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送别

2025-04-03 08:10:39

若是走水路,从京城出发沿运河一路南下,途经南郡、安陵,最后到达遂州,差不多要四十来天的路程。

比走陆路是要慢,但是以姚锦凤现在的情况,不管是坐车还是骑马都太过颠簸,对她和胎儿十分不利。

虽然有秦氏同她一道,可是指望秦氏照顾她一一那是白指望。

秦氏虽然嫁过人,生过孩子,可是对如何照料孕妇全然是个外行。

她自己也是这样说,当时她被林家赶了出来,最大的问题是解决温饱,后来安定下来,借住的是木匠家的房子,每天奔波忙碌,哪顾得上专门伺候肚子?最后连孩子出生都是在草棚里……好在李万河是个很靠谱的人,买了两个有经验的婆子和小丫头一同上路。

小冬给预备了整整几大箱的东西,吃的穿的药材杂物,甚至还提前预备了给孩子做衣裳的料子布匹。

这是姜糖,这是梅子,这是霜葡萄,还有酸笋、桃脯和瓜条。

一溜排开的各式瓷罐子里全是零嘴儿,还有,这是江女官帮我抄录的,给有孕的人补身的食膳,路上想必都用得上。

小冬实在放心不下。

但是三皇子的警告,必定是因为情势对锦凤十分不利。

不管是他老娘还是他老婆要出手,都不是好应付的。

皇后就不用说了,三皇子妃吴氏也不是吃素的,上马能射猎下马能作诗,文武全才。

虽然三皇子和姚锦风之间的事早就成了过去式,可是若还有人想拿这事做文章一一李万河带了不少随从,秦烈又安排了人手护送。

小冬和锦风告别时,她是忧心仲仲,锦风倒是丝毫不放在心上,还反过来安慰她。

你别担心,就算我以后不来京城了,你也可以来遂州啊,到时候我带你去爬山,紫檀山的风光可好了,三月里的时候满山都是花,泉水特别请特别的凉,山里还有不少猴子呢。

秦烈也笑着说:别担心了,不会有事儿的。

瞧你这眉头皱的,都快成老婆婆了。

小冬狠狠瞪他一眼。

小冬一直送他们到城门口,秦氏拉着她的手说:你们好好儿过,不用惦记我。

过年的时候若是能回来最好,要是你们挪不出空,我想法子来京城也行。

秦烈要是敢给你气受,像就告诉我,我狠狠揍他……小冬的满怀别情总算被这话驱散了些,笑着说:嗯。

到时候您揍他,我给您递棍子。

回去吧,天热得根,别晒坏了。

秦氏摸摸她的脸,抱了她一下,低声说:我一直觉得没生个女儿是这辈子的缺憾,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小冬鼻子微微发酸。

对这个年轻漂亮的婆婆——小冬心里没能把她当成亲娘,倒是象个大姐姐一样。

脾气直爽,又很和气亲切。

和她相处永远不会让人觉得难受,小冬预想中的婆媳问题一个也没有碰着。

好啦,别哭鼻子,哭肿了眼皮可不好看了。

秦氏拍拍她的肩膀:快回去吧,别送了。

小冬站在路边,一直看着车队消失在视野里,才没精打采的上车回去。

秦烈一路上说了许多宽慰的话,还讲了好几个笑话,也没能让她觉得高兴起来。

要不,咱们今天去王府蹭饭去?秦烈琢磨,见了安王和赵吕.总能让她心情好些。

算了,哥哥前日就去成岭了,父亲这阵子又忙。

连百试百灵的回娘家都不管用,秦烈也觉得黔驴技穷。

天这么热,中午别回府了,美味居新请了一个厨子,做得一手地道的西域菜,烧茶鸡,煎虾,烤肉,去尝一尝吧?小冬点了点头。

秦氏走了,锦凤走了,家里一下子变得空落落的,她也不想那么快就回去。

锦风她们刚来的时候,家里天天都那么热闹,到处是欢声笑语。

白天三个人凑在一起玩叶子牌,掷棋,挑选衣料,商量菜谱。

晚上吃过了饭,在花园里头散步,月亮投在地下的树影看起来都那么婆娑多姿,地子里的水面在月光下亮晶晶,就象一面嵌在花树丛中的大镜子。

即使锦凤搬出去了,和秦氏在一起也很快活,秦氏跟她讲许多遂州的事情,那些她从来没去过的地方,没有见过的景致风物一一秦氏还去过婆夷国,那里的姑娘可以自由的上街,不用顶着纱帽遮得密密实实,那里从不下雪,一年四季鲜花盛放……说的小冬心驰神往,其想亲眼去看一看……秦烈安慰她说:有机会的,到时候我带你去,江南水乡也好,西域大漠也好,你想去哪儿咱们就去哪儿。

世上的奇景奇观多着呢,只怕你一辈子都看不过来。

美味居的这个新厨子果然不凡,煎虾子做的异常美味。

剥了壳先腌过,烤得香气四滥,吃着既鲜嫩还弹牙,因为秦烈吩咐过,辛辣调料和其他香料放得都不算多,很合小冬的口味。

茶鸡味道也好,外酥里嫩,肉滑汁稠。

小冬最欣赏的是最后一道汤,浓郁鲜香。

食物在填满人们的肚子的时候,也会让心灵上产生一种满足感。

因为送别而带来的失落似乎被食物的美味与丰富弥补了,饭后秦烈亲自棒了茉莉水给她洗手。

小冬的脸庞红扑扑的,因为天气炎热,鼻尖上有一层细细的汗珠,看起来越发显得娇艳。

美味居后头有一个院子,移栽了不少翠竹,风吹过来沙沙直响。

小冬靠着秦烈,眯着眼睛。

刚吃完饭别立刻就睡,咱们说会儿话。

嗯。

她懒洋洋地应了一声:你说,娘和锦凤她们现在走到哪儿了?他们走的不算快,天黑的时候差不多能上船,现在还在半路上吧。

船也安排好了吧?你放心吧,都是新船,又稳又快。

秦烈揪了一颗葡萄给她,小冬拿在手里把玩,萄萄皮薄,汁水渗出来拈在手上,黏糊糊的很不舒服。

她要找帕子来擦,秦烈把帕子接了过去,却低下头来,舌尖擦过小冬的指腹,声音里带着笑意,低声说:好甜。

小冬觉得指腹上的那股微痒顺着手臂一直延伸到胸口,脚趾都忍不住蜷起来了。

她本能地把手往后一抽:去去,你怎么和梅花学上了。

秦烈无辜地说:梅花有我这么知情知趣么?梅花没你这么厚脸皮是真的。

小冬往外头看看,虽然没见着什么人.可是毕竟不是在家里。

让人看见了可怎么办?你也老实一点。

秦烈说:看见就看见,咱们是正经夫妻,还怕人看不成。

话虽然这么说,他也没有再动手动脚。

你这里也有人跳舞唱曲助兴吗?没有。

秦烈摇头说:美味居不做散客生意,都是提前几天就要订座。

来的人多半图这里地方幽静酒菜美味,用不着找人唱曲什么的助兴。

也是,这里是和一般酒楼的嘈杂喧摆不同,坐在屋里听不见楼上楼下左右隔间的半点动静。

嗯,不俗。

小冬点头夸赞:是你的点子?秦烈一笑:不是。

是王爷替我出的主意。

啊?小冬意外之极:父亲?安王还懂得开馆子?他会琴棋书画,懂仕途经济,会骑马射猎……想不到这开门做买卖他也会?……大概除了生孩子,没有什么是父亲不会的吧?一开始我只是顺口和王爷提了一次,这里地方不算大,要做别的用途一时又想不出来,是王爷说,天下人不管到了何时,总是要吃饭的。

也不用那么多花样,只要饭菜好,地方舒服,一定有人来。

这话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一开始名声不响,生意清淡。

后来渐渐有了回头客.知道的人也多了。

小冬一半觉得骄傲,一半又觉得好笑。

嗯,父亲倘若不做王爷,做生意人也一定是顶尖儿的。

可不是么,聪明人做什么都行。

小冬回府后睡了大半下午,起来时都快要傍晚了。

睡得久了人反而没精神,拿着梳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打理头发。

红芙知道秦氏她们走了小冬觉得失落,想办法找话题让她解闷。

今天家中没人来过吧?没有。

红芙端了一盏青梅茶过来。

茶用冰湃过,凉凉的酸酸的,喝了很是醒神:王府打发人送了些蜜瓜来,说是王爷送来的。

要不要切来尝尝?不了,晚上等他回来了一块儿尝吧。

只送了瓜来么?还说了什么没有?没说什么。

红芙笑着说:您要是想王爷和世子了,就回去住几天么,我看王爷也肯定十分想念您。

嗯,也好。

对了,胡妈妈呢?您不是吩咐了想我几位郎中来问话么,胡妈妈为这事忙了大半天呢。

不过那几位都说,象您说的那样的病人,也没有什么好法子能根治,不过是平时多注意保养,忌寒谅忌酒忌辛辣,也不要劳累动气……小冬点了点头。

这和御医所说的也差不多。

圣慈太后这病主要就靠一个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