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第189章 政策 ◇

第189章 政策 ◇

2025-03-22 06:35:51

◎大家都养起了猪◎这风向骤变, 莫说是那些百姓们,就连朝中的官员也没有想到。

尤其是张崇明,他自问对萧瑾的了解已经到了十分, 但是这回的事情给他敲了一个警钟, 那皇庄里头的事情,他根本丝毫不知,圣上私下里偷偷□□御厨的事儿, 他也未曾听闻过。

推行骟猪之法,自始至终圣上都没有跟他们商量过, 一个人默默地盘算好了,眼下的一切事宜似乎也都照着圣上预料的方向走的。

张崇明忽然有些许失落,本以为自己是圣上离不得的人, 结果到头来发现,圣上没有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原来离不开的不是圣上, 而是他们这些做大臣的。

张崇明想通了之后及时醒悟过来,暗暗告诫自己,往后不得骄傲自满,以免步入了李庭芳的后尘。

另一边, 方御厨已经将东坡肉的名声彻底打响了。

这几日醉仙居的进项也多得吓人, 陈疏才拿着账本翻看的时, 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实在想象不出来猪肉能有多好吃,于是亲身上阵, 跑去醉仙居里头能点的菜都点了一遍。

这一试之下, 果真滋味儿独特, 叫人回味无穷。

陈疏才再看御厨的时候简直就像是看个宝贝似的。

然而这个宝贝并不是他的, 时间一到, 萧瑾便派人将自个儿的御厨接回宫去了。

为了让百姓都心甘情愿地吃上猪肉, 他把最合自己心意的御厨都借出去了,如今猪肉一鸣惊人,也该让自己吃顿好的了。

陈疏才因为此事心痛得不行,若是可能的话,他真不愿意放人离开。

不过,好就好在那御厨是个不藏私的,临走之前还把方子丢了了下来,说是怕醉仙居的人做的太难吃,回头砸了招牌,让人以为猪肉味道不佳。

陈疏才这才感觉有些安慰,虽然人不在,但是日进斗金的方子还在,他们醉仙居照样能红火依旧,碾压京城所有的酒楼。

结果他这边还没高兴多久,转过头就听闻,京城各大酒楼理头都新出东坡肉和红烧肉,且味道还跟他这儿的差不多。

真是岂有此理!陈疏才气得半死,转过身就进宫跟萧瑾告状:圣上,您可得明察。

这些人实在是人品卑劣,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偷走咱们的方子,如今也学了醉仙居做起了猪肉生意,实在可恶!这个么……萧瑾眼神闪躲:做就做呗,天底下哪有什么生意是只有独一份的。

他们做他们的,你们做的比他们好就成了,再不济,不是还可以压点价吗?反正猪肉比羊肉可便宜多了。

成本低廉,如果是降价的话吃得起的人还会多许多。

陈疏才咬牙:醉仙居从不降价。

他这儿又不是什么不入流的酒楼,自然不能降价,若是放松了这个口子,以后就再难管理了。

萧瑾囫囵着说:那你就自己想想办法了,都是赚钱,左不过少赚一些钱罢了。

陈疏才也知道是这个道理,但他实在是痛心。

原本只有他一个人赚钱,如今却等同于是赚到的钱被别人分走了,还被分走了一大半,这让他如何能接受呢?萧瑾安慰他:你也别太在意了,好歹醉仙居名声更上一层楼了。

……这倒也是。

陈疏才闷闷地说。

萧瑾又道:这次猪肉的扬名还多亏了你的醉仙居,往后若还有这样的事,少不得再借你的酒楼用一用。

陈疏才想想这段时间的进项,心里愈发对萧瑾感恩戴德,诚意满满地道:圣上放心用就是了,能被圣上器重,也算是它的福气了。

最重要的是,圣上有什么好事都想着他,怎么叫陈疏才不感动呢?只是可恶的却是那群偷偷摸摸的小贼。

一整日,陈疏才都在咒骂那些无良的奸商,也不知用了什么龌龊的法子偷了他们的方子,若是被他知道的话,定要让他们好看!送走陈疏才,张德喜便捧着一个小匣子过来了。

走近后,张德喜缓缓打开匣子,里面躺着一层金子,一共三层,三层都铺满了金子。

萧瑾眉开眼笑:都送去私库里头收着。

张德喜也佩服至极:还是圣上聪慧,光卖那几个方子就得了这么多的进项,平了养猪一事大半的开销。

萧瑾也洋洋得意。

他并非有意让陈疏才难受,只是谁让陈疏才不降价呢,不降价,百姓哪能知道猪肉的美味?他不降价,那就得让别人来降了。

再说了,坐地赚钱的事,谁不爱做?白赚了一笔钱,萧瑾心情好了好几日。

这几日间,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主动尝试了那道东坡肉,自从各大酒楼都有了这十几道肉菜后,彼此竞争,价格降了不少,普通百姓一咬牙,便也买了。

凡是尝过之后的人,实在很难再对猪肉生出什么恶感,原先众人不喜十猪肉,是因为猪肉有异味,如今味道没了,自然也生不出不喜的借口。

一时又想起朝廷马上就会派官吏亲自教他们如何骟猪,又听说官宦人家如今也养起了猪,寻常百姓也动起了养猪的念头。

养猪不仅能吃肉,还能卖钱呢,朝廷都说六个月便个出栏,若真是这样的话,倒也不亏。

如此一传十是传百,很快,养猪忽然就变成了京城的风向之一。

众人见面的时候不再问吃喝,反而问起了家中猪的近况。

这风向通过报纸,逐渐向夏国各地蔓延,恰逢朝廷新颁布的政令对此事颇为支持,于是南北两地的百姓纷纷开始自学养猪。

萧瑾收集了各方消息,估算了一下,这次大概半年便可出成果了。

等到众人意识到猪的确好养又好长肉,但明年养猪的农户定然越来越多。

肉类依赖羊毕竟不好,南边的环境其实不便于养羊,效果百姓吃的羊肉许多还得从邻国买,虽没有什么大影响,但若是有一日别人拿这个做阀子,估计他们也得难受好久。

怎么老都还是猪肉好。

夏国养猪这件事情闹得如此轰动,不拘南北,百姓们都对养猪吃肉这件事深信无疑。

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也传到了邻国耳朵里。

贺辞不止一次地在司徒恭身边感慨,夏国皇帝真的运气好。

原先那占城稻他们也试过了,种子是好种子,但却不适宜北边的环境,与夏国的收成相比,他们燕国的收成实在是没眼看,这占城稻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江南而生的。

如今稻子暂时没人再提了,夏国却又搞起了养猪。

一边是粮食,一边是肉食,夏国朝廷的布局实在是高,那一边儿都没落下。

贺辞羡慕,却也知道盲目效仿并不好,所以只能暗暗可惜。

司徒恭则没有那么多的心思,他如今满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情,那便是扩充军队,早日攻下蜀国!蜀国那块地,易守难攻,还有一个天府之国,他已经觊觎许久了,既然夏国不便出手,那就由他打头阵。

作者有话说:大冤种蜀国:毁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