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2025-04-03 14:16:19

婶儿可别这么说,你家大牛也不差。

大牛这孩子踏实勤快读书又认真,以后前程也不差。

萧姝笑眯眯的。

过年拜年一般都是晚辈去给长辈拜年,但萧姝家里根本没有长辈,村里人又都想借着借着过年的机会和萧姝拉近关系,所以也不管什么辈分不辈分的了,只当普通串门子到萧姝这里坐坐。

听了萧姝的话,大牛他娘立刻笑弯了眼,那可不,我家大牛读书虽然没有别人脑子灵光,却顶顶的踏实,人也孝顺,每日里放学回家,温习完书了,就帮着家里干活,撵他都得不行……跟所有当母亲的一样,哪怕知道自己儿子读书不成,也喜欢听别人夸他。

又一个妇人咬着青豆道,你家这个五香豆真不错,也是萧姝你琢磨出来的?瞧瞧人家这小脑袋瓜子,先鼓捣出来了葡萄酒,又鼓捣香肠方便面烤鸭,样样都是赚钱的。

她做了一辈子菜,咋就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呢?这倒不是,这个是碧玉做的。

就是你家里买回来的那个丫头?就是她。

没看出来,这小丫头还有这样的手艺。

改天能不能让她教教婶子做这五香豆?婶子也不拿出去卖,就是自己个在家里做着吃。

这味道,比婶子家拿盐水煮的豆子好吃多了。

婶子喜欢吃,改日里就过来让碧玉交给你怎么做。

这东西也是她在大户人家里当丫鬟的时候,跟着厨上的人学的,不值啥。

萧姝大方道。

这样的五香豆镇子上就的干果蜜饯铺子里就有的卖,只不过价格略微高一些,寻常村民舍不得买着吃而已。

那可就说定了,等过了年婶子就厚脸皮过来跟着碧玉那丫头学,到时候你可甭嫌弃婶子就成了。

看婶子说的这话,我要是嫌弃你,还让你过来?一拨人走了,王柏舟王大山等人又溜达过来,萧姝正想带着牛娃去给夫子拜年,凑到一起,正好大家伙一起过去。

清水村就这么一个夫子,辈分又高,除了李家宗亲的人过来给李二爷拜年,别的家有孩子在私塾读书的也都纷纷领着孩子过来,没有孩子在私塾读书的,也都来李家溜达一圈,结个善缘。

故此,萧姝等人到了李秀才家时,李秀才家已经满满的一屋子人,他们竟然还是来的晚的。

李秀才一看到牛娃就高兴,忙着招手,牛娃来了,快过来让夫子瞅瞅。

过年这几天你可有读书?萧姝,……这李秀才还真是尽职尽责,大过年拜年的都不忘问学生功课。

牛娃乖巧点头,每天都在读。

好,好。

你这孩子聪慧灵透,再勤快一些,这次童试八成没问题。

李秀才老怀安慰的样子,又跟过来拜年的人自豪道,我教书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遇上这么聪慧的学生,学问也踏实,最难得的是还有志气。

我原想着他火候到了,今年可以下场比一比。

结果没等我说话,他就主动跟我说要参加今年的童试,让我指点他的学问。

这要是考中了,九岁的童生可是咱们县里头一份,别说县里面,就是咱们整个乐国往前多少年也没几个这么有出息的……萧姝满头黑线,怪不得大牛知道牛娃要考童试的事情呢,不用说,一定是李秀才这个大嘴巴在私塾里说的。

他都能想象出李秀才是用怎样骄傲的语气说牛娃要参加童试的事情,然后又是如何恨铁不成钢的让私塾的学生们向牛娃学习。

现在这一下子,估计不出一会儿,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会知道牛娃要考童试的事情。

这还真是……萧姝都不知道该说李秀才什么好了。

有这样给学生增加压力的吗?还没怎么着呢,就先把事情嚷嚷出来,还给抬的这么高,这万一牛娃要是没有考中呢?萧姝几次想插言打断李秀才,偏李秀才在那滔滔不绝的,愣是让萧姝插不上话。

李秀才是真的骄傲,他考了那么多年,到老了还是个秀才公,现在一把年纪,再科举也没什么指望了。

原以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老天给他送来这么一个会读书的学生,不管以后牛娃换多少个老师,他这个启蒙师父的位置是无可替代且不能更改的。

以后牛娃有出息,人们提起他启蒙的师父来,他也能顺带着扬扬名,想想,他那颗屡试不中被伤透了的心就满血复活。

屋子里的人有知道牛娃要考童试的,也有不知道的,现在李秀才这么一说,顿时讶异的瞅着牛娃,牛娃你要考童试?牛娃早就后悔把考童试的事情提前跟李秀才说了。

他倒是不紧张考试结果,毕竟哥哥跟他说了,他去考试就是玩玩,能考中最好,考不中就当练手长经验了。

可夫子竟然在课堂上说了,还用他做例子训斥了学堂里所有的人,弄得那些人再见了他要么不理会,要么就干脆直接嘲笑他,说他吹牛。

他都能想象到要是他考不中的话,这些人会怎么笑话他。

现在夫子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个,牛娃突然感觉亚历山大,一张小脸都绷了起来,忍不住扭头看萧姝。

偏李秀才也不知道是太兴奋了还是怎么滴,大着嗓门道,牛娃自然要考童试,我还能骗你们?我跟你们说,牛娃不但要考,凭着牛娃的底子,还必然能考中了!萧姝忙笑道,这老师看学生,就跟父母看自家孩子似得。

老话怎么说的,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

哪怕自己的孩子有点不足,在父母眼里也是个心肝宝贝十全十美的。

您呀,就是太慈和,把学生当自家孩子似的,这才看着牛娃样样都比别人强。

要我说呀,牛娃读书才一年,哪来的底子。

就是这次去考童试,也是我为了锻炼他考试的应变能力,逼着他去的。

要不然,他哪儿会心里没底的还得跑去找您请教?众人听了牛娃的话,纷纷点头。

可不是呢,牛娃他们前年快入冬了才来的清水村,去年牛娃才进的私塾,这读书不过一年的时间,哪来的底子去考童试?他们虽然不是读书人,却也知道这科考上面不容易,没见他们整个清水村才李二爷一个秀才。

里正家王老三倒是考了个童生回来,不过听说是走了路子,给县太爷送了礼……具体的他们也不知道,不过王老三这一直没考上秀才是事实,这不现在跟着萧姝干,也不提科考这茬了。

要是科考这么容易,他能放着秀才公不当,跑去当个商铺掌柜的?八成是李二爷看着萧姝家发达了,故意夸牛娃来讨好萧姝。

人们自行脑补出来真相,纷纷道,还是萧姝有见识,知道让孩子提前锻炼锻炼,这样等学问到了,再去考童试,别人家的孩子进去了怕是吓得连拿笔都不会,就咱家的孩子去习惯了,到考场跟串门子似得,能不必别人家的孩子考的好?我家是没有钱让铁蛋去县里面跑一趟,要不然,我也让我家铁蛋跟着牛娃下场考考去。

说的是,托萧姝的福,我家今年攒了几个钱,等到考试的时候,让我家大毛二毛都去试试,到时候牛娃你们一起去,也做个伴。

萧姝见牛娃的小脸没那么紧绷了,心里松口气,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到时候让他们一起去,不止大毛二毛,村里谁想让孩子下场试试,就都去,我找几辆车送他们进县里面,考完了再送回来,每家里派一个大人跟着照看就成。

牛娃一个去的话压力太大,她多鼓捣一些孩子去跟牛娃作伴,牛娃要是考中了最好;考不中的话,大家都落榜,谁也别笑话谁。

人们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真的?自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大家。

我去做工的时候,常跟别的村的人说,咱们村的萧姝最仁义,有什么好事都不忘了大家。

我说了他们还不信,真该让他们来这听听萧姝这话。

咱们村有了萧姝,算是抱住了个福星。

可不是的呢。

旁的不说,我婆娘在萧姝开的那个养殖场里面喂喂鸡鸭,一个月就有二百钱的收入。

活不多,清闲,每天只干半天工,几个人倒腾着隔三差五的还能歇歇,地里家里的活儿都不耽误。

我那老丈人他们村的人知道了,羡慕的恨不能搬来咱们村呢……想得美,他们就是搬过来了,萧姝也是先照顾咱们一个村的。

我跟你说,不止你老丈人家那个存的,就是我家那婆娘的娘家表妹那边听说有这好事,也羡慕着呢…………本来再说牛娃科考的事情,最后话题直接歪楼,话题跑偏的都没边了,弄得李秀才再想插嘴继续说牛娃考童试的事情都没人搭话。

李秀才又想扯着牛娃继续督促。

萧姝见状,不等他说话,就找了个理由告辞。

出了李家,牛娃绷着的小身子才彻底放松下来,他真怕夫子再跟他说什么考试的事情。

萧姝捏他的小脸一把,笑他,该,让你嘴里存不住话。

牛娃揉揉小脸,满腔子郁闷,我哪里知道夫子会跟大家说啊。

真是个大嘴巴,以后有什么事再也不跟夫子说了!又问,哥,你真的要雇车送别人和我一起去考试啊?他们学堂里四十二个学生,每个学生还得带着一个大人跟着,加在一起就是八十四个,这得雇多少马车,花多少钱啊?萧姝又好笑又好气,伸手在牛娃脑门上弹一下,连你也质疑我,我是那种张嘴就来,说话不算话的人么?牛娃这次改成揉额头,哥当然不是了。

哥,你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我吧?少往自己个脸上贴金。

我每个月三两银子的伙食补助都给了,还在乎这点小钱?你少胡思乱想,我跟你说,你这次去参加童试,甭管中不中,等考试完了,你给我写一份考试心得出来。

把自己不足的地方挑出来长长记性,就算你没白考一场。

这个容易,牛娃当即脆生生的答应下来。

王柏舟在旁边见了笑道,其实考童生试就是那么回事,关键还得看知县大人。

童生不经上边,直接由知县大人定下人名。

所以到时候你也机灵点,要是知县看了你的卷子想要见见你这个人,你也别怵得慌,把知县大人哄好了就成。

这可是他得来的经验。

要不然村里人都说是他走后门才考中童生么。