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崔氏并未似以往那般早起,睡得太安稳,一直睡到天亮方起身梳洗,看过两个闺女,崔氏用过早饭,化了个淡妆,就进宫去了。
赵贵妃见崔氏有些憔悴,还说呢,面色似不大好,是不是累着了。
正经儿媳,崔氏除了连生两女,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赵贵妃对媳妇挺关心。
崔氏摸一摸脸,笑,倒还好,并不觉什么。
赵贵妃说了些保养身体的话,又问起二孙女的满月酒来,崔氏笑,文康姑妈、长泰妹妹、永福妹妹,还有几个弟妹,都去了。
姑妈很是喜欢曦姐儿,还特意给了晨姐儿一套小首饰。
赵贵妃听得也是欢喜,笑,晨姐儿古灵精怪的,正是招人稀罕的时候。
下次进宫你带她来,这些天没见,我也想她的紧。
崔氏应了,又说些满月酒的事,哄得赵贵妃欢喜了,方说张氏的事,崔氏道,我自问待她不薄,我一入门儿,知道她是服侍殿下的,就给她过了明路。
她生了昊哥儿,我单拨了院子,安排了嬷嬷侍女过去服侍,她的份例,亦是上上等。
当初我想着昊哥儿毕竟是殿下的长子,也是我的儿子,我是做嫡母的,抱了昊哥儿来养着,也是我分内之事。
殿下说怕昊哥儿乍离了生母不适,为着孩子,我也就让她照顾昊哥儿。
不想她这般不懂事,昨儿那样的日子,她悄悄打发个嬷嬷来问我一声,难道就请不来太医了?还是说我是个刻薄人,她不将事闹出来,我就不给昊哥儿请太医?母妃不知道,昨儿那些亲戚,妯娌姑嫂的都在,外家娘家来了那些年,她就这样儿,纵使令我担个无能的名儿,于王府又有什么好处呢?我气她不懂事,让李嬷嬷去教导她几句,晚上殿下就说我苛刻。
我叫她来问原由,昨儿那样的好日子,她就穿了一身白就到了我院儿里。
崔氏说着已是泣不成声。
赵贵妃怒道,这样的东西,还留着她做什么!崔氏泣着,我已处置了。
这几个月,我要安胎,再加上生产坐月子,规矩就宽泛了。
她又是殿下心尖儿上的人,殿下以为我是吃醋,我要是那样的人,当初怎会抬举她。
原是看她服侍殿下多年,不想这般不识抬举,于内辜负殿下期望,没将我昊哥儿看顾好,令昊哥儿受伤。
于外丢人现眼,令殿下面儿上蒙羞。
我想着,还是要选端庄知礼的来服侍殿下,我年轻,还得请母妃给殿下选几位侧妃入府。
母妃只管挑好了人,家里院落我命人收拾了。
待将来纳进淑女,再为我与殿下多诞子嗣,我也算不辜负殿下与母妃了。
说来张氏还是赵贵妃打发去服侍儿子的宫人,当初瞧着张氏伶俐,赵贵妃方打发她去了,如今这般打脸,赵贵妃倒没觉着面子上如何,毕竟崔氏才是正经媳妇,崔氏并未做错。
赵贵妃能掌宫闱多年,就不是个蠢人,也不会因自己派去的宫女被媳妇处置就觉着媳妇不好,赵贵妃正色道,这样的东西,有一个处置一个,有一双处置一双,断不能留在府里叫人笑话。
缓一缓口气,赵贵妃安慰媳妇,侧妃的事,急什么呢,你们还年轻。
再说,乍然真进一个四品侧妃,品性这东西,略相看几回,略说几句话,是看不出来的。
就是张氏,当年要不是看她懂事,我也不会令她在阿熙身边服侍。
知人知面不知心哪,你还年轻,以后就知道了,观人最难。
就是要抬举侧妃,要我说,也不必急。
延熙身边儿,不见得个个都是张氏这等贱婢,有老实的本分的知道服侍敬重你的,慢慢忖度着好的,略抬举一二倒无妨。
并未应允侧妃的事。
崔氏都应了。
赵贵妃特意叫了皇长子进宫说了他一通,你倒为个贱人去说你媳妇。
皇长子没想到崔氏还进宫告状了,道,就一点子小事儿,也值得她进宫来同母亲说,倒叫母亲替我操心。
想我不替你操心,你倒是放明白些。
你这样抬举一个贱人,你也想想你媳妇,她每天进宫孝敬我,服侍太后,回府还要替你打理内闱,为你养育儿女。
你想想,你这般伤不伤她的心。
赵贵妃骂一回劝一回,心里有些话还不好直说,永定侯府那不是好相与的,你对他家闺女不好,还想他家以后替你出力,你做梦呢。
皇长子对崔氏很是不满,道,母妃不知道,她瞧着宽厚,心可硬了。
昨儿直接把阿萝杖毙,阿萝服侍我一场,又生了昊哥儿,不看僧面看佛面呢。
赵贵妃气的直捶榻板,道,她服侍你一场怎么了?让她过去,就是服侍你的。
服侍你,是她的本份,她尽了本份,是理所应当的!她做了本分中事,难不成还要给她叙功封爵!她是什么东西,值得你为她与你媳妇生隙!你媳妇要是拈酸吃醋,如何会进宫让我为你择选侧妃?这样不守本分的贱婢,便是你媳妇不处置她,我也不能任这样的贱婢留在你身边。
皇长子不说话了。
赵贵妃叹口气,你好生想想,老话都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你以为皇子妃是好做的吗?你媳妇同你成了亲,上要孝敬太后孝敬我,下则为你教养儿女,管束内闱。
她管着府里的事,是她应当应分。
你觉着她心硬,可你想一想,这管内闱同你在朝当差是一个道理,心软好说话成不成?世上为什么要有规矩呢,没有规矩,世道就乱。
一府一家,亦是同理。
她杖毙个贱婢,你便不欢喜。
可我跟你说句实话,倘她就此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让张氏在府里作张作致,我才不欢喜。
昨儿那事,你以为就是张氏情急之下没多想让自己嬷嬷唐突了曦姐儿的满月酒么?天底下,不是只有张氏才是聪明的。
我告诉你,长公主和其他皇子妃早看出来了,你府里内闱不宁,妾大欺主了。
长公主都说张氏不懂事,不配抚养皇孙。
我问你,当初你媳妇想抚养昊哥儿,你怎么不允的?皇长子道,姑妈性子一向不大好,她说话,有几句是好听的。
你竟这样想你姑妈?赵贵妃抚一抚胸,道,可你也想想,你父皇就这一个妹妹,你姑丈位居永安侯之位,待礼部重拟了皇室嫡庶的章法来,长泰的待遇更得在永福之上,就是长泰的驸马,也有模有样的在兵部学着当差了。
你姑妈说话是不好听,但她说的话,你父皇肯听,你皇祖母肯听。
你皇祖母是个喜怒随心的人,可你想想,你父皇是个昏庸的人么?为什么你姑妈说的话你父皇会听,那是你姑妈说的话在理!哪怕不中听,她说的话是在理的!她不是个多嘴的人,你是她亲侄儿,她不会待侄媳妇越过你,可她的性子也不好琢磨,哪天随口说出来,你以为你父皇会欢喜?你为着一个无法无天的侍妾,去责备你父皇为你名媒正娶的妻室。
这是什么,这就是宠妾灭妻!皇长子有些委屈,忙道,母妃,你是知道的,我对崔氏,一向以礼相待。
昨儿她非要处置张氏,我也没拦着啊。
你呀,赵贵妃叹口气,我问你,当初崔氏想抱了昊哥儿来养,你为何不允?那,那不是昊哥儿还小么。
皇长子对张氏当真有几分情义,现在也不会把这事推到张氏身上,宁可自己承担。
赵贵妃不好说破儿子的小心思,道,可是你得知道,你媳妇是一片好心,你以为她是要怎么着张氏还是要怎么着昊哥儿?昊哥儿抱到她院儿里,有丁点儿不是就是她的责任,她怎会对昊哥儿不好?她没个儿子,抱养庶长子怎么了?张氏没个见识,你难道也糊涂了。
自来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张氏出身卑微,你若想抬举昊哥儿就该答应你媳妇。
倘她一直没有亲生的儿子,昊哥儿养在嫡母身边儿,正好抬举了他的身份,他又是长子,将来请封世子就容易些。
倘你媳妇以后有了嫡子,昊哥儿同将来继承王府的嫡出弟弟搞好关系,又有何害处?你或者不是很喜欢你媳妇,可你媳妇自嫁给你,她这片心,没有一样不是为着你的。
你为个侍妾,这样伤她的心,你想想,你办的这事,对吗?皇长子辩一句,我就是想着,待昊哥儿大些再给崔氏抚养。
赵贵妃冷笑,那你就回去问一问,看崔氏可还接不接手昊哥儿?待昊哥儿大些?哼!那张氏明明是想把昊哥儿养熟再去沾王妃的光,她以为世人都是傻瓜吗!望着长子有些错愕的模样,赵贵妃暗叹,世人不傻,傻的是她儿子。
好在皇长子得母妃一番教导,回府想了想还是去了崔氏屋里,提及昊哥儿的抚养问题,崔氏却是不肯接了,崔氏淡淡地,晨姐儿正是淘气的时候,曦姐儿也小,我怕是看顾不过来。
李嬷嬷是殿下的奶嬷嬷,殿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崔氏又道,侧妃的事我同母妃说了,母妃并未允准,这年下,母妃事务也多。
待明年闲了,我再同母妃说。
皇长子握住崔氏的手,低声道,别说了,以往是我不好。
纳什么侧妃,咱们府里不缺人。
崔氏眼泪就掉了下来,皇长子抚住她的背拍了拍,崔氏泣道,我从小到大,就没受过这样的气。
你还为个侍妾同我翻脸,你这辈子都别理我了。
张氏死都死啦,皇长子昨儿不敢救下张氏,既有情分,又能深到哪儿去。
崔氏这一哭,相较于昨日的凶悍,皇长子忽又觉着崔氏是个可人儿了。
当下好生安慰了崔氏一番,小夫妻两个的私房话,皇长子也不拿捏什么皇子臭架子了,絮絮的说了半日。
崔氏想,男人就是犯贱啊,一味迁就,他反不知你好。
崔氏与皇长子和好后,她也不似以前皇长子说什么是什么的委屈自己了,尤其自张氏之事后,皇长子身边的几个侍妾乖的像猫一样,就怕哪里惹着崔氏。
崔氏不去苛待她们,但也不会格外宽待什么的,侍女就是侍女的份例,绝不会因被皇长子睡过就有什么提升。
该干的活儿,该守的规矩,一样要干一样要守,犯了哪样,崔氏该罚罚该打打,再不容情。
而皇长子也长了记性,不再管姬妾的事,都随崔氏去管吧。
于是,阖府安宁。
眼瞅着万寿节将至,大家俱都忙碌了起来。
好在万寿节是皇长子与二皇子私下较量的时节,其他几个皇子府只要不失礼就好了。
待过了万寿节,谢莫如又组织了一回茶话会,这次把妯娌几个都请齐全了。
皇长子知道这事儿还说呢,去这个做甚,老五媳妇就是个泼货。
他媳妇以前多宽厚的性子,就那天闺女满月酒时老五媳妇去他家吃酒,就把他家的风水给弄坏了,他媳妇如今,脾性大变。
崔氏道,弟妹们都去,长泰妹妹也去,独我不去,不好。
皇长子深为稀奇,就老五媳妇那性子,你们还真敢与她来往。
看殿下这话说的。
崔氏瞋丈夫一眼,笑,五弟妹人不错,就是直了些。
对了,你身上这件里外发烧的狐皮袍子,就是五弟妹送的皮子做的。
皇长子立刻要另换一件穿,崔氏不理他,皇长子吩咐丫环给他找衣裳换,待他换好一件湖蓝面儿貂鼠里的袍子,崔氏笑,这件也是。
皇长子气得又开始解衣袍,气道,咱家里没衣裳穿还是怎地,要穿她送的皮子?他打听好了,礼部已经把皇室的各种嫡庶分别的规章拟定的差不多了,他待遇不降,但是二皇子待遇上升。
一想到这事儿,皇长子就恨的牙痒痒。
崔氏笑道,玩笑呢,这是上次殿下给我的皮子,与我身上这件儿是一样的。
真是的,您还真信啊。
笑着为丈夫将衣袍整理好。
自从翻了回脸,崔氏算是拿住了皇长子的脾气,二人相处,愈发自在。
给皇长子整理好衣袍,二人一道用过早饭,皇长子去衙门,崔氏理过府事,就去五皇子府赴约了。
同谢莫如来往几次,崔氏觉着,与谢莫如说话,比对着丈夫都令她舒心。
她们俩其实有共同爱好,谢莫如喜欢园艺,种个花植个草什么的,把园子收拾的别的意趣。
崔氏在闺中时也喜欢这个,只是自嫁入皇家,事情太多,也就放下了。
见着谢莫如这里的水仙,崔氏说起水仙用什么样的盆,里面放什么样的石头固定水仙的根茎来,最后一拍手道,回家我也得养几盆。
她也想通了,与其窝窝囊囊的过日子,还不如自己多疼自己些。
她虽然没谢莫如这样的本事,却也得努力过得顺心顺气些。
三皇子妃褚氏笑,表姐自闺中就爱这个,以前我有盆魏紫,眼瞅着就不成了,表姐养了几天就养好了。
崔氏笑,花有花的脾性,有的喜水,有的喜旱,有的喜阴,有的喜阳,知道它们的喜恶,就能养好了。
其实这养花的道理与揣度男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她憋屈了几年方悟了。
妯娌几个说的挺高兴,崔氏说下次由她来做东,请妯娌姑嫂都过去玩儿,诸人皆应了。
今日茶话会,崔氏是最后告辞的,悄悄问谢莫如,介时她一道请永福公主,谢莫如介不介意。
要是别人,崔氏断不会问这种话,她也是有身份的人,皇长子府的主母,想请谁不请谁,都是她自家的事。
但谢莫如不一样,对谢莫如得慎重,尤其现在两家关系,她丈夫一向对谢莫如挺有些意见,既是要做东,崔氏自然要想做周全。
谢莫如与永福公主的过节,大家都知道。
而且,谢莫如的茶话会一向不请永福公主。
只是,谢莫如和永福公主有过节,皇长子府和永福公主却没什么不好的。
所以,崔氏请长泰公主的话,当然要请永福公主。
她就是先问问谢莫如,如果谢莫如不乐意,崔氏还打算劝一劝谢莫如,说一下姑嫂和睦的道理什么的。
不想谢莫如只是一怔,继而笑道,这有何妨,大嫂只管放心,我与永福公主少时有过一些争执,也过去好些年了。
崔氏笑,我是看你一向不请永福公主,以为你们还有些别扭呢。
以前拌过嘴,又不了解对方,见面也没什么话说啊。
谢莫如坦白的让崔氏无语,崔氏道,你就是太直。
兴许上辈子是御史吧。
崔氏给她逗笑,两人又说了不少话,见天色将晚,崔氏方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