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慈太后的手艺果然很好,既然能让先帝都赏识,那绝不是一般水准。
她做了两道菜,一道是蒸豆腐,一道是鸡茸菜心。
两道菜都出奇的清淡美味,小冬吃得眉开眼笑。
圣慈太后自己没吃几口饭,光是看她吃。
太后娘娘,你也吃啊。
圣慈太后笑着摸摸她的脸:再添碗汤吧?小冬抹抹嘴:吃不下了。
她把衣衫撩起一小角,让圣慈太后看看她圆鼓鼓有如小西瓜似的肚皮。
肚子今天可享福了。
圣慈太后忙把她衣裳拉下来:快别着了凉。
要是吃饱了,就去后头歪一会儿养养神。
回头我叫你,误不了你上课。
不睡了。
小冬挨着圣慈太后坐着,外头下雨,长春宫里也显得有一股冷清清的潮意。
圣慈太后揽着她,手劲又轻又揉,替她揉肚子,揉得小冬那个舒服啊,象懒猫似的趴下去,恨不得哼哼两声以示满足。
下午什么课啊?小冬说:听说有琴课。
圣慈太后点点头:嗯,那明天就是棋,后天是画,大后天就休假,内学是三天一休……琴课还是区兰颖教的吧?是啊,听说区师傅很严格。
严些和好。
本来这个学堂就够松的了,她要再不严一点儿,哪还有人服管。
圣慈太后声音听起来可不象小冬头两次见她时那么冷漠了,又和软,又亲切:你自己带了琴吗?没有,我都不知道今天上什么课。
圣慈太后想了想,吩咐:我记得还收着几张琴呢,白搁着也没用,你带人找一找,给郡主用。
小冬嘟囔了一句:不用……我又不会弹,浪费好东西。
说是不睡,可是吃的又饱,还被人这么揉着抚着,小冬也不知道怎么就眯着了,睡得那叫一个香。
一旁宫女过来想把她抱开,圣慈太后摆手不让。
又轻声吩咐人拿了床纱被来,轻轻替她搭在身上。
郡主生得真好,又懂事又和气。
宫女在一旁说:我看小郡主挺聪明的。
圣慈太后却摇了摇头,轻声说:其实聪明不聪明倒不打紧。
有时候人生得太聪明了,日子过得反而不舒心。
我就是觉得……和这孩子投缘。
去找琴的人不一会儿便回来了,取来三具瑶琴。
小冬揉揉眼,打了个呵欠。
圣慈太后柔声说:也快到时候了,洗把脸醒醒神儿吧。
来,瞧瞧这几张琴,你喜欢哪个?小冬挺不好意思,竟然枕着圣慈太后的腿就睡着了,幸好没淌口水,不然更失礼。
宫女打开琴匣,让小冬挑选。
三张琴静静地躺在匣中,即使小冬是个纯粹的门外汉,也能看出这每张琴都不是凡品。
中间那一具,竟然通体晶莹玉白,弦若冰丝,是一张玉琴。
我不要。
小冬摇头摆手:我又不会弹琴。
再说,六姐姐说,琴房里有琴用。
圣慈太后想了想:好吧。
等你学会了,再来管我要。
小冬有些好奇:太后娘娘会弹琴?圣慈太后只说:年轻时候也摸过,后来久不碰它,就荒疏了。
小冬惊叹。
既是美女,又聪慧多才,女红也好,又做了一手好菜。
这样的圣慈太后,也怪不得曾经皇帝这样偏爱她。
圣慈太后亲手替她拢了下头发,打发人送她回集玉堂。
沈蔷和沈芳眼睛都红红的,两姐妹坐在一处,不知道沈芳在说什么,沈蔷正乖乖的低头听着。
小冬进屋里来,她们俩忙站起身。
沈蔷的手绢都快拧成烂菜叶了,沈芳还好,看着也哭过,但是不显得过分。
小冬瞅了一眼:咦?姚姐姐呢?姚锦凤没和她同去,这会儿怎么不见她人影?沈蔷啊呀一声:我们光顾说话了,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出去的。
我出去找找她吧。
沈芳拉住她手:还下雨呢,她肯定走不远。
正说着话,姚锦凤从外头进来了。
她肩上头上沾着细细的雨珠,显然是出去了。
沈蔷问她:外头下雨呢,你去哪里了?咦?我给你们让地方让你们姐妹好好说说话嘛。
姚锦凤拂拂肩上袖上的雨珠,她脸上也沾了雨,粉扑扑嫩生生的,显得分外鲜妍明媚:我去外头走了走——皇宫可真大啊。
沈芳忙说:都是我们光顾说话,倒忘了你了。
不过宫中不比别处,规矩大,忌讳也多,可不能乱走乱闯的。
姚锦凤并不在意,挥了挥手:我知道,我也没去别处啊。
小冬个子本来就比旁人矮,视线往下一扫,就看见姚锦凤的鞋尖上沾了泥屑和一点草叶。
她跑外头去了?小冬没有追问。
既然没出什么事就好。
虽然……虽然她以前看过的小说中,美女在皇宫中乱逛,通常是要逛出点事儿来的,不是遇着皇帝,就是遇着皇子,再不济的,也得遇着个风度翩翩英武不凡的俊俏侍卫,然后就……如此这般……姚锦凤无疑是美女中的美女,从罗家兄弟的反应就能看出来,少年男子对她的抵抗力实在不高——小冬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姚家送这么漂亮又活泼的姚锦凤来京城,真是来给她当伴读的么?不会就是打着让她嫁进宫的主意吧?自家老爹安王肯定也知道她安份不下来,却没有要把这个麻烦送回老家的意思……小冬越想越觉得自己想的有理,可是再一琢磨,也不对啊。
姚锦凤的相貌是够美的,可以她的性格,实在不适合进宫。
在宫里生存,光有美貌是不够的。
想不通的事小冬也不为难自己非要寻根问底不可。
只是决定往后都跟得紧一点,不让姚锦凤再有乱逛惹祸的机会。
她这么想着,看沈蔷忙着洗脸拢发。
而姚锦凤坐在窗前,半身朝窗外探。
她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眼睛晶亮,面颊是动人桃粉色。
她象枝头上最娇艳的那朵花,正在含苞待放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