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临口中问:何事?眼睛却朝外面瞟,兄弟磨墨,哪有美人儿来得赏心悦目。
张仲微叹了口气,将方氏不待见林依之事讲了,问道:哥哥可有办法,叫娘亲喜欢三娘子?张伯临将个笔帽抛了抛,撇嘴道:这哪能怪娘,谁人会喜欢儿媳与自己顶嘴?林依在方氏面前不甚恭敬,那也是被欺压狠了,不得不反抗,她被方氏冤枉那回,张仲微是瞧见了的,难道这样,也不能有丝毫怨言?张仲微道出心中疑惑,张伯临立刻作了肯定答复:那是当然,儿媳在婆母面前,自当恭顺,不能有半个‘不’字。
你若真想叫林三娘进咱们张家门,就劝她忍耐些,你自己在娘亲面前,也莫要执拗,一味惹她生气,只有哄得她开心,亲事才有指望。
张仲微听得一愣一愣,只是逆来顺受这招,对方氏有用么,林依一日无钱无依靠,她就一日瞧不上,再恭顺又有何用。
张伯临瞧出他心中所想,道:伯父与我们讲过谏议大夫的家训,你忘了?张仲微回想一时,背道: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指礼焉。
张伯临见他磨墨磨得心不在焉,抢夺过来,道:可知晓意思?张仲微的脑袋垂了下去:娘不喜三娘子,我再喜欢,也得出妇。
张伯临道:既然晓得,就顺着娘些,与她作对有甚好处。
说完朝窗外招手,叫如云进来磨墨。
张仲微得了建议,起身告辞。
顺从方氏,他能做到,但难与林依启齿,着实烦恼。
他在房前焦躁走来走去,被流霞瞧见,进去报于杨氏知晓,杨氏略一思忖,吩咐道:请二少爷进来说话。
流霞得令,出去请张仲微进来。
张仲微进屋行礼,见只有杨氏在座,便问张栋。
杨氏笑道:你伯父才读完同僚来信,写回信去了。
张仲微道:伯父虽丁忧,却仍关心朝中之事,叫人佩服。
杨氏摆手道:走了为官这条路,身不由己罢了。
说话间流霞端上茶来,杨氏笑道:尝尝我这茶,比你家如何。
张仲微心中有难事未解,哪里尝得出味道来,胡乱吃了一口,道:果然好,伯母哪里买来。
杨氏瞧出他是客套,也不介意,道:这是自东京捎来的。
东京繁华,难怪。
张仲微一面顺着她的话朝下讲,一面疑惑,好端端的,杨氏为何特特寻他来闲话?杨氏掀盖吹了吹,慢慢啜着,突然问了句:二郎可曾想过去东京?张仲微不好意思一笑,答道:自然想过,后年科考开场,我与哥哥,都想赴京一试。
杨氏欢喜道:你有志向,甚好,必能高中进士及第。
张仲微谦逊两句,没了话讲,静坐不语。
他脸上写满烦恼,一瞧便知,杨氏故意问道:既是要参加科考,为何不回房读书,在门口晃甚么?张仲微虽唤杨氏一声伯母,但多年才见,并不相熟,不大愿意与她讲心事,只道:谢伯母教诲,我这就回去背书。
杨氏见他真个儿起身,忙道:且慢,让我猜猜,可是与林三娘闹了不愉快?张仲微一愣,没有作声。
杨氏自顾自道:女人怕婆母,人之常情,若是有出息中进士,谋个官当,带了她去任上,岂不两两快活。
张仲微不由自主接道:这个我曾想过,可那也得我娘先答应迎娶三娘子过门。
杨氏只字不提林依要退亲一事,只道:二郎,与你打个赌,只要你考中进士,我就能让林三娘嫁你,如何?张仲微先是欢喜,可仔细一琢磨,这赌约于杨氏并无好处,她为何好心帮自己?他向来不会拐弯抹角,心中有疑惑,就直接问了出来。
以杨氏精明,怎会做无利之事,但她只是微笑:我拿你当亲儿,替你打算,你倒疑心起我来了。
张仲微听出她话语里有怨气,不敢再问,又想,不论如何,考个进士总没有错,于是谢过杨氏,回房苦读。
流霞收拾了茶盏,道:二少爷一门心思都在林三娘身上,二夫人却想方设法要退亲,林三娘半句话也不敢与他多讲,他怎沉得下心来读书。
熏炉里有块香饼燃着,杨氏盯着那烟望了一时,出声道:林三娘在哪里?流霞自窗子朝外望了一眼,回道:在家呢,我请她过来?杨氏摇头道:不必,我去瞧她。
她站起身来,扶了流霞的手,朝偏房那边去,进得屋内,一阵淡淡香气扑面而来,原来是桌上一只粗瓷瓶,插了一把野菊花;四面环顾,一床、一桌、一柜,床下隐约可见两只衣箱,房内陈设,实为简陋,但靠窗却有一张书桌,有笔,有纸,一只竹节做成的笔筒,立在算盘角上;林依正坐在桌边,捧着本书,专心致志翻看。
青苗自外面回来,瞧见杨氏与流霞静静立在门口,忙上前招呼,往屋里让。
林依听见声音,这才晓得来了客,忙起身相迎,笑道:看书入了神,竟没瞧见大夫人。
杨氏落座,接了青苗递过来的茶,望向书桌,问道:甚么书叫三娘子这般入迷?林依大方取了书与她瞧,原来是本《齐民要术》,道:眉山城到底小地方,我买了好几本农书,只有这本看得,其他都是胡诌。
杨氏笑道:你不晓得,许多写农书的人,自己根本没下过地。
她将书随手翻了几页,仍还与林依,道:我那里有本《四时纂要》,你若想看,我叫流霞取来。
林依欢喜谢她,又惊讶问道:大夫人也看农书?杨氏道:大老爷在任上时,也曾置过几亩地,后来三郎病中缺药钱,才卖了。
说完命流霞回房取书,又吩咐青苗:我那里农书有好几本呢,你随流霞姐姐去瞧瞧,看哪些三娘子没得,就拿来。
这分明是要支开下人,好与林依讲话,青苗却转不过弯,兀自道:我认不了几个字,哪里晓得三娘子要甚么……一语未完,被流霞硬扯着出去了。
自家丫头不够机灵,林依有些不好意思,面儿上讪讪的。
杨氏善解人意,忙道:老实些才可靠。
林依一想也是,不然为甚么拿冬麦换了她来,遂展颜笑了,又道:大夫人所来何事?是退亲一事,二夫人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