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太晚上问谢尚书,谢尚书道,我正想有机会同永安侯解释一二。
文康长公主的脾气,阖帝都都是有名的。
而驸马永安侯的温雅宽厚,也是阖帝都有名的。
谢尚书道,阿柏就要尚主,说来以后与文康长公主也是亲戚,永安侯性子温文,倘他听闻此事,送些东西给莫如压惊也是常情。
明白人,往往不必人劝。
谢太太笑,这也是。
又道,既然侯爷特意打发人送了东西过来,是不是叫阿柏过去侯府一趟。
谢尚书道,也好。
面子都是互相给的。
谢柏便去了趟永安侯府,永安侯府祖上便是追随太祖皇帝打江山,因战功封侯。
今代永安侯又尚长公主,侯府尊贵可想而知。
永安侯本人也生得仪表堂堂,一身湖蓝常服,见着晚辈并没有什么虚架子,言笑随和,笑道,你父亲也忒客气了,这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再打发你过来。
谢柏笑,此事,于侯爷只是小事一桩,于我家,足令家人安心了。
侯爷宽仁大度,便是无家父之命,我也要过来跟您说一声谢的。
说着起身一揖。
永安侯扶住他,笑,坐吧。
打趣,你家就姓谢,不必再谢了。
谢柏也是一笑,永安侯道,其实,公主就是心直口快,再加上身份贵重,故而人们难免多想。
我与公主相识少年,她呀,话说过去就忘的性子,倒比常人更好相处。
谢柏其实也很佩服永安侯,文康长公主这样的性子,这位侯爷驸马硬能过得顺风顺水,一连生出三个嫡子不说,还在兵部领着不错的差使。
这简直是驸马的楷模啊。
谢柏笑,公主威仪太重,故而,纵使无心之语亦令人惶恐。
今日听侯爷一说,倒觉着公主是难得的爽快人。
永安侯笑,是啊,她是直来直去惯了的。
有什么说什么,这帝都城,怕找不到第二人。
谢柏笑,侯爷与公主夫妻恩爱,鹣鲽情深,令人羡慕。
永安侯哈哈一笑,问谢柏,想是汉乔尚主之期将近,是来我这儿取经了。
谢柏有些窘,取不取经的,侯爷是长辈,长辈指点晚辈,实是晚辈的福气。
取不取经的,先把关系搞好是真的。
永安侯给谢柏逗乐,留谢柏用了晚饭。
反正吧,这事儿算是揭过去了。
谢家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尤其谢莫如的日子,那简直是顺遂的了不得。
经承恩公府一事,同族的女孩子们见她都多了三分客气三分避让,就是谢莫忧也不例外。
谢莫忧如今是彻底不敢惹谢莫如了,她觉着谢莫如是天外之人,种种行为已不是她能理解的。
至于府里仆婢,那更是恭敬的不能再恭敬。
如府里大管家谢忠的媳妇,都会时不时的去给谢莫如请个安什么的。
总之,自从谢莫如扬名帝都城后,她在族中府中是无人敢招惹了。
眼瞅谢柏尚主之期也快到了,谢家愈发忙碌,连同谢柏这个新郎官,因是尚主,举办的是皇室婚礼,故而也有无数礼仪要学。
宫里亦是不轻松,宜安公主下嫁,有胡太后瞧着,赵谢两位贵妃打理。
虽说宜安公主只是陛下堂妹,可这位公主是养在胡太后膝下的,又是公主封号,自然得事事小心,样样周全才好。
尤其谢贵妃这里,谢莫如在承恩公府说了一套王莽,她在胡太后这里还吃了两回挂落。
如今宜安公主的亲事,更不敢有半点纰漏。
吃挂落什么的,谢贵妃倒是无所谓,吃挂落也比头上压上一位皇后娘娘的好。
谢贵妃还特意召来谢太太问弟弟大婚之事,谢太太笑,娘娘只管放心,家里一切都好,都预备妥当了。
谢贵妃笑,那就好。
谢太太还有些担心闺女,怕胡太后迁怒什么的,谢贵妃笑,母亲也尽管放心,我这些天就是在忙宜安公主的嫁妆。
太后娘娘很舍不得公主呢。
谢太太颌首,只要闺女还掌宫务,可见是无碍的。
谢贵妃又着重问了谢柏如何,待穆元帝过来麟趾宫时,说到宜安公主下嫁之事,谢贵妃笑道,上次召母亲进宫,说家里都预备齐全了。
就是阿柏有些紧张,不知要如何跟公主相处,还去请教了永安侯。
穆元帝大笑,朕看他往日在朕面前都还从容,怎么,这要成亲了还紧张起来。
小孩子家,又是娶公主,难免的。
谢贵妃道,要我说,阿柏找人找的是对的,以后像永安侯和长公主一般举案齐眉才好。
是啊。
穆元帝道,宜安刚出生的时候,晋王叔还在世呢,满月酒时朕还过去了,这么大一点点。
比划一下,感叹,如今也是大姑娘了。
谢贵妃一并回忆,笑,臣妾刚进宫时,宜安公主才到臣妾腰间的个子,现在比臣妾还高了。
两人说一说宜安公主少时趣事,便安歇了。
倒是谢柏好容易忙里偷闲的偷个空,带了谢莫如谢莫忧出城赏秋景,顺带学骑马。
一道的还有苏不语李宣两人,甭看李宣身份高贵,既是长公主之子,又是侯府世子,却不比苏不语受欢迎。
谢莫忧一见苏不语,激动的话都不会说了。
好在李宣也没在意谢莫忧,他着重瞅了一眼谢莫如,主要是谢莫如名气太大,李宣也想看看这人生得啥样。
这一看,唉呀,挺好看的,倒是看不出厉害来。
苏不语敲李宣大头一记,道,你总盯着莫如妹妹瞧个没完做甚?李宣瞪苏不语一眼,又不能扑过去敲回来,在女孩子面前,他颇有风度的笑笑,我是看谢家妹妹生得挺和气的。
听这话,谢莫如不禁莞尔,李世子也是个和气人。
有那样脾气的母亲,却有这样的儿子,永安侯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苏不语在一畔道,嗯,和气生财和气生财,看来你俩今年都有财运啊。
李宣谢莫如都笑了,正说着话,听后面滚滚马蹄声传来,俱不禁回头,虽未摆出仪仗,但只看气派也能猜出几分。
果然,李宣道,是大皇子他们。
马队转眼就到跟前,李宣对皇室并不陌生,来的是大皇子穆延熙二皇子穆延泽,以及先胡皇后所出永福公主、先楮皇后所出长泰公主,以及养在宫里的靖江郡主。
李宣过去见礼,穆延熙忙道,表弟莫这般多礼。
穆延泽笑,谢探花也在。
谢柏是今科探花,又是宜安公主的驸马,故此,穆延泽认得,看向苏不语,这位是?李宣连忙介绍,这是苏相三子,苏云,字不语。
其时,谢柏已扶两个侄女下车,一并上前见礼,永福公主晃一晃手中马鞭,忽然望向谢家姐妹,却是指名道姓,谢大姑娘,初次见面,我也赏你一双玉璧,十匹锦缎。
谢莫如心下有数,状作不解的问,不知这位姑娘是?长泰公主笑,这是永福皇姐,我是长泰公主,这位是靖江郡主。
永福皇姐惯爱说笑的,谢姑娘不必当真。
她在宫里也听说了谢莫如在承恩公府的事,不论谁是谁非,大庭广众下,也不好去为难一个臣女的。
何况,哪怕皇族,倚仗身份凌人,实在落了下乘。
李宣也担心永福公主当面给谢莫如难堪,忙道,是啊,大皇子、二皇子、永福、长泰、靖江,我们随便在郊外逛逛,你们还要去行宫的吧。
路可远着呢,就不耽搁你们了。
李宣这一行俱是出挑人物,穆延熙穆延泽都有心一道游玩,偏生永福公主坏事,只得告辞先行。
偏生永福公主又开口了,瞅着苏不语问,你就是写《人间记》的苏才子?苏不语拱手一礼,不过胡言乱语罢了,哪里敢当才子之称。
永福公主来了兴致,我在宫里听过你写的戏,好听又有趣。
你们与我们一道吧,我看你面子,不与她计较。
这个她,自然是指谢莫如了。
饶是苏不语谢柏李宣三人都脾气不错,听这话也有些不乐了。
穆延熙道,永福皇姐,宣弟他们出门,或是访友或是走亲,都约好的,咱们不好贸然相扰。
你要哪天想与宣弟说话,我陪皇姐去文康姑姑府上如何?穆延泽亦道,是啊,姐姐,咱们赶紧着吧,祖母可是说了天黑前得回宫的。
长泰公主、靖江郡主都来相劝,永福公主只得怏怏不乐道,好吧好吧。
诸人松口气,目送这一行龙子皇孙离去,也赶紧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去了谢家庄园。
在车里,谢莫忧小声道,可吓死我了。
谢莫如奇怪的看谢莫忧一眼,道,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有二叔在,还有李宣苏不语,难道会在永福公主面前吃亏?谢莫忧道,怕公主为难你呗。
都是姓谢的姐妹,难道公主为难谢莫如她就有面子了么?可转念又一想,大长公主、长公主都被谢莫如干掉了,这位是公主辈的,那个,推测一下,应该也不是谢莫如的对手。
谢莫忧立时就松了口气,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艺高人胆大,她还是把心搁肚里去吧。
因有此一节,到了庄园也是兴致大减,谢莫如倒是没啥,骑着小马跑了半日。
谢莫如回来时,谢莫忧已经跟苏不语求了两幅字。
苏不语笑,莫如妹妹好兴致啊。
谢莫如见园子里下人在摆弄着一些不认得的铁架子,不禁问,这是什么?烤肉支子啊,这个都没见过。
她过去围着烤肉支子转了一圈儿,道,我吃过烤的小猪肉,就是用过个烤出来的?不是,那个得是专门的烤肉炉子。
苏不语道,这个是把肉切了片烤来醮调料吃。
一会儿还有道水煮羊,是西蛮那边的吃法儿,妹妹可以尝一下。
他们都不懂品尝美味,唉,知音世所稀啊。
李宣道,你少糊弄莫如妹妹,我都受不了那种半生不熟的东西,她哪里受得住。
谢莫忧好奇的要命,问二叔,二叔,是什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谢柏笑。
烤肉什么的,主要就是吃个自己烤的趣味,要论精致绝对比不上各家饮食。
一时,也见到苏不语极力推荐的西蛮美食,一条白水煮过的羊腿,苏不语吃的时候不用筷子,而是用刀,吃哪儿切哪儿,切成片,醮着盐水吃。
谢莫忧见苏不语切开时尚还着血丝,顿时胃里翻腾,谢莫如道,还没熟吧?苏不语道,妹妹有所不知,这煮羊不比别的,时间不能长了,一刻便好,再长就要老。
此时最为鲜嫩,你尝尝。
切了一片给谢莫如。
谢莫如醮盐水吃了,点头,的确鲜嫩,倒也不觉着膻味重。
我在游记里也见过这种吃法,还说西蛮人杀羊并不用刀,而是直接掐断羊的脖子,待剥了羊皮,草地上不见一滴血。
李宣笑,那些西蛮人吃羊肉才叫厉害,吃过的羊骨头上一根肉丝都不剩。
他们是逐水草而居,我怀疑是不方便带筷子,故此用手抓着吃。
谢莫如好奇,你们都去过西蛮不成?苏不语笑,我大哥以前在西宁州做过县令,我去住过大半年,在那儿美的哟,天天吃羊肉,那里的羊肉比咱们帝都的更鲜嫩。
说着看向李宣,对谢莫如道,阿宣你可是问着了,他是家学渊源。
谢莫如立刻明悟,再三道,原来永安侯一爵由此而来,佩服佩服。
我在书上看说,北凉柔媚,地狭人少,且其人多反复。
南越荒夷,地处深林沼泽之境,其人多断发纹身,尚未开化。
唯西蛮骑兵凶悍无比,想昔日老侯爷兵出西蛮,当是烈烈风采,令人向往。
李宣笑谦,那也是祖上功勋了,家父年轻时还去过西宁关,我长这么大,未出帝都一步。
谢莫如笑,一柄宝剑,放在帝都束之高阁也是宝剑,放到战场开疆拓土也是宝剑。
宝剑就是宝剑,不会因地处不同而有任何改变。
李宣给谢莫如奉承的脸都红了,连声道,还未吃酒,听妹妹这话我便先醉了。
谢莫如转而又笑,我的意思是,得先让自己成为一柄宝剑才行。
不然,寻常凡兵,束之高阁是浪费地方,开疆拓土吧,又很容易折损。
李宣的脸红的可以去斗牛了,先前红是给谢莫如捧的,如今红是给谢莫如宭的,谢莫如给他斟一盏酒,自斟一盏,双手举起,口出狂语,我跟李世子赔不是。
哪里哪里,醍醐灌顶,当我谢妹妹。
李宣与谢莫如对饮了一盏,定一定神道,妹妹这口齿,堪称利剑。
谢莫如问,让李世子受伤了?李宣笑,妹妹猜呢?你有那样彪悍的娘,却有这般温厚性子,我这话能让你受伤?谢莫如眼中含笑,我自然是信服我二叔和不语的眼光,倘李世子非可相交之人,如何会带我与妹妹与你一道在此用饭聊天呢。
这下子,谢柏苏不语都笑了,李宣把盏,笑,来,我敬妹妹一盏。
苏不语连声道,嘿,你们这敬来敬去的没个完啦!大家一笑,继而说起话来。
待傍晚回府,永安侯听说儿子还见着谢莫如了,道,唉哟,看来你今天见着帝都名人了。
李宣接过侍女奉上香茶,笑,莫如妹妹挺好的,厉害虽厉害,却不是不讲理的。
想了想,尤其说话,诸多妙语。
他与父亲感情好,便把谢莫如的宝剑之论说了一遍。
永安侯听后都笑了,与长子道,一句话恭维咱们三代人,好好琢磨。
作者有话要说: 把芈月传的小说看完了,蒋大真是好文笔,实在忍不住看了剧,真是恶心不轻,又看了两集大秦帝国洗了洗心肺,可以睡觉了~~~晚安~~~~PS:改了两天,总算把宜安公主的爹给改过来了。
宜安公主父晋王,晋王父为太祖皇帝的堂叔,出生时间与今上相仿,竹马竹马长大,命丧西宁关。
其母胡氏。
重门整理的皇族的关系图谱,石头改了两天把宜安公主的爹给改了,现下在重门童鞋的基础上改一下并贴出来。
起点:程太后【初代】太祖皇帝、宁平大长公主(父世祖);靖江王、宁荣大长公主(目前父不详,可能与皇族异姓)———————————————————【二代】太祖皇帝一脉:现任皇帝、文康长公主(父太祖,母胡太后);宁平大长公主(降英国公府方家,已覆灭)一脉:方氏(父方驸马,母宁平大长公主)。
—— —— ——靖江王一脉:目前尚未有后人登场;宁荣大长公主(降承恩公府胡家)一脉:胡五姑娘(刚及笄,新任皇后曾经的有利竞争者,现希望不大)。
———————————————————【三代】现任皇帝一脉:按生母来分,元后楮氏(出身楮国公府,已过世):生皇次女长泰公主继后胡氏(出身承恩公府,已过世):生皇长女永福公主,二皇子赵贵妃(出身赵国公府):生大皇子谢贵妃(女主姑姑):生三皇子—— —— ——文康长公主(降永安侯府李家)一脉:生三位嫡子李宣等人,有一庶子名唤李樵。
方氏(嫁谢家,封魏国夫人,现为尚书府大奶奶):生谢莫如(女主),有庶女谢莫忧、庶子谢芝谢兰谢玉。
———————————————————宜安公主(父:晋王叔【逝】;母:晋王妃胡氏【逝】):即将出降谢尚书府谢柏(女主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