,伱们从小相处,建文削藩逃出南京的时候也算是相依为命,但凡遇到什么棘手事情,只管找你大哥商量。

朱棣对朱高燧又说道:另外,今日起派遣去日本的使团里,你也拨一些你的人去,盯着锦衣卫的人。

父皇。

朱高燧微微拱手,若是抽调人手去暗查摊役入亩,再抽去派遣日本的使团,那么现在监察诸藩王、勋贵的人手便已经不足了。

朱棣想了想吩咐道:在京的藩王、世子,向来温顺服从的,可以撤去一些监察的人手。

朱高燧不敢争辩,点了点头。

另外,传户部尚书夏原吉觐见。

父皇是要?朱高炽微微一怔。

今日姜先生要讲‘白银宝钞’。

朱棣理所当然地说,当然是让夏尚书这位专业的人陪朕去听课了。

可是姜先生不妨事,朕与你们频繁去诏狱这件事,在有心人眼里藏不住的。

若是未来真的出狱了,姜星火也是早晚要大用的。

夏尚书忠耿秉国,听一听又有何妨呢?不久,两个儿子各自离去,朱高炽去忙着准备应对文官们有可能提出的,各种关于‘摊役入亩’的刁钻诘难;朱高燧则忙着布置与锦衣卫一同暗查各布政使司的安排,和潜伏进遣日使团的成员。

朱棣和徐皇后于桂花树下对坐。

抿了口茶,朱棣放下茶杯终于站了起来。

朱棣雄壮的身躯里,透露出沉稳如山岳般的气势。

士绅?朕靖难的时候,这群人是怎么说朕的?倘执迷不悟,舍千乘之尊,捐一国之富,恃小胜,忘大义,以寡抗众,为侥幸不可成之悖事呵呵,朕这辈子,就不信有什么‘不可成之事’!朕得天下,靠得可不是什么士绅之心。

徐皇后起身盈盈一拜,说道。

姜先生摊役入亩之策,定能收尽天下万民之心。

陛下得姜先生,则江山永固!皇后知我!朱棣目光深邃,若能得姜先生辅佐,国师有何惜哉?诏狱,老歪脖子树下。

李景隆将一枚八思巴文银币递给姜星火,带着满怀敬畏地目光问道。

姜郎,这一切都在你的算计之中吗?睡眼朦胧的姜星火向左平移了一下脖子,疑惑地看着李景隆。

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姜星火当然不知道这两位,大早晨天不亮就已经出去一趟,又回来了。

喔,我明白姜郎的意思了。

李景隆闻言恍然大悟。

我懂!我懂!李景隆了然地点了点头,测算未来这种事,姜星火定然是不肯承认的。

果然是深藏功与名的高人!姗姗来迟的朱高煦,此时正捂着屁股缓慢地挪动过来,他问道。

姜先生,今天该接着讲‘白银宝钞’了吧。

姜星火点了点头,接过李景隆递来的那一枚八思巴文银币。

铮!银币弹到空中,在阳光下闪烁出了迷人的光泽。

下面请允许我从这枚银币开始讲起。

讲一讲‘白银宝钞’与货币的过去和未来。

第二卷 狱中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