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陵春 > 第六章

第六章

2025-04-03 13:45:03

太平公主成为了武皇后的长女。

本该作为武皇后第一个孩子的安定思公主,不复存在。

如今的太子李弘,成为了武皇后的第一个孩子。

武皇后亦是因为当年怀了,并顺利地诞下了李弘,才在与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斗争之中,站得了先机。

之后,武皇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接连扳倒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所代表的世家大族,以商人之女的身份,成为了大唐的皇后。

她和高宗的长子李弘,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唐的太子。

而太平公主,因为出生的时候,正值大唐战胜突厥的捷报传入京中,高宗皇帝大喜过望,认定这个刚刚出生的女儿是上天赐予的珍宝,遂赐封号为太平,更是对其宠爱至极。

太平公主的长相、性格皆酷似其母,甚得武皇后的疼爱。

她自降生的时候起,便金尊玉贵的,俨然享尽了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因此,她的性格,也格外地骄纵,除了皇帝和皇后,几乎无人敢管。

而在太平公主之后,武皇后又接连诞下了沛王李贤、周王李显和豫王李旦。

婉儿从郑氏絮絮的诉说中,理出了这样一个大概的轮廓。

当然,郑氏的叙说,可不是这般平实、概要的。

身为被武皇后害得家破亲亡、沦落为奴的人,郑氏心里面再畏惧惊恐,言语间也不免带出些怨毒的意味。

端看她对太平公主描述的种种用语,就可窥见其心。

这些,婉儿都是不在意的。

郑氏只要不让这些怨毒入了第三人耳,她们母女就是安然的。

婉儿诧异的是,太平公主竟然比那三个本该是她哥哥的皇子,都要年长。

她穿越来的,究竟是怎样的大唐?婉儿默默摇头,为自己的苦命。

而且,细细算来,以她白日里所见的太平公主的年纪,若她还有三个弟弟,那么序齿最末的豫王李旦,怕是至多刚刚两三岁吧?婉儿不知道这个时空此时的太子李弘,比自己年长几岁。

婉儿更不知道,在自己熟悉的那个历史里面,曾经作为太宗的才人,在太宗病榻前与当时还是太子的高宗勾搭到一处,又身入感业寺为尼,后才被高宗接入宫中这么一段,是否也存在过现今的武皇后的人生中。

婉儿突然想到了什么,心头划过古怪——且不说太子李弘的年纪,只说从太平公主到豫王李旦,武皇后八.九年间便诞下了……四个儿女?所以,帝后的感情,极好?当然了,这个时代没有避.孕一说,更是崇尚多子多福。

可是,婉儿实在想象不出,堂堂的未来的武皇陛下,会雌伏于一个男子,哪怕,这个男子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雌伏……婉儿的脸一红,忙低下头去。

她的神态,难得有这样分明变化的时候。

皆因她正心虚着。

作为现代人,婉儿不会觉得在心里妄自揣测尊位者,是如何的大不敬。

她就是突然没来由地想象起了武皇后的雌伏,会是这样的情状。

可惜,想象的空间太有限。

她上辈子活了二十几年,全副心思都在读书考学上,没谈过恋爱,那种事更是无从谈起。

何况……婉儿的脸上再次闪过不自然。

从记事的时候起,便做的种种怪梦,那个在她不同的梦中,以不同的身份出现的人,让她一度觉得自己有某种心理障碍。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学业的压力,加上她刻意地多读书以分散精力,那些梦境和那个人,就被渐渐淡化了。

偶尔重又梦到,她也能淡然处之。

而今,忆起前世过往,婉儿很有些沧海桑田之感。

我的儿,是不是困了?郑氏停下诉说,心疼地摸了摸婉儿的脑袋。

阿娘,我没困。

婉儿从自己古怪的思绪里脱出身来。

她倚在郑氏的怀里,一副乖巧的模样。

郑氏疼爱地搂着她:阿娘方才说的,你都记住了?记住了!婉儿郑重点头。

郑氏盯着她的小脸儿看了一会儿,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阿娘别担心,孩儿将来一切都会小心的,不会被坏人攥住了把柄。

婉儿以为她又在担心这担心那。

阿娘不是担心将来,是担心明日。

郑氏道。

明日?婉儿不解。

明日,有一位贵人,想见一见婉儿。

郑氏将婉儿的小身子拉开了些,道。

贵人?婉儿忖着郑氏的神情,是徐婕妤吗?郑氏的眼中又是欣慰又是感慨:我的婉儿,真是聪明。

徐婕妤认识我?婉儿故意问道。

她自然不会说,她知道她还在襁褓中,差点儿被恶人害死,宫女夏锦的出现,救了她,还让郑氏暂时脱离了繁重的苦役这件事。

是啊!徐娘娘她知道你的。

郑氏慈爱地捋着婉儿乌黑的头发。

笑了笑道:你还丁点儿大的时候,还是徐娘娘好心派了人来,才救了我们母女呢!徐娘娘为什么要救我们?婉儿问道。

在这阴暗的宫中,人心险恶,深不可测,如她们母女这样的人,高高在上的婕妤,为什么要救她们?郑氏因为婉儿的善思敏锐,赞许地点了点头:其中的缘故,阿娘也打探过。

这么多年过去了,总算是探知些眉目……听闻,当年你祖父曾与徐家有旧交,还曾救过徐家人的性命。

徐娘娘想必是感念旧恩,才暗中帮助我们的吧!郑氏一个掖庭宫人,与从三品位阶的婕妤,隔着的何止千里万里?她能探查到这些,已实属不易。

但婉儿想得更多些。

抛开她那些已经用不得的历史知识,单论徐婕妤昔年打发夏锦来这掖庭中之举,就颇多疑点。

婉儿至今,仍记忆深刻——那位宫女夏锦,第一次见到襁褓中的婉儿的时候,明着是来抚摸她小衣衫的纹饰,以表达对郑氏针工技能的认可,其实在那之前,夏锦着实打量过婉儿的长相。

甚至,婉儿极度怀疑,夏锦当时摸向自己衣衫的手,其实是摸向自己的额上,双眉心的位置。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因为身体的限制,婉儿无从得知自己的长相。

后来长大了些,婉儿才从郑氏用来照面的一个旧铜镜里,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容貌。

婉儿当时就被吓着了。

无他,皆因这张脸,和她上一世幼年的时候,几乎无二。

就算旧铜镜模糊的效果让婉儿无比嫌弃,但是自己的脸,她还是极熟悉的。

这张脸上,唯一不同的,就是两眉心间的,一颗小小的红痣。

婉儿清楚记得,上一世她的脸上,可不曾长过这东西。

观这颗红痣的位置,不就是夏锦试图抚上的位置吗?一颗痣而已,至于让徐婕妤信任的大宫女如此好奇吗?那么,这里面是有什么玄机吗?婉儿竭力回忆当年的情形,隐约捕捉到了彼时夏锦眼中,似惊诧又似敬畏的眼神。

不会记错的!婉儿确信。

所以,为什么?第二日,婉儿起榻方梳洗毕,就被郑氏拉过来,细细地叮嘱过。

无非就是凡事小心不许张扬之类的话头儿。

婉儿一一听了,点头应下。

郑氏的目光落在婉儿的脸上,皱起了眉。

她突然抓了一把灰土,涂抹在了婉儿的脸上、脖颈上、手脚上。

使得婉儿简直像个刚从灰堆里打过滚的泥猴儿。

婉儿:……郑氏疼惜地凝着她:娘的好孩儿,别怪阿娘……阿娘是真怕啊!婉儿微微一怔,便即明了——她的姿容太出众,说不定眉目间还和已经过世的上官仪、上官庭芝神似,难保不被有心人利用。

阿娘是为孩儿好,孩儿知道!婉儿道。

郑氏迎上婉儿晶亮的眼睛,只觉得这孩子怎么看怎么懂事得让人心疼。

她心里酸涩,牵了婉儿的手,叹息道:走吧!在徐婕妤宫中人的安排下,她们母女两个最终被带到了徐婕妤的面前。

以婉儿对唐代制度的了解,像她们这样的人,能够从掖庭来到贵人的宫中,站在贵人的面前,这条路可不寻常。

徐婕妤为了见到她,着实费了一番心力。

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徐婕妤甘冒这样大的风险呢?婉儿此刻全然想不出。

她也根本不信郑氏所说的,什么恩情之类的。

若只是报恩,徐婕妤只要尽己所能,照料、保护她们母女就是了,何苦还要这般?此刻,郑氏母女跪在偏殿之中,向前面的正位上,那个三旬左右的盛装女子行大礼。

这偏殿中的气息很好闻,婉儿猜应该是燃着某种香料。

她学着郑氏的样子,一板一眼地向那个女子行礼罢。

便听到那个女子的声音:快!夏锦,快扶她们起来!声音之中,竟夹杂着些激动?婉儿心内诧异。

在夏锦的虚扶下,郑氏拉着婉儿谢了罪,才站起身来。

又听到徐婕妤道:好孩子,抬起头来!婉儿犹豫了一下,终是抬起头来,对上了徐婕妤。

这位徐婕妤,很美。

那种美,又是和太平公主不一样的美。

那是一种书卷气,却又不是坚毅果决的美。

与太平公主的明艳灼灼,又不一样。

原谅婉儿只好拿太平公主这个小孩子来和徐婕妤这个成年女子相比。

她长在掖庭,自幼所见,除了宫女就是内监,太平公主是她穿越过来之后,见到的第一个正经的唐朝美人。

不知道,据说太平公主容貌酷似的武皇后,是怎样的模样?婉儿蓦地意识到,自从见到太平公主之后,武皇后这三个字,就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她的脑海之中。

徐婕妤端详着婉儿的容貌,眼中渐渐积蓄了晶莹。

她竟是要哭了?婉儿莫名。

你也是……用心良苦了!徐婕妤转向郑氏,感慨道。

郑氏一凛,慌忙俯下.身去:请娘娘恕罪!婉儿见状,也随着拜了下去。

罢了!终归是为了护住这孩子……本宫晓得。

徐婕妤道。

婉儿恍然明白。

她们说的,是郑氏故意用灰土遮掩了她的容貌头脸的事。

多谢娘娘体贴——郑氏的话音未落,突然有小内监跑了进来。

慌慌张张道:启禀娘娘!不好了!皇后……徐婕妤听到皇后两个字,脸色骤变。

婉儿听到那两个字,神色为之一紧。

就在此时,一行人竟是直接闯入了偏殿。

宫女、内监簇拥着一个人,俨然众星捧月一般。

那人冷森森的声音,截断了小内监的话头儿——本宫如何,不好了?※※※※※※※※※※※※※※※※※※※※阿曌(冷笑):你想让朕,雌伏?你们的陛下,上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