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稻出露面◎萧瑾得知此事, 立马放下手头的政务,准备亲自去教场看一眼这支初出茅庐的军队。
王从武心情颇好,一路上与萧瑾说说笑笑, 言语之间颇为自得。
能让王从武如此满意, 想必这五十人必定不会差,萧瑾对此次会面也升起了一些期待。
马车行了约三炷香的功夫,终于到了城外的军营。
这军营萧瑾也来过, 只是不甚熟悉,他被王从武领着, 拐了几道弯之后终于到了小教场处。
刚一露面,一股熟悉的感觉便迎面扑来。
这教场当初设立的时候萧瑾就提了不少意见,如今看来, 王从武静都听进去了,按着他的心意来布置, 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操练厂,跑道、泳池、攀岩的假山悬崖,一样不少。
望着这些东西,萧瑾感觉甚是亲切。
教场中, 一群年纪都不是很大的士兵正在操练, 他们演练并没有练别的, 而是围着校场一圈一圈的跑。
王从武道:原先臣心里还觉得有些奇怪,这围着教场长跑能有什么用处?可一段时间跑下来, 这些人的体格明显变了, 便是从前日日练拳也没结实到这个份上。
圣上果真英明神武, 想的都比咱们细。
萧瑾心道, 他这些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没穿越之前, 好歹也是看了几部电视剧的, 萧瑾也不知道对不对,可他也没有别的主意,所以就按着那上面的操练自己的兵。
好在成果喜人。
先让他们停下来吧,朕好认认脸。
王从武对着手下使了个眼色,没多久,还在跑圈的士兵们就被叫住了,迈着整齐的步伐走道萧瑾跟前。
萧瑾瞥见他们整齐一致的步调,心里又是一阵怀念。
等人走近之后,王从武便让他们给萧瑾行礼。
萧瑾受了,这是他的兵,往后也得听他指令,这个礼,可是一点折扣都不能打。
王从武指着领头的那个人:圣上,这个小子叫穆寒,是里头身手最好,臣已经点了他做队长。
属下慕寒,拜见圣上。
穆寒上前一步。
萧瑾仔细看了一眼,发现这家伙真的人如其名,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是个冰块脸。
他朝中还没有这样一号人呢,不管是张崇明还是冯慨之,亦或是韩攸、苏仿、顾准南等,性格都算不错,这样冷冰冰的还没有先例,所以萧瑾格外稀罕了他一下:你是哪里人,为何从军?回圣上,属下乃建康人士,因家道中落无以为生,索性身上还有一把力气,便来了军营闯荡。
就朕所知,建康也算是难得的富庶地界了。
穆寒道:再富庶的地界总还是有穷人,这些年年景虽好了一些,但是寻常百姓仍旧过的艰难。
家中无力供养属下出人头地,属下只好自己出来挣前程。
好家伙,够诚实!王从武都无奈了,这人就不会捡这些好听的来说,譬如为国报效、想要建功立业这才参军的,总好过他一句家道中落无以为生来得体面吧。
穆队长是个实诚人,不错!萧瑾却在心里给对方鼓掌,他就喜欢听这样的大实话。
临安城是什么模样,朝廷上下无不知晓;但是临安城之外是什么模样,他们却从来不管不问。
萧瑾虽然想管,但他能用的钱实在是太少,很多时候都有心无力。
事情总要一点一点来办,谁也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民生艰难只是暂时的,往后会越来越好。
如果一切按着他的计划来的话,不出三年情况就会大有不同,萧瑾心道。
穆寒抿了抿嘴,心中对这位年少君王的勾勒越发清晰起来。
萧瑾说得诚恳,穆寒也愿意相信对方的话。
只盼着几年过后,他们真的能看到这一幕。
萧瑾不好厚此薄彼,于是每个人都问了两句。
五十个人,不多但也不少,萧瑾尽量将他们每个人都记住,毕竟,这五十个人往后要做的,都是最危险,最重要的事儿。
刀尖上舔血,哪有那么容易做呢?哪怕萧瑾已经很努力了,他也依旧没能把这五十个人认全,最多记住了他们的脸,和名字就难了,除了名字特殊的几个,萧瑾也就记住了三个人的名字。
一个叫马蔺,据说家中是行医的,他大概觉得行医救不了夏国人,所以弃医从武,身手不是最佳,但是军书读的最多;一个叫孟楚,原本就是军营里的伙夫,见伙夫这行当没什么前途,这才破釜沉舟去拼了一拼,没想到真的选中了;另有一个叫郑百生,萧瑾问他擅长什么的时候,他说自己什么都会,也正是这句话让萧瑾印象深刻,记住了郑白生。
但其实萧瑾是不相信的,可他也不怪郑百生,年轻人么,不吹吹牛怎么行?每个人都挨个问过之后,萧瑾才提到了今日的正题。
他让八包将做好的令牌呈上来,一一递给每个人。
那令牌上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朱雀,萧瑾道:朱雀乃祥瑞,往后你们便唤作朱雀,以往你们的存在可以为了夏国带来福气。
王从武笑着道:您可别太抬举他们,他们也算是新兵,且才只五十人,哪里还能给夏国带来什么福气呢?萧瑾却信心满满:虽只有五十人,却能抵得千军万马。
众人听到这句,又摸着手心的朱雀令牌,心头一震。
原来圣上既然如此看重他们吗?不仅亲自给他们赐了名,还得他们抱以厚望,原本还不觉得自己入了这军队有什么特殊的,如今听完了这些话,便又瞬间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可他们甘之如饴。
萧瑾今日实在是来了兴趣,赐名过后也没走,而是站在教堂外头看着他们如何操炼。
穆寒他们又何尝不知道不远处有人在看着他们呢?都想要争表现,让圣上对自己刮目相待,所以操练的时候格外沉浸,誓要让给圣上看看他们的能耐!萧瑾见朱雀里头人人都如此精神,大为满意: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有朝气!八包觑着萧瑾,说的好像他们圣上自己不是年轻人一样?萧瑾羡慕了一句,于是毫不留情地又给他们继续施压:看来这种训练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明日负重徒步吧,王大人觉得怎么样?啊……王从武愣了愣,想说这样是不是不太好,但是话到嘴边又改了,圣上说的是,早该这么办了。
说完,王从武自个儿都愣了,他几时变得这样?这还是刚正不阿的王将军吗?八包腹诽,果然朝中就王尚书、冯尚书、陈大人最会拍圣上的马屁了。
张口就来,真是一种本事。
萧瑾还在努力用现代的方法操练朱雀军,千里之外的福州,苏仿正在写奏书,准备将近日的事写上去,呈给萧瑾。
两广一带已经开了不少的荒地了,这里天气暖和,冬天也不冷,一年到头都可以种粮食。
按理说粮食该屯得满屋子都是,但其实不然,他们虽然能做到一年三熟,可是这粮食的产量也太低了。
跟江南的上等水田比,更是云泥之别。
苏仿知道萧瑾对两广粮仓的期待,孙子才迟迟不好下笔。
他怕会让萧瑾失望。
恰在此时,外头来了一位小官,正是苏仿跟前最得用的胡威。
胡威喜气洋洋地走了进来,见他们苏大人一筹莫展,立马知道他愁的是什么了。
于是胡威快步上前,故意问:大人可是在忧心稻子产量的事?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果然什么都瞒不住您,不过今儿我可不是白问的。
苏仿停下笔,对他道:有什么就直说好了。
胡威嘿嘿一笑,躬下身,神神秘秘地对着苏仿的耳边道:我前些日子叫人去打听粮种的事,却无意中听闻,那安南之地有一种稻子,名叫占城稻,又美味抽的穗又多,若是能拿来为我们所用,必定能助大人早日建成粮仓!作者有话说:上榜大半天,收藏不涨反减,心都快要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