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nemesis有没有兴趣,怎么可能有,方然的第一反应是自保。
不过在他设想的文明之未来图景中,类似复仇女神这样的高度发达ai,早晚会出现,也将是永生追寻者、乃至麻瓜争夺世界控制权的焦点。
尽管如此,肯*汤普森的笑谈,也是千真万确。
nemesis也好,列强们也在研究的其他战争决策ai也罢,规模和复杂度是前所未有,但要说有没有一个会像终结者里的天网那样,拥有自我意识、继而清楚人类,人工智能的研发者们都会笑着摇摇头。
要是ai的自我意识,真能这样一下子凭空出现,那倒好了。
人类的自我意识,本质上,究竟如何描摹,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成果还有限,对人类大脑的认知、思维与决策,尚未抵达本质,更不用说一堆晶体管和电路堆积起来的计算机,别说凭空产生自我意识,哪怕工程师们竭尽全力都未曾找到切实可行的实现思路,有意要创造都造不出来。
这种情况下,指望某ai滋生自我意识,还不如指望一堆零件自动组装成波音747。
撇开自我意识不谈,nemesis,方然倒确信这计划真实存在。
暴力体系,底层的机器人士兵已经出现,顶层的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显然也已经提上了联邦军方的研发和装备日程。
假以时日,这样的系统研发出来,谁掌控管理权,就能掌控绝对的暴力。
那么要加入肯*汤普森的核心研发团队吗;他可没有这打算。
不远的将来,新一场盖亚大战爆发时,掌控nemesis这类系统的人,就是暴力的主人,这一点谁都能看得到,想得到,因此也就太过显眼,会持续暴露在从监管体系到竞争者的目光集火之下,如同火中取栗。
道理,如此简单,方然并不认为肯*汤普森会想不到,但他并不能明讲。
我认为这一计划的前景尚不明朗。
用计算机代替人进行一些重复性的、有危险的工作,是一回事,但是代替人的思考、决策,则是另一回事,我仍然认为,计算机的能力并不足以完全取代人的思维,也担心联邦军方、乃至当局,会出于对ai的怀疑而拒绝采购类似系统。
你的后一个担心纯属多余,作为用户,当变革的大潮兴起时,根本就没得选。
避重就轻,在联邦军方是否接受nemesis这类系统上做文章,看起来,肯*汤普森很想说服眼前的年轻人:ai决策系统,是大趋势,即使联邦政府和军方有顾虑,如果不紧跟潮流,一旦其他列强率先采用ai,就会获得巨大的不对称优势,这一点,即使政客和将军们们暂时想不到,我司也会提醒他们。
但我还是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人工智能还无法在这一领域超越人类。
为什么,就凭几篇干巴巴的论文?学术界怎么看待这一问题,毕竟都是理论,我只习惯于用事实说话,这方面的资料恩,暂时保密,但总而言之,情况可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悲观。
汤普森话中所指,方然听得明白,他知道,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内网监控程序,肯定向公司提交过自己的网络查询浏览记录,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领域的若干篇论文,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报告。
工作之余查阅这些,如果对负责人说自己对ai毫无兴趣,就是拙劣的谎话。
相反,面对动机不明的肯*汤普森,方然索性反客为主,他援引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的若干篇论文和报告,反问了一个暗含潜台词的问题:既然业界是这样认为,那么,汤普森先生,你觉得在未来五年、至多十年时间里,类似于nemesis计划书中描述的那种ai,出现的概率有多大。
五年也许太短,但十年的话哦。
不明白方然为什么谈到了时间,汤普森皱了皱眉头,让他说下去。
当前的世界局势,先生,您肯定有一些深刻的洞察,那我也不妨直说,既然下一场世界大战就快要爆发,时间,很可能就在十年、甚至五年之内,那么不管nemesis还是其他的人工智能决策系统,都赶不上在这一场战争中应用。
言下之意,不管你、和你的团队打算利用nemesis做什么,时间上恐怕都来不及。
方然的话里有话,肯*汤普森理解到了几分,他的想法显然很不一样:这是你的观点,方,而未必是现实。
哦,说到这儿,我猜测你可能是根据新闻、消息来推断,不久之前,联邦的确开始在北大陆测试陆基激光拦截器,也继续向太空中部署拦截卫星,但要消解核武器的威胁,这一切就真的足够了吗?你不会真的以为,几年之后,列强之间的核威慑就会失效,继而爆发全面战争吧。
正是如此。
一边慢慢的回应,一边琢磨这些话当不当讲,片刻的思考,让方然做出了判断,他最好拒绝肯*汤普森的邀请。
而项目负责人呢,显然对他的说法不以为然:就凭激光拦截器,或者,再加上近地轨道的拦截卫星?这些系统还在测试,根本没实战过,就连接近实战的大规模拦截实验都还没有完成。
就我所知,激光器、拦截弹,这些系统的成功率也还没到百分之百,甚至连百分之九十都很难达到。
哪怕在几年之后,即便这些系统全都部署完毕,面对罗斯、或者其他敌对力量的上千枚远程导弹,几万枚核弹头,你真觉得它们能万无一失,保护联邦的所有重要目标吗。
重要目标;恩,是一些什么样的目标呢,汤普森先生。
你想不到吗,当然是大城市和——到那时,联邦的大城市,乃至于世界上的所有城市,还有保护的必要么。
语气平淡,话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漠,年轻人的话让肯*汤普森一时愣住,办公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第242章 第二四〇章 苟活(auzw.com)方然的话,看似轻描淡写,含义却让老练的肯*汤普森也一时震惊,甚至没接上话。
但仔细想想的话他又必须承认,这家伙,看上去只是一名天才宅男程序员,所做的惊人论断却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
就在汤普森紧张思索时,方然的陈述,还在继续:换一个角度思考,人工智能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会出现那种情形,是自然的。
至于联邦的导弹防御系统,我的看法与您相似,即便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也很难将来袭的核弹头百分之百拦截掉,但与此同时,大战爆发的那一天,很多传统意义上的战略目标,将丧失价值,不再有加以保护的必要。
这种情况下,当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核武器会不会被使用,就很难说了。
在年轻人说话时,肯*汤普森始终紧盯着他,现在才悠悠然开口:你说的也不是没可能。
那么,既然有预测,何不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意识到负责人语气的变化,方然知道,他已经基本打消了肯*汤普森的说服念头,于是做出一副思考的模样来。
应该还是理念上的不同,汤普森先生。
对迟早会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您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列强间仍将局限于常规战争,据此做出决策和行动。
但是我个人的观点,却不太一样,刚才说过了核武器使用门槛的降低,会让战争更早爆发,再加上人工智能导致的巨大变化,说真的,我个人对那一天深表悲观,现在更多考虑的,也只是怎样在席卷世界的浩劫中苟活。
在夏洛特中心,热衷末日避难的人不在少数,我也是其中之一。
希望您理解我的选择。
说完话,起身向负责人点了点头,方然礼貌的告辞离开。
而肯*汤普森,则心情复杂的歪坐在转椅上,看着房门关闭,若有所思的嘴唇紧抿。
简短的对话,内容和夹杂的讯息,却让他有些难以摆脱的不自在,甚至对追求的目标,都产生了一丝动摇。
世界,真的会变成那样吗;如果是,就像辐射里那样,那就太可怕了。
肯*汤普森,不管他正在计划什么,都被一口回绝,方然继续沿规划的路径前行。
asa3.1的分析暂无结论,这,完全是他自己的判断。
在世界末日的惊涛骇浪中,究竟怎样行动,才能成为唯一的胜利者,表面看来,这就等价于问究竟怎样行动,才能掌控绝对的暴力,原本方然也是这样想的,但现在,对这一路径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他就改变了念头。
掌控了联邦暴力体系的指挥、决策网络,就能指挥无人大军,这谁都能看得到,竞争,必然会十分激烈而残酷。
it领域的内斗且不论,在联邦军方和当局的立场,对指挥权被篡夺,肯定也会有一些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将开发者集体软禁,让项目负责者人间蒸发,或者用各种手段要挟开发人员,确保其百分之百、不留后门的移交系统控制权,都完全有可能。
越接近暴力的核心,争斗越激烈,方然并不想过早的一脚踏入其中。
但不这样做,预测盖亚大战几年内就会爆发,时间紧迫,他现在又该怎么办呢。
西历1480年夏季,在气候宜人、绿树遍野的夏洛特郊外,每天工作之余,方然会时常在仲夏夜的露天休息区坐一会儿,在静谧的夜色中集中精神思考,顺便,也通过这短暂的闲暇时光,体验活着的感觉。
思考,决策,继而行动,每一天的周而复始,让自己恍若变成了机器人般。
这样的生活,为追寻至高无上的永生,当然算不了什么,可是一旦想到在那之后,成为那个人以后的无限长时间里,所能做的或许也不过如此,他就会有点迷惘。
继而,强迫自己一心专注于眼前,而不要眺望的太远。
譬如emily,前些日子从卡内基*梅隆毕业,如何处理她的去向,就是一个问题。
形式上恍若男女朋友,事实上,一年中的联系不过十几次,更谈不上见面,远在匹兹堡的emily对此竟还能忍受,就不得不让方然怀疑,这女孩的心理恐怕有些非主流,又或者是童年的不快经历,让她甘于接受眼前这样的柏拉图式关系。
详细的原因,方然一点也不关心,他没时间,也没资格。
即便如此,在劝说其继续攻读、最好前往小城市的大学深造,扪心自问,他还是多少考虑了一下这女孩的前途命运。
当今时代,联邦的大学里虽然鱼龙混杂,在盖亚大战迟早会爆发的大背景下,位于小城市的高等院校,相对而言还是远比大城市的it企业、研究机构更安全,一旦浩劫降临,被核火直接抹掉的概率也更低。
考虑,继而给出建议,一点都不费什么力气,做也就做了。
但夜晚休息时,偶然想起,他还是意识到这一切终究也是徒劳,继而心生怅然。
倘若某个人,某个国家,乃至某个文明,最终的结局已命中注定,在这之前的一切还有没有意义呢,他说不好。
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法,显然也不会一样。
结局注定,过程有没有意义,站在凡人的立场上,这岂非就是自己短暂一生的生动叙述;那么这问题的答案,就很直白,谁都不会认为自己的一生毫无意义,哪怕再怎样精彩的人生,最终通向的都是死亡,但在此之前,还是有很多经历可以体验,很多选择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完成,这,就是人生的全部。
但是在旁人看来,尤其,在追寻永生的自己看来呢;注定要结束的一段人生,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这些,真的很重要吗。
退一步讲,即便这过程真的很重要,现在的自己,连人类、人类文明都无法拯救,只能目睹其滑向毁灭的深渊。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当世界都将被颠覆,对一个无知女孩伸出援手,又能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