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漫天晚霞映得海面一片金黄,微波摇荡,浩浩数千里尽是金光。
晚风煦暖,吹过这万仞绝壁上的杨树林,卷起漫天白絮,洋洋洒洒四处飘荡,落在他的鼻上,脸上。
温暖而刺痒的感觉,让他突然想起了小时的诸多事情。
这里是他初次看见大海的地方,想不到时光飞逝,造化弄人,他今日竟又来到这东海南际山。
此处正是南际山的正峰,他身边的山顶溪流汩汩流过桃树林,汇成激流,从龙牙岩飞泻而下,形成声势惊人的万丈瀑布。
由于山势过高,瀑布倾落到半山腰,便被海风吹得飞花碎玉,各散西东。
在山下龙潭边,早已见不着瀑布,只可感受漫天的毛毛细雨。
景物如旧,逝者如斯。
然而当年的壮志少年早已变成了鹤发老者。
再过几个时辰,春天就要过去,他的人生呢?老人心中泛起淡淡的哀伤。
落花飞舞,蝴蝶盘旋,晚霞如火,涛声隐隐。
他躺在崖边草地,聆听耳边流水,天际海鸥,心中一片澄静。
距离他七尺之外,有一株艳丽的碧玉海棠。
仅仅这七尺之距,他的手却再也无法触到。
而那只蝴蝶却轻盈的落在海棠的花瓣上。
碧玉海棠浓郁的花香混合着青草的绿色味道、微风中夕阳的气息,氤成奇异的气味,从鼻翼一直痒到他的心里。
大荒305年,他在南际山顶一剑击败琴鼓九仙,少年成名,春风得意。
那一夜,他与丁香仙子并坐山顶溪边,他摘了一朵碧玉海棠别在丁香发上,却被她径直抛入瀑布之中。
那一朵碧玉海棠,是不是就是这一枝呢?软玉温香,宛若犹在鼻息之间。
在这杨树林中还发生了什么事呢?他恍惚的回忆,是了,大荒326年,他在树林中邂逅年少气盛的灵感仰,斗到第三百九十二回合,他在灵感仰背上用树叶写出少年英雄四字,令后者弃剑认输。
大荒357年,他在龙牙岩上目送空桑仙子东渡汤谷。
那夜他喝了九十八坛酒,醉得不醒人事。
翌日抛剑龙潭,单身西游,再也没有来过南际,直至今日。
如此算来,他竟有两百余年未曾到过此处了。
想不到两百年后,故地重游,竟恰逢百草毒发,注定尘埋此处。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想到此处,他忽然觉得说不出的轻松。
只是此番东来,原为一事,此事未竟,又怎能安心化羽。
刚想到此处,一只蝈蝈从草丛中欢快的跳了出来,在他身边停住。
他侧过脸,蝈蝈瞪着他,触须轻轻摆动。
过了一会儿,蝈蝈傲慢的跳到他的身上,跳过草丛,扬长而去。
他哑然而笑。
原来现在他连一只蝈蝈都不如。
两百年前他便已天下无敌,降龙伏虎何止千数。
想不到今日僵卧山顶,丝毫不能动弹,竟连一只蝈蝈也不将他放在眼中,世事无常,无稽如此。
他越想越是好笑,忍不住放声大笑。
笑声浩荡,林鸟惊飞。
老人突然停住笑声,将头贴在草地上侧耳倾听。
远远的从杨树林外传来了脚步声。
老人脸上登时露出喜色,但是再听了片刻,便失望的摇了摇头,又仰面而躺。
过了半晌,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从林子里走了出来。
那少年约莫十三四岁,满脸尘土,一双大眼灵动异常,腰间斜斜插了一枝绿竹笛。
少年四下张望,看见一个鹤发紫杉,神仙也似的老者躺在草地上,正瞪着眼望他,便展颜笑道:老前辈,刚才是你在笑吧?少年周身邋遢,但这一笑起来,登时如云开雪霁,英气逼人,让人看了情不自禁的喜欢。
老人哈哈笑了三声。
少年突然收敛笑容,装出一副凶巴巴的神情道:正好!我刚才正要打下几只云雀,就被你的笑声给吓飞了!一顿晚餐全没啦!你得赔我!老人瞧得有趣,笑道:那还不简单。
突然长声大笑。
笑声如平地焦雷,震耳欲聋。
少年猛的一个踉跄,便重重摔在地上,面色苍白,两耳翁翁作响。
天上忽然直落下十余只鸟雀,全都落入少年怀中。
老人斜着眼望他,笑道:小子,这顿晚餐够不够?少年瞠目结舌,看了半晌怀中被笑声震晕的鸟雀,又看看老人,满脸惊异之色。
老人道:小子,这顿晚饭我也有份。
你快去烧了,分些给我尝尝。
少年脸上的惊异神色逐渐变为佩服与羡慕,楞了半晌,绽开笑容道:妙极,妙极!前辈这一笑,飞禽走兽都要大大遭殃。
不知前辈哭起来会怎样?老人啼笑皆非,那少年哈哈大笑,拿衣服兜了鸟雀到河边,拔毛洗净,生火烧烤。
老人暗暗观察,见那少年眉清目秀,天庭饱满,四肢修长,骨骼奇俊,竟是一个天生的练武胚子。
心中微微一动。
少年动作麻利,似乎精于烹饪之道,片刻工夫,便传来浓郁的烤肉香味。
少年见老人狂吞谗涎,笑道:莫急,还需加点调料。
起身走进树林。
老人一日未曾进食,虽周身僵硬,行将化羽,但闻到肉香,忍不住还是激起强烈食欲。
过了片刻,少年手里抓了一把青草和红色野果出来,放在一块岩石上研磨。
老人毕生中有一大半工夫用于尝试采集百草,一眼便认出少年所取草果,乃是甘华草和赤仙果。
这两种草药味道酸甜而略苦,有活血舒筋之效。
想不到那少年竟也识得,心中不由多了几许嘉许。
少年将紫色浆料均匀的涂抹在烤鸟上,反复翻转,登时四周尽是一股奇异的浓香。
少年取了几串鸟肉,递给老人道:老前辈,现在才刚够火候。
老人道:我全身都动不了。
你喂我吃吧。
少年将肉一丝丝撕下,送到老人口中,见他狼吞虎咽,笑道:老前辈,味道如何?老人起初一口咬下,只觉脂香四溢,再一品味,甘甜中微有酸意,不似鸟肉,而如浆果;再三咀嚼,竟似有千种滋味,变化多端,无可细表。
老人赞道:果然妙极!少年道:前辈,你周身僵硬,血脉不畅,所以我加了两味草药,一则佐味,二则舒筋活血。
老人一楞,笑道:小子,你心眼倒好。
少年笑道:投桃报李。
倘若不是前辈笑了几声,我今晚就得喝西北风了。
两人相对大笑。
吃了半晌,老人方觉辘辘饥肠得以缓解,一股暖洋洋的热力通达周身,手脚竟可以略微动弹。
但老人心中雪亮,这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
少年见他可以动弹,则大喜过望。
老人对这少年已颇有好感,道:小子,瞧不出你年纪轻轻,倒烧得一手好菜,还能识别药草,了不得!少年打了个饱嗝,得意道:我的本事多啦,有空再给你露几手。
少年打量了老人一会儿,摇头道:前辈,我瞧你也是个有本事的高人,怎么会在这荒山野岭上,不得动弹呢?老人淡然道:那有什么希奇。
人生生老病死,原是平常事。
我活了两百多岁,也该死啦。
少年吃了一惊,皱眉道:前辈……老人道:我体内几百种毒素,今日一股脑儿发作起来,经脉尽坏,不过三个时辰,就要全身硬化,变成化石啦。
少年大为吃惊,想不到这老人明知将死,竟是如此豁达,心中敬意更盛,同时暗暗难过。
老人见他神色,知道他心中所想,心道:这孩子心肠很好,悟性极高,骨骼又佳,是一块上好材料。
老天让我在此处归西,原来确有深意。
老人望着少年道:小子,你和我很有缘分。
你叫什么名字,父母何人?少年道:我叫拓拔野。
我父母很早就死啦。
老人早已猜到他是孤儿,点头道:年纪轻轻便独自闯荡天下,很是不易。
少年拓拔野道:前辈,那你尊姓大名?老人微笑道:我叫神农。
倘若是其他人听到这个名字,只怕会立即跳将起来,但拓拔野只是淡淡的哦了一声,没有任何反应。
这个老人乃是当今天下的天子神帝,神农氏。
神农两百多年前便已无敌天下,斩妖除魔,被五大族奉为天子。
在位50年后,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五族四百八十城,人人归心。
大荒402年,神农离神帝城,孤身游历天下,采百草寻长生之药,此后百余年,行踪飘忽,神龙首尾。
时有神帝赐药救人的传闻不绝于江湖。
只要神农尚在人世,天下便太平无事,无为而治。
谁料威镇天下的神帝路经东海南际山时,竟百草毒发,经脉迸坏,硬化如岩。
拓拔野自小父母双亡,在乡野间长大。
虽然流浪江湖数年,但对天下之事知之甚少,对神农二字闻所未闻。
虽然亦知神帝,却不知神帝名讳。
所以听老人自报姓名,竟无丝毫诧异之色。
神农道:咱们萍水相逢,却很投缘……拓拔野笑道:如果前辈愿意,我们便是朋友。
神农哈哈大笑:我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朋友啦。
想不到将死之际,竟然交了一个好朋友。
他心中舒畅,笑声中不带任何凌厉劲道,但也震得树叶簌簌飘落。
此时落日早已为群山吞没,湛蓝色的夜空已有淡淡星群,晚风凉爽。
两人坐在南际山顶,侃侃而谈,一老一少,竟如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
万丈之下,涛声隐隐,四侧奇花异草,松涛阵阵,宛若仙境。
神农觉得周身又开始逐渐冰冷僵硬,顷刻间双脚已经无法动弹,心知不消一个时辰,便要化为硬石,当下道:小朋友,我有一事相托,不知你能否答应?拓拔野知他时限将至,心中难过,挺起胸道:你放心,不管什么事我一定办到。
神农从腰间掏出一块紫色的木牌,正面三个大字:神木令;背面一行小字:见此神令,如帝亲临。
拓拔野字识得不多,更不知这是神帝信物,此牌一出,九万里神州无敢不从。
神农神色凝重道:小朋友,此事相关重大,稍有闪失,便有数十万百姓要受刀兵之祸。
拓拔野吃了一惊,刚要相问,神农已撕下一幅衣裳,咬破食指,在衣帛上血书几行,然后将木牌包在血书中,折叠递给拓拔野。
神农道:你必须在将此木牌、血书送到西南玉屏山,交给一个叫做青帝的人,让他在七日之内赶到蜃楼城。
拓拔野听得糊里糊涂,问道:倘若我找不着青帝,或者他根本不在呢?神农道:那么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在七日内赶到蜃楼城,把这个木牌交给蜃楼城的城主乔羽。
拓拔野将这几句话默记于心,问道:玉屏山和蜃楼城在哪里?神农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本羊皮书,交给拓拔野。
书仅巴掌大,但厚达两百余页。
封面三个大字:大荒经。
里面尽是密密麻麻蝇头小字,还插有许多地图。
神农道:我游历天下两百年,写成此书。
记述大荒七百余山、四百八十城的地理位置、奇花异草与妖魔灵兽。
倘若你想去任何地方,或是寻找任何东西,不妨查查此书。
拓拔野大喜:妙极。
神农见他如获至宝,喜不自胜,心中也颇为欢喜,原以为自己化羽归西,此书将永无传人,不想还能如此,倒也宽慰。
神农又从怀里取出两本羊皮书,交给拓拔野道:这两本书便当是朋友的礼物,一并送给你吧。
拓拔野见一本封面为《百草注》,一本封面为《五行谱》,笔迹与《大荒经》相同,也是神农亲笔所著,心中欢喜,但突然明白这是他临终遗物,不由又是一阵难过,眼眶登时红了。
神农拍拍他的头,笑道:傻小子,人生聚散离合,如浮云变幻,宇宙万物,尽皆如此,何必难过?拓拔野却不知怎地,更是悲从心来,泪水夺眶而出。
神农叹道:可惜我经脉已断,否则可以传你一身功力。
他从腰间解下一个羊皮囊,递给拓拔野,笑道:这里还有十六颗神农丹,倘若受伤中毒,一颗便足以让你化险为夷。
每服一颗,可以蓄气养神,增长功力,不过不可服用过勤。
拓拔野对武学内力一无所知,但也知道囊中乃是不世奇药,又惊又喜又悲。
神农道:这三本书中最让我得意的乃是《百草注》,世间奇花异草,属性功效,相克相生之法,都略有备注。
小朋友,你对草药颇有天分,很合我的胃口,这本书送给你,也是再好不过的事。
他面容一正,正色道:只是有句话你当牢记在心。
百草注乃是救人之书,万万不可用于害人。
拓拔野点头称是。
神农道:这本五行谱,眼下对你太为艰深,不必多看。
倘若你将来有志武学,倒可以研习。
他迟疑了一下,又道;不过终究太过深奥,稍有不慎,便有走火入魔之虞。
拓拔野将三本书包好,纳入怀中。
神农道:山下龙潭有一种灵兽龙马,日行千里。
此处去玉屏山两百余里,去蜃楼城两千余里,没有坐骑,以你的脚力在七天内赶到,那是万万不行。
神农见拓拔野满脸迷茫之色,知他丝毫不懂降伏灵兽之法,便又道:每种灵兽都有弱处可制,你只需发现并制住它的弱点,它就乖乖听命。
不过伏兽的根本之道,在于与它心智相通。
但这可是一门大学问,一时半刻可学不会。
神农顿住,在地上画了一只龙头马身的怪物,在它脖颈处画了一个圈道:龙马的弱点在于它颈处的赤色鬃毛。
你只需翻到它背上,牢牢抓住鬃毛,死不撒手,不消片刻,它就老老实实,指哪去哪啦。
当下神农又教了拓拔野几招简易工夫,如何腾身上马,如何跳跃挪腾,如何抓鬃抱颈。
拓拔野生性聪明,一学即会,模拟演衍,竟不差分毫。
神农望了望四野,只见明月在空,云淡风轻,黑压压的树林如波浪起伏,心中微微悲凉,笑道:小朋友,时间不多啦。
你先服一颗神农丹,再到龙潭降伏龙马,赶到玉屏山去吧。
拓拔野与他相识虽不过半日,但一见如故,说不出的投缘。
自己自父母双亡,独自流浪江湖,几无朋友,今日好不容易交了一个忘年友,更蒙他赠赐奇书灵丹,可谓半师之恩,心中早已将他当作至亲之人。
岂料他竟只有半日性命。
此时一别,以后便永无相见之日。
如此一想,登时心如针扎,泪水泉涌。
神农舒舒服服伸了个懒腰,躺在草地上,仰望漫天星辰,手里攀下那枝碧玉海棠,放在鼻前深深一吸,叹道:如此良辰美景,岂能辜负。
日月星辰,与我同化,夫复何求!拓拔野泪眼朦胧,伸手去擦拭,却涌出更多泪来。
迷蒙中看见一颗斗大的流星缓缓划过。
神农没再看他,低声吟唱一首陌生的歌。
拓拔野心中悲痛,跪下朝神农叩了三个响头,转身大踏步向山下走去。
一直走到半山腰,依然听见神农断断续续的歌声。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九万里苍穹,御风弄影,谁人与共……千秋北斗,瑶宫寒苦,不若神仙眷侣,百年江湖……※※※夜色正深,星汉无语,林风簌簌。
四周漆黑一片,拓拔野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一手扶着周侧的林木,小心翼翼向山下走去。
心中不住的想神农此刻是否已经全身硬化,又是一阵阵难过。
他摸了摸怀中的三本书和神木令,心道:前辈临终重托,无论如何也要代他完成。
他说此事干系重大,牵涉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却不知是什么事?玉屏山的青帝又是何人?心中一大团的疑问,翻江倒海的涌了上来,受人重托的责任与强烈的好奇心交织一起,使他重新振奋精神。
南际山山高万仞,倘若如此一步步摸黑下山,即使到翌日正午,也到不了山下。
况且拓拔野走了一日的山路,未曾好好休息,此刻正值午夜,疲惫困乏。
拓拔野走了半晌,困倦之意更盛,眼皮逐渐沉重起来。
稍不留神,脚下一滑,顿时摔滚下去。
拓拔野只觉天旋地转,自己急速滚落,身体不断的撞在树干与石头上,剧痛中变向,继续滚落,猛然头部重重撞在一个岩石上,登时晕了过去,就此不醒人事。
也不知过了多久,拓拔野方才悠悠醒转。
他张开眼,只见月悬中天,清辉普照,头顶树影枝桠,仿佛要压落下来。
拓拔野头上身上无一处不痛,伸手去揉脑后,殊不料方一动弹,身下咯拉拉一阵响,猛地一沉,又向下疾落了数丈!拓拔野心中大惊,双手胡乱一抓,紧紧抓住一条粗长的藤蔓,用尽周身力气抱住,下落之势方才稍减,又落了丈余这才稳住。
拓拔野惊魂未定,小心翼翼转头朝下望去,这一瞧之下,顿时魂飞魄散。
原来他竟悬空在万仞峭壁上!身下只有崖岩上长出的树枝与藤蔓,交错成网,将他堪堪托住。
下面便是龙潭,幽冷寒碧之气,隔了老高犹能感受到。
左侧十余丈处,从龙牙岩倾泻的龙湫瀑布宛如天河倾落,到此处已经化为满天的牛毛细雨,偶尔夜风吹过,便带来丝丝水滴,清凉彻骨。
拓拔野素来胆大,但这次也不免心中发毛。
他左右旋顾,周围尽是坚岩峭壁,青苔满布,滑不留手。
此处离最低的崖顶少说也有数十丈,要想攀爬上去,难若登天。
而龙潭距此也有百余丈高,且不说龙潭之内阴寒极盛,不知有何怪物,单这高度摔将下去,到了水中只怕连头都成了四瓣。
他弓起身子,双脚盘在藤蔓上,腾出左手,摸了摸怀中的神木令和三本书,见都未丢落,稍感放心。
但自己亲手制成的竹笛却不知掉到何处,颇为懊恼。
眼见明月逐渐西沉,时间飞逝,自己双手酸疼难当,一点点向下滑去,拓拔野心中焦急,心道:死在这里,那也罢了,但前辈的重托,却要因我而耽误。
倘若当真关系数十万性命,那可糟糕至极!拓拔野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定下来,闭目寻思。
他突然想起神农所赐的神农丹,右手、双脚紧紧钩住藤蔓,左手入怀,摸到那个羊皮囊,用食指与中指夹出一颗。
月光下,那紫色的黄豆大的丹丸看起来毫无特别之处。
拓拔野来不及细想,就将神农丹抛入口中。
神农丹入口即化,一股暖流从咽喉滚落,转瞬间通达全身。
拓拔野觉得丹田蓦地升起一股热火,如草原大火般席卷全身,热力从丹田直贯胃部、肝胆、心脏、咽喉,最后直冲脑顶。
那股热力汇达头顶,便如当头一个焦雷,在头顶炸开。
拓拔野忍不住啊的一声张口呼喊,一道紫色的气体竟然从口中喷出。
拓拔野又惊又奇,只觉周身无处不热,低头看去,双臂皮肤竟如波浪般起伏,仿佛下面有惊涛骇浪一齐涌动。
皮肤迅速由白转红,再转紫。
如此反复了一顿饭的工夫,那股奇异的热力在周身周转了七遍,方才逐渐淡却下来。
皮肤也逐渐转紫为红,又由红转为正常肤色。
但丹田仍能感到一团热气在上窜下跳。
拓拔野精神大振,神采熠熠,只觉周身充满了力量。
他心中惊喜交集,忍不住大叫了三声。
叫声洪亮,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于山壑之间犹为响亮。
崖顶林鸟惊飞鸣叫。
拓拔野大为得意,想不到自己竟也有如此气力。
当下备感振奋,没来由的充满了信心。
他突然想起平日在林中,看见猴子抓着树枝摇摆飘荡的情形,灵机一动。
眼下别无他法,只有如此放手一搏了。
他将怀中的木牌书籍灵丹掖好,紧紧的扎在胸腹之间,而后双手握紧藤蔓,向下疾滑,脚尖不断在崖壁上顿点,稍做减缓。
拓拔野只觉耳边风声呼呼,,枝桠藤蔓不断的刮打在脸上,身上,抽得生疼。
但生死关头,也顾不得许多了。
一边低头下望,瞧见藤蔓已经接近末梢,连忙伸手抓住其他藤蔓,身体一荡,继续下滑。
过了盏茶工夫,拓拔野已经颇为熟练,藤蔓转换之间,竟也悠忽飘荡,破有猴子从容之态。
他心中既是紧张又是兴奋,禁不住大声呼喊、啸歌。
不料还未欢喜多久,便有陡变突生。
距离龙潭仅仅二十余丈处,突然呼啦拉一声巨响,龙潭水面激射起十余丈高的水花,一只巨大的黑色怪兽从潭中拔地飞起,径直朝拓拔野猛冲去。
拓拔野大吃一惊,来不及低头看所来何物,便被那怪物狠狠撞中,周身顿时如被击散了架,五脏六腑翻江倒海,身子高高抛起。
那怪物一声长啸,倒似颇为欢愉,如影随形,又急撞而来,拓拔野方甫落下,又被冲撞得朝天抛起。
如此反复多次,怪物欢声更盛。
拓拔野在空中颠来倒去,急速上抛摔落中,勉力凝神细看。
那怪物全身黝黑,似牛非牛,长了一双巨大的肉翼,在空中快速扑腾。
怪物头顶长了一对圆球般的犄角,正是这犄角撞得他七荤八素。
拓拔野在空中转身之际,猛地调用丹田之气,攥紧拳头,发力向怪物犄角之间的软肉打去。
怪物低头撞得正欢,瞧也不瞧,自己迎将上来,登时打个正着。
拓拔野吃了神农丹后,经脉初通,神力大展,一拳击出,已有惊人之力,这犄角间的软肉又是怪物脆弱之处,以强击弱,胜负立分。
怪物痛吼一声,重重摔落,撞在岩壁上,跌跌撞撞,掉入龙潭中。
拓拔野拳头火辣辣生疼,心中却是惊喜莫名,没想到以自己小拳头,竟能击败偌大的怪物。
但人在半空,来不及抓取藤蔓树枝,便已笔直掉入冰冷的龙潭之中。
身体尚离龙潭数丈之时,便已感到刺骨的阴寒之气,拓拔野机伶伶打了个冷战,幽碧的潭水迎面扑来,扑冬一声,水花四溅,人向森冷的水潭深处沉去。
迅雷不及掩耳,变故太快,拓拔野还未反应过来,便已沉入龙潭下几丈处。
冷冰冰的水从鼻中、口中一齐灌进来,全身如在冰窖,双手双脚在水中胡乱扑腾。
但是拓拔野水性极好,加上刚服过纯阳灵丹,热血沸腾,片刻之后,在这冰冷的潭水中,他已能自在的潜游,睁开双眼视物。
水潭不如想象中那般深,周侧也未看见其他怪兽。
拓拔野死里逃生,喜不自胜,在水里惬意的舒展身体,来回潜泳。
向东游了片刻,突然发现不远处潭底闪闪发光,近了一看,竟是满地珍珠,交相辉映。
拓拔野一口气已经将尽,正要游上水面,蓦地看见东南方遍地珠光宝气中,一条白色怪物仰颈嘶吼。
那怪物朝他走来,但行了几步,便被婴臂粗的钢链紧紧拉住,不能再前进分毫。
拓拔野不及多看,迅速上浮,冲出水面,张口深深吸了一口气。
龙潭三面靠悬崖陡壁,一面对着山谷草地。
此时月亮已经悬挂在西边的山腰树梢,雪白的的月光照在龙潭上,荡漾着清冷的光。
西北面岸边,那只似牛怪兽正在甩头,抖落水珠,听见声响,立即抬起头,看见拓拔野正瞪眼瞧它,登时吓得呜鸣一声,掉头撒开四蹄,转瞬间逃了个无影无踪。
拓拔野哈哈大笑,大感得意。
想起水底怪物,好奇心起,不知是否就是神农所讲的龙马。
于是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猛地扎入了水底。
这次在水中更为自如,视野也更为广阔清晰。
那只白色怪物倒像一只白鹿,只是身上遍布鱼鳞,腮上长了一对鱼鳃,一张一合。
头顶只有一支鹿角,双目火红,脖颈颇长,唇上两条龙须摆舞不停,张口嘶吼时,犬牙交错,威风凛凛。
怪物颈上被婴臂粗的白色钢链紧紧锁住,只能在方圆三丈内行走。
那怪物见拓拔野去而复返,甚是激动,不住的朝他冲来,被钢锁勒住,仰首奋蹄,嘶吼不已。
拓拔野毕竟年幼,又未曾见过这等灵兽,不知吉凶,心中不免忐忑。
但是见它为巨锁所缚,眼巴巴的瞧着他,不住的悲鸣,不由起了怜悯之心。
拓拔野从小受过颇多苦头,因此见人受苦,感同身受,极易激起同情心。
黄昏时,在南际山顶邂逅神农,便是因此与他相识相交,结下一段奇缘。
此刻见这怪物囚于潭底,将心比心,倘若自己被囚禁于此处,纵使不被淹死,那也要被活活郁闷死。
拓拔野游到怪物近处,仔细端详那粗大的钢链,寻思如何将它解开。
钢链似是由百炼精钢与其他东西合炼成,在珍珠耀射下,闪烁着淡红色的光泽。
拓拔野咬牙用力扯了几次,钢链纹丝不动。
拓拔野虽然服了神农丹,但一来自己素无功底,平白添了神力,也不知如何调使,二来此钢链乃是几十年前一个奇人所铸,混合北海十七种金属而成,莫说是拓拔野,纵然是江湖中超一流好手,也不能空手将钢链断开。
拓拔野无奈,只好浮上水面换气,再下潜寻觅其他方法。
来回试了十余次,终究没有发现什么法子。
那怪物似乎也颇为沮丧,嘴里咕噜噜的发着怪声,垂头丧气。
拓拔野眼角扫处,突然发现几丈开外,幽暗之中,有奇异的光芒一闪即逝,但眩光之强,竟胜过遍地珍珠。
那怪物似是十分惊恐,没来由的向后退了许多步。
拓拔野心中大奇,不知那里有何物事,竟让它如此惊惧,于是朝那里游了过去。
游到近处,方才发现竟是一柄青灰色的铁剑,斜斜插在潭底的软泥之中,外表看去,无甚希奇之处,却不知先前的眩光从此剑何处发出。
拓拔野轻轻一提,就将那剑拔了出来,那剑竟是一柄长不过三尺的普通铁剑,沉于水中已久,锈迹斑斑。
只有剑柄上刻了无锋二字。
既是无锋,那想来也不如何锋利了。
拓拔野原想用此剑断开钢链,但这一看之下,大失所望,将剑抛了出去。
剑在水中悠悠荡荡的飘了会儿,斜斜的落下。
拓拔野刚要转身,却被眼前一幕震得目瞪口呆。
只见那无锋剑如弱柳扶风,飘忽间,竟然没入一块潭底巨石,深达尺余。
拓拔野精神大振,游到剑边,双手握住剑柄,用力将剑拔出。
其时一道月光斜斜射入潭底深处,拓拔野将剑身一转,登时闪过一道眩目的光芒,他举手挡住眼睛,缓缓的移开手掌,赫然看见剑身上刻了两个小字,在月光下微微泛着金色的光晕。
定睛看去,竟是神农二字!拓拔野惊愕之下,险些呛了一口水,当下抱剑浮上水面。
此时月将西沉,晨星稀疏,天色极黑,再过一阵,天便要亮了。
拓拔野在月下仔细端详,那无锋剑剑身果真有神农字样,反转过来,另一侧剑身隐隐也有两个字:空桑。
此剑原是二百余年前,木族圣女空桑仙子的佩剑,也是木族七大神器之一。
当年空桑仙子在东海邂逅神农,两人一见钟情。
空桑仙子将无锋剑送给神农,聊解相思。
神农在无锋剑上用金刚指刻下两人名字,当作两情不渝的见证。
但是五族圣女必须为处女之身,终身不嫁。
空桑仙子为此被木族长老会流放汤谷。
而神农身为神帝之尊,竟不能触犯五族之约,解救心爱之人,只能目睹空桑仙子东渡汤谷,独自在南际山顶喝得酩酊大醉。
那日他心如死灰,将无锋剑抛入龙潭之中。
孰料此剑在潭底沉睡两百年,竟在神农化羽之日,为误入龙潭的拓拔野所发掘。
两人缘分,实是命运使然。
拓拔野自然不只此剑来历,但是瞧见神农二字,却也猜得出此剑必与神农有极深渊源,心中惊奇喜乐,不可言喻。
想到此剑主人,此刻怕已在山顶化为坚岩,顿时又悲从心来。
他爬到岸边,双手捧起无锋剑,跪下又朝山顶扣了三个响头,唏嘘不已。
月以西沉,天色将亮。
拓拔野决计赶快将怪兽救出,便去寻找龙马,收服上路。
他再次跃入水中,口中衔剑,双手划动,很快便来到那怪兽身边。
那怪兽远远望见他口中的无锋剑,便惊恐不已,向后倒退,一直退到水底崖壁。
口中发出呜呜的悲鸣,全然没有起初威风八面的姿态。
拓拔野心想:此剑必是收降灵兽的利器,所以它才这么害怕。
想到此处,他将无锋剑握在左手,放至背后,慢慢走上前,伸手在那怪兽的脖颈上不断抚摩。
那怪兽起初十分惧怕,但也不敢躲闪,缩着头任由拓拔野抚摩。
过了盏茶工夫,怪兽见拓拔野满脸微笑,只是不住的摩挲它的脖颈,并无恶意,惊惧之意稍减,开始放松下来。
拓拔野大乐,心想:原来这灵兽和普通动物也没什么区别。
就象从前的阿黄,起初对我凶巴巴,老是吠个不停,但是亲近一会儿,就跟我好了。
待到怪兽完全放松,拓拔野这一口气也差不多憋到了尽头,于是挥起无锋剑,用尽周身气力向钢链上斩落。
那怪兽见他挥剑,嘶声狂吼,向左侧奔去,恰好将钢链绷得笔直。
亮光一闪,拓拔野在水中听见澎的一声闷响,手心发麻,虎口震裂,无锋剑从手中震飞。
剑锋与钢链的撞击之力在水中掀起一阵冲击波,将拓拔野向上推了老远。
拓拔野浮出水面,稍一换气,又一个扎子潜入潭底。
潭底那只怪兽已经不见踪影,钢链已经被斩断,拖委在地。
但是无锋剑竟也断成两截,剑锋那一半直没入岩石中,另一半则横亘在潭底。
拓拔野拾起无锋剑,心中怅惘,想不到此剑掘出不过片刻,竟成了断剑,心中颇为歉疚。
他将断剑衔在口中,向上游去。
拓拔野上了岸,方始觉得周身疼痛酸软,疲惫不堪。
他将断剑插在一旁,重重跌坐在草地上。
这一日所遇事情匪夷所思,奇事一桩桩接踵而来。
他活了十余年,流浪已久,但所有经历相加,也不如今日这般大喜大悲,惊心动魄。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听见一声怪异的嘶吼,扭头望去,龙潭底的那只白色怪兽从左侧丛林电窜而出,疾风般向他扑来!※※※拓拔野大吃一惊,正要伸手去拔无锋断剑,已被怪兽扑倒在地!那怪兽两前蹄夹住拓拔野两肋,让他丝毫动弹不得,歪斜着脖颈,低着头瞧他,怪兽双眼如火球滴溜溜转个不停,张着嘴,龇着牙,楞乎乎瞪了他半晌,略有所思。
拓拔野苦笑,心想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怪兽突然仰天长啸,似乎颇为欢快;猛地垂下头来,张开大嘴,朝拓拔野头上压了下去。
拓拔野闭上双眼,自认倒霉,想起神农重托,更是后悔不已。
拓拔野忽觉一条湿漉漉的东西在自己脸上、额上摩挲不已,一股股热气直喷到自己眼脸上来。
拓拔野睁开双眼,看见原来竟是那怪物的舌头在自己脸上乱舔,心中惊诧不已。
心道:莫非这怪物还有洁癖,要先将食物洗静?但那怪物舔了他半天,仍未有咬他的迹象,只是一味的吐舌舐舔,口鼻中发出哼哼卿卿的响声,竟似毫无恶意。
怪物呵出的热气弄得他瘙痒难当,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
那怪物将脖颈朝后一缩,歪着头瞧他,咧嘴发出哈哈之声,仿佛在学他一般。
拓拔野又惊又喜,试着探出手,在它脖颈、头部摩挲。
那怪物并不退缩,眯了眼任由他抚摸,倒象温良驯服的小狗。
怪兽侧过头,伸出舌头舐他手,极是亲热。
拓拔野大喜,想来这怪兽也知情知义,感恩图报。
拓拔野搂住怪物的脖颈,冷冰冰的鱼鳞贴在皮肤上甚是舒服。
那怪物甚是欢喜,不住的摇头摆尾,口中发出哈哈笑声。
拓拔野忍俊不禁,拍拍它的头道:你倒学得挺快,下次教你说话。
自觉荒唐,哈哈大笑。
一人一兽相对哈哈。
拓拔野一日未眠,疲惫已极,再兼死里逃生,欢喜不尽,一颗心逐渐放下,困意迅速翻涌上来。
过不多时,便抱着怪兽沉沉睡去。
待到醒来之时,已是翌日正午。
阳光灿烂的照耀着,蓝天白云,山崖环绕,龙湫瀑布如蒙蒙细雨,漫天洒落。
如此向上仰视,仿佛在俯瞰一口深井。
有一刹那,拓拔野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他揉着眼睛,从草地上爬了起来,龙潭碧波泠光,周侧奇花异草。
身旁一只满身鱼鳞的白色独角鹿正瞪着火红的双眼看他,见他醒转,欢鸣不已。
见着这过目难忘的怪兽,拓拔野这才将昨日之事一一想起。
看看烈日悬空,想起神农重托,拓拔野大叫一声糟糕,跳将起来,摸摸怀中书物,所幸都在。
羊皮书上的字不知是用什么颜料所写,在水中浸泡许久,竟然没有一字洇开。
羊皮囊中的十五颗神农丹也一颗未失,神木令倒是更加坚硬,敲起来有金属之声。
拓拔野翻开《大荒经》,按图索骥,查到南际山,在地图附近仔细搜寻,果然看到在南际山西南方向标有玉屏山三字。
蜃楼城则在南际山东北方临海之处。
想起神农所说,此处离玉屏山两百余里,离蜃楼城两千余里。
倘若寻访不到青帝,从南复折而向北,路程相加,少说也有两千五百里,要在七日内赶到,可真是难于上青天。
不知神农所说的龙马又在何处呢?拓拔野四下眺望,龙潭中的碧水漫过岸边巨石堆,在凹洼处汇聚为溪流,蜿蜒西南,一直流过西南的山谷。
溪水所经之处,水草犹为丰茂,以拓拔野流浪素久获得的经验,这溪流附近必是动物出没,饮水栖息之地。
哪知他引颈眺望了许久,也不见一只动物出现。
拓拔野暗暗纳闷,难道此处竟是死谷?那么昨夜的那只飞牛怪物又逃到哪里去了?拓拔野和独角鹿沿着溪流向西南走去,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看见远远的有几只龙头马身的怪兽在溪边垂颈饮水。
拓拔野大喜过望,心想这必定是神农所说的龙马了!只要收服一只,便可日行千里,七日内完成重托,自是不在话下。
拓拔野正待发足奔去,独角鹿却已嘶吼一声,向龙马飞驰去,速度之快,竟似身边突然卷过狂风,劈过闪电。
拓拔野大为意外,岂料奇怪的事还在后头。
那几匹龙马听见独角鹿的独特嘶吼,登时抬头四顾,瞧见独角鹿冲来,竟吓得四散奔逃,一只年幼的龙马惊慌失措,前蹄绊倒,全身瘫软,竟不能再爬起来。
独角鹿刹那间便冲到小龙马前,瞧也不瞧它一眼,径直飞奔,不过片刻便追上两匹骏健的龙马,还未如何,那两匹龙马便奋蹄长嘶,惊惧不已。
独角鹿一声怪吼,两匹龙马立即卧倒,低声悲鸣。
拓拔野张大了嘴,合不拢来。
原来这独角鹿乃是水族灵兽白龙鹿,性烈难训,极为凶猛,并且奔跑如飞,远胜龙马。
这只白龙鹿数十年前在东海沿岸为害甚众,被一路经此地的奇人用十七混金索降伏,困在龙潭之中。
几十年来,白龙鹿在龙潭底,咬死许多灵兽,尤以龙马为众。
苟存的灵兽,除去少数凶顽之物,无不远远辟易,连龙潭也不敢靠近。
拓拔野虽不知究竟,却也猜出这独角鹿乃是大大的出奇。
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因同情之心救出的水底怪物,竟是如此了得。
冥冥之中如有神助。
白龙鹿受困几十年始得自由,心情极好,竟不咬噬龙马,而是转身朝着拓拔野昂首睥睨,颇有得意炫耀之态。
拓拔野哈哈大笑,冲它吹了一声口哨,白龙鹿立即飞奔回来。
拓拔野拍拍它的头,与它亲热片刻,用无锋断剑在白龙鹿颈上残余的十七合金索上奋力削磨,反复十余次,钢链方才断落。
白龙鹿欢鸣不已,头颈在拓拔野身上来回磨蹭,湿嗒嗒的舌头又朝拓拔野脸上卷来。
拓拔野连忙躲闪,笑道:口条已经吃够啦。
鹿兄,我想请你带我去玉屏山,怎么样呀?白龙鹿似是听得懂他的话,连连点头,又发出那哈哈之声。
拓拔野大喜,用神农所教招式,翻身上了鹿背,叫道:咱们走吧!白龙鹿长嘶声中,扬蹄飞奔,瞬息间便奔出十余里。
山谷中只听见拓拔野连连惊叫慢些,慢些!,声音越来越远,终于听不见了。
艳阳高照,鸟语花香,龙潭谷中又恢复了宁静。
那只飞牛怪不知从何处跑了出来,探头探脑一阵,确定白龙鹿已经去远,欢鸣声中,重重跃入龙潭中,溅起老高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