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第178章 豁达 ◇

第178章 豁达 ◇

2025-03-22 06:35:51

◎不必拘泥于内宅◎女校若是建造, 不用一月便能建成。

萧瑾用的依旧是皇家的别院,不过略改了一番,挂上从由萧瑾亲自题名的牌匾, 这女校才算真正落地。

因是别院改建而成, 所以许多地方肯定没有书院那般合适,不过如今只是开了个头,往后还有修缮的机会, 不必一开始便尽善尽美。

这女校定的名字是林下书院。

原先张崇明他们本不想用书院二字,觉得男子读书的地方叫书院, 这女校总该换一个别的名字,免得弄混了。

可萧瑾觉得无妨,本就是读书学艺的地方, 哪里需要区分得那么分明,难不成书院就成了男子的专属, 女子就配不上了?萧瑾还偏要题这牌匾。

不仅题了,他还广而告之,甚至还写了信给司徒恭跟林檀,炫耀自己的临安城里头有了一个女校, 从此之后, 女孩儿也可以来学院里头读书了。

这信送去林檀手上时, 林檀暗自懊恼。

她也是个女子,军中也有女将, 宫中更有女官, 可怎么偏偏没想到要建一个女校?萧瑾一个大男人都想到了, 她却没有想到, 岂不是连男子都不如了?若她学了萧瑾, 会不会拾人牙慧?韩攸见她轻捶着头, 又趁机给自家圣上说了几句好话:圣上写信给您,想必也是有意将女校一事发扬光大。

只有临安城的女子能够入学院读书,未免太狭隘,若是有朝一日天下的女子,都能如男子一般,文能吟诗作画,武能立国安邦,那才是我们圣上之所愿。

我们圣上也是信任您一定能同他心意相通,这才将此事与您分享。

心意相通这四个字,叫旁边宫女觉得刺耳。

谁不知道夏国那边什么打算,可若有想法,那可以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何必这样暗自试探?可惜,这话也就她听出来了,林檀却半点没想歪。

她只是彻底卸下心防,坦诚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女校回头我们也建几个。

我身为女子,总不能在这件事儿上输给萧瑾。

韩攸赞道:楚王高义。

林檀嘴角一弯,甚至觉得跟着别人学,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林檀这儿很快就接受了女校,不过司徒恭那边却没有动作。

君臣几个只是惊讶于萧瑾点子多,会折腾,但若要说在开封府头建造一个跟林下书院一模一样的女校,司徒恭还真没有想过。

一则他们与夏国国情不同,燕国境内的齐国遗民远要比夏国多得多,人心复杂,多做多错;二则燕国的重心从来不在女子教化上,而是在军事上,燕国的开支很大一笔都是用在了军备。

若将来有能力再建女校也不迟,可眼下他们精力不济,哪能顾忌这个?不过,随着这两封信,夏国开设女校一事,也迅速在周边流传开来了。

有人骂也有人夸,这种从古至今未曾有过的事情,不仅需要极大的胆量,还得时刻面对众人的非议。

没说是燕国了,其实就在临安城里头,到如今也还是有不少人默默反对。

只是如今圣上应下康乐公主的请求,之前反对的厉害的方御史又落得如此下场,这才让众人噤了声,不好多言。

眼下最得意的莫过于当日跟着康乐公主一道请命的夫人们了。

想到当时的境况,如今还是与有荣焉。

她们在从前只在内宅中厮杀,这是第一次,众人将目光放在了府邸之外的地方,甚至放在了皇宫,放在了高高在上的圣上跟前。

那日得见天子,听到圣上对她们的赞誉,众人方才真切地体会到,原来她们也是可以跟男人一样,受圣上赏识,为社稷建功。

去年那天已经过去一月有余了,可如今回想起,诸位夫人仍旧满面红光。

这一个月间,她们在家中不知有多风光,从前丈夫吹嘘自己的时候,她们还觉得厉害,如今,若还在听到这些,心中多少会有些不屑,总觉得若是她们她们也行。

冯慨之就被自家夫人给弄得快要憋不住了,回怼了一句:是是是,你们什么都行,这么行怎么不干脆去那林下书院当夫子,替圣上教出一个惊世大才来?冯夫人忽然失了声。

冯慨之以为她畏惧了,得意地瞥了瞥她:没这个本事吧?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冯夫人拍了一下桌子,立马站起身来,与其呆在这后院中碌碌无为,不如去书院里头教书育人。

我本是书香门第,与你们这些臭男人想必,并不差分毫,我就该去林下书院。

这样好的主意,不能只她一个知道,得赶紧告诉康乐公主。

圣上都已经答应了建女校,没准也会答应让她们当夫子!冯夫人匆忙出门,只剩下目瞪口呆的冯慨之。

冯慨之愣了许久,才慢慢反应过来,冷不丁地拍了自己几个嘴巴子:这张嘴啊,怎么就这么贱……他快后悔死了。

康乐冯夫人跟康乐公主一合计,真进宫请陈太妃递话了。

萧瑾听说之后立马同意了,不过这书院终究跟男子的书院不一样,教诗书礼仪的先生只占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教授各种生存之技的。

冯夫人跟康乐公主几个想当夫子,可以,只需过了礼部的考试便能任职。

任职之后便归朝廷所管,为朝廷做事儿,算是个学官了。

为了这学官的名头,几十位夫人跑回去日日勤加复习。

然则礼部招的女先生并不多,只招八位。

被选中的哪八位自然是欢天喜地,冯夫人更是喜不自禁,在家摆了十几桌宴席,美其名曰恭贺自己入仕。

热闹过后,冯夫人眉飞色舞地冲着冯慨之道:往后我便是学院里头的夫子了,身份也不同了,别想让我再管你那些莺莺燕燕。

你自己纳的小老婆,自个儿去操心吧,别来烦我!冯慨之人都木了:难不成你为了当夫子,连这个家都要丢下了?何曾丢下一个家,只是丢下了你那些小老婆。

你若要管家,寻个管家婆子来就是了,稍有资历的都能将这满府管理得仅仅有条。

从前是我蠢,才在这里白白耽误了青春,如今你休想再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绊住我。

冯慨之只觉得晴天霹雳,把他整个人都快要劈成两半了。

他无比后悔,那时怎么就说出了那么一句话?作孽,真的作孽。

冯夫人说完,却颇觉解气,她这么多年在后院里受的委屈,终于散了。

可像冯夫人这般风光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落了榜。

为了不叫她们伤心,康乐公主便安慰她们:若你们真有心教书,再等两年无妨。

依我看,叫林下书院只是个开始,往后还有更多的女子书院。

只要有心,便总能成功的。

往后你们也莫要把目光进出放在内宅后院中了,咱们也是在朝中走过一回,行事大气些,总得给书院女子做出表率。

康乐公主的话说得实诚,也说到众人心坎上去了。

有过真正的成就,谁还想在后院中为了一个甚至还不如她们的男人拈酸吃醋?她们并不输于男子,为何不能在外面的天地中闯出一番成就来?书院的夫子配齐之后,便是招生了。

萧瑾定了规矩,贫苦人家的女学生得超过半数,余下耕读世家、商户、官家女子合加那一块,也不过只占小半数。

这不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公平起见。

谢谢人家多少有点闲钱,也不缺读书写字的机会,但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就不一样,她们的出路少,机会更少,这书院本就是为她们而建的,自然不能再招生这件事情上让她们受了委屈。

而且招生也是要考试的,识文写字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考察她们的心性与品行。

方惠打听到林下书院招生的消息后,思索一日,终究还是做了决定。

走之前,她试探地问过母亲和姐姐,只是二人皆是心中麻木,又畏惧事态多变,宁愿留在府中。

她们对自己的丈夫跟父亲又怕又惧,又不敢反抗分毫,哪怕方御史如今已经不是御史,威严不在了,她们还是不敢。

方惠劝服不了她们,又唯恐自己透露的太多,被母亲告到父亲那儿,只好作罢。

趁着天黑,她从放方家逃出来了。

没有人注意到她,也没有一个人拦了她,方惠出走得顺顺利利。

此行不论结果如何,她都还是想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