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第108章 城主(捉虫) ◇

第108章 城主(捉虫) ◇

2025-03-22 06:35:50

◎自立为城主◎时值初冬, 昨夜一场大风刮过,吹得庭院中枯叶遍地。

林檀早上起身时候听到几个丫鬟说,这枯叶不必全扫了, 边上留下薄薄的一层才叫有意境。

当时林檀还在想, 这夏国人不管做什么事倒都挺雅致的。

如今想来,雅致个鬼,都是披着一层雅致的皮, 满心算计才是真的。

她望向萧瑾的时候也是牙痒痒得很,这人也一样, 披着一张光风霁月的皮子,实则内里满心算计。

林檀往石凳上一坐,虽矮了半截, 却气势十足:夏国就是这么对待救命恩人的?萧瑾知她气恼,于是坐在她旁边, 打算跟她好好说说。

林檀往后挪了一下。

萧瑾无奈,也没再往前了,只说:打从你被带到襄阳城起,便跟夏国分不开了, 即便你不是夏国的人, 可蜀国皇帝会这么想呢?你还有脸说?谁将我押过来的?当初你那侍卫开口的时候可没见你阻止。

你早就知道后果, 如今又何必在此惺惺作态?萧瑾没有辩解,毕竟这件事确实是他们做的不地道:我没有替自己开脱的意思, 只是想着如今这局面已然如此, 不如……你我合作?林檀冷笑, 她为什么要合作?萧瑾径自道:你手中握有二十万精兵, 那二十万精兵早被蜀国皇帝视为囊中之物。

就算没有夏国横插一脚, 蜀国皇帝照样不会放过你。

怎么都是要撕破脸的, 与其哪一日被他强塞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不如借着这回的事先发制人。

林檀:这般,我跟蜀国的狗皇帝对峙,你们夏国坐收渔翁之利?可笑,我为什么要受你们摆布?萧瑾叹气:不是摆布,而是合作。

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扶持你,起码还能护你安全不是么?难道你忘了你父亲是如含恨而终的?他连这个也知道?林檀目光顿时锐利起来。

想到父亲,林檀心中一阵钝痛。

她父亲死的委实冤枉。

萧瑾这一句才真的戳中了林檀的软肋,她父亲因何而死,还不是蜀国那群人逼的?萧瑾纵然有心思,可有一点他说的没错,自己与蜀国那个狗皇帝确实不死不休。

她是一定要给父亲报仇的,害她父亲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

林檀打量着萧瑾,想要分辨他今日之言是否诚心。

萧瑾目光坦然,任由他打量。

他是真的想要合作的。

林檀端详半晌方才收回目光。

罢了,他们把自己看成是冤大头,那她为何不顺势而为,反把他们当成土财主呢?正好,她最缺的就是人和钱了。

林檀摩挲着石桌,漫不经心地问:想让我怎么做?简单,沿着均州一路往下站,占领整个江陵府。

林檀嘴角一抽:口气倒是不小。

从均州到江陵府,这么大片地方说占就占?萧瑾道:你们林家在军中素有威望,只要你揭露蜀国皇室的不堪,再振臂高呼,自然会有人追随。

襄阳城这边也会竭力助你一臂之力,不论是人还是粮你都不用愁,你只需自立为城主,将蜀国一分为二即可。

那你所求为何?萧瑾温良无害地道:你要是能时常提供一些蜀国的消息就更好了,不过不提供也行全凭你的心意,蜀国与齐国联合害我,我只想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林檀盯着他,道:谁信呢?萧瑾笑了笑。

他其实真没有肮脏的心思,原先以为蜀国是一个可以联合的对象,谁料人家是个喜欢用阴招的。

这么一来,他就不能放任蜀国偏安一隅了。

既然他统一不了蜀国,那就让蜀国分裂的更加厉害好了。

再有,蜀国与夏国接壤,相邻的地界免不了磕磕碰碰,让林檀自立一城,相当于多了一个缓冲区。

林檀此人,行事磊落分明,比只会耍阴招的蜀国皇帝可好多了。

让她担此重任,于夏国百利而无一害。

总而言之,这两人虽说谈的没有多好,但仍旧达成了共识。

林檀走时,萧瑾让穆寒亲自率领一众小队相送,还将自己的贴身玉佩赠予了她。

后会有期,林城主。

嘁。

林檀翻了个白眼,要不是看这玉佩值钱,走投无路的时候能换几个子儿,她根本不稀得收。

收了玉佩,随便往怀里一揣,林檀直接翻身上马,缰绳一拉,便踏上了回均州的路。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

她为人潇洒,连走得时候也格外利落,都没有回头看萧瑾一眼,至于什么离愁别绪,更是不存在的。

萧瑾还抱着胳膊老大不乐意了。

怎么说也是认识了这么久,竟然一句话都不留下。

这一别,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才见到。

唉……从襄阳至均州需得渡江。

穆寒他们当初回来的时候低调十足,如今再去却大张旗鼓,挑了一艘大船,风风光光地回均州。

途中,穆寒便开始为林檀的回归做好舆论准备了。

林檀人还未至,风声便传来了。

对外都道蜀国皇帝没有容人之量,逼死林老梁军不说,还逼得林家唯一的血脉流落襄阳,若不是被夏国人所救,林老梁军留在世上最后的一条血脉都没有了。

这传流言一事,一向是夏国人擅长的。

穆寒等虽然是第一次做这些,但也无师自通。

穆寒几乎可以想象,待林檀回了均州后外头会掀起多大的风波。

孟楚不知何时凑过来,带着些不解问道:为何圣上偏偏选了平阳县主,她就算再有能耐也是个女眷,会有人服她吗?穆寒反问:你怕不是把那二十万的精兵当傻子?若是林檀无能,那是人家更会跟着她?这二十万林家军在那儿摆着就是最有力的说明,证明他们圣上选的人是对的。

穆寒虽然对林檀不怎么在意,但也不得不承认:不管怎么说,她都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何以见得?手握重兵,又是女子,还跟蜀国皇帝又深仇大恨,除她之外,再找不到可以对付蜀国的人了。

穆寒说得真情实感。

几日过后,远在蜀国京城的一众官僚也都听到了风声。

外头都在传他们圣上雇凶杀人,关键是人还没杀死,派去的刺客还被人活捉了。

那刺客口口声声指认是他们圣上谋害了林老将军,又眼馋那二十万兵力,故而才对林檀痛下杀手。

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虽然没有证据,但是这话里的每一句都有迹可循。

半真不假的流言,才最叫人欲罢不能、迫切地想要追查当面林老将军身亡是不是真的有猫腻?毕竟,那可是几十万的兵力呢,谁不眼馋?民间有关皇室的议论也是甚嚣尘上。

林老将军在蜀国人心中的地位太重,连皇室都撼动不了,如今顶头皇帝做了这样的事,他们实在接受不来。

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公然辱骂了。

倒不是骂蜀国皇帝,他们还没有这样的胆子,而是骂朝中奸臣当道,才累得皇帝做出这样的不智之举。

看他们说的话也知道,这些人都把那些流言给当真了。

当日拜访夏国的礼部尚书段广基听说这些之后,连忙将事情给捅到蜀国皇帝面前。

如今的蜀国皇帝名唤朱庭玉,年少登基,如今已近中年。

为人暴躁易怒,且疑心甚重。

他不似齐皇,齐皇只是恶心了袁征不少年却从未要人性命,管他是不敢也好,是窝囊也罢,总归那袁征还好好地活在世上,朱庭玉则不同,他直接用计逼死了林老将军。

只可惜,他不惜舍弃一位大将军也要得到的二十万大军,现在都还没有收拢到他的手上。

不仅没有,这始作俑者竟然还敢再外头传播流言。

是可忍,孰不可忍!传朕旨意,就说平阳县主叛国!即可派遣军队前去诛杀叛贼。

他不信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去,林檀还能不痛不痒。

这……恐怕不妥。

段广基支支吾吾。

有话就说。

外头还有流言,说您这回一定会污蔑平阳县主叛国,直接将她捉拿,还要借此吞掉那二十万的大军。

段广基说完,赶紧低下头。

他觉得散播流言的那个人,把人心把控的可真是百密而无一疏了,事先就预料到了他们圣上的打算,厉害啊。

段广基暗暗钦佩的时候,那边的朱庭玉已经气得直接扫了一桌的东西。

段广基躲过了飞过来的一只酒盏,只当作没瞧见这回事。

半晌,朱庭玉自个儿想通了,他倒是能屈能伸:既然如此,那就邀林檀进京。

林老将军之死,朕甚是难过,但生老病死本就是宿命,朕也没有办法。

这次的事,乃是林家与旁人的旧怨,并不是朕的下得令,但她毕竟在蜀国境内遭此大难是,朕心中愧疚难安,便想着要给她赔礼。

段广基早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结果,毕竟他们圣上确实挺能忍的。

但叫着君臣两个人没想到的是,林檀这边竟然先他们一步,直接率兵杀了均州知州,吞并了衙门,占领了均州,又一路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江陵府的大半地区,短短三日功夫便画地为城,自立为城主,与蜀国彻底决裂,还扬言要为父报仇。

有了夏国的帮助,林檀不仅不缺钱了,还顺带把均州的钱都收入囊中,领着军队所向披靡。

此事一出,朝野震惊一片,谁也没想到林檀竟然会这么干脆果决。

她难道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吗?可她的确做了,还做得这么绝,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

林檀这样石破天惊地闹了一出,看得蜀国人目瞪口呆,不过也因为她这般举动,才让众人恍然明白,原来朝廷也不是那么不可撼动。

自立为城主,跟自立为王有什么区别呢?这年头若是手中握着兵,最后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有不少人甚至已经想着该不该投靠新任城主了。

今年粮食收成不好,与其让他们在外头饥一顿饱一顿的,还不如破釜沉舟,跟着平阳县主闹一出大的。

听说平阳县主攻城之后最先做的便是开仓放粮。

鉴于此,不少人虽然对林檀的做法褒贬不一,却未公然诋毁,且可对朝廷的敬畏直接一降再降。

得知此事后,段广基便听闻圣上在宫中发了好大的火,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触他霉头,当然想要在后头缩着也是不可能的,没多久,段广基等就被重新招进宫了,共同商议如何摁死林檀跟林家军。

不管如何,先稳住民心才是最要紧。

当然,林檀也不能放过。

至于千里之外的临安城,冯慨之跟陈疏才终于起集齐了整个临安城差不多全部的白银。

这些银子可不是白拿的,等下个月的生意开始,这批白银就能派用场了。

齐国不是喜欢猥琐行事么,那他们就索性猥琐彻底,直接将他们的钱币搞崩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