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开始攻城◎如今已经是初秋, 若是入冬之前还没有进展的话,这个冬天燕国士兵必不会好受。
行军打仗,最难熬的莫过于冬日了。
若是碰上雨雪天气, 冻也能把人冻死。
所以贺辞才不同意他们今年出兵, 然而他不同意并不能改变什么。
贺辞能够左右文臣,却拿这些一意孤行的武将没什么办法,况且他们说的本身就有几分道理。
不过好在, 燕国首战大捷。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骄傲的。
萧瑾在达州一带布置的兵力并不多,且达州萧瑾也并没有正式接管, 不过是设了一道防线罢了,如今燕国真打了过来了,萧瑾立马传信, 让他们且战且退,不论如何保住性命才最要紧。
燕国这一退, 让燕国军中士气高涨。
他们先是收了不少百姓强制其入伍,不过因为贺辞的一句话,又直接断了这些后入伍士兵的前程。
贺辞跟司徒恭道,萧瑾麾下有一只朱雀军, 平日里私下训练与一般武将不同, 行踪鬼魅, 最擅长刺探敌情。
如今两国开战,难保萧瑾不会将这些探子放在他们燕国的军队中, 不得不防。
因为这一层顾虑, 以至于这些新入伍的军官得不到重用, 要么被分去了当伙夫, 要么便是当做先锋, 未来说不定还要吃夏国第一茬的炮火。
这都是小事儿, 虽然贺辞再三叮嘱朱雀军的厉害之处,但蒙阳他们却始终没怎么入心,总觉得这所谓的朱雀军不过尔尔,大抵是只会藏在人后行些见不得光的小把戏,自以为能能玩弄人心,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过就是个纸老虎罢了。
也就是他们丞相处处小心,才被几个小毛贼吓破了胆子。
达州跟夔州相继落入他们手中之后,燕国武将们便开始在司徒恭跟前邀起了功,道他们之前所做的决定并没有错,若不是趁势攻过来,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收复了两州?贺辞给他们提个醒儿:如今都还没有摸到江陵府呢。
也快了,马上就能攻下了。
贺辞叹了一口气,但愿老天爷是眷顾他们的,让他们在入冬之前攻下江陵府,否则,这件事情便棘手了。
贺辞私下里跟司徒恭讨论过两国的兵力,若单纯论兵力的话,燕国自然能压过夏国,这是毋庸置疑的,哪怕夏国那边年年都有武举选出来的年轻将领,但夏国人口也就只有这么多。
即便成年男丁都上了战场,也是不提他们的。
可不管是江陵府还是夏国那边的襄阳府,都不好打,他们若是能一鼓作气直接攻下,那也就罢了;可若是不能一举拿下,夏国的军队后勤远胜于他们,尤其是粮食供给,夏国的粮仓实在是太多,储备量究竟是多少至今还是个谜,真耗下去的话,燕国必定是要吃亏的。
所以他们得速战速决,而燕国也的确贯彻了这一战略,走水路,用兵神速,很快便打到了江陵府外。
林檀亲自领兵镇守江陵府。
在此之前,楚国与燕国交锋了一场。
林檀自认他们林家军实力不俗,在攻打蜀国的时候更是战功赫赫,与燕国也没有什么差别,结果真的同燕国正面打起来的时候,却远不敌人家。
燕国士兵个个都骁勇异常,力气极大,且战术叫人捉摸不定,实在难对付。
林檀意识到不妥,连忙带着人回了城,再没有开过成门,如此才保全了大部分的兵力。
意识到敌我差距之后,林檀更是小心谨慎,不敢有半分的疏漏。
这样的差距,若是没有夏国相助,燕国没准还真能在冬日之前解决了他们,只是坏就坏在燕国一路都是走的水路,动作极快,夏国的援军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
蒙阳见他们当起了缩头乌龟,小攻了几次城之后无果,便让人日日在城门下咒骂林檀。
若是有血性的,就不信他不来迎战。
然而一向脾气不怎么好的林檀竟然生生忍住了。
她纵然生气,但是如今的情况只能守,不能打,打了就是万劫不复。
若只有她一个人,她大可以冲上去决一死战,但他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百姓,所以她只能忍着。
薛仁看着下面不堪入耳的咒骂声,气得整宿整宿睡不着。
韩攸见他如此,忙安抚道:咱们只许守城就好了,夏国襄阳府的援军三日便能到,撑过三日,后面便好了。
只要再拖到冬日,谁胜谁负还不一定。
薛仁忧心忡忡:看他们这架势,今明定会大肆攻城,我怕……会守不住。
林檀毅然决然道:无论如何,也得守住。
他们退不了,江陵府一没,他们就再没有退路了。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守阳平关的那些蜀国军队如此不堪一击,也将燕国的军队拦在关外足足来了两个月,蜀国尚且如此,咱们为何不行?话虽如此,但是韩攸也知道阳平关的天险,绝非江陵府能比的。
燕国也知道这个道理,在叫骂无果之后。
蒙阳放弃了这个办法当天夜里集中火力,直接攻城。
燕国的士兵对于攻城经验极为丰富,这一晚上,江陵府百姓人人自危,燕国攻城的厮杀声实在太大,便是懵懂小儿也不敢入眠。
天亮十分,林檀站在城门上巡视。
一晚上的交战,让林檀有些乏力,这江陵府的几道城门更是一片狼藉,她已经不敢想有多少士兵折损了进来,光是担架抬走得便不计其数,让人不忍心多看一眼。
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却因为燕国的野心一夜之间便没了生气。
韩攸不知何时从后头走了出来,他亦是整夜未合眼,面色苍白,见林檀还强撑着身子,便劝她去歇息。
我如今哪里睡得下?没了那么多兵,她心中有愧。
韩攸无奈,只能劝道:会好的。
林檀扯了扯嘴角,在燕国没打过来之前,她也是这么想的,甚至觉得他们与燕国还能一战,然而事实便是,她把燕国想得太简单了。
林檀既担心自己的兵,又担心燕国今夜还要攻城,更忧心城中百姓,在城门处检查了一番之后,顾不得休息,直接去了城中安抚百姓。
她这一露面,对于百姓来说是最好的定心丸,原先有些计划着要逃走的人,见了林檀镇定自若地鼓励他们,也放弃了要逃走的心思。
只是林檀前脚刚安抚完城中百姓,后脚便又听闻燕国开始再次攻城。
且此次攻城力度比昨晚还要更强。
林檀立即转身离开,骑着马直接去了城楼处。
去了之后发现,城门处竟然架起了火炮。
萧瑾无语地挣脱了一左一右跟护门神一样的冯慨之跟陈疏才,再容易挤出了侍卫们严密的守卫圈,方才看到了林檀。
四目相对。
他精神奕奕,林檀面容憔悴。
他被众人里三成外三成地保护着,哪怕只是来了一趟城门处,也被说教了许久;而林檀却独自一人,手持银枪,哪怕面对燕国大军,奋战了一夜也依旧不服输。
一时间,萧瑾自惭形秽。
他赶紧上前,打量着林檀,目光关切:你没受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