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宜嘉将雪漪面前空了的茶盏满上:家里若还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我们,自己不要强撑着。
雪漪道:赵澄在族里私塾读书,与兄弟子侄不太融洽,这阵子我还在想着是否请个先生到锡侯府教他。
教书先生?郑宜嘉道,不容易找到,我让父亲兄长帮你留意一下。
雪漪点了点头:好。
郑宜嘉慢慢的呷了两口茶水,之后看着雪漪道:自从姨母去世之后,便很少看到你露出笑容。
五妹,你年龄还小,有些该放下的事情便早早放下吧。
雪漪怔怔的握着茶盏,片刻后点了点头。
在郑宜嘉眼里,无论雪漪变成什么模样,始终都是一脸天真的可爱妹妹。
如今雪漪总是沉静的一言不发,郑宜嘉有时候也会感到心疼。
今天雪漪因为赵澄生病而心情沉重,郑宜嘉误以为雪漪在可惜与大皇子的婚事。
大皇子妃这个位置确实尊贵,哪怕郑宜嘉觉得这个位置十分危险,在雪漪即将失去之时,她还是替雪漪感到惋惜。
为了开导雪漪,郑宜嘉柔声道:这两天你不要想太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皇子与太子一派针锋相对,太子最大的靠山便是暄王,我听说暄王就在来京的路上,他入京之后,大皇子一派肯定会有什么变故,你与大皇子解除婚约,将来不至于招惹灾祸。
郑宜嘉又道:婚约解除之后,京城里肯定会有一些流言蜚语,你到时候不要放在心上。
郑宜嘉听说赵澄病了,她很久没有见到赵澄了,也跟着雪漪一起去了锡侯府探望。
赵澄吃过药后出了一身的汗,现在还在床上沉沉睡着。
雪漪没有把他叫醒,只带着郑宜嘉过来看看,顺便给赵澄把了一下脉。
现在赵澄的脉象平稳许多,估计明天就能够下床了。
可怜的孩子,郑宜嘉用手帕擦了擦赵澄额头上的冷汗,抬头看了雪漪一眼,这孩子也是你的一个拖累,你们明明没有差太多岁数,却要劳心费力的去照顾他。
如果没有澄儿,这两年我很难走出来。
要是家中空空荡荡的,世间再没有其他亲人,雪漪也会觉得荒凉,看到赵澄便等同看到了父母和兄长,雪漪感到很宽慰。
而且照顾赵澄并不是什么难事,雪漪基本上没有怎么费心劳神。
赵澄衣食起居都是嬷嬷和他的奶娘在安排,他性子又稳重,雪漪只需要偶尔过问一下他的学习便足够了。
时候不早了,我也该离开了。
郑宜嘉道,今天回去要和兄长商议正事,改天我得了空闲,搬来这里和你一起住两天。
雪漪点点头,让巧儿将郑宜嘉送到了府外。
郑宜嘉离开之后,雪漪把奶娘叫来问了几句话,帐子里突然传来声音,雪漪见赵澄醒了,赶紧坐到了床边:澄儿,你现在感觉如何?赵澄点点头:感觉好多了。
宜嘉姐姐走了?她已经走了,雪漪淡淡一笑,宜嘉在的时候,你已经醒了?赵澄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郑宜嘉平日里只对雪漪宽和,每次见了他都要把他叫过去训话。
赵澄知道自己刚刚睁开眼睛,郑宜嘉一定会质问昨天打架的事情。
雪漪清楚赵澄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她揉了揉赵澄的脑袋:下次不许这样了,见了长辈要有礼数。
赵澄嗯了一声:姐姐,我知道了,我都听你的。
明天我便去好好上学,再也不惹是生非。
雪漪面上笑意收敛了许多:不用了,这半个月你都在家里读书。
与大皇子退婚一事势必会闹得满城风雨,家族里这些后辈将议论更多,赵澄不可能不维护雪漪,到时候还会产生更多的冲突。
赵澄虽然不明白雪漪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一向听从雪漪的安排。
刚刚雪漪和郑宜嘉说的话赵澄都听到了,他知道自己现在是雪漪的拖累,会耗费雪漪不少心血。
雪漪让他读书,他便好好读,将来考个状元光耀赵家的门楣,让族人无法欺负雪漪,倘若未来的姐夫对雪漪不好,赵澄也能为雪漪提供庇护。
赵澄道:姐姐,我是不是又给你惹麻烦了?雪漪摇了摇头:没有麻烦,这段时间不要想太多事情,你安心养病才是。
赵澄心中宽慰了许多。
他紧张的看着雪漪:姐姐,你能不能在我身边,直到我睡着?雪漪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般,她当时喜欢缠着寿安郡主,一定要对方看着自己入睡。
她答应了赵澄,直到赵澄再度入睡,雪漪才离开了他的房间。
郑宜嘉回到郑家之后,告诉了自家兄长雪漪的想法。
郑昱明如今在礼部当值,官职虽然不算显赫,在朝中却混得风生水起。
郑家在朝中本是中立,郑昱明的父亲和赵家一些长辈一样都不偏向于太子或大皇子。
郑昱明和他的父亲政见不同,他私下里与太子一派关系甚好。
刚刚我算了一下,五妹的命格极为贵重,郑昱明道,她与大皇子的婚事难成,以后婚嫁肯定会有问题,这件事情太奇怪了。
有什么奇怪的?郑宜嘉道,五妹是寿安郡主之女,从小就是金枝玉叶,当然是极好的命格。
郑昱明这两年见过雪漪几次。
雪漪言行举止从容优雅,但她的样貌在京城诸位小姐中只能说平平常常。
惨白无血色的面孔和嘴唇、寡淡的眉眼、素色的穿着……如今的雪漪与小时候的雪漪天差地别,现在她单看五官虽算得上一个清秀的小美人,但和其他花枝招展的贵女相比就显得很平淡。
锡侯去世之后,锡侯府在朝势力一落千丈,退了与大皇子的婚事,雪漪单靠身世与样貌肯定得不了更好的出路。
郑昱明道:只是不解罢了。
五妹和赵澄姐弟俩相依为命,生活难免困苦,若还有其他需要帮忙的,你让他尽管开口。
赵澄很像赵家大哥,将来说不定大有出息。
郑宜嘉应了一声:我知道,大哥,你改天向陛下回话,千万别说五妹克父克母啊,只说她和大皇子八字不合就是了。
我明白。
战场上发生伤亡是常有的事情,赵雪漪一个小小女子,怎么能决定这一切?所谓的克父克母克夫,只是苏贵妃为了退掉婚事编造出来的谎言。
郑昱明也觉得苏贵妃和大皇子这件事情做得不够地道。
当初婚事是他们求来的,现在看赵雪漪孤苦无依便想着退掉,而且不仅仅要退,还要毁坏对方名声,扣个克父克母克夫的恶名。
郑宜嘉又道:赵澄不想在他家私塾读书,大哥,你能帮忙找个学问渊博的先生么?郑昱明想了一下:他要读书?太子身边正好缺一个书童,让他去给太子当书童吧。
在东宫当太子身边的近侍,着实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好差事。
而且太子也在读书,赵澄每日跟着太子一起,肯定能学到更多。
郑宜嘉犹豫了一下:赵澄年龄这么小,太子能看得上眼么?怎么看不上眼?我过年时见过赵澄,他家世清白,长得又好,又没有娇纵的习气,再适合不过了。
郑昱明道,明日我见了太子,在太子跟前说一说,事情如果能成,你再告诉五妹一声。
不如我现在修书一封让人送去,问问五妹的意见。
郑宜嘉道,太子与大皇子一派针锋相对,如今暄王又要进京,朝中局势晦暗不清,不知道五妹愿不愿意让赵澄去太子身边。
雪漪收到郑府送来的信时恰好是用晚膳的时辰,她让巧儿赏了对方些许银钱送走,将信封暂时放在了旁边。
赵澄这个时候也下床和雪漪一起用膳,看到郑府送来一封信,他好奇的眨巴着眼睛:姐姐,姨母家里有事找你?先吃饭,吃过饭我们再一起看。
雪漪这边刚刚放下筷子,外面管家又来传话,说是四老爷来看看赵澄。
这位四老爷便是雪漪的一位堂叔,两家血缘关系并不近了,如今他教赵澄读书。
赵澄道:他来还有什么事情?管家道:他说他刚刚去医馆拿药,掌柜的对他无礼不给他拿。
雪漪眸中闪过一丝轻微笑意:澄儿,你慢慢吃。
巧儿,你随我出去看看。
巧儿应了一声,赶紧掀开门帘让雪漪出去。
赵澄年龄还小好奇心重,雪漪前脚刚走,他后脚便拆开了桌子上的信封去看。
他们这些家族的孩子,有一部分聪明伶俐,十岁之前便把《论语》《诗经》《尚书》《周易》背得滚瓜烂熟,一部分则是荒唐纨绔,二三十岁还在惹是生非。
赵澄便是前者,他不光读书,因为有心仕途,平时关注朝中事情,且常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小公子们讨论。
尽管了解得不够清晰,没有见识过太多勾心斗角,信中这些人名他都听说过,知道大皇子和太子针锋相对,太子有个权势滔天的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