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客人

2025-04-03 08:10:39

四皇子一直在小冬身边儿,看起来依依不舍的。

圣慈太后让人带他出去玩耍,他出去了一圈儿回来,还是坐到小冬身边儿,听她和圣慈太后说话。

圣慈太后同自己先头几个孙子孙女儿都不亲近。

早先的时候,宫里头是圣德太后做主,她虽然也挂着太后的名份,地位却远远不如,只是个摆设。

那会儿连皇后在内,后官的女眷、皇子和公主,都与圣德太后亲近。

后来圣德太后夫势,可是圣慈太后与他们也亲近不起来。

四皇子的身世说来也实在堪怜,没了亲娘照拂的孩子,在这后宫里头有多艰难,圣慈太后是知道的。

她也时常吩咐人多照应她些。

不过,单单吃饱穿暖,是不够的。

这孩子,大概把小冬当姐姐了吧?果然,等小冬要走的时候,四皇子朝圣慈太后求恳,想出宫去送送小冬,也认认秦府的门。

圣慈太后想了想,点头答应了:多带几个跟从的人。

宫门下钥前可得回来。

不许乱跑,不许淘气,要听你小冬姐姐的话。

四皇于笑逐颜开,紧紧扯着小冬的袖子,脆脆地应了一声:是。

小冬没想到进宫一趟,倒带个小尾巴回去。

不过四皇子本来就是个乖巧的孩子,从来没听说过他顽皮捣蛋过。

四皇子和小冬坐一车里,一路上时时的掀车帘朝外看。

是头一次出宫?嗯。

四皇子点头说:宫外原来是这样子,人好多,好热闹呢。

小冬心里微微发酸。

四皇子指着路边的一个铺子:那是做什么的?是布庄,卖绸缎布匹的。

一匹布贵不贵?一般人不论匹买的,先量好尺寸,过来扯布,或是七尺,或是九尺。

够做一身儿衣裳就行了,用不着买一整匹。

四皇子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是不是一整匹太贵了?晤,而且布放在家里,一时穿不着,易生潮,生虫……很是麻烦。

不如要穿的时候来现买的好。

小冬没怎么和年纪比她小的孩子相处过,从小到大都是受别人照顾得多,现在突然有个人需要她来照顾教导,感觉很是新奇。

车子穿过街道,走得比平时慢了些,正方便四皇子左顾右盼。

小冬起先有些担心,怕这孩子看到热闹想要下车,可是四皇子从头到尾都根乖,好奇之极,可是没说要下车去玩。

路过一家铺子门口,正有胡商从里头出来,高鼻深目,红发蓝眼,四皇子啊了一声:那……那人……那是胡人,从极西的地方来做买卖的。

四皇子问了个十分经典的问题:小冬姐姐,他眼珠子是蓝的……他看见的东西,走不是也是蓝的?小冬忍俊不禁:那你的眼珠子还是黑的呢,你看到的东西,难不成是黑的吗?四皇子摸摸自己的眼,笑了:怪不得书上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这些事儿书上可都没有写。

车子拐了个弯,小冬指着前头说:喏,我的家就在那前头了,你将来若是自己要来,可要认谁门儿。

四皇子用力点头:嗯,我记得了。

小冬一笑。

车到了门前,四皇子先下了车,还有模有拌的回过身来扶小冬。

姐姐慢点。

要是有个这么乖巧聪明的亲弟弟就好了。

小冬扶着他的手,笑着说:好。

四皇子抬起头打量了一番秦府的门面,指着门上的匾说:这字是谁写的?小冬一笑:你猜呢?四皇子秀气的眉毛微微皱起亲,还没有开口说话,斜刺里忽然窜出几个人,直直朝他们冲了过来。

四皇子带的护卫反应极快,秦府门口的家丁反应更快,隔着两三丈远便把那几个人拦住了。

小冬将四皇子朝身后拦,这孩子却往小冬身前挡。

哎哎,别误会!来人中有一个扬声喊:我们走来找亲戚的!我们找秦阿婆,找烈叔!声音脆雅,听起来介于孩童和少年之间。

说错了,不是烈叔,现在得喊烈舅舅了。

没错,娘的兄弟当然喊舅,婶子的兄弟也喊舅么?反正喊叔不对!还没把话说清,自己倒先闹起内讧来了。

另一个孩子说:别吵啦。

她声音脆脆的象银铃般,朝前走了一步,扬起脸来说:我们来我秦婆婆,我叔叔是李万河,他是不是住在这儿啊?你……是烈叔叔新娶的媳妇吗?这是李万河的……侄子侄女?四皇子看他们也不过是半大孩子,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晃晃小冬的手:姐姐?他们不是在遂州么?怎么千里迢迢的跑到京城来了?而且,怎么就三个孩子?也没个大人跟着。

你们……你们怎么来的?小冬抬了下手,让人放他们走了过来。

三个孩子看起来风尘仆仆,那个女孩子也是穿的男孩打扮,脸上左一道右一道抹得都是脏污——四皇子歪着头打量他们,大概从来没见过这样子的,又是年龄相近的孩子,十分好奇。

是石姐姐带我们来的。

石姐姐又是谁?不是李家的人?一个孩子朝后一指,有个人从人丛背后走出来,朝前迈了一步。

她穿着一身男装,一只脚上的靴子干脆是用麻绳缠起来的,虽然脸上净是尘灰,可是二双眼又大又圆,黑白分明,如泉水一样清澈。

她定定的看着小冬,嘴唇紧紧抿着。

小冬微微觉得有些奇怪,不过大门口也不是适合说话的地方。

李万河他们已经离开了京城,这几个孩子怕是不知道,这时候找了来,前后刚刚错开了一天。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要不然这么远的路,怎么让一个姑娘家带着三个孩子千里迢迢赶到京城来?小冬咐红芙领他们进府,先梳洗安顿一下,又命人去给秦烈报信儿,说是老家来人,请他早些回来。

四皇子很是好奇,跟着小冬朝里走,还频频回头打量那一行四人,小声问:小冬姐姐,你家里的客人,都这么……他形容不上来,不过小冬明白他的意思。

那倒不是,今天头一遭,还就让四皇子赶上了。

是…姐夫家乡来的?小冬点点头。

头次听人喊秦烈姐夫,感觉其是……挺新奇有趣的。

胡氏从里头迎出来,她已经知道四皇子来了,先行了礼,四皇子很有派头的一挥手:免礼。

小孩儿装大人最有趣。

郡主,听说,来了客人?嗯,应该是李家的孩子,不知怎么就跑到京城来了,看起来很是仓促狼狈……不象是来做客寻亲的,倒象是小孩儿离家出走似的。

妈妈去看一看,瞧瞧他们还缺不缺什么,收拾好了领他们来偏厅,得问问清楚才行。

小冬招呼四皇子坐下,让人端上茶点,又去取了些玩意儿来。

赵吕以前送了小冬许多精巧的礼物,大多留在了安王府,也有一些带到了这边来。

象九连环如意铃串棋子什么的都有。

四皇子洗过手,拿了一块姜子酱的点心,不过明显他的心思不在吃食上,一会儿的功夫,起码偷偷朝外看了三回。

小冬知道他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丫鬟领着那四个人来了,他们都已经换了衣裳洗净了脸,两个男孩子一个略大些,另一个要小一点。

果然龙生龙凤生凤,李万河那样的身材,儿子也不矮,跟半个大人似的。

那个女孩子皮肤雪白,生得粉妆玉琢,头发辫了两条小辫子,还系了两朵小小的红花。

那位石姑娘走在最后,她看来十七八岁了,身量苗条,相貌娟秀,一头秀发又浓又黑,是个十分貌美的女子。

小冬琢磨,她们来时脸抹成那祥,八成并不是因为路途太过辛苦才弄成那样。

出门在外,妙龄女子的美貌实在是不太妥当。

小冬让他们坐了下来,还不等她先问,那边的小姑娘先开腔了,叽叽喳喳跟小鸟一样:秦阿婆呢?我婶婶呢?叔叔不在吗?小冬问:你们叫什么名字?怎么从遂州来京城了?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么?三个小的缩了缩头,小冬扫了一眼,心里大致有数了。

三个孩子你推我我推你的,还是那个女孩子说:我叫燕子,我哥哥叫土生、保成。

家里……没什么事。

我们就走想念叔叔和婶子……嗯,还想来京城见见世面。

问他们看来没什么收获,小冬把目光投向那位石姑娘,和她的目光碰个正着。

她直勾勾的,近乎审视一样的打量让小冬微微皱起眉头。

她这些年的经历令她对女人的敌意特别敏感。

这位石姑娘的目光不对头。

这位姑娘姓石?不知与李家怎么称呼?怎么会带着他们几个孩子来京城呢?石姑娘没说话,还是李燕子拎着说:石姐姐和我们家住得近嘛,要不是她,我们还来不了京城呢。

那就不是亲戚了?石姑娘忽然开。

说:我和秦大哥打小儿一块儿长大的,我爹爹是他师傅。

她说话的时候下巴微微抬起,话里透出一股浓浓的挑衅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