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公死了我登基 > 第54章 兵工

第54章 兵工

2025-04-03 13:49:03

战争状态下的两国,通常会将不择手段发挥到极致。

伊德尔倘若只是赳赳武夫, 定然难以做到大单于。

然此回的消息, 却不是他放出来的, 而是驻守鄂州的莫葫芦源赫的打算。

姜戎不比华夏, 华夏分封制早已尘封历史。

因有动辄泛滥的两条母亲河, 大一统是唯一可行的手段,这也是为何唯有华夏达到了如此中央集权的缘故。

但姜戎不同,姜戎那块地, 从来只有部落联盟。

这个时代蒙古没有那般势力,可哪怕是管平波前世的历史里, 黄金家族在元朝灭亡后, 也没实实在在的当过皇帝。

草原游牧想要一言九鼎,大概也只有汉化一条路。

伊德尔显然尚未成功, 为了加快步伐, 他刻意将不大对付的家族封做了邻居,譬如鄂州的莫葫芦家族与中原的出连家族有世仇, 二者实力相当, 相互掣肘,不容易勾结, 最后只好都效忠伊德尔。

但各大家族人才济济, 不单有在外打仗的管封地的,亦有在朝中做六部九卿的。

伊德尔当然不会把中枢权力交给汉人, 即便他愿意,也得看看几大部族愿意不愿意。

于是伊德尔开创性的弄出了一岗双人制度, 同时拉拢分化几大部族与安抚汉人。

上头有神仙要打架,小鬼们少不得要帮手。

根据回避制度,户部主管鄂州的官员,一律不得使用与莫葫芦家相关的人员;中原清吏司,则不会由姓出连的担任。

这里头七拐八弯的,矛盾重重。

与陈、楚两朝内的各方势力纠葛异曲同工。

有所区别的是,炎朝在外的大将们,还须得有战功。

伊德尔不满足只做北方的皇帝,几大家子想出头,少不得开疆扩土。

又是一年新春,各个家族摩拳擦掌,一面盘剥百姓,一面问朝廷要粮要钱,预备忙完春耕后就打仗。

草原彼此征战几十年,男人们几乎是为战争而生,不叫他们打仗反容易惹出事端,伊德尔在各方探寻下,爽快的同意。

只不过中枢无钱,粮草大头须得自己筹备。

姜戎各族不大会治理,何况早尝过了抢的甜头,谁耐烦去管那些鸡零狗碎的琐事?莫葫芦源赫隔着洞庭,深知苍梧肥美,早动了打劫的心思,又怕管平波沿着长江从后头给他一下,才动了勾结窦家的念头。

便是说不动窦家,至少能叫窦家对出连有所阻拦,省的他出门打仗,出连在后头占他便宜。

但他没料到窦家被管平波威胁的如此彻底,哪怕窦向东再生,都未必敢触此逆鳞。

到底有违天下道义,窦家又不似管平波那般长于民政,把读书人都得罪死了,还有活路么?窦向东当初也是被逼的没了法子,才行此下策。

接到窦宏朗报信的管平波匆匆赶来,细问消息来源。

彼时交通不便,商业活动稀少,探子们相当难混。

姜戎部族之间打了几十年,反侦查意识不定比管平波还强,毕竟术业有专攻,管平波可不是侦察兵出身。

问了一圈,窦崇成统共接了几句含含糊糊的话,当下就说了出来,无非是困住管平波,得了苍梧,源赫只要财物,土地半寸不要。

傻子也知道是假话,伊德尔的野心只差没写在华夏大地的每一寸了,只怕源赫的话得反着听——财物不那么重要,苍梧是必得吞下的。

管平波摇头笑道:这位源赫是条汉子,悍不畏死啊!他不知道当年孔彰怎么落我手里的么?窦宏朗道:潭州不好守。

管平波嗤笑:他能在洞庭找到路再说吧。

李运正色道:娘娘仔细他们声东击西,剑指浔阳。

管平波顿时:……浔阳还真未必守的住,骑兵不擅长打南边,但姜戎亦有步兵。

窦家地方军的水准,比陈朝强的有限,然姜戎的步兵却多是奴隶,死起来不心疼,侧面达到了主将的鞭子比敌人可怕数倍的成就。

这样的奴隶军,对上有完善思想政治建设的虎贲军,是不堪一击,可是对上传统的步兵,却是很有优势的。

于是瞪着李运道,鸳鸯阵没用来练兵!?李运忙道:练了,只远逊于娘娘的手段,京城驻军还能看,地方军就……再则,练个兵不容易,枪兵三年才出师,还得靠火器。

我们火器都老旧了,不好使易炸膛,不知娘娘的兵工厂可有多余的?不待管平波说话,肖铁英忙道:兵部定核算银钱给娘娘,不叫娘娘吃亏。

说着搓着手笑眯眯的道,没有用堂客嫁妆的理,我们都懂的。

管平波:……把她喊过来,居然是想打埋伏!窦宏朗是挨着管平波坐的,拉着管平波的手道:好人,老倌可等着你救命。

虎贲军的火绳枪技术刚更新了一波,老版本的倒是不那么值钱,又积压在库里,不单浪费,且对仓储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那些可都是要钱维护的,不如拿出来卖了,好回笼资金,接着造更好的。

这也算国际惯例了,横竖只要自家有压倒性优势,没有生意上门不接待的道理。

于是管平波故意道:库存不多,恐装配不了浔阳的驻军。

窦宏朗怔了怔,他没想到管平波答应的如此爽快。

窦家几个人隐晦的对了对眼色,无法理解管平波为何提起姜戎就态度大变。

他们哪里知道管平波的心结。

固然在如今的局势下,哪怕是姜戎打到了南边,想要坐稳江山,照例得汉化。

华夏遥遥领先于游牧的文明,早晚有一日,会压的游牧不得不跪,最成功的清朝对曲阜孔家恭恭敬敬就是明证。

故而此时的人,纵然对异族忌惮,依旧是天下权势之争,不会有管平波那般谨慎。

华夏还没被彻底打跪下过,不知道跪伏在地到底有多屈辱。

被打断的脊梁,甚至到管平波穿越之前,都没有彻底修复。

管平波理智上知道,姜戎打不跪华夏,但有些观念根深蒂固,她也不打算改。

李运见有戏,忙试探着问道:娘娘库里有多少?管平波无奈的看着李运道:我库里再多也不够耗的,枪械是会坏的,零部件也得跟上。

不然单给枪械,坏了个扣儿,你们便不能用了,不是浪费么?窦宏朗连连称是。

管平波才道:我在苍梧留了兵工厂,不如这样,我分一些人去浔阳,在浔阳就地设厂。

横竖浔阳流民不少,招他们进厂里做工,既有了枪炮,又安了民心,岂不两全?此话说的窦宏朗老脸发红,窦家四郡一直起义不断,虽是疥癣之痒,搁寻常时候算不得什么,再是太平盛世也有闹事的。

可对比一下虎贲军的三郡,面上就很是不好看了。

脸红归脸红,窦宏朗对管平波的防备与日俱增,当下便婉拒了这个诱人的决议,只道:浔阳我们不曾好生管过,不适合做兵工厂。

不如你把厂设在苍梧,人手不够了再往浔阳抽调,如何?蚕食计划才提出便破产,管平波深表遗憾,窦宏朗越来越不好哄了。

不过提起抽调人手,管平波思路又开阔了些,很是老好人的道:怎好动浔阳的人,兵工厂不得耽搁,却立刻要春耕,各处用人还来不及,调去做火枪更不够使了。

我还是沿着沅水看看哪处合适做厂,一则可顺水而下,便于运输;二则……管平波眨眨眼道,谁都知道人口要紧,我不好意思同老倌抢人,我们去抢黔安土司的吧!他手底下的人苦的很,我派几个苗民去勾搭过来,一举多得。

窦宏朗:……管平波一拍手道:就这么定了。

他们的人过来,我就教他们唱歌,汉化了再放回去,润物细无声的干翻他们土司去。

李运是服气了,对付山民,管平波很有几手压箱底的本事。

如今虎贲军的宣传司,有半拉是苗民。

也不知道她怎生游说的,硬是把冥顽不灵的山民哄的对她死心塌地。

面对几人一言难尽的表情,管平波耸耸肩。

别看后世的民族政策在网上被骂成狗,但坏事的都是有境外势力掺和其中的。

没有被外界污染的其它少数民族,被同化的连亲妈都快不认识了。

人性本贱,高考加个分,就有很多人忍不住生出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思,卯足劲儿考大学。

各族精英被席卷一空,你们还想搞事么?你以为搞事不用智商啊!而人性还不单体现在占便宜上,衣锦还乡也是根深蒂固的。

这群精英走出大山,在外面不论好坏,回了老家少不得吹嘘吹嘘。

老百姓能有什么虔诚信仰?政策稍微有点偏向,人心自然就歪了。

中原对山民过于简单粗暴,容易引人反感抵制。

但虎贲军对各乡各村的管理本来就挺细致的,自然不成问题。

对虎贲军火器感兴趣的显然不止窦宏朗。

应天城外,几个商户打扮的人悄悄拦住了一人的去路,微弱的天光下,脚步匆匆的路人,谁也没发现,被拦住的人赫然是虎贲军武备司火枪一组组长姜老德。

他瞪着商户手里偌大一块狗头金,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