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第152章 名次 ◇

第152章 名次 ◇

2025-03-22 06:35:51

◎名声大噪的书院◎时辰以至, 开考吧。

萧瑾对下头吩咐。

须臾,殿试的卷子便尽数发下去了。

这次的考题比之乡试也少不到那儿去了,且题目……更为复杂, 更为出人意料。

五花八门, 什么样的都有。

原本洋洋得意以为自己能争得状元的人一看到这题目,全都傻眼了,这还怎么考?但他们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了,都已经到了殿试这一关, 怎么也不能空着,是以有些题纵然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也依旧写了答案上去, 有的人还写的满满荡荡,看着挺能唬人。

至于那些答案是如何牵强附会, 那也不用多说了。

一场殿试众人有喜也有忧,不过他们都会没能如愿以偿地见到萧瑾。

萧瑾坐得位置太高,若要去看他必得抬头。

可一旦抬头,这殿中站里这么多人, 得多招人眼啊?殿前失仪可不是开玩笑的, 回头礼部若是治他们的罪, 没准连举人的名分都没了。

萧瑾也只是在上面看了看,他坐得高, 可谓是一览众山小, 底下的一切尽收眼里。

萧便坐在高位上巡视了一圈, 很可惜, 没有什么相貌出众的。

这一届跟上一届比起来, 单单这相貌上就差了太多了, 跟上上一届谢明月他们比起来,更是云泥之别。

最出众的还是第一次的进士。

那都是世家大族中精心教养出来的贵公子,学识品貌一样不差,那叫人赏心悦目,不过同样也因为赏心悦目,让萧瑾对他们很不放心。

而这一次,考生们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人,但看着却格外踏实。

这一回,萧瑾也没有下去细看,在上头坐了约莫半个时辰,韩仲文便识相地跑过来问他可要回去处理政务。

萧瑾顺驴下坡,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场子让韩仲文他们看着去。

殿试整整考了一整日,未曾有一人提前交卷。

因为考卷不易,待结束时还没有做完的,可怜巴巴地望着礼官。

只是礼官都无情的很,硬生生地从他们手中把卷子给抽出来了。

一切收齐之后,这群举人又被人引出了宫。

接下来,韩仲文率考官退居后殿,为了赶时间,匆匆用过晚膳之后殿中便燃起了烛火,韩仲文打算彻夜阅卷。

萧瑾听说他们这么拼之后,还反思了一下自己最近是不是逼韩仲文逼得太紧了,要不这家伙怎么会如此极端?他是急着选官,可也没有急到这个份上吧。

这要是叫别的大臣知道了,岂不会非议他没人性?萧瑾因而吩咐道:差宫人多送几床被子过去,冬日天冷,墨家他们晚上睡觉时冻着了。

张德喜笑说:圣上真体恤韩大人。

可不体恤吗?真把人给冻坏了累坏了,回头还没有人接他礼部尚书的职。

六部尚书之下,出头的官员还是太少了,想找人接盘都不行。

萧瑾呢喃:不过韩尚书这么一看还是挺不错的,任劳任怨,以后可以多使唤使唤。

一不小心听到这话的张德喜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腹诽了两句,但却立马下去准备。

不多时,韩仲文便收到了被子,同样的还有萧瑾派人传来的话。

圣上感念韩大人日夜操劳,都生出白头发,不忍让您几位大人再此受冻,特命人送来被褥热汤。

韩仲文摸着被子,心中一叹,他们这位圣上还真是叫人又爱又恨。

平日里气人是真气人,但是窝心的时候又是真窝心。

张德喜还任劳任怨地给萧瑾立好口碑:圣上知道韩大人辛苦,但这科举是死物,人是活的,切不可为了一死物伤了身子,朝廷可缺不了韩大人。

韩仲文犹豫了一下,他在想,自己之前逼婚逼得那么紧,是不是错了?圣上处处关心,却显得他格外无情无意。

他是不是……过分了?韩仲文脑中胡思乱想了一通,面上却十分客气,道:劳烦公公替我回去道声谢。

好说好说。

说话只说一半儿的张德喜很满意这样的结果,只要诸位大人能知道圣上的好就成了,至于为什么好,那就不必知晓了。

许是送来的这些被褥热汤起了作用,激得韩仲文等精神高涨,不过一天一夜便将卷子给批完了。

前十名往上递了过去,请萧瑾来定夺。

萧瑾将这些人的卷子翻开一看,发现都不俗。

最后他挑中了一份读来十分踏实的卷子,点了点名字:状元就定是他了。

韩仲文抬头一看,是个名不见经传的。

说起来,此次科考倒是与前两次有所不同,前两次选出来的人大多都是他们或认识或耳熟的人家出来的,这一回却都没听过,可见他们的科举是真的深入人心了。

萧瑾快刀转乱麻,又迅速定下了一甲跟二甲头几名,为了叫这些进士们早早地培训起来,又命韩仲文明日一早就放榜。

其实倒也可以在店中宣读名次,但萧瑾觉得太麻烦,一切从简。

如今是因为规章制度没有定下来,所以能从简。

等到日后定下来了,一切都得按规章行事,便没有这般自在了。

韩仲文回去自是好一顿忙活。

待第二日一早,贡院门口还未开始就围满了人。

时辰一到,皇榜一出,此次的科举便尘埃落定了。

不在榜的人只能败兴而归,暗暗懊恼自己都有哪些地方答的不好,想着若是重来一次,必不会如此。

在榜的也是各有各的想法,有的庆幸自己高中,有的却觉得这名次比自己预想中的还要低了一些,有这个不服气。

燕京来的刘夫子与孔夫子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眼中的震惊。

刘夫子竟然在榜!孔夫子错愕之下,还是拱手道:恭喜刘兄。

刘夫子如坠云端,脚下都有些虚浮了。

他这回可真是走了大运了。

刘夫子才学不差,但出身却平平,本以为此次殿试不过是来见见世面,走个过场,谁曾想竟然真的中了。

惊讶归惊讶,可仔细一想又觉得所应当,前头有一人正好也说中了他们心中所想:这回的考题但是很好,与百姓息息相关,但凡务实些的都能得个好成绩。

刘夫子点了点头,可不就是这样吗。

他因出身差,所以知道的东西要比别人多一些,就连对农事也颇为熟练,人情世故更是通达,想来这一次就是沾了这个好。

那人说完之后又转头对身后的人道:可惜了夫子您没来考,若不然定能高中。

文良学轻轻摇头:我志不在官场。

比起做官,文良学更喜欢教书育人。

文良学的这句话本是实情,可在某些落榜人看来,就是吹牛不自知了,所以当下便有人讥讽:考都没考就说自己志不在官场,带你考中了再说这话也不迟,真以为科举是那么容易的吗?文良学不想回应,可他的学生却不乐意了,跳出来怼道:我们夫子乃是谷城县致远学院的山长,教过得学生共有八十名,四十人考中举人,十一人高中进士,都在这皇榜中,可要我一一读给你听?旁边立马小小的轰动了一下,就连刘孔二人也惊诧万分。

举人跟进士有多难考,这是有目共睹的事。

这谷城县也非大县,竟然出了一个这样了得的学院,想必今日过后,这学院必定名声大噪。

找茬的那个咽了咽口水,也没有这么轻易的被打败,酸溜溜地来了一句:考中进士又怎么样,谁知道是不是同进士呢?学生冷笑,指着自己温良恭俭让的大师兄:这是我大师兄,本次殿试状元。

余子谦只道:侥幸,侥幸。

找茬的人:……他似乎真的踢到铁板了。

学生指尖一转:这是我二师兄,二甲传胪。

季让拱了拱手:不才,不才。

找茬的人:……这到底是什么鬼书院?方才反击的学生再次质问:我等都是夫子教出来的,他既然能教出这么多进士,还需被旁人质疑那等没所谓的事儿?自个儿考不上罢了,别以己度人,没得看轻了别人。

话不好听,可却没人敢反驳了。

这一场争锋,致远书院立马扬名京城,眼下谁都知道,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竟然还有一个这样厉害的书院!就连他们京城里头的大书院也比不得呢。

萧瑾身处宫中都听到了动静。

彼时他正交代韩仲文好好完善科举各项流程,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只是那些明清的科举流程往上套就是了,考的内容不一样,但制度可以是一样的。

萧瑾只是动动最皮子,最后受累的都是韩仲文。

等听说了致远书院这件事后,萧瑾只是觉得谷城县这地儿好像有点耳熟,自己也仿佛去过,但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儿了。

不过这里头有这么一个书院,接下来的几年里都会极热闹的。

一热闹,人就多了。

萧瑾忽然问道:谷城县文风如何?韩仲文刚好也打听了这些,道:听说文风鼎盛。

萧瑾走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可以在谷城县这边办一个茶会,借此推广夏国的茶文化,顺便拉动一下经济,还能让南北两地的百姓都热闹一场!稳赚不赔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