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茶叶贸易◎陈疏材被叫去宫中的时候, 还两股战战,生怕一个不好小命又不保。
紧张了半日,去了之后才发现, 原来根本不是掉脑袋的事儿。
陈疏材激动之余, 也没怎么多想就接下了这个差事。
不是他想接,实在是圣上还有冯慨之太会哄人了,陈疏材被他们哄了几句便不知道天高地厚, 飘飘然地打下包票,志得意满地出了皇宫。
出来之后凉风一吹, 把他那发热犯晕的脑袋吹得陡然清醒。
陈疏材使劲儿拍了一下脑门:糟糕,中计了!与此同时,身处福宁殿中的萧瑾也尚存一丝犹豫:让他负责此事, 行吗?冯慨之咂了咂嘴巴:这事儿若是交给别人吧,还未必能起死复生, 但是陈大人不一样。
术业有专攻,陈大人祖上就是经商起家的,以前虽担着国公这个名头,但是商场上的事情他也经常掺和。
若他解决不了此事, 那这卖茶的路子就真的想不通了。
听他一说, 萧瑾也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周围看着不是很靠谱的老丈人身上。
其实冯慨之虽然有些甩锅的意思, 但却也不是随便说说的。
陈疏材经商的本事的确过人,他跟冯慨之跟张崇明都不一样, 这两人只是头脑机警, 但是真让他们做生意那也未必就行。
但陈疏材不一样, 他不仅自己能做生意, 手底下还有一大片能帮着他做生意的人。
冯慨之觉得, 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个极好的接盘手, 殊不知那接盘手如今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等接下了这茶叶生意之后,一筹莫展的陈大人就在家中长吁短叹,感叹自己时运不济。
许氏被他这整日的唉声叹气给弄得心烦不已,嫌弃道:你就不能少叹几口气,家里的风水生生让你给叹没了?你当我愿意?这不实在想不到出路了吗?许氏靠了过来:不就是一批茶叶,有那般棘手吗?陈疏材睨了她一眼:有那般棘手吗?那可真是太棘手了。
那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批,是好几船的茶叶。
圣上这回是铁了心思想要靠茶叶打开齐国市场,收购的茶叶数量极大,一时半会儿根本卖不出去。
若是今年卖不掉的话,放到明年就是陈茶了。
这大齐又不像咱们夏国,我特意打听了一下,他们那边饮茶之风并不盛行。
许氏皱起了眉头:既然如此,当初就不该收那么多的茶叶,这不是白白折腾人吗?明摆着卖不出去,又何必做这笔买卖呢?陈疏材又忍不住唉声叹气起来。
其实他也能理解,圣上这是太想赚钱了。
归根究底还是朝廷缺钱,往后养的官员越来越多,这需要的钱也越来越多。
当初签订和谈文书时让齐国取消关税,恐怕就是为了做生意赚钱的。
如今想用茶打开路子,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齐国地大物博,什么没有呢?也就只有茶叶少有人种,这茶叶市场一旦打开的话,确实有的赚,还能大赚。
可难就难在,如何打开这个市场?圣上的意思肯定不是徐徐图之,下半年就要用钱,所以这批茶叶还得快快地卖。
难啊,难……陈疏材快愁死了。
见他耷拉着眉眼,许氏有些心疼:咱家都落魄成这样了,圣上怎么还不放过咱们?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专叫你来做。
陈疏材可听不得这些话:你懂什么?圣上对,咱们家可是有大恩的。
能有什么大恩?许氏嗤了一声。
没斩了咱们一家,那就是天大的恩情。
况且还不计前嫌,留了那不孝女一命。
光是这两条,陈疏材对萧瑾就生不起抱怨的心思,你如今还留着一条命,那都是圣上开恩。
许氏哑口无言。
虽然头疼,虽然一筹莫展,但是事儿总归还是得做的。
陈疏材也就抑郁了那么小半日,过了一会儿他便重新打起精神,主动联系上了卖茶叶的那批人。
他可是被萧瑾钦点的负责人,有了萧瑾的指令,陈疏材直接就是对这些人发号指令,让他们往后只按自己的号令做生意。
这做生意跟管理朝廷其实都是一个样,只要听一个人的就够了,发号施令的多了,反而坏事。
陈疏材知道这件事儿难办,却也知道并不是办不成。
陈疏材毕竟还是有几分经商的头脑的。
调整了一下对策,给那些茶叶都换了一个精致昂贵的盒子,当作稀罕的物件儿卖给齐国的有钱人。
不出半月,那些茶叶竟然真的开始卖出去了,虽然卖出去的数量不多,但也起了个好头。
陈疏材顿时振奋起来。
卖得出去就好,只要他再接再厉,早日把这批茶叶卖出去,就不必劳心烦神了。
每日晚上回府的时候,陈疏材都要跟许氏念叨两句:这苦日子我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只盼着这件事情早点结束,还是工部那等休闲的日子适合我。
许氏对自家老爷身娇肉贵,好逸恶劳已是见怪不怪了。
他们陈家本就富贵,如今就算没有国公府,也依旧财力雄厚。
他们老爷被养娇了,平常不爱管事儿,哪里受得了这个罪?许氏也跟着应和:您就放心吧,要不了多久您就能回工部的。
咱们家可是犯过错事儿的,圣上未必会常想到咱们陈家。
如今用上您,也许是一时兴起呢。
许氏从不觉得他们家老爷会被器重。
巧了,陈疏材也这么想,他感叹:多半如此,唉……如今方知工部的好啊!他可想死工部了。
抱着早日卖完早日休息的念头,陈疏材彻底跟这批茶叶杠上了。
短短一月,这茶叶的生意竟然真让他经营的有声有色。
萧瑾听到动静,私底下同冯慨之道:没想到,他还真有几分本事。
冯慨之眯着眼睛笑了笑:这才到哪儿,不过就是卖了这么点东西,可不值得您夸赞。
萧瑾瞅了瞅:那你去卖?冯慨之立马打起了退堂鼓:臣可没这个本事。
臣刚才那话可不是贬低陈大人,而是对陈大人抱以厚望呢。
这般头脑灵活会经商的人可不多,如今逮到一个,自然要把他用好了、用够了。
依臣看,圣上不如再多收一些茶叶,反正江南一带最多的也就是茶叶了,您想收多少便有多少。
待收完了,陈大人自然会替你卖出去的。
这样一来,朝廷不就有钱了么?萧瑾看着冯慨之这老狐狸一副不怀好意的模样,就知道他肯定又在坑人。
冯慨之见萧瑾不信任他,也不生气,反而撺掇道:您就不想试试?这些茶叶卖出去可都是真金白银啊,只要打出了这条路子,往后咱们的茶叶便可以源源不断地卖去齐国,甚至卖去燕国跟蜀国也未必不能,届时,您就可以坐在家里头数钱了。
萧瑾不得不承认,冯慨之说的很有蛊惑力。
冯慨之是个有韧劲儿的,还没放弃:再者,您若是不用陈大人的话,他放在工部闲着也是闲着,还干吃朝廷的俸禄,远不如让他为朝廷效力、给朝廷赚钱来得实在。
让谁闲着不是闲着,何必让一个有能力的人闲着?如今朝廷正是要用人的时候,难得有这么一个人才,您何必不用呢?萧瑾可耻地被说动了,是啊,陈疏材留在工部只能但从前一样碌碌无为,还不如让他出来,委以重任。
君臣两个人一合计,就再一次坑惨了陈疏材。
等到陈疏材得知朝廷又收购一大批茶叶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把他整个人都给劈傻了。
萧瑾将他召开宫中,对着他好一顿夸奖,把陈疏材夸得找不着北的时候,又话锋一转,让他继续负责差茶业买卖一事,还让他继续努力,为夏国发光发热。
陈疏材:……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冯慨之是个最爱搞事惹事的,唯恐他不够伤心,等他离宫之后还特意去招惹:陈大人啊陈大人,如今身上可是格外器重你,你不要辜负了圣上对你的期待。
陈疏材一直未曾缓过来,呆滞地看了看他,良久问道:我且问你,这茶还有么?冯慨之微微一笑:要多少有多少。
完了,陈疏材想。
望着手里捏着的一把茶叶,陈疏材已经可以预见到,他下半辈子恐怕都离不了这可恶的玩意儿了。
可他明明一开始只是想卖完就回工部的,怎么偏偏就被赖上了呢?就在陈疏材还在为了茶叶痛不欲生的时候,建康府那头突然传来的消息,道是去年种的小麦如今已经长成,快要收获了。
得知此事之后,萧瑾立便不住了,当即带上一批人前往建康府。
这批小麦可不是一般的小麦。
若是长势良好的话,就证明稻麦轮作在长江流域可以大范围推广。
只要他们将这耕作的方法推广出去,届时,百姓每年就可以多种一茬粮食。
江南人虽不食面食,但那都是因为这一片不种小麦,若是种了,萧瑾不信他们不吃!只要是粮食,总有人吃!此事不容有失,为保农耕,萧瑾才决定亲自去一趟。
小国有小国的好处,譬如萧瑾出行,远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多的规矩限制。
出门都是便装,不过多带了护卫的士兵而已,其它并无讲究。
张崇明要留守京城坐镇,顾淮南跟着韩仲文忙得脚不沾地,没空随行,所以这回萧瑾出门也只能带上冯慨之了,还有一个是被捉来充数的陈疏材。
路上有冯慨之在,萧瑾是连片刻安闲都没有了。
这家伙总有说不完的话,夏国朝廷的那些人都不够他说的,说完了自家,又去说齐国。
他道如今齐国的袁征袁大将军似乎有了反心,齐皇为了治他,诛杀了不少人。
如今齐国朝廷也是一片乌烟瘴气。
要冯慨之说,这才是真正的亡国之相呢,萧瑾听来只觉得残忍:为了他皇位安稳,不知残害了多少无辜性命。
陈疏材听着无语,一不小心就说出了真话:您这不是把别家的死人拉到自己家哭吗?他杀的齐国人,跟咱们夏国有什么关系?冯慨之给了他一个钦佩的眼神。
……完了,他这张臭嘴呀,怎么就这么不争气?陈疏材后知后觉地意识过来,随即赶紧冲着萧瑾讨好地笑了笑:臣胡说八道来着,您别放在心上。
萧瑾冷哼,小心眼地道:下个月还有两批茶叶,陈大人慢慢卖吧。
作者有话说:只有陈大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